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夺门之变

堂中的人全都退了出去,杨有财根本不敢走远,手里的手弩已经处于随时可以发射的状态,他距离屋门口只有十步,只要一个冲刺就能冲进屋中,然后射出手弩。

王士元看了眼坐在座位上没有动身的闻杜若:“这位姑娘也要出去。”

程孝廉呵呵笑了一声:“这是我的夫人,有什么私密的话也不必瞒着她了。”

闻杜若脸色红了一下,但是并没有动身,她留在这里就是预防王士元做出什么不轨举动的时候,她能阻挡一阵,也能够让杨有财他们有冲进来的时间。

王士元仔细看了程孝廉一眼:“我下面要说的是关乎大明国运,你确实要让你个妇人听?若是你听了之后想要杀她灭口的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程孝廉呵呵一笑:“你放心吧,我就是杀了你灭口,也不会杀了她灭口的。”

王士元脸色一变,转而又抬起了脑袋:“我是朱慈焕。”

程孝廉这个时候也站起身来了,按照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燕王一脉起名的第二个字是“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成祖皇帝身为燕王夺了侄子的皇位,这些字便成了皇室起名的规则。程孝廉的前身名字叫做朱和坍,这个人若是叫朱慈焕,那便是他的长辈了。

不过他的脸上还是没有丝毫变色:“敢问你有什么证据没有?”

朱慈焕伸手拿出了给杨有财看过的玉牌,语气有些倨傲:“你自小流落民间,可能未必认识这物什,但是这玉牌上雕刻的龙你总该认识,按照大明律法,非皇室子弟佩饰雕龙者,视为谋反。民间的工匠若是雕刻了这东西,与持有者同罪。”

程孝廉仔细盯着朱慈焕:“你是哪家的后人?”

“大明孝烈皇帝之子,悼灵王朱慈焕。”

孝烈皇帝是南明朝廷给崇祯上的谥号,程孝廉一听这里立刻反应了过来:“你是朱三太子?”

怪只怪后世的朱三太子太有名,基本上所有看过他名字的人都记住了朱三太子这个称号而忘记了朱慈焕这个名字。

朱慈焕却有些不知所措:“什么朱三太子?”

程孝廉这才明白了,现在朱三太子案还没有发,朱慈焕还没有被世人称作朱三太子。但是仅凭一块玉佩实在是没有办法断定他的身份。

“恕在下无理,仅凭一块玉佩,我实在无法确定你的身份,况且当年的朝中老臣很少有人见过悼灵王,我身边的人更是没有见过悼灵王的,所以这叔父暂且不能认下。”

朱慈焕倒也不怎么着急,只要程孝廉不杀他,他便知足了,要知道他才算得上大明的正统,万一程孝廉以奸细冒充为借口杀了他,他也有冤没处申。

“殿下客气了,我这次来实在是江湖之中东躲西藏,每日提心吊胆不得安宁,只求能有一口安稳的饭吃,至于身份,等见了以前的朝中大臣,自然能够有人证明。”

“既然如此,还请老先生暂且住下,我一定会安排人照顾好老先生,以叔父之礼相待。”

当程孝廉跟杨有财说了朱慈焕的身份之后,杨有财的眼中立刻露出了一丝杀机:“殿下,上次齐王殿下你收了便收了,毕竟你才是大明正统的嫡长子,咱们大明也没有兄死弟及的规矩,但是这一次你一定要听我一句劝,这个朱慈焕不能留。”

“就因为他是崇祯爷的儿子?”

“在天下人的眼中,崇祯皇帝才是大明正统,他的儿子做皇帝才是合情合理,就算他现在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以后呢?咱大明可是有过先例的,夺门之变的旧事殿下忘了么?”

杨有财说得夺门之变,便是明英宗因为听信大太监王振的话,北征瓦剌,结果被人家一锅端了,英宗自己也做了俘虏,这个时候明朝大臣们立刻拥立英宗的弟弟代宗做皇帝。后来经过朝臣的努力,从瓦刺赎回了英宗皇帝,代宗却将他锁在南宫之中,但是终究忍住没有下杀手,后来代宗垂危之际,英宗立刻在朝臣的拥立下复辟。

杨有财的意思就是,他始终是朝臣眼中的正统,就算自己这些跟着程孝廉起兵的人不会在意,但是随着大明势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注意到这一点,一旦程孝廉陷入险境,这些人立刻就会拥立朱慈焕,到时候朱慈焕未必会对程孝廉这么仁慈。

程孝廉笑了一声:“夺门之变也得外有石亨,内有曹吉祥,你看看咱们这些人里谁做的了石亨,有你杨大人在,谁又做得了曹吉祥?”

杨有财叹了口气:“殿下为何总是如此仁慈。”

程孝廉呵呵笑了一声:“大明的血脉可被杀的没剩多少了,我自己再杀一遍,不但朝中的臣子不会安心,连天下人也要骂我心狠手黑,咱们打天下,一开始打的是军伍和粮械,打到最后打得还是人心所向,就算我不能留下什么英明,但是也不愿留下一个残害手足的骂名,一个朱慈焕而已,就是崇祯爷再生了,未必能够争得过我。”

杨有财哈哈一笑:“殿下说的没错,是我有些过分小心了,大家谁会舍弃殿下去相信一个素未谋面的大明皇子。”

程孝廉呵呵一笑:“少拍马屁,赶紧去准备东西,明日大军还要出征。”

待杨有财走后,闻杜若站起身来:“那个人有问题。”

程孝廉还没反应过来:“你说谁有问题?”

“就是那个朱慈焕?”

“为何?”

“他虽然极力想要装出天潢贵胄的样子来,但是显露的太过明显,反而不像是真的了。”

程孝廉皱了皱眉头:“他自幼流落民间,没有那个皇室的样子也是正常的。”

闻杜若笑了一声:“你可不要忘了,他现在的年纪最少也有五十岁了,大明亡国仅仅三十年,若是他真的是朱慈焕,那么最少在皇家生活了二十年,怎么一点大人物的样子都看不出来?”

程孝廉苦笑了一声:“他若是走到哪儿都一副大人物的样子,只怕早就让人杀了。”不过有一点闻杜若还是提醒了他,所以他决定派锦衣卫前去探查一番。

第四百七十章 巧口第六百零六章 发配边疆第三十六章 厨师长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陵王第四十一章 诏书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决战(八)第七百六十章 花酒第一百四十八章 毒计第四百七十四章 换一种打法第六百六十六章 吃醋第七十九章 与虎谋皮第八百一十九章 早有准备第八百零七章 地龙炮第六百一十九章 分权第七百零八章 无心抵抗第七百七十八章 打探第一百三十二章 阵型第六十八章 麻烦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关内第五百三十一章 我不会输第七百八十四章 结为兄弟之好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六百六十四章 专心切土豆第五百零九章 反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阿瓦第六百四十六章 好人李玉发第七百七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五百零四章 宾客请来第六百章 伏杀第五百四十二章 临洮兵动第四百九十八章 矫令第七百四十七章 诈粮第八百四十一章 射雕手第八百五十五章 北京攻防战(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灯下黑影第二百零三章 气数已尽第三百三十二章 遮掩第六百零八章 己巳之变第二百六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六百二十三章 危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征集民壮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给饿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和为贵第三百七十章 逼他们下水第一百九十七章 换命第六百二十一章 罢官免职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熊成精第二百五十三章 决战(五)第六百七十章 信口开河第五百九十五章 俞大猷之祸不远矣第五百七十五章 下马关第一百一十一章 搏命第八百零七章 地龙炮第三百六十九章 征集民壮第五百四十章 媒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拱火第二十九章 差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开城门第一百五十二章 致仕第三十五章 收拾第五百三十二章 潼关到手第七百零九章 杀伐第六百五十八章 夺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壮士断腕第九十九章 吸收第十章 混世魔王第四百一十章 互有胜负第三百五十九章 瞿塘关激战第八十七章 王勃第九十六章 吴字旗第七百五十一章 板荡识忠臣第九十七章 入缅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贵难第五十二章 入伙第八百零三章 开花弹第一百九十七章 换命第五百八十九章 请战第二百七十章 挖坑第二百七十七章 吴三桂的顾虑第六百七十一章 还债第五百零二章 硬骨头第九十八章 孟广第一百九十六章 加佐料第二百四十八章 质问第八百二十二章 牵犬东门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故第八百五十三章 北京攻防战(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一十四章 内乱第四百八十九章 为官之道第三百八十五章 张灭清死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安分第七百九十章 燧发枪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战第四百二十章 伤势发作第八百九十七章 施粥第八百四十章 圣旨第二百七十章 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