第735章 七分政治(下)

第735章 七分政治(下)

望着秦督师的背影,白总兵、陆指挥、刘知府三人面面相觑,感觉秦督师今天有点暴躁。

也许是目睹虏骑大军又无能为力而自我愤怒?

自从大同城里的镇、巡等大佬被隔离审查后,主持事务的就这几个人了,军事、民政、司法各司其责。

最终还是刘知府总结道:“督师自有深意啊,其实也是为我等开脱。”

白总兵点点头,“督师待下属还是挺道义的。”

对边镇事务不太熟悉的陆指挥诧异的问道:“此话怎讲?我等又没有过错,又何须开脱。”

刘知府无语,这是哪家出来的公子哥,怎的如此天真?人家白总兵就不会问这种问题!

你姓陆的就不想想,为什么刚才秦督师从军事上抨击毛伯温的时候,虽然听起来很荒谬,充满了纸上谈兵的想象,但白总兵为什么不质疑吗?

只见刘知府指着城外,对陆指挥反问道:“目睹北虏大军撤退而无所作为,是不是过错?”

陆指挥驳斥道:“我方根本无法力敌,出战不就是找死吗!万一优势敌军设伏,情况只会更糟糕。”

刘知府再问道:“但换句话说,就是怯懦畏战,避敌不出!若有人借此弹劾,又如何解释的清?”

陆炳下意识的就喝道:“谁敢这样弹劾我?”

刘知府换了一种角度说:“难道你能对皇上自辩说,因为打不过,所以不打?那皇上肯听你这样的辩解?”

于是陆指挥傲然道:“皇上当然信我的!”

刘知府:“.”

一样米养百样人,真是开了眼了,连号称“嘉靖男儿”的秦督师都不敢说这话!伱以为皇帝是什么人?

算了算了,跟这种纨绔二傻子说不通,刘知府便直截了当的说:

“就明说了吧,那毛伯温很有可能弹劾秦督师避敌不战、放纵北虏,这就是政争!

而秦督师给毛伯温扣上畏敌如虎、坐失良机的罪名,实乃先下手为强,也算是帮同在大同城的我们开脱!”

陆炳恍然大悟,顿感这趟大同当真是不虚此行啊。

混到功劳是小事,学到的各种官场做人之道才是重要收获,这里面门道实在太多了。

却说秦督师一封信让俺答退兵,当北虏越过边墙,回到塞外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大同镇就放松了下来,接下来的重要事务就是赶紧修补边墙了。

如果总结今年这波对战,总体来看算是打了个五五开。

一开始俺答纠集众多部落,出其不意的侵入山西腹地时,大明一方算是吃了个大亏,嘉靖皇帝脸面无光。

但秦德威督师宣大后,集合数千精骑瞒天过海,抄了俺答的老巢,算是扳回一局,挽回了嘉靖皇帝的脸面。

本来酋首俺答还有意趁着入寇的胜势,居高临下逼迫大明通贡的念头(历史上被好面子的嘉靖皇帝拒绝了)。

但被秦督师毁了老巢后,俺答也不好意思有以兵势逼迫的想法了。

今年的交锋也就这样,来日方长,大明与北虏之间的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尤其还有嘉靖皇帝这样偏执的皇帝。

当大同城里都知道俺答退兵后,被明军俘获的俺答长子辛爱黄台吉便主动求见秦督师。

对此秦督师欣然应邀,为表示对“王子”的尊重,秦督师没有把辛爱黄台吉像犯人一样提过来,而是亲自前去软禁处见面。

通事翻译黄台吉的话说:“这些日子住在这里,听说了很多关于秦太师的.”

“慢着!”秦德威赶紧打断了,对通事斥责说:“你是怎么翻译的?太师你也敢乱用?”

这通事也是从老四夷馆出来的,好歹也是秦督师的老“嫡系班底”,被训斥了也没害怕。

只是陪着笑解释道:“黄台吉原话就是这意思,他们北虏也就知道用个太师或者丞相来尊称大人物,没别的词了。”

秦督师暗叹口气,身边逢迎拍马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了,简直花样百出、防不胜防,烦死了。

然后指示说:“你翻译成中堂就可以!别乱用其他称呼!让别人听了以为我谮越!”

那通事就从善如流的改正了,继续翻译黄台吉的话:“听说了很多关于秦中堂的事情,知道秦中堂与在下一样,都是被父亲抛弃的人。”

Www _ttκan _℃ O

听到这里,秦督师很配合的长长叹了一口气,对着才十八岁就被父亲“抛弃”的黄台吉点了点头。

同是天涯沦落人,此时无声胜有声。

通事等秦督师做完了表情,才继续翻译说:“如今心里很迷茫,请秦中堂指点迷津。”

秦德威早有准备,和蔼的对黄台吉说:“辛爱黄台吉啊,本督师也甚为同情你。”

通事翻译说:“如果不嫌弃,秦中堂请直呼在下本名僧格都古楞特穆尔孛儿只斤。”

秦德威:“.”

什么什么跟什么?

通事赶紧很有眼色的补了一句:“僧格也行!”

于是秦督师总算能继续安慰少年王子了,“僧格啊,本太.本督师可以保证你的性命,甚至能劝说大明皇帝将你放归草原。

但你回到草原后,如何面对你的父亲,那本督师就爱莫能助了,一切要看你自己。”

通事翻译说:“所以才恳求秦中堂指点迷津,给在下找一条活路,闻说秦中堂智如孔明,必能点醒在下。”

辛爱黄台吉在历史上也是有名有号的首领级人物,虽然此时尚还稚嫩,但人肯定不蠢。

他知道,自己即使能回到惯于弱肉强食的草原,和父亲俺答之间的信任只怕也荡然无存,最是无情帝王家,亲情非常脆弱。

父亲俺答不敢信任自己,而自己也不敢信任父亲,长此以往,在草原那个适者生存的环境下,多半还是自己要完蛋。

但如果回不到草原,那就会一辈子在大明当俘虏奴隶,或者直接被砍了。

所以辛爱黄台吉此时的心境,真是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在看守人员潜移默化的不停诱导下,便对秦德威病急乱投医了。

秦督师再次叹口气,和蔼的拍了拍胡人少年王子的肩膀:“办法不是没有,草原之大也有你的容身之处,就看你如何抉择。”

辛爱黄台吉赶紧说了几句,通事翻译过来说:“愿闻其详。”

秦督师便打开一张简单的地图,指着宣府北方说:“据我所知,你们宗主大汗小王子部众即将离开大沙窝,向东迁移!

而之后的大沙窝势力空虚,可以作为你的容身之所,同时也是你父亲和小王子部众之间的缓冲。”

然后很详细的指点说:“等你回到草原后,可以与你的父亲说,请求分离独立出去。

你的父亲出于“愧疚”心,应该会答应,再说分家各自扩张本就是你们的传统,不足为奇。

而且让你独立出去,也避免了父子在一起时互相猜忌,这对你们父子都好,你的父亲没道理不答应。

然后你就可以带领分给你的部众,从丰州滩迁移到大沙窝驻牧,如果这里有人排斥你们,我宣府明军可以协助你们驱逐别人。

而大沙窝距离宣府很近,此后我会奏请天子开边市,准许与你在宣府边墙外通贡。

我敢说,只要你们能与大明通贡,数年之间富裕起来也不难,甚至成为最富裕的草原部落也不是没可能。

当你富裕后,招兵买马更不在话下,肯定还有大批其他部族来投靠你,你的势力会越来越强,那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秦督师描述出的蓝图,对一个落难的王子来说,非常具备诱惑力。

而且关键在于,秦督师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胡编,每一步都非常具备可行性。

仿佛只要按照指点的步骤,一切都水到渠成。

黄台吉思考了一会儿后,通事又翻译说:“父亲一直想与大明通贡,但大明皇帝始终拒绝,敢问在下何德何能,可以与大明通贡?”

秦督师诱惑说:“那你就要学会跪啊,通贡就很容易了。”

扑通!辛爱黄台吉二话不说,当场就给秦督师跪了。

秦德威:“.”

这胡人少年也太实诚了,还没搞明白正确跪法,就先跪为敬了。

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果断不纠结,敢于舍弃一些东西,确实像是俺答的儿子,是个能成事的,

秦督师一边想着,一边连忙上前将黄台吉拉了起来,解释说:“不是让你跪我,是让你跪皇上!

只要你真心悔过,接受我大明册封,我大明皇帝乃仁慈圣主,自然会放你生路!”

辛爱黄台吉让通事帮忙表态说:“在下愿意!”

秦德威暗暗感慨,这个苦心谋划的事情终于也看到眉目了。

在原本历史上,辛爱黄台吉就与俺答之间父子不和,辛爱黄台吉率一支部众向东独立了出去。

秦督师就是根据这些历史信息,主动催化了这一过程,绝非是凭空设想的离间父子之策。

在此时此刻,已经抵达阳和城,进驻阳和驿的毛伯温陷入了巨大的纠结之中。

因为还没有与秦德威交接并拿到总督关防,所以毛大人很讲究的没有进驻城中总督衙署,只暂时在驿站安置。

毛伯温知道,朝中有很多人都希望他弹劾秦德威,他到大同来就背负着这种期望。

这并不是指望一定能弹倒秦德威,只要能把秦德威大捷的功劳稍微抵消一下也行。

弹劾这种事情吧,只要肯吹毛求疵,没有找不到的理由。

比如这次俺答从大同城退兵的事情,大同守军从头到尾没有与俺答交战,就非常能拿出来说事,弹一个“怯懦纵敌”完全可以。

毛伯温纠结的地方在于,这样弹劾实在“违心”,他又不是不懂兵事的大臣,知道不能过于苛求大同守军。

而且俺答真的就是退兵,也不存在别处遭到攻击,大同守军必须前往支援的情况。

但如果不想“违心”,不去弹劾秦德威,朝廷大佬那边似乎又交待不过去。

正当毛伯温左右为难,就差拿出个铜板来听天由命,通过猜正反做出抉择的时候,忽然有朝廷的公文送到。

幕僚拿着公文匆匆进来,对毛伯温禀报道:“秦德威向朝廷弹劾制台你,说你畏敌不出,坐失良机!朝廷让制台你自辩!”

毛伯温顿时怒了,拍案道:“秦德威不要面皮!”

大家好歹也是认识了好多年的,他还没考虑好怎么弹劾秦德威,结果秦德威却冷酷无情的先下手了!

这年头,好人真是当不得!

随即毛伯温又愤然道:“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此荒谬得弹劾,竟然也要当真!”

幕僚解答说:“想必是为了照顾秦德威脸面。”

毛伯温对幕僚吩咐道:“不等秦德威回话了!明日直接出发前往大同,找秦德威交接!朝廷诏旨在此,秦德威胆敢拒绝!”

一日之后,毛伯温又抵达大同城,然后直接去了抚院,堵住了秦德威。

秦德威开了中门,热情迎接并招呼说:“毛大人,许久不见了!向来可好?还能适应大同这里水土否?”

毛伯温在路上时,想了很多种遭遇秦德威后的可能性,唯独没有想到秦德威竟然会“如沐春风”,完全没有互相弹劾过后、所应该有的尴尬样子。

想了想后,毛伯温决定不吃这套,冷哼一声道:“口蜜腹剑!”

秦德威诧异道:“毛大人这是说得哪里话?莫非是因为我的弹劾而耿耿于怀?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先把你弹劾了,就免去了你的为难!不然你不办事,也不好向夏首辅交待!”

毛伯温:“.”

照你秦德威这意思,是不是还要说一声谢谢?

秦德威就继续问道:“毛大人以为然否?您现在是不是只顾得应付朝廷质询,不用纠结弹劾不弹劾我了?”

毛伯温真不跟秦德威耍嘴皮兜圈子了,又直接问道:“闲话休提,总督关防在哪里?”

秦德威挥了挥手,文书吴承恩捧着个长方形盒子出来,放在了毛伯温手边桌案上。

毛制台对此又是没想到,秦德威居然如此痛快的就交出了关防。

按正常道理,秦德威应该推三阻四,拖拖拉拉的才是!

真没思路了。。也没时间让我完善构思,为了全勤先堆字数了,这就是网文日更模式的无奈啊。

(本章完)

第443章 颜值就是正义第812章 共享精神第921章 适者生存(求月票!)第787章 一通混战第367章 指导菜鸡第879章 丝绸去哪儿了?第600章 渔翁得利(上)第557章 连锁反应第636章 忠与奸(上)第654章 请从世蕃始!第574章 分享喜悦第354章 笔给你!第480章 你住手!第442章 嘉靖男儿第689章 小题大做第600章 渔翁得利(上)第880章 做点生意真难!第143章 请你文艺到底啊!第554章 改良的窗口期第816章 谁劝谁傻!第628章 大学士们第507章 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第642章 形式主义救火第239章 知县的知县第382章 不要提这个名字!第215章 主角自有贵人相助第915章 投胎是个技术活第58章 暗战(上)第8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497章 内忧外患第349章 人在作,天在看!(下)第682章 读者的口味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第56章 八点档第12章 新来的大鱼第780章 好大哥第328章 一点儿没变第483章 指鹿为马第342章 扑街老翰林第256章 这个笑话不好笑!第116章 尚未出道就夭折的组合第70章 镇静养气第576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第488章 讲究个合理性第707章 问鼎之轻重(上)第849章 宫斗不寒碜第681章 情绪输出第93章 隆重求月票!第626章 诬陷也是一门技术(上)第81章 写在即将20万字时的话第243章 顶流巨星(上)第222章 都市传说第775章 我们不一样第241章 都是欠收拾的!第120章 功名不过梦中迹(下)第615章 大洗牌(下)第552章 十万个为什么第619章 仙凡之别第748章 学习实践(下)第278章 天威难测(下)第382章 不要提这个名字!第580章 天意弄人第307章 完美的剧本第607章 秦失其鹿(下)第81章 写在即将20万字时的话战战兢兢决定更新推迟到明天中午第3章 我要读书(下)第133章 一屋子的中老年男人第823章 没有预判的未来第44章 神仙?妖怪?第441章 有人想搞事!第370章 躺赢的感觉第879章 丝绸去哪儿了?第890章 降维打击(上)第333章 争奇斗艳(下)第566章 我就是这样说服的第351章 年少无知(下)第159章 只知道跟我谈钱?第928章 一丝丝不对劲第604章 就这样巧合了?第528章 欺人太甚!第694章 用人之道第575章 主考官和故旧人们第280章 如果是我第339章 什么叫专业第487章 都是为了你好!第666章 诸事议定第642章 形式主义救火第629章 南巡之前(上)明早八点左右发第679章 伴君如伴虎(中)第257章 你能得到什么?第728章 天日昭昭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911章 底线第594章 这是秦学士的意见!第612章 不上不下第307章 完美的剧本第511章 他想搞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