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偏关

不管满清那边是真的力竭还是用了釜底抽薪,总之他们的使者是一个都没有回去,而另一边乌脱骨秉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躲得远远的,根本连庇佑满清使者的意思都没有。

不过他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暗中还是派人将消息送到了京师,不过却暗中叮嘱送信人,一定要拖到二十天的期限再把信送到京师。

他这么做目的有两个,为本部落考虑,他要让人传递消息过去,证明满清的使者团队是被明朝的军伍截杀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得到消息的他气愤万分,就等着满清朝廷一声令下他就去报仇了。

反正方舟恒他们被杀得干干净净,自己部落的这些人只要脑袋不进水就不会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满清朝廷只能相信自己的话,这笔仇总要记到明朝军伍头上的。

另一方面,他要这个送信的人放缓速度是不想让满清得利,他听了王继勇的话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借道河套,是为了偷袭满清,要是消息传的太快,满清那边早有准备,他们必定无功而返,必须得让他们陷入山西之后,满清出兵,然后他们两败俱伤。

纵使乌脱骨没有南下的想法,中原的那边两败俱伤对他也有莫大的好处,要是中原安定下来,受欺压的总是他们,部落的勇士和牛羊要多少就得给多少,否则就得被人家大军一到就得灭了自己的部落。他们两败俱伤之后,自己部落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程孝廉他们走了之后,乌脱骨立刻下令部落的行进停下,他要留在这里,是准备分一杯羹,要是被程孝廉他们三言两语就骗得放弃了河套平原,他也就白在河套平原混了这么多年了。宁夏根本不可能有三万披甲之士,否则他们怎么肯带着几千人偷袭满清。

蒙古地界自然有锦衣卫,不过这里的锦衣卫生存环境极差,他们不是部落的人,也就没法混进去,在部落周围打探消息,很容易引起部落那些骑兵的怀疑,到时候要跑都不见得跑得了,不过幸亏他们手里也有两三个千里镜,逃命的机会才多了一些。

也幸亏草原之上,千里镜的作用聊胜于无,程孝廉也不担心蒙古人拿到千里镜之后会更加厉害,他们在草原上冲杀,目及之处骑马转瞬即逝,要千里镜基本没什么用处。

程孝廉他们日夜兼程,五天之后已经距离山西的地界不足几十里了,这个时候程孝廉下令大军休整一日,然后派出数队探马,虽然锦衣卫的人早就到了这边,但是也摸清情况也没这么容易,他可不想进攻陕西最后一刻被人发现了踪迹。

扎营之后,程孝廉便得到了锦衣卫传来的消息,说是乌脱骨停止了部落的移动,并且派出了骑兵开始探听山西方面的动静,看起来是打算在那里坐收渔翁之利了。

程孝廉看到了情报冷笑了一声:“这年头还真是富贵险中求,三个部落的首领竟然就敢打什么渔翁得利的主意,还真是有点意思。”

杨有财猛地抬起头:“殿下,咱们要不传令给张勇将军,让他兵发河套,一举剿灭这三个部落。”

程孝廉摇了摇头:“河套草原肥美,就算咱们打赢了他们,很快就会有别的部落过来,到时候还是免不了被人家抄了后路,既然知道了他们的目的,等咱们打完了这一仗再说吧。”

杨有财愣了一下:“殿下,他们要是断了咱们的后路,怕是会危及到你的性命。”

“到时候才该是张勇出手的时候,要不然咱们驱散了狼群,引来了老虎,做无用功罢了,况且张勇现在的人马还未整合完毕,你即刻给他传信,让他立刻整备军伍,准备接应咱们。”

程孝廉他们现在停留的地方属于准格尔旗,距离山西偏头关所只有三十里的距离,偏头关所的关隘名叫偏关,自打满清出关开始,这里便失去了他卫戍边疆的作用,再加上姜瓖叛变之后,多尔衮亲自带人在这里杀了六个月的时间,如今的偏关将士,可谓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别说是出关巡逻了,就连多在城头上待一秒都不愿意。

这些人都是当初大同府的人,当初姜瓖兵败,多尔衮下令屠杀大同府的百姓,只要不是献城的有功之臣,几乎被屠戮一空,周围村落的人全都吓得四散而逃,偏关的人就有不少那边逃过来的,再加上平定偏关的时候,虽然没有再来一次那样疯狂的屠杀,但是也任由满清将士劫掠,可把偏关百姓糟蹋的不轻。

这些人来当兵,不过是因为家里养不起了,才来吃这兵粮,满清比明朝好的一点就是他并不是明朝的那种世袭的卫所制度,他的将士都是任命和征召的,哪怕是现在投了军,自己的儿子也可以不当着破落的军户,所以倒是有不少人来吃这口饭。

他们可是听说满清和大明在潼关打得难解难分,心中早就期盼着大明赢了这一仗,姜瓖叛乱不过才过去二十多年,当初半大的小子已经记事了,一代人并不足以忘记仇怨,不过形势比人强,人家手中有兵有将,别说是捣乱,就是赋税不按时缴纳,都得倒霉。

要是这么下去,也许再过上个三五十年,他们和满清的仇怨便淡了。

就在这个时候,程孝廉赶过来了,说实话他倒是没指望这些人能够帮他,他想的是姜瓖叛乱之后,若是那些百姓应该不会为了满清跟他拼命了吧。

然后一队打着大明旗号的骑兵便出现在了偏关将士面前,偏关的将军可不是普通将士的想法,每个人都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既然做了将领便脱离了百姓的阶级,自然要守住偏关才能继续做这个将军,若是偏关守不住,他马上就会被打落原形,所以看到了城外的骑兵,高声呼喊着:“敌袭,点狼烟!关城门,准备守城!”

城头的将士也没有见到敌袭就投降那么夸张的表现,立刻按照守城将军的部署开始安排。

但是那些骑兵太快了,还没等城门关严,当先的一个人已经突进了城中。

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第五百六十一章 蜀绣堂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智若愚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四百九十八章 矫令第九十六章 吴字旗第二百六十章 互有算计第三百三十章 搜府第八百七十三章 衍圣公府第四百七十八章 哭诉第八百九十五章 棋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潼关到手第九十七章 入缅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哭诉第五百五十二章 兵发甘肃第五百六十五章 战略第一百四十章 媚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黑店第二百八十二章 埋伏第四百二十七章 掺沙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投毒第三百七十六章 斗争第二百一十章 毛氏后裔第五百一十章 前程还是苍生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四百二十四章 托孤第二百六十八章 盐井卫第五百九十六章 师生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中一搏第一百三十三章 陌刀显威第八百五十三章 北京攻防战(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林鸟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道在人心第八百六十二章 北京攻防战(十一)第九百零八章 听说你要造反?第八百九十七章 施粥第二百四十九章 决战(一)第四百零七章 留后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尔虞我诈第五百二十五章 肆无忌惮第一百八十一章 贵客第五百七十二章 有喜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杀第三百一十六章 翻脸第九百一十四章 各有对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瞿塘关激战第二百九十九章 福叔的麻烦第六百五十四章 上有所好第二百九十三章 攻防战第五章 苦命小家丁第三百二十九章 苦肉计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京申奥成功了你知道么第一百一十五章 扎根第九十六章 吴字旗第五章 苦命小家丁第四百八十六章 误打误撞第七百二十八章 绑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理清第二百四十九章 决战(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厦将倾第五百三十二章 潼关到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正名第六百八十四章 鸿门宴第三百六十九章 征集民壮第二百五十九章 雄心不再第五百六十六章 商榷第四百四十三章 命理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第二百一十七章 说客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阳府第九百一十八章 海盗三代第七百九十九章 王见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蔡氏旧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五章 府外放个风第三百五十二章 军中分歧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养援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伏象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留退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满饮此杯贺大明第二百零二章 望乡台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入侯门深似海第二百八十章 联姻的必要性第二百三十九章 神秘人物第八百三十二章 稳坐CD府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军将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南镇府司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做花瓶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贼嚣张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阿瓦第五百六十五章 战略第七章 搞砸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举手之间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复当年第八百零四章 狼牙棒阵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七百七十七章 巧舌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四百二十八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