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死不知

康熙连连点头:“老祖宗教训的是,是朕轻浮了。”

“好了,你近来办事很有长进,你父皇若是地下有知,也会称赞你的,现在虽然天下还未平定,但是用心做事,天下总有平定的一天,现在你要忍耐,忍到最后天下平定了,在一个一个找他们算账,把咱们受的委屈全都找回来。”

“谨遵老祖宗教训。”

“还有,王~辅臣的儿子是不是在京师之中?”

“是,朕这就砍了他的脑袋。”

“糊涂,我刚才跟你说的你都没听进去么?王~辅臣既然造反了,便是没有把这个儿子的性命看得很重,你还留着他做什么,还不给王~辅臣送回去?”

康熙眼前一亮:“朕明白了,就跟王~辅臣说,朕不相信这大逆不道的檄文是他写的,让他心中不要有什么顾虑。就算他不肯投降,他这个儿子回到了他的身边,难保不会生出什么怨言。”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点头:“以后遇到事情要多想,就算这个儿子对王~辅臣很重要,既然他已经造反了,咱们凭借他儿子就能逼他投降么?还不如让他觉得咱们大清很看重他,若是有一天他觉得吴三桂那个逆贼薄待了他,定然还有归顺咱们的一天。”

京师发生的一切王~辅臣全都不知道,他甚至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被砍了脑袋,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军中的大夫诊断,他被火药打进了胸腹,得了发热症,若是不好好调养,怕是活不过几天了。

若是程孝廉在这里一定会明白,这根本不是发热症,而是发炎了,在这个没有消炎药的时代,发炎了便代表着药石无灵了,收拾收拾准备死就好了。

但是军中的大夫根本不敢说这种话,他又不是傻子,这种话一旦说出了口,他自己也没命活了,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借口去山上采药,然后一去不回。

到了夜里大夫没来送药,王继勇再派人去寻找,才发现大夫早就没了踪影,派人上山去找,结果找了一夜也没有找到,军中所有的将领心里全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大夫都吓跑了,难道说大帅真的难逃一死了?

很快军中剩余的大夫全都被拉到了王~辅臣的帅营之中,然后开始挨个诊断,很快所有人便得出了一个结论:“大帅被火枪打中,现在开始发热,应该用些退热的草药,若是能退热,大帅还有救,若是退不了热,大罗神仙来了也救不了。”

这些人可不是那个大夫,王继勇他们这些将领已经盯紧了他们,他们只能实话实说,若是稍有隐瞒,以后受苦的还是他们。

这个时候程孝廉还在大营之中休整,丝毫不知道王~辅臣大营之中的情况,夜中的时候锦衣卫忽然来报,说是王~辅臣的大营突然开始严密戒备,看起来大营之中一定出了事情。

程孝廉把贾胥他们全都叫了过来:“你们说一说这是什么情况?”

“有一种可能,是王~辅臣的大营之中有人反叛,王~辅臣提前得知了消息,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还有一种消息,便是王~辅臣出事了。”

程孝廉想了想:“自从邵苓芝三天之前来找过我之后,便一直没有什么消息传过来,按道理来说,王~辅臣要死应该早就死了,现在还没有死,那也不能突然就死了吧。”

杨有财咳嗽一声:“那也是说不准的事情,没准这两天一直吊着命,结果今天夜里病情突然严重了,所以营中才开始戒备。这些消息咱们慢慢都能探听到,现在最重要的是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程孝廉点点头:“说的没错,王~辅臣死不死都没什么关系,张勇可在一边虎视眈眈呢,若是王~辅臣真的死了,陕西军伍突然撤兵,咱们也要早做准备,可不能像上次打仗一样被他们抛弃在战场上,他们不会跟咱们讲什么道义的。”

贾胥想了想:“我倒是觉得,无论王~辅臣死不死,陕西这些军伍都不会撤军,就算王~辅臣今天夜里死了,他也会交代好,不能撤军。”

程孝廉笑了一声:“说说你的想法。”最近贾胥成长得很快,已经从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实用的谋士了,这让程孝廉十分高兴,毕竟自己没办法找那些历史上有名的谋士,眼看着一个谋士的成长也是值得兴奋的事情。

贾胥接着说道:“咱们都知道王~辅臣的根基就是陕西和平凉,若是他退回陕西,便是将平凉府这一府的民心扔了,陕西的百姓也很快就能得到传言,到时候无论谁是继任者,陕西百姓和平凉百姓都不会承认这个人的地位,当然也不会崇敬王~辅臣那样崇敬他,所以无论是谁,要想接手这个摊子,便只能咬牙撑住。若是王~辅臣没有死,他更不会放弃平凉府了。”

程孝廉点点头:“说的没错,就是这个道理,王~辅臣最大的优势便是人心所向,若是连这一点都丢了,陕西军立刻就没了斗志,还谈什么固守陕西,所以平凉府是肯定不会退的。咱们要不要退出平凉府?”

杨有财想了想:“若是王~辅臣没死,咱们就不退,若是他死了,咱们就退。”

程孝廉还没等说话,贾胥就摆了摆手:“杨大人这话说的不对,咱们不能退。王~辅臣活着咱们不能退,若是他死了,咱们就更不能退。咱们这次来,明着是为了钱粮,实际上为了什么咱们心里都清楚,王~辅臣活着咱们可以帮着他消耗张勇,若是他死了,不正是咱们的机会么?”

一直没有说话的皇甫桐开口说话了:“贾先生说的没错,若是王~辅臣死了,进,咱们可以帮他们图略张勇的甘肃,退,咱们可以图略他们手里陕西,甚至若是王~辅臣看得明白,就应该知道,他死之后,陕西归到大明的旗下是最好的选择。他除了民心一无所有,陕西又是四面受敌的情况,所以根本不可能成就王霸之业,归顺王屏藩或者是满清,都容易被人找后账,只有咱们才能保王家世代平安。”

第三百四十三章 波诡云谲第四百二十六章 报仇雪恨第三百章 打脸失败第八百八十章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第八百零八章 援兵突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发第六百三十四章 明犯我强汉第三百九十五章 陕西来使第六百一十七章 王铁牛第一百六十一章 老爷的私生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守护第三百七十七章 强买强卖第四百八十六章 误打误撞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九十二章 正名第八百零四章 狼牙棒阵第三百零四章 无兵可征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京攻防战(十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族长的兄弟第六百八十七章 儆猴之鸡第四百七十七章 进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称帝第五百六十章 年关第八百七十章 回头万里 故人长绝第七十章 破门第七百七十四章 权谋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士元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随贤良品自高第四百二十四章 托孤第二百八十章 联姻的必要性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乱第六百二十八章 兵入大同府第五十三章 赴宴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决战(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难为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流兵即为贼第八百二十三章 养虎成患第三百五十五章 “忠贞不二”尚可喜第五百二十章 心有愧第三十一章 替死鬼第二百四十八章 质问第六百三十九章 殿下三头六臂第七十五章 酒肆第三百九十三章 赏银一百两第七百六十七章 汝州决战(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环县第一百零五章 首胜第三百五十九章 瞿塘关激战第五十七章 首战不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质问第七百四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五百零五章 人心难调第八百六十一章 北京攻防战(十)第八百一十章 追寻第三十九章 应变第八百二十一章 传播文明传播爱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入侯门深似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决战(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潜逃第六百零九章 君不密则失臣第四百零七章 留后手第六百四十八章 宴无好宴第八章 恶奴第二百五十八章 行军计划第三百二十七章 拆穿第八百九十二章 批红第一百六十六章 震慑第八百七十四章 绵延第二百六十四章 凤阁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七百六十一章 庙中留宿第四百七十六章 客栈第四百八十章 窝藏第二百五十一章 决战(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几家愁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良禽第八百八十三章 良善人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伏击第五百零四章 宾客请来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第六百八十四章 鸿门宴第二百一十章 毛氏后裔第四百六十五章 洗干净脖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七国之乱第五十五章 有客上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朽木第七百零八章 无心抵抗第四百一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会战第九十六章 吴字旗第八百二十一章 传播文明传播爱第七百四十九章 退兵第八百二十章 永结兄弟之好第一百二十二章 蔡氏旧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家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决战(八)第五十二章 入伙第二百八十三章 死伤第八百六十一章 北京攻防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