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静待变

若是在平常出了这种事也便出了,但是这可是打仗,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研究,人在满足了温饱这一生存条件之后,最想要得到的便是归属感。

大家都是当兵吃粮,不能因为你们是城主的心腹就不把我们弟兄当人看,骂我们弟兄可以忍,但是要把城池失守的罪过推到我们弟兄身上可不行,这城池是怎么失守的大家心里有数,再说了弟兄们也背不起这个罪责。

于是立刻有人站了出来:“你们打仗我们也打仗,凭什么失城的罪过要算到我们兄弟头上?”

“哟,胆子肥了,还敢教训老子,也不撒泡尿照照,看看你那一身破烂行头,你们这些要饭的就是过来替我们挡枪的,让你们背锅是你们的荣幸。”

也许孟密城太多年没有见过战争了,也许是城主大人刻意压制,他这些心腹竟然连最基本的军事素养都没有,战场之中撩拨同袍,那还能有好么?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这些士卒也明白了一件事,今天这仗打不打得赢他们都得为城主背锅,城主今天刚刚回到城里,许多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动手,要不是这些城主的心腹透露了这个秘密他们大概还蒙在鼓里,于是每个人对视了一眼。为了生活他们可以忍受尊严被人家践踏,但是如今要是连性命也保不住了,那也无需再忍。

当然让他们公然反叛,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但若是逃匿起来没什么罪过,谁也不会为了逃兵整个缅甸追杀他们,若是城主出了问题,他身后的那些家族不会放过他们。

“吴三哥,我要跑回城中带着我的家人搬到别的地方居住去了。”

“我也正有此意,这种要命的粮饷不吃也罢!”

于是战场之上立刻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士卒向着城门方向奔去,看起来就像攻城的士卒一样。

也许城主早在只带着心腹逃跑的时候就该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是估计他也不会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就仅仅因为他的那些骄横的手下把自己摆在了太高的位置上,羞辱了这些士卒不算还把本就没谱的事情说的一板一眼的。以城主的背景,哪儿有人敢追究他的失城之过。

孟轲一看笑了:“殿下果然神机妙算,这些缅甸猴子根本不禁揍,弟兄们,随我杀啊!”

城主的那些心腹作威作福还可以,能入选城主的信服队伍,个人的武勇也是没得说,但是要是说起配合作战,可就没什么谱了,他们这些人根本不敢操练,离王都这么近,天天操练军伍,你想做什么?

所以在初时的个人血勇消耗殆尽之后,他们忽然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每个人都在各自为战,然后被人家两人一组或者三人一组收割着生命。

直到这三百心腹被收割了一百个人头之后,城主大人终于确定了一件事,今天怕是打不过这些人了,赶紧撤退。

别的功夫不敢说,要论跑路这些人绝对是一流的,于是在留下了五十具尸体之后,城主大人又逃回了城里,城外的敌军打不过,那些叛乱的士卒还收拾不了么?

这种行为在中国有一个很形象的称呼,叫做窝里横,东北地区一般也称为炕头王。

直到他们退去之后,孟轲才松了一口气,他的这些人,人人带伤不说,早就力竭了,那些城主的心腹虽然不会行军打仗,但是身手可了不得,每解决一个人都要使出十二分力气来。要不是身后大营里还有殿下和军歌,他们只怕早就倒下了。

所以孟轲根本就没有追击的打算,带着人撤回了大营之中,若是这个时候敌军过来偷营,只怕大伙一个也跑不了。

所以孟轲特意派出了锦衣卫巡逻,并且在门口安排了士卒,只要城门一有动静,立刻布置地龙雷,这一次多布置一些,因为他们可没有什么力气冲杀了。

所幸当天晚上杨有财便带着三百人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看到营中的惨状,不住地对程孝廉抱怨:“殿下,你说你要是出点事,我不得让他们砍了脑袋?以后这种事万万不能再找我了,找我我也不干,这次是殿下洪福齐天,难不成每次都要靠运气?”

程孝廉苦笑一声:“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了,赶紧安置受伤的弟兄,顺便打探一下前方的消息,城里领兵的这个人水平不怎么样,所以咱们还是安全的。”

说到这里程孝廉突然意识到有点不对劲:“闻姑娘呢?没救回来么?”

杨有财苦笑着摇摇头:“没有?”

“她,她死了?”

“那倒没有。殿下,是这么回事。”说着杨有财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程孝廉点点头:“如此说来她的运气倒也不算差。”

“殿下尽管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打探了,只要她们进城,一定会有消息的传过来的。”

闻老头过了一天跟着押运粮草和财宝的人赶了回来,他的心情倒是没有一开始那么沉重了,自己的女儿只要有命在什么都好。而且他也被杨有财说服了,毕竟锦衣卫找人比他自己找人容易多了,所以他愿意跟着杨有财回来。杨有财的目的当然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殿下的生命有个保障。

来到了大营之中他先给程孝廉号了号脉:“殿下,你的脉搏平稳,还没有发热的现象,只要再挺过三天便应该没有大碍了。”

程孝廉点点头:“看起来我的运气倒不算太差。”

杨有财这个时候也走进了营帐之中:“殿下,刚刚得到的消息,城里开始暴乱了。”

“什么原因?”

“原因还不清楚,应该和昨天打仗有关系吧,据弟兄们说,离城百步都能听到里面的喊杀声。”

“不会是诱惑我们攻城吧?”

“殿下你倒是想多了,这个样子别说是攻城,咱们能守住大营就不错了。”

三天之后,前线的消息传了过来,马九功和温如珍正在全力攻城的时候,擘蓝带着大军赶到,所幸他们斥候放的远没受什么损伤,只是三方平衡,谁也不敢动,这个时候秦越带着人已经到了马九功的大营之中,局势马上就会起变化。

第六百九十六章 书院召对第二百四十四章 像太宗非太祖第七百八十四章 结为兄弟之好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瑞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养援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强买强卖第六十四章 入伙第五百八十一章 灵州所第七百七十三章 说媒第六百五十五章 沆瀣一气第八百一十五章 鸣金声起第四百五十六章 虚则实之第四百九十三章 算计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乱第六百五十四章 上有所好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光返照第六百一十九章 分权第二百三十六章 侯门深似海第五百二十一章 逼近第三百二十三章 韩家庄第八十九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盐井卫第四百一十七章 绝地第七百九十章 燧发枪第二百四十四章 像太宗非太祖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婚(三)第二百零二章 望乡台第八百一十章 追寻第五十四章 杀戮第四百五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五百一十五章 进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三十二章 招揽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婚(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雄心不再第八百八十四章 甘肃急报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宴无好宴第七百七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雨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开城门第二百四十六章 试探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随贤良品自高第六十六章 吞并第八百二十九章 进退维谷第四百一十一章 训练骑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以身殉国第三百零三章 证明你的价值第二百四十四章 像太宗非太祖第二百七十二章 七封信第四百三十七章 白云观第三十七章 找上门第八百一十四章 虚张声势第四百三十八章 蛮不讲理第七百五十章 疾风识劲草第一百一十一章 搏命第六百八十九章 儿女双全第三百一十四章 把人逼死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边第七百二十一章 迷惑第七百七十三章 说媒第七十八章 破绽第三百三十一章 识破第三百三十一章 识破第六百四十章 打河南府的主意第六百零七章 虚伪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雨第一百一十四章 内乱第七百九十八章 御驾亲征第八百七十二章 联手第二十四章 城中风声紧第二百四十七章 阿瓦的探子第四百零七章 留后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以牙还牙第一百五十三章 吃豆子第一百七十章 府中风云第一百九十五章 黑店第八百七十九章 劝降第一百五十二章 致仕第十二章 忽悠第六百六十三章 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阵型第二百三十七章 救援第一百二十章 患难真情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来混早晚要还第六百六十八章 十里坡第一百五十三章 吃豆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各有对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绝地第八百九十三章 割不断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势第四百五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二百二十一章 难为情第三百九十章 水中交锋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蛮不讲理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第一百四十一章 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