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发帖和回帖

第90章 发帖和回帖

见到王怜卿,何巡捕就仔细询问关于秦德威的情况。说实话,到目前为止,都开始打对台了,何巡捕还不知道秦德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怜卿内心寻思着,那秦小哥儿也没来特意嘱咐自己,到底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想来想去,她只能挑挑拣拣的与何巡捕说了些。大体上以都市传说为主,着重强调了某小哥儿的文学天赋,并暗暗点明,某小哥儿是个极度恃才傲物的人。

这个人设让何巡捕深信不疑,不是这种脾气才子,怎么会那么不懂规矩还沉不住气。

然后何巡捕又提出,请王怜卿替自己向传话秦德威传话,放回自家妻子董氏,条件由着开。

王怜卿答应下来,只是传个话而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那这场谈话就结束了,何巡捕回到巡捕营,正考虑如何继续撒人手打听消息时,兵马司老爷却又传了命令,叫他速速去兵马司进见。

原来今天南城兵马司收到一封从江宁县衙送来的公文帖子,说是有兵马司属员巡捕何某,指使其妻董氏,为徇私枉法事,意欲拦截绑架理刑县丞私人幕僚,请兵马司查问明白通报,亦或请巡捕何某赴江宁县衙说明情况。

正六品文官(划重点)、兵马指挥江大人看完帖子,很容易就提炼出了中心思想——

我江宁县衙审自己的案子,你南城兵马司的人管闲事捞过界,还用了不地道手段,你们兵马司必须给一个说法!

说严重也不算严重,但自己这边看起来不占理,所以正六品文官江指挥立刻就传当事人何巡捕过来,先问清楚事情再定。

面对江指挥的盘问,何巡捕倒是没什么怕的,毕竟江指挥每月都拿着自己的进贡,早不是一般关系了。

若非有这样的关系在,何巡捕又如何能在南城地面上如此吃得开?

“江老爷明察!那董捕头乃是妻兄,小的妻子处于亲人之义才去过问了一下,实属情有可原!况且小的妻子现在已被他们捉走,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他们反来倒打一耙找我们要说法!”

江指挥摆了摆手:“你家里那些破事先不用提了,总有法子解决。现在就是该怎么回复江宁县?”

何巡捕立刻叫道:“绝不能让小的去江宁县,不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巡捕不敢去江宁县县衙,道理和不敢去三山门,以及林冲白虎堂故事一样。

“你不愿意去江宁县,那只能本官给江宁县回文说明了。”江指挥斟酌着说,其实他也不想让何巡捕去县衙那边接受质询,显得兵马司低了一头似的。

其实置之不理也是一种办法,但本方人马到目前并不占理,江宁县又不是下级,万一撕破体面往上级那边闹起来,兵马司这边也不好看。

正六品文官江指挥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当即洋洋洒洒给江宁县县衙写了一篇回帖,声称已经狠狠惩处过何巡捕,勒令何巡捕安排机会向秦姓幕僚当面致歉,并今后约束家人。

同在南京城,更具体的说同在南城,只要官老爷们没有拖延心思,发帖和回帖的速度都会很快。

一刻钟后,兵马司回帖就送到了江宁县县丞厅,落在了县丞私人幕僚秦小哥儿手上。

本来县丞厅里有两张桌子,一张就是正中公案,冯老爷坐堂理事使用的。另一张小桌子位于侧面,是给值堂书办使用的,做一些记录审案口供之类的文书工作。

但现在小桌子被小秦幕僚霸占了,值堂书办敢怒不敢言,只能委屈的和皂役站在一起。

看完兵马司回帖,小秦幕僚微微一笑,将回帖放进一个文书匣子仔细收好。然后重新提起笔来,刷刷刷地又写了一封帖子,是给南城兵马司的直属上级南城御史的。

轻轻吹干墨迹,小秦幕僚拿着新鲜出笼的帖子,施施然走到正中间的公案侧面,又将帖子摆在冯县丞面前,点了点帖子末尾说:“这里,签个字。”

同样作为两榜进士,冯县丞也是很有提炼总结能力的。

这篇新帖子比较刚才那贴,除了重复一遍董娘子之事,加了两句指责兵马司态度,其余通篇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你赵御史怎么管教的下属?你踏马的到底行不行啊?

本来开嘲讽也没什么,但这是写给一位监察御史的啊!从来都是监察御史对其他官员开嘲讽,有几个人听说过其他官员对监察御史开嘲讽?

见冯县丞还在这犹豫,秦德威便收回帖子,准备递给值堂书办:“你拿去签押房,盖大印!然后送南城察院!”

不签就不签吧,反正盖个大印也是公文了,没有签字算不算有效无所谓了,反正又不是务实公文,只是纯嘴炮而已。

“我签!”冯县丞咬牙道。

前文说过,同在南城的衙门,发帖速度就很快。正好今日南城巡城御史赵大人发了懒,没有出去巡街,正坐在南城察院喝茶。

然后就收到了这么一篇堪为笑料得帖子,一个县丞居然为了一点什么捕头巡捕之类的鸡毛蒜皮破事,直接发帖质疑自己工作能力?

如果说兵马司看待县衙,还是同等级平视看待,那么南城御史看待县衙,就绝对是俯视了。

别看南城御史品级最低只有七品,而兵马司和京县县衙都是六品单位,但性质不一样啊。

他赵某人可是都察院的御史,朝廷的耳目,以钦差体制镇守京师地面!手里大印不叫官印叫关防,负责职事不叫职务而叫差遣,驻地不叫衙门叫察院!

只要在南城地面上,可以不论大小监察所有文武官吏,连你江宁县县衙都在监察范围内!

要不是这帖子盖了县衙大印,是当公文送来的,赵御史早扯碎扔了。

然后赵御史又暗暗想道,早听说那个县丞冯某人是新来的菜鸡,只不过朝中有靠山而已,看来真是不懂规矩,回头要找机会教教他做事。

察院书吏又禀报道:“县衙差役还在门外候着,等着老爷回帖。”

“回个卵子!给本官打出去!”赵御史喝道。

送帖的江宁县衙差役被打得巾帽歪斜,直接赶出了察院,然后灰溜溜的回到县丞厅。

差役跪在地上禀报了结果:“那察院老爷不但不回帖,还发下话来,让冯老爷你最近小心点!”

冯县丞很幽怨的对小幕僚说:“我说我不签,你非要我签”

秦德威对着冯县丞拱拱手:“恭喜二老爷,大事成矣!”

(本章完)

第614章 大洗牌(上)第346章 无理取闹第237章 始作俑者第867章 陈年老瓜第356章 在天牢的日子(上)第399章 县衙与巡抚(下)第677章 重臣名宿第51章 英雄末路第460章 我跟你们不一样!第590章 暗流第928章 一丝丝不对劲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烦恼第186章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第768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549章 优势在我第2章 我要读书(上)第672章 为何就你话多!第913章 瞒天过海第206章 难搞的对手第826章 责任重于泰山(下)第582章 浮生半日闲第903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331章 京城不好玩第868章 截胡第52章 状师和御史第927章 秦党的危机第593章 补课(下)第600章 渔翁得利(上)第163章 良心富商善人财主第825章 责任重于泰山(上)第53章 爱信不信第742章 政治这东西(求保底月票!)第181章 反差萌第805章 这对你不好吗?第374章 记一次春游(上)第642章 形式主义救火第319章 人生到此凄凉否?第758章 三人行(上)第449章 山海之间的见闻第851章 谁最嚣张第798章 殿试中的猫腻第580章 天意弄人第4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491章 不咸鱼了第28章 我话讲完第533章 廷杖之后第843章 平倭乱的方略第901章 天下第二?第819章 三种推演第944章 只有娘娘你能去做了(上)第162章 预留的席位第442章 嘉靖男儿第545章 公平公正公开第621章 都是家事(上)第644章 不敢问不敢说第156章 它又来了!第687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第481章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第899章 众望所归第27章 不配为人子!第599章 没有人能阻挡我!第525章 都有光明的未来第78章 瞎操心第619章 仙凡之别第112章 入园记第126章 忠烈门前是非多第216章 少年成长日记(上)第189章 又吹牛了第480章 你住手!第859章 只能叫幕府了第376章 立身之本第19章 公卿司马何须问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249章 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第364章 先放我出去!第47章 老秦的面子第538章 又是一年第801章 天人感应第882章 这是什么人性?第537章 文武双全大翰林第428章 不出手则已第571章 安南之议第74章 喧宾夺主第480章 你住手!第608章 要有大事发生第767章 舍我其谁第551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366章 不花钱!第45章 真诚的交流第571章 安南之议第687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第457章 知人善任第665章 我已经决定了第292章 怪物少年第837章 秦德威的弱点(上)第611章 历史转折中的秦学士(下)第533章 廷杖之后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第370章 躺赢的感觉第526章 私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