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造反

校场之上,吴三桂一身戎装,摸着手中的长枪,仿佛回到了当年南征北战的日子。

“弟兄们,你们有人见过我,有的人可能连我的面都没见过,我先做个介绍,我叫吴三桂,字长伯,原本是大明山海关总兵,后来为了给崇祯爷报仇,把鞑子放进了关里来,谁知道他们这些人不讲信用,来了占着咱们的地就不走了。”

吴三桂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当时大局已定,咱们兄弟们背后全是鞑子的人,要是咱们再造反,只怕都活不过去,所以我选择了当了鞑子的平西王,我知道,百年之后,史书上面必定说我吴三桂是个卖国求荣的狗贼,但是,兄弟们,我没办法啊!我要是想要一个好名声,就得拿弟兄们的命去换,我不能这么做啊!”

说到这里他眼中已经有了泪水:“为了委曲求全,我把刀子伸向了太祖爷的血脉,一刀一个,斩的是他们的头,可是每一刀都砍在我的心上,我本以为这样一来,咱们兄弟拼命也算是没有白拼,总算能落得一个善终。”

说到这里他怒吼一声:“但是!今天,鞑子的狗皇帝,又把诏书送来了。你们几个过来,把诏书宣读一遍。”

那几个钦差都吓傻了,心说这剧本怎么这么演下去了呢?那我们几个岂不是一个都活不了了?想到这里两个人已经吓得软在了地上,一个人被刀子逼着站到了校场上面,开始宣读诏书,诏书内容很多,主要内容就两句:“晋升平西王吴三桂为义勇王,即日迁往京师,手下将士全部打散之后编入其他的军营之中。”

吴三桂一脚把那个钦差踹到了一边:“你们都听到了么?鞑子的狗皇帝这是想要把我弄到京城去宰了,你们也会被分到别的地方,等我死了,就轮到你们了,咱们能让他们随意宰割么?”

“不能!不能!不能!”

“那咱们该怎么办?”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这句话可不是孙中山先生首发的,当初朱元璋起兵北伐,檄文里面就有这句话,当然下面已经接到了通知,所以口号喊得很清楚!

吴三桂伸手将身边的大清旗砍倒了:“从今天起,再没有大清平西王吴三桂!只有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吴三桂!愿意跟我干的兄弟,咱们以后同生共死,不愿意干的,领了银子可以回家,我看在多年的情分上,绝不为难你们!”

这个形势下,很少有人选择退出,所以几个钦差直接被宰了祭旗,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起兵造反,这个时间正好比历史上整整早了一年,也许是程孝廉不经意的一句话,煽动了历史的翅膀,从此谁胜谁负,再也难说。

吴三桂大喊一声:“夏国相何在?”

“在!”

“立刻通知各地兵马步卒,起兵响应,三个月之内,战线要推到湖广!”

“是!”

“胡国柱何在?”

“在!”

“立刻去云南巡抚府中,斩杀朱国治!”

时至今日,吴三桂早就断了劝降朱国治的念头,再说一个从别的地方调来的云南巡抚,对他根本造不成威胁,连基础都没有,斩了也就斩了。

胡国柱接了将令:“领命!”

然后点起三百亲随,直奔朱国治的府上。

朱国治这个时候正在院子里喝茶,看了一眼阴云密布的天气:“山雨越来风满楼啊。”

老仆站在他的身后:“老爷,钦差已经进城了,可是直接奔着五华山去了。”

“呵呵,竖子不足与谋!他们蠢,就让他们蠢死吧。”

“老爷,咱们要不还是逃吧,我们的人能护你逃出生天的。”

朱国治摆摆手:“我这辈子,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收银子,收了半辈子,到最后儿子见了我的面都骂我枉读圣贤书,我可不想后世子孙读史书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祖宗是个弃城逃跑的懦夫!我想后世朱氏族人,也能对着史书给我伸一次大拇指,说一句,他们的祖宗,虽然小德有亏,但是无愧于国!”

“老爷啊!”老仆一头跪在了地上。

“起来,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咱们都选择站着死了,就不要给人家嘲笑咱们的理由!韶雄现在应该很安全了吧?”

“老爷,你放心,少爷已经到了安全的地方,以后,他会明白老爷你的苦心的。”

“哎,老夫一生,从不觉得有愧于人,只是这个孩子终究是放心不下,他读书读得太过了,我最后的书信告诉他了,以后做个教书先生都好,万万不可外出做官,否则必定会被人吃的皮都不剩了。”

“老爷放心,咱们的人手照应着少爷,他一定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好了,也该让吴三桂看看咱们的底牌了,要不然他还真以为我朱国治是个蠢货了。”

“老爷,那个袁小三?”

“他?呵呵,他也是我的底牌之一,一会儿你就明白了,他这些天做什么了?”

“好像他已经知道了昆明城要大乱,把手下人的家室都迁走了,其他的时间一直在练武。今天早上,收拾好东西出了门。”

“不得不说,这小子还是挺有心机的,可惜他碰到的是我朱国治,我朱国治临走之前还能带走他这个英才,也算是黄泉路上不寂寞。”

再说程孝廉那边,这两天他都没有练武,而是暗自布置,大批陌生的面孔涌进昆明城,让他明白了一件事,劫难终于要到了。

就在今天,王五过来禀报说,一堆钦差进了昆明城,直接去了五华山上,程孝廉就知道大事即发,立刻将手下的人化整为零,约定那座园子见面,自己跟着福叔出了后门。

朱国治命人打开了府门的正门,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大门口,远处已经传来了人声和马蹄声。

不一会儿的时间,胡国柱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朱国治笑了一声:“胡将军,今天来我府上有什么事么?”

“呵呵,老东西,别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今天来就一件事,取你的项上人头,你还有话没有?”

“有!”

第二百七十八章 出城迎战?第七百三十八章 说客第二百二十一章 难为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势要破关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计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雨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军将至第八百六十六章 北京攻防战(十五)第九十三章 激斗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炖肉第三十八章 面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贪功冒进第三十章 拦截第九十四章 壮士第八百二十六章 壮士断腕第三百三十八章 贾胥归来第一百五十六章 伐子都第七百九十六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四百四十三章 命理第二百零四章 平安喜乐第七百二十九章 剿匪第九百零六章 人心思变第一百八十三章 疫情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袭斩杀第七百三十六章 府中血战第二百一十九章 变脸第二百九十二章 成都城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六十四章 入伙第四百九十九章 乱命第五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计第四百五十三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百零五章 人离乡贱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决战(八)第五十九章 活着大明八尺土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雨第一百九十六章 加佐料第二百三十二章 算计第二百零八章 消失第二百四十章 城主回来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京攻防战第六十五章 锦衣卫第七十九章 与虎谋皮第四十一章 诏书第二百二十章 操练军伍第二百七十六章 交头接耳第三百二十三章 韩家庄第二百一十三章 送信第七百零四章 民意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宁府第四百四十七章 算命第六百零四章 整顿军伍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事化小第六百五十五章 沆瀣一气第三百五十九章 瞿塘关激战第六百九十一章 双龙会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荣第五百七十二章 有喜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杯毒酒毒死他!第五百五十六章 设兵第十章 混世魔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破府第三百四十四章 齐云勇第二百九十九章 福叔的麻烦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义灭亲第三百五十五章 “忠贞不二”尚可喜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瓦出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台湾来使第六百八十四章 鸿门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给饿死第七百九十五章 过年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经大条第二十八章 打击第四百八十章 窝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质问第三百九十四章 击退第三百六十五章 五更船声第五百九十章 血战第七百五十一章 板荡识忠臣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义灭亲第四百六十四章 羊头泡馍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京攻防战第六百九十四章 双龙会(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举手之间第七百三十九章 缩头乌龟第二百四十八章 质问第五百三十六章 诡异的行为第六百九十一章 双龙会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雨第三百六十四章 铁索横江第六百一十三章 较量第三百五十四章 我们答应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进退维谷第三十章 拦截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雨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明再立第四百四十一章 斋教派第六百五十五章 沆瀣一气第八百七十五章 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