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你也不想......

第741章 你也不想

从一个男人的角度,秦德威其实挺不想离开大同的。一开始是宣大总督,再后来是署理巡抚关防,感觉都挺不错。

总督又不设了,总督关防被毛伯温带回了京师,那么秦德威拿在手里的巡抚关防就是最大的了。

无论名目怎么变,都是手下官兵数以万计,做事可以独断专行,不用看人脸色,屋里还有双倍快乐。

有兵有权有美人,还有很多事业可以规划,对男人而言那就是爽的不能再爽,充实的不能再充实。

还有,给立功官兵发犒赏、被数千人感恩戴德的体验,也是很爽。如果是放在唐代,就可以考虑向朝廷写申请志愿当节度使了。

正所谓,此间乐,不思京也。

但朝廷一定要让“嘉靖男儿”班师回朝献俘,甚至还派了与秦德威有卖宅之交的詹荣来接任巡抚。

比较讲究政治信誉的秦德威实在拉不下脸,像赶走毛伯温一样,把詹荣也赶走。

所以到最后,还是只能无可奈何的交权。

秦德威恋恋不舍的摸着巡抚关防,对詹荣叹道:“京城那种地方,想做点什么事情,都要跟西苑那帮人斗智斗勇,烦不胜烦,哪里有在大同爽快?”

詹荣不敢想也不敢问,你秦中堂说的“西苑那帮人”到底都包括谁?

夏首辅、严阁老确实都在西苑无逸殿入直,可皇帝也在西苑修仙啊!

无意节外生枝的詹荣一边伸手去抢巡抚关防,一边对秦德威说:

“中堂!你也不想朝廷连发十二道金牌,勒令你班师回朝的吧?”

“罢了罢了!”秦德威松开了手,让出了关防。

詹荣瞬间变身为詹巡抚,赶紧将关防收了起来,又对秦德威道:“中堂勿虑也,伱离去后,我必定萧规曹随,不坏你的布局!”

就这样,秦德威这位大明首位以大学士督师的人,结束了将近两个月的边镇督抚体验卡。

本来他还想多留半年,做点事情,明年春天再离任。

却不料出塞一次动静如此大,不得不回去给嘉靖皇帝充当奏凯的吉祥物。

秦德威从大同上路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东厂提督秦太监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果秦德威还是磨磨蹭蹭的不肯从大同回来,奉旨要去秦府送诰命的秦太监也快绷不住了。

这时候,有东厂佥书来禀报道:“通政司坐探得知,有御史上疏弹劾厂公!”

最近本就心情欠佳秦太监大怒道:“我近日无所作为,他还能弹劾什么?真是无事生非!”

佥书又详禀说:“弹劾厂公怠慢国家功臣,不顾朝廷体面,故意拖延封赏!”

又有小太监跑过来传旨,嘉靖皇帝让秦太监解释解释,为什么还没把功臣亲妈的一品夫人诰命送过去。

秦太监也顾不得发火了,立即起身去西苑,到仁寿宫求见皇帝。

此时嘉靖皇帝正在殿中,听国师陶仲文讲道法。

秦太监站在旁边等了一会儿,才找到机会,向嘉靖皇帝奏道:“关于封赏秦德威生母周氏之事,臣另有想法,便多等数日,不料惊动了陛下。”

不等皇帝再问,然后继续说:“臣想等那秦德威回京后,将周氏诰命发给秦德威,然后再由秦德威亲自献与他母亲,如此方能彰显陛下最重孝义!”

想到了过世已经一年半多的蒋太后,嘉靖皇帝心有戚戚的点头道:“如此也甚好!”

秦太监不敢打扰皇帝继续修道,连忙又告辞出来。

他在殿外下意识的擦了擦汗,这关看来能过去了。只有肯动脑子,人生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

京城里人人都在关注秦德威动向,但秦德威却不大关注京城的消息。别人还能再怎样?大不了再来个天日昭昭。

秦督师去的时候,五百铁骑不停赶路,四天左右就抵达大同。

回来时,则多了几辆大车和俩女人,速度就慢多了,晃晃悠悠走了七八天才到京师。

在守门官兵和两旁民众的欢呼声里,秦德威又从德胜门进了城。

秦德威打马来到仍然男装的李小娘子身边,说:“你先回家,我还另有事情。”

李小娘子诧异的问:“有什么事情还能比回家更重要?”

秦德威严肃的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说,何以家为?了却君王天下事,吾辈自然要先国后家!”

爱听话本小说的李小娘子就吃忠臣义士人设,重重的点了点头:“好的!”

秦德威指了指后面的大车,轻描淡写的说:“那两个被父亲抛弃的可怜人,咱们也不能不管,就由你带回去,并负责安置好。

啊,对了,如果璇姐儿问起来,你多给解释解释,没问题吧?”

李小娘子:“.”

当初某人似乎明确说过他自己是渣男,自己为什么当时不信呢?一定是状元光环太耀眼了,晃瞎了自己的眼!

秦德威说了句“我看好你”,就调转马头先走了,一溜烟的从东城向南,来到皇城外东南的五部衙署片区。

在大同和边塞习惯了纵马扬鞭的生活,秦德威的习惯一时间没改过来,横冲直撞的十分醒目。

在吏、户、礼、兵、工五部大门前这条街道上,纵然是国公来了也没敢这么张扬的。

在路旁过往官吏的注目礼中,宛如五百年后在天安门外面开超跑飙车炸街的秦德威停在了吏部大门前,翻身下马直接进去了。

论起与吏部尚书许瓒打交道的次数,也算是半个熟人了。

秦德威走进了吏部正堂,看了眼就开口道:“两个月没来,原来天官还是老大人你,那就好说话了。”

许瓒冷笑道:“秦学士两个月没有来吏部指导铨政,本官还甚为想念。”

秦德威掏出一张名单,很娴熟的递过去,“老大人你看看!”

许瓒只看了第一个人名,大同知府刘永?这又是哪颗葱?剩下的就懒得继续看了。

然后许天官便将名单推了回去,对秦德威说:“秦学士,你也不想让夏首辅在朝中继续丢脸的吧?”

秦德威:“.”

最近很流行这种句式吗?也不知道谁带头用的。

大明的吏部尚书,堪称是外朝最敏感的人物,也经常成为各种政治斗争的焦点和风暴眼。看史书就知道,很多朝廷里的争斗,往往都离不开吏部。

所以作为吏部尚书,其实最稳妥的政治站位就是靠近首辅,尤其是皇帝还算信重首辅的情况下。

只有这样,从小我来说,可以保全自身安全,从大局来说,可以维持朝局的基本稳定。

这就是资历最深的许瓒虽然一直是独立势力,但又能算是夏首辅半个盟友的意义。

如果是以前,夏首辅和秦党没有撕破脸时,许天官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今情况又不一样了,许天官也必须顾及到夏首辅的面子,不能你秦德威说安排就随便安排,吏部不是你秦德威的地盘!

秦德威按住了名单叹道:“就是几个人而已,何必斤斤计较呢?最起码,把这个刘知府安排了吧。”

正在两人扯皮时,忽然有个幕僚匆匆走过来,站在门口,对许天官叫道:“刚传开的消息,昨日才开始入直无逸殿的大学士霍韬,忽然暴病身亡!”

无论什么时候,一个大学士没了都是大事。许瓒大吃一惊,又发了一会儿呆思考。

秦德威虽然也很惊讶,没想到霍韬被自己修改了轨迹后,终究还是没有逃过突发暴病身亡的命运。

但穿越者毕竟早有“预见”,所以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只能说,身体疾患这样的问题,并不会因为蝴蝶效应而消失,迟早还是会发作。

许瓒忽而瞥见淡定自若的某人,心生狐疑,转头开始打量某人。

一开始秦德威还莫名其妙,但随即就反应过来了,连忙对许瓒叫道:“与我无关!我也才刚进城而已!”

许瓒刚想说,既然与你无关,你为何如此镇静?仿佛早有预料?

那幕僚便插嘴解释了一句:“又有传言说,霍阁老在无逸殿熬夜写青词,然后病发而殁。”

原来霍韬先前是官职是少保、左都御史,被秦德威操纵廷推硬推入阁。

但大明从来没有左都御史直接入阁的先例,所以就采取了一种“曲线救国”的办法。

秦德威出镇宣大的两个月里,朝廷先把霍韬改为礼部尚书(虚)兼掌院翰林学士,在这个位置上暂时过渡。

所以嘉靖皇帝被六百里加急公文频频打扰,召见阁臣议事的时候,霍韬并没有出面。

直到最近霍韬才走完过渡程序,从礼部尚书(虚)兼掌院翰林学士的位置上入阁,成为又一个大学士。

又因为是嘉靖皇帝的老战友关系,霍韬顺利入直西苑无逸殿,正式完全接替了当初顾鼎臣的位置。

估计是霍阁老情绪太兴奋的缘故,工作积极性也很高,入直后的第一天就熬夜给皇帝写青词,多种因素混合导致急病发作,当场猝死。

得知了内情后,秦德威沉默半晌,别有感伤的说:“人到中老年,熬夜码字要不得啊。”

就是以许瓒许天官年近七旬的资历,见多了生生死死,感伤谈不上,就是很烦躁。

坐在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上,他非常讨厌不稳定!

既然霍韬人没了,只怕又要推举新的大学士!然后他这个吏部尚书又要成为朝廷斗争焦点了!

想到这里时,许瓒心里不由自主的冒出一个很诡异的念头,也许秦德威最适合当吏部尚书?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秦德威太好斗又从来不怕斗,似乎还挺乐在其中,不来当吏部尚书实在屈才了。

越想越烦,许天官忍不住就对秦德威拍案叱道:“都是你的错,如果不是你当初硬推霍韬入阁,何至于此!”

秦德威无语,这都能怪到他?

当初他推举霍韬入阁,本意就是让霍韬这个大礼议老战友去内阁搅混水,牵扯夏言和严嵩的精力。

而且也算是做善事修改了霍韬的人物命运线,谁能想到,才五十四岁的霍韬还是没扛住,换了一种方式仍然急病发作猝死。

到此为止,嘉靖皇帝的大礼议战友全都谢幕了。

张璁、桂萼、霍韬、席书、黄宗明等全部去世,只有性格最温和的方献夫一个人健在,但致仕在老家,没几年也会去世。

在原本历史上,威胁最大的霍韬去世后,夏言和严嵩算是没有任何“外敌”了,争斗开始进入你死我活的白热化阶段。

但在本时空,虽然今年霍韬依然没了,但还有比霍韬更可怕的人。

秦德威将那份名单重新推了过去,对许瓒说:“天官,你也不想”

“停!”许天官打断了秦德威,“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你又怎么知道我想还是不想?”

在大明官场,任何官员入阁都是求之不得的大喜事,但唯独外朝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例外。

掌握最要害人事大权的吏部天官到底入阁好,还是不入阁好,从来都是一个玄学问题。

有的吏部天官入阁后,事业权势更上一层楼;有的吏部天官入阁后,就成了背景板,反而失去了实权。

这种纠结心态,也是许瓒很烦躁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德威轻笑道:“你现在有没有想清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会怎么做。

如果你想入阁,我就会全力狙击你!如果你不想入阁,我就全力推举你!”

许瓒顿时怒不可遏,顺手举起了砚台,厉声喝道:“我家父子两代吏部尚书,没见过有人敢这样对吏部尚书说话!”

秦德威很熟练的闪现出一丈远,隔着廊柱叫道:“天官冷静!其实你可以反过来想想!

如果你想入阁,我也可以帮忙推举你!如果你不想入阁,我也能全力帮忙阻止你入阁!”

许天官心里衡量了一下秦德威的战斗力,放下了砚台,疑惑的说:“你不想推举别人入阁?”

秦德威答道:“入阁对我有什么用?我对入阁没兴趣。而且我现在对于任何政争都很厌烦,我只想做实事!”

许天官:“.”

似乎可有理解,如果能一人把持三部尚书的话,那谁也不想有政争,能一直如此维持下去最好!

思考过后,许天官叹口气,将桌案上的名单收了起来,又看了眼“刘永”这个名字,吐槽说:

“区区一个知府而已,也不知何德何能,让你如此力荐!”

月票顶住啊!还没有6月的月票,今晚再不投就过期了!!!

等我半夜再过来加更收割一下7月的保底月票。。。。。

(本章完)

第912章 三日后第226章 都是在下不好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211章 社会人第870章 开海与禁海第808章 都不明白第731章 我负责做人第468章 本官可以相信你吗?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192章 你不要来添堵第179章 才子和美人(下)第349章 人在作,天在看!(下)无语,停电第616章 双学士第126章 忠烈门前是非多第237章 始作俑者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750章 战神归来第567章 深挖根源第878章 各有所求第11章 我是书童?第857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中)第393章 讲王法第664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第593章 补课(下)第905章 嘉靖二十一年的开端第680章 伴君如伴虎(下)第293章 文坛内幕第877章 痛点第457章 知人善任第333章 争奇斗艳(下)第407章 他已经黔驴技穷!第637章 忠与奸(下)第750章 战神归来第791章 最后的风头第540章 除了大学士就是我第2章 我要读书(上)第618章 烧冷灶第95章 再信你一次第435章 真实的朝堂斗争(中)第556章 南北平衡第403章 套路太多了第66章 不该问的别问(上)第62章 谁是麻雀?第887章 时代变了第614章 大洗牌(上)第348章 人在作,天在看!(上)第321章 立场是非第20章 人外有人第867章 陈年老瓜第137章 大明好弟子第615章 大洗牌(下)第744章 献俘之前第839章 孤独的穿越者第642章 形式主义救火第523章 状元怎么就是你?(下)第457章 知人善任第116章 尚未出道就夭折的组合第84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5章 一进江宁县第874章 三把火(下)第119章 功名不过梦中迹(上)第844章 请从秦德威始!第362章 内外纷纷说张家(下)第206章 难搞的对手第656章 托臣给陛下带个话第649章 县学惊魂(下)第617章 身外之物第84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634章 在路上第62章 谁是麻雀?第734章 七分政治第321章 立场是非第116章 尚未出道就夭折的组合第40章 南市楼街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68章 物质文明的时代第124章 黑内幕第166章 读书人的日常第175章 冯老爷别这样!第823章 没有预判的未来第724章 人在塞外飘到失联(上)第731章 我负责做人第942章 从未有过的官位(求月票!)第445章 见证历史第632章 善后(上)第748章 学习实践(下)第399章 县衙与巡抚(下)第461章 我的名字第921章 适者生存(求月票!)第265章 最近喜欢写笑话第392章 水到渠成第106章 上架倒计时三天半第245章 顶流巨星(下)第727章 你也不想身败名裂吧?第458章 遍地废物啊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465章 狭路相逢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46章 活着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