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连锁反应

说到这里夏国相猛地抬起头来:“若是咱们一举拿了这江山,让他们分一杯羹还好说,若是让他们给咱们同时与满清朝廷拼命,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他们不在背后捅咱们刀子就不错了。说他们是咱们的盟友都是抬举他们,他们就是在一边摇旗呐喊的,一旦咱们形势不利,立刻就会转投满清。”

吴三桂虽然面色不好看,但是却也知道夏国相说得是实话,所以也没有反驳什么,只是叹了口气:“他们只要不投靠满清也就是了。”

“既然如此,父王凭什么认为咱们能够耗得过满清,要知道他们可是举国之力,咱们不过是三省之地,而且还是云贵这种山深林密的地方,前期就算能够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但是越往后咱们越是撑不住。既然如此咱们不该找点帮手么?”

吴三桂冷冷地说道:“你的意思是前明朝廷是咱们的帮手?你可不要忘了,永历皇帝是怎么死得!”

“永历皇帝虽然是父王你逼死的,但是如今形势不同,两家若是联起手来,才能将鞑子赶出关外去,若是咱们先对付他们,最后还是满清鞑子平复叛乱,到时候咱们一个都活不了,想必他们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才选择陕西作为突破口,若是他们想要找父王报仇,难道不会选择攻打云南么?到时候父王基业不稳,直接就被满清杀了脑袋,他们也就大仇得报了。”

看着吴三桂也有些被说动的样子,夏国相接着说道:“他们没有打云南,咱们也不用管四川,等将鞑子赶到了关外,父王觉得一个从山沟里爬出来的前明能够对付得了咱们这些辽东铁骑么?”

吴三桂默然不语,显然是同意了夏国相说的话:“你确实不错,没给你爹丢人,也没给父王丢人,从今天起,你和金梁便回到世璠身边去吧,我年纪也大了,以后世璠还是要靠你们照顾。”

胡国柱脸色一喜就要站起身来谢恩,谁知道夏国相赶紧按住他:“儿臣和金梁不愿意去军中,父王年事已高,身边没有个亲近的人总是不好,我们两个也算是你的半个儿子,留在身边有什么事情也好照应。”

吴三桂哈哈大笑:“老子有什么好照应的,老子从十几岁就跟着打仗,刀枪剑阵里边走出来的,谁又能害得了我?滚滚滚,给老子照顾好吴世璠,他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你们这些当姑父的好好管教,老子心里就很开心了。”

听到这句话,胡国柱不禁对夏国相伸出了一个大拇指,这一招以退为进太厉害了,李本深再怎么样终究是外人,父王老了,信任的还是他们兄弟二人。

果然,吴三桂又想起了什么:“去军中将李本深叫回来吧,他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总是在外奔波也不是一回事,让他回来陪陪我,我们两个老兄弟都一把老骨头了,以后这天下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的。”

夏国相用一番话说服了吴三桂,重掌军中大权,李本深因为亲疏关系,终于没有被吴三桂选中,吴三桂年事已高,信任的还是自己身边的亲人。而这一次,夏国相绝对不会再让机会平白在手中溜走。

而这个时候江南的一些士族也聚在了家中,商议西迁之事。

“三官兄,当初人家三位先生亲自来我们这里请我们,我们不但没去还对人家冷嘲热讽,说什么复兴大明都是梦话,如今去了还不得让人家笑话咱们?”

“齐贤吾弟,你不要太过多虑,三位先生都是至诚君子,怎么会因此而怨恨咱们,况且咱们又不是去占他们便宜的,咱们去了不也是为了复兴大明么?”

“齐贤兄说的没错,咱们又不是去分一杯羹,大明百废待兴,必定是需要许多读书人来帮忙,咱们去了是为了复明大业,又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

“说得对,如今吴三桂这个老贼在江浙大开杀戒,有这本事当初怎么就把满清鞑子放进了关内,看起来就是个十足的汉奸,江浙这地方是不能待了,我们家打算明日便启程前往四川。”

“旅途寂寞,不如加上为兄为伴如何?”

“对,咱们江南士子同仇敌忾,终将帮大明复兴,到时候诸位兄长都是有功之臣,小弟跟在后面喝汤便好了。”

屋子里顿时响起了阵阵大笑,只是他们脑袋后的辫子有些刺眼,仿佛都一批士族毅然奔赴四川的时候,站在背后嘲笑的不是他们。

远在西安的程孝廉根本想不到,他打下了一个西安,竟然引发了如此多的连锁反应。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没时间想这么多了,这些日子一直在激战,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如今可算是有了机会,程孝廉躺在床上便熟睡起来。

杨有财急匆匆地拿了一份情报走了进来,看到了程孝廉熟睡的样子十分香甜,看了看手中的情报,缓缓转过身去:“好久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今天夜里放假,去他奶奶的狗屁情报吧。”

第二天早上程孝廉起来,杨有财走了进来:“昨天夜里锦衣卫传来了一份情报,说是图海并没有完全进军,而是撤出西安城五十里之后就开始安营扎寨,看起来像是要和潼关守将里应外合对付王继勇。”

程孝廉点点头:“昨天夜里的情报怎么今天才拿过来?”

“殿下你是不知道昨天夜里你睡得有多死,我都走到你床边了你都不醒,看你那熟睡的样子我哪里忍心叫醒你。所以便压下了这份情报。”

程孝廉苦笑了一声:“还好不是什么紧急军情,咱们已经通知了王继勇,想必他也有所防范,今日大军休整,明日进军便是。”

“殿下,咱们之所以将图海逼出西安主要还是因为咱们手里有掌心雷,图海拿不定主意,现在咱们追上去,谁胜谁负可就真的说不定了。”

程孝廉呵呵一笑:“那你是什么意思?咱们放弃王继勇?既然咱们要反清复明,就得啃下这块硬骨头,还有,王继勇是咱们的大明的将军,以后你们出主意不要动不动就放弃,让旁人听了会怎么想?”

第六百八十七章 儆猴之鸡第七百一十一章 备战第三百三十八章 贾胥归来第九十四章 壮士第六百一十九章 分权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族第二百七十八章 出城迎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安分第七百五十四章 延平王第四百零四章 平凉望陕西第二章 袁小三活啦!第七百九十七章 憧憬第五百六十三章 争执第六百四十七章 江陵及时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阵型第二百八十二章 埋伏第八百四十四章 解围第八百七十三章 衍圣公府第九百一十五章 上下同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冒三丈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瑞第六百三十一章 联盟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城第三十二章 招揽第四百九十三章 算计第六百九十六章 书院召对第二百一十九章 变脸第二百零三章 气数已尽第六百零三章 杯酒释兵权第七章 搞砸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计第十八章 四爷上门第七百五十九章 劝亲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袭斩杀第一百七十九章 流兵即为贼第五百一十五章 进城第二百零三章 气数已尽第八百一十九章 早有准备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商被劫第三百五十二章 军中分歧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胜第八百九十一章 因噎废食第四百七十七章 进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中一搏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诚第四百九十三章 算计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家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阿瓦第四百章 河西四汉将第七十九章 与虎谋皮第二百九十三章 攻防战第四百一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会战第六百五十五章 沆瀣一气第七百六十四章 汝州决战(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借力打力第七百八十一章 破绽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五百七十九章 只种地不打仗第五百三十九章 顺应天时人望第三十七章 找上门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见第八百四十四章 解围第二百零三章 气数已尽第四十章 乾清宫第九百章 主动出击第七百八十六章 朱方旦第三百二十五章 刀疤脸第四百三十章 快人快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军至第二百六十章 互有算计第一百八十九章 遗民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发第一百一十一章 搏命第七百九十五章 过年第二百一十章 毛氏后裔第九百零三章 受贿之道第二百零九章 吴侬软语第六百五十一章 未归营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调整第七百一十六章 秀才遇见兵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六百九十一章 双龙会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心第四百零八章 军阵冲杀第四百七十八章 哭诉第四十章 乾清宫第八百五十四章 北京攻防战(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贵难第三十七章 找上门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士第八百零三章 开花弹第三百八十一章 身份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一百七十三章 爱上一匹野马第一百五十六章 伐子都第一百七十二章 破府第五百零六章 交手第四十七章 翟嵩钖第二百二十六章 怜香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