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忠贞不二”尚可喜

这段话一共一百零三个字,但是信息量十分巨大。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是个大坏蛋,喜欢喝酒杀人,但是他的次子是个好人,于是尚可喜为清朝坚守广东,而且想要废除长子的地位,立次子继承王爵。谁知道,消息走漏,尚之信围住了尚可喜的府邸,然后宣称投靠吴三桂,尚可喜羞愤不已,自杀未遂。过了几个月然后死掉了。

所以最后尚家的结局,皇上说,尚可喜是个好人,尚之孝也是个好人,就尚之信是个混蛋,宰了他,留下尚家的官职吧,让尚之孝继承平南王爵。

这个场景熟不熟悉?明朝开国的时候已经都是人家中山靖王家里玩剩下的了,而且自杀的情节他们的前辈钱谦益也已经玩烂了,人家投江自杀好歹还有个水太凉改日再说的借口,你尚可喜戎马一生,要自杀了不拔刀子非要上吊,还自杀未遂,

所以史书记载尚可喜本无反心根本就是尚家演得一出戏码,估计后来满清朝廷也想明白了,但是史书还这么写,大概也考虑颜面问题,满清朝廷封了三个汉人的王爷,总不能都反了吧,那样不是自己打自己脸说自己识人不明,要不然就是政策错误把人都逼反了么?

所以尚可喜可以是个忠贞的王爷,也必须是个忠贞的人,他苦苦坚持不肯与反贼同流合污,最后被自己儿子拉上了贼船。然后三藩之乱之后,吴三桂和耿精忠身死族灭,唯有尚家留下了平南王的王爵。

回到府中,尚可喜便把尚之信和尚之孝叫到了书房之中,而且他一改平日在外边对尚之信的冷言冷语,开口便说着:“信儿,孝儿,咱们要改变咱们的计划了。”

尚之信和尚之孝没有开口,听着他继续往下说,尚可喜喝了口茶水:“前番我给清朝的小皇帝上书,说臣叨忝王爵,年已七十馀,虽至愚岂肯向逆贼求富贵乎?惟知矢志捐躯,保固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本想着两头下注,要是吴三桂赢了,信儿在那边站稳脚跟,孝儿你怕是要人头落地了。若是清廷赢了,你们两个兄弟易位而已。但是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机会。”

说着他看了尚之信一眼:“明天咱们尚家就演一出戏码给天下人看看!”

一个月之后,远在四川的程孝廉,远在京师的康熙皇帝全都得到了一个消息,尚之信作乱犯上,被尚可喜亲自镇压,尚之信不知所踪,尚可喜羞愧不已,身穿太宗所赐朝衣在府中自尽,临死之前仍然留有遗言:吾死之后,必返殡于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

康熙闻之大哭:“朕不能平定叛乱,使老将军枉死,朕之过也!”然后清廷立刻给尚可喜拟定了谥号,敬。

程孝廉听到这里倒是大笑不已:“杨有财,你猜尚之信现在跑哪儿去了?”

杨有财挠了挠头:“听说吴三桂组建了耿尚联军,正在向着四川进发,我猜尚家军领军的一定是尚之信。”

程孝廉笑了一声:“尚可喜这个老头,他的顶戴花翎就是用咱们大明百姓的血染出来的,满清封他做王爷还不是因为他能狠下心去杀人,平定江山的时候除了大力气?但是他可是忘了,这些人都是他的同袍,现在又想两边讨好,吴三桂就算听到了什么消息,现在三藩联盟他也不会轻易打破,只能咽下这口恶气。不过咱们可不用跟他客气。”

杨有财嘿嘿一笑:“尚之信不来还好,要是他敢来,咱们就拿他的脑袋祭奠大明的将士。”

程孝廉挠了挠头:“要论起算计来,咱们可都比不上这个老头,幸亏他死了,要是他还活着,咱们未必打得过他。”

说着他又看了杨有财一眼:“说起来王屏藩的大军也快到了吧。”

“倒是到了,也跟袁将军打了几仗了,现在在汉中驻扎呢,看起来打算等王屏藩那边缓过劲来,再一举剿灭咱们。”

“他不打咱们咱们就不打他们,咱们现在要是主动出击,就等于是帮满清朝廷的忙,图海做梦都得笑醒了,所以北边的战事宜守不宜攻。至于所谓的耿尚联军,咱们就不必客气了。”

不过程孝廉倒是没想到耿尚联军给他帮了大忙,他们在两湖行军,军纪十分糜烂,耿精忠和尚之信见着吴三桂当然是老老实实的了,但是背后到不介意犯点小错,况且他们是借道,要是吃自己的粮食实在是有些亏待自己,所以便开始默许手下的士卒抢粮。

在他们两位看来,两湖之地又不是他们的领地,名声坏不坏要什么紧,况且他们只是过路就走,也不是一直抢,吴三桂想必也不会因为这件小事跟他们翻脸,他们还能省下军粮,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两湖的百姓开始恐慌,这军律要是不管抢粮了,那可就不是简简单单地抢粮了,家中有女人顺便满足一下他们的淫乐之心,有宝贝的顺手拿走了,反正也没人管他们就是了。

于是两湖的百姓开始被赶鸭子上架般的逼着开始逃亡,因为吴三桂和清朝间的战线之间防守很严,为了防止奸细混到自己这方,所以到是大部分都开始向着四川迁徙。

程孝廉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传消息给秦越:“把人都放进来。”

他很明白,四川这种情况,不怕你来打探消息,就怕没人种地,再说了锦衣卫遍地都是,除了吴三桂手下的铁鹞子,其他人没法子在四川潜伏下去。而铁鹞子根本就是防不胜防的,所以这笔买卖算到最后还是程孝廉赚到了。只要能把四川的土地全都利用起来,四川就能恢复元气,近几年虽不至于重新变回天府之国,但是供应大军的给养还是没问题的。

第六百零四章 整顿军伍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家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明再立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宁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杜若第七百四十七章 诈粮第二十九章 差事第四百一十章 互有胜负第十六章 五华山第三百四十章 山上有强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联手第三百零四章 无兵可征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士第八百四十二章 养虎第四章 入府第三百四十五章 对不起,我也是卧底第八百六十二章 北京攻防战(十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顺势而为第八十九章 出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识破第五百九十九章 杀戮第一百四十四章 刀刀见血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准备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下喊话第六百四十一章 离陕第二百九十二章 成都城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生作恶,知县附郭第九百零八章 听说你要造反?第五百六十五章 战略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随贤良品自高第七百四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五百三十四章 弹劾第二百八十八章 过路上司第七百二十章 苦肉计第三十一章 替死鬼第四百四十二章 合作贵在诚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延平王第六百九十章 家家有个熊孩子第九百零八章 听说你要造反?第四百四十章 让她一生平安喜乐第二百六十八章 盐井卫第六百七十一章 还债第三百七十六章 斗争第四百零三章 困了有人送枕头第一百六十一章 老爷的私生子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杀鸡第八百零八章 援兵突至第七百六十章 花酒第五百零三章 心腹大患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事化小第四百六十章 赵良栋要拼命第四十九章 朕要御驾亲征第六百六十六章 吃醋第四百六十七章 仁慈或残忍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三十二章 遮掩第一百二十章 患难真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刺杀第六百四十四章 江陵第一百八十六章 得志猖狂第一百四十八章 毒计第六百八十章 高薪养廉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一百零四章 进攻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满饮此杯贺大明第八百四十六章 凭什么第四百零二章 佛尼埒的缺陷第三百九十三章 赏银一百两第一百二十七章 运作第二百八十章 联姻的必要性第二百二十二章 带他们回家第六百二十九章 丢了脑袋第六百七十二章 守护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京申奥成功了你知道么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下文运集孔府第六百六十五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第五百九十章 血战第五十一章 重见第四百八十五章 刁难第八百六十三章 北京攻防战(十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二十章 患难真情第五十二章 入伙第四百八十八章 小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掺沙子第八百三十五章 二桃杀三士第八百二十九章 进退维谷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第七百六十一章 庙中留宿第六百八十八章 分化第六百六十三章 家第七百一十六章 秀才遇见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刀刀见血第六百五十六章 鸡犬不留第八百四十七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