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河西四汉将

誓师之后大军正式出征,程孝廉亲自挂帅,手下将领有孟轲和皇甫桐,这个皇甫桐就是当初孟养城叛乱之中站出来守城的那一个人,如今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了。

由于毛家的人现在一心想要把老爷子留下的血脉嫁给殿下,所以他们避开了军中的职位,只是在成都城内挂了个闲职。

他们既然要与程孝廉结亲,就要考虑太祖爷的规矩,外戚不得入朝为官,他们若是一面在军中发展势力,毛若苓又在后宫得天独厚,毛家早晚引起别人的忌恨。就算程孝廉不在乎这些,朝中的大臣自然有人会在乎,他们不愿意树大招风,所以选择给毛若苓谋一个好的未来。

正好成都需要有人应对,若是别的地方除了乱子不至于无将领兵,至于太祖皇帝留下的遗命,程孝廉倒是并不以为意,整个大明都没有外戚,朝堂也没好到哪儿去,除了一家独大的东林党便是一家独大的宦官,权力必须有人制约才能有所畏惧,若是以为一味地压制就能保证皇权永远至高无上,必定会产生畸形的权力怪物,这就是当初张居正留下的那句话:吾非相,乃摄也。

所以军中的将领程孝廉认识的倒是不多,打了这么多仗了,程孝廉一直未能与军中的将领们相识,所以袁宗皓这一次便将扫北军的将领全都派给了他,这么做一来是为了让军中的将领熟悉一下殿下,也能更加死心塌地为大明卖命。另外便是由于朱慈伐的出现给了袁宗皓紧迫感。

虽然程孝廉没说什么,但是袁宗皓可知道派系之争对大明的损害,当初满清都占了大明的半壁江山了,究竟谁来继承大明正统还争个不休,所以他不想给这个齐王一点机会,军伍必须要掌握在程孝廉的手里,一旦他有不轨的举动,不管是袁宗皓还是杨有财都会立刻动手击杀他。

程孝廉倒是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几十个将领自己只认识两个未免有些太不像样子,于是住在了军营之中开始与将士们朝夕相处。

也不用可以拉近关系,只是每天一同出操,一同行军,同吃同睡,感情自然就培养出来了。程孝廉并不打算特立独行,士卒步行的时候他绝不骑马,士卒休息的时候他也呼呼大睡,因为四川的形势还算稳定,也不用学关老爷夜读春秋,所以身子骨倒是强壮了不少,也黑了几分。

军中的将领也慢慢了解了这位殿下不是简单地来走个过场,而是真的打算和他们同甘共苦,所以从一开始面子上的恭敬,行为开始变得越来越自然,也不再过分的拘谨。

他们从利州卫出川,过略阳,到凤县,这一日赶到了大散关,程孝廉突然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大散关是川陕咽喉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便是从这里而过,程孝廉来的时候已经查看过路线了,所以才选的这条。

对于王~辅臣来讲,程孝廉选什么路线并不重要,他只盼着程孝廉他们能够赶紧赶到平凉府,张勇的大军已经开始集结了,他输了一场实在是有些胆儿虚。

这个时候程孝廉距离平凉府还有将近二百里的距离,不过锦衣卫已经开始将消息源源不断地送过来了。

тTk Λn C〇

一开始的时候,王~辅臣屡战屡胜,已经逼近了洮州了,可是张勇用计与振武将军佛尼埒、西宁总兵王进宝合力在西和大败王~辅臣,王辅臣仓惶之下逃回平凉府,张勇带领大军已经开始逼近了。

张勇现在手下共有大军三万人,王~辅臣只剩下了一万五千人,不过王~辅臣的优势便是他在陕西的名声十分大,当初他还为大明效力的时候,阿济格带领麾下八旗劲旅攻略陕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遇到他竟纷纷辟易,从此马鹞子名扬天下,就如同三国时期西凉锦马超一般,马超成为了羌人的骄傲,而王~辅臣便是陕西汉子的骄傲。

所以他虽然败了,但是手下并无逃兵,士卒全都愿意与他一同作战,张勇刚刚兵进陕西,也不敢冒进,所以自从西和之战后,双方还没有交过手。

程孝廉听完了情况之后便倒吸了一口凉气,河西四汉将的张勇和王进宝都到了,虽然不知道佛尼埒这个人厉不厉害,但是光张勇和王进宝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后世关于河西四汉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一种是张勇,王进宝,陈福,孙思克。两份名单都有张勇和王进宝,可以看得出来这俩人的能力绝对是无可争议的。

至于孙思克,根据锦衣卫的消息,现在他还在草原上与蒙古人打仗,一时半会估计根本赶不回来。

贾胥看了一眼情报便开口说着:“王~辅臣过于胆小了。”

“何出此言?”

“张勇毕竟是甘肃提督,对于陕西的情况未必了解,若是在他晕头转向的时候迎头痛击,以王~辅臣的本事,估计张勇没几个月换不过劲来,只是现在张勇已经站稳了脚,再想偷袭可就难了。”

程孝廉笑了一声:“王大将军这是被人打怕了,在西和的时候,他就是因为想要偷袭张勇,结果被人家三支人马包了饺子,那一场大仗他战死了五千弟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而已。而且既然他得知了咱们出兵的消息,自然想的是和咱们一起作战才算是稳妥。”

贾胥挠了挠头:“殿下倒是分析得不错,只是说到底王~辅臣还是错过了最好的机会,敌军一直稳扎稳打,出奇制胜不容易,若是耗下去,胜负未知。”

程孝廉摆摆手:“耗下去赢得一定是咱们,你要知道王~辅臣现在只听他自己的,咱们也是听咱们自己的,张勇却要听满清朝廷的,所以他若是长时间不能打开局面,万一王屏藩那边又打赢了图海,只怕满清皇帝饶不了他。所以咱们耗得下去,张勇未必耗得下去。”

第五十四章 杀戮第七百九十四章 岳父登陆第七百一十一章 备战第八百一十章 追寻第五百七十九章 只种地不打仗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城第四百零一章 王辅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跟你们玩第四百二十一章 眼中只有利弊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民喜欢赌第八百四十七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第四十五章 苗族第五百八十三章 宽厚第四百四十二章 合作贵在诚心第八十九章 出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报仇雪恨第三百零二章 再见贾胥第四百九十五章 夜里鼓声急第五百四十章 媒人第二十九章 差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结为兄弟之好第四百三十章 快人快语第三百四十四章 齐云勇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跑吧士卒第十一章 想保命,难保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给饿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命理第四百三十九章 杀心已起第五百三十七章 陈年旧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贪功冒进第二百六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二百八十八章 过路上司第八百五十八章 忠仁难两全第五百四十五章 前倨后恭第七百七十一章 台湾来使第三百八十五章 张灭清死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讦第七百五十六章 得手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练新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尔丹第九百一十四章 各有对策第五百五十九章 调整第八百九十五章 棋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炖肉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波第六百二十八章 兵入大同府第六百六十四章 专心切土豆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计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南第二百四十七章 阿瓦的探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步步算计第四百四十二章 合作贵在诚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流与耿直第一百三十七章 稳定人心第七百五十章 疾风识劲草第三百七十四章 美人计第二百三十章 老兵未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发第七百二十章 苦肉计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京攻防战(十三)第七百零一章 矫诏第五百五十八章 李本深之死第四百九十四章 无间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一百三十章 巷战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挠楚第三百六十二章 给他们加把料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二百二十二章 带他们回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内乱第二百四十二章 阶级第四百八十九章 为官之道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锤定战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杀第五百七十一章 后宫佳丽三千人第一百一十章 再战第八百八十章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第二百五十三章 决战(五)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伐子都第三百九十章 水中交锋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杀鸡第八百二十三章 养虎成患第五百四十一章 说媒第七百八十一章 破绽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养援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破绽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婚(一)第八百七十三章 衍圣公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种地老农张勇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美人计第一百八十章 背井离乡第七百二十一章 迷惑第四十六章 不受欢迎的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