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入江陵

经过了年节的短暂休整之后,山河军继续攻占原本属于耿尚联军的地盘,而在后方的胡大刀和孟轲也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程孝廉通过情报突然发现,原来胡大刀比孟轲更加适合这种模式的斗争。

孟轲老毛病又犯了,该心黑的时候总是不喜欢欺凌弱者,胡大刀一点都不心软,不管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人,他收拢了一部分人,而这些人之中自然有些反复无常的人,每次他都把这个人家中杀得鸡犬不留。用他的话来说:“出来混的,说好了背叛我杀你全家,就一定会杀你全家。”

当然他也不能一味地凶狠恶毒,带了这么长时间的军伍,他也渐渐摸出了一个道理,恩威并施,不能够一味地凶狠杀戮,一味地凶狠杀戮,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控制局势,但是隐患也很大。

耿尚联军正面战场打不过,原本想着把后方的敌人杀光了,涨一涨士气,结果围着山林追了十几天,被人家溜得像条狗一样,连人家的主力的影子都没看到。

耿精忠和尚之信手下的人逃亡率很高,耿精忠手下的人原本在之前就抢够了银子,这个时候一看形势不好,裹着自己的银子就开始跑路,只要找个地方,每个人基本是都能买上几十亩地,就算成不了大地主,最少这身家性命算是保住了。

对此耿精忠和尚之信毫无办法,他们总不可能一直让大军待在一起,只要打仗就会有人逃亡,而且这个口子被打开了之后,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逃亡的队伍,对他们来说,早点跑还有机会跑,等到最后的话,就只能给耿尚联军陪葬了。

尚之信的人马相对来讲跑得少一些,因为这些人之前都在训练,手头没有积攒很多的银子,当官的手中倒是弄到了银子,那些普通的士卒可是没银子,若是没银子跑出了军伍之中,就得饿死了。一旦他们落了单,想要在聚在一起的百姓手中抢粮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被人活活打死。

耿精忠发现了这一点,立刻开始收缴军中的银子,并且当众表示,只要能够打下湖广的南部,银子照常放还给大家。

当然根本没人信他的鬼话,第一大家不确定能不能活到那时候,第二这银子到了自己的口袋哪儿有交出去的道理?

于是兵将之间开始了明争暗斗,短短三天的时间,就有五六个千户被乱刀砍死在营中,那些士卒扭头就钻进了山里,耿精忠大怒,但是又无可奈何,只好取消了这条禁令。他知道若是再施行下去,怕是全军都要反了。

这也就是耿尚联军的劣势所在,当初的满清入关的时候,他们的嫡系军伍死掉之后,立刻补充了别的军伍,在他们看来用谁都是一样的,都是两条腿的人,自己那些老部下也都想安享晚年,也就换了一批新鲜的血液。

但是相比之下吴三桂可就精明多了,他明白只有这些老部下的命运是和自己紧紧绑在一起的,因为对于云南来说,他们是外来户,一旦吴三桂倒台,他们所有的权势都会化为乌有,吴三桂一边给他们摆明这个道理,一边用优厚的待遇换取他们的继续效力,所以吴三桂的军伍自成一系,很少有逃亡的情况,因为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赢了共享荣华富贵,死了一起粉身碎骨。

看着耿精忠的境况,尚之信也幸灾乐祸不起来,他训练军伍都是按照兵书上的法子来的,如今跟他的预想相差太远,军容看起来也不是差的很远,但是一交手便差了一大截,跟人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这才屡战屡败。

秦越没打算给耿尚联军喘息的机会,如今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候,而且根据他得到的情报,吴三桂的军伍根本就没有出兵援助他们的想法,毕竟他们都开始动手侵占吴三桂的后路,若是不趁机拿下这些城池可就可惜了。

很快山河军就推进到了江陵城,这个时候那个梦想着做江陵王的宋义的尸骨都已经凉透了,在大军跟前,江陵城的那些士绅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宋义最后带着五千乱民冲入军阵之中,耿尚联军的人对付山河军可能有点困难,队伍这些刚刚把锄头换成刀枪的百姓可没什么问题。

最后城里的士绅联合交出了被他们一直照顾得很好的耿显祚,耿精忠也没有太过追究这些士绅,他要是动了手,就得把江陵城一半的人杀光,以后再想要在湖广立足怕是很难了。

秦越来到了江陵城,将领的这些士绅可都有些为难了,当初他们可是大张旗鼓地迎接张献忠进了城池,大明不会没人记得这笔账,若是被人翻出了旧账,只怕这些士绅谁也活不了,毕竟当初他们可是从贼了。而且就算是大明的军伍宰了他们,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当初要不是他们里应外合,襄王朱翊铭也未必会死。

秦越身为大明的老人,自然知道当初这段过节,为了大局替前人报仇是做不到,但是还是要好好敲打敲打他们,要不然以后再有贼寇作乱,还是有些人会生出别的心思。

所以已经成秦越就摆下了鸿门宴,邀请城中的各个家族的家主前来赴宴。若是你不来,没关系,你家从此就在江陵城除名了,有大明一日,便不许你家的字号再在江陵城开张。

许多家主被逼无奈只能毅然赴宴,甚至都开始让家中的人准备后事,幸亏在之前他们已经分散了一部分人到了乡下,所以也不至于有灭族的风险。

酒过三巡,秦越慢慢举起了酒杯,笑呵呵地说着:“崇祯十四年二月,当初在场的许多人怕是已经生了吧。”

那些人一听赶紧站了起来,胡家老太爷缓缓地说了出来:“当初我也有四十的年纪,但是当初家中主事的并不是我们,其实当初我的父辈们也很后悔做出那样的事情,若说些大义未免让将军笑话,就说我们江陵城的人,这些年可被人骂惨了,人家周边的府县都说我们从贼,每每见到人家都要矮人一头。”

第六百一十六章 偏关第四百一十一章 训练骑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诡计多端第六百六十一章 地上湖北佬第五十二章 入伙第九百零四章 扯皮第一百六十四章 猜疑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乱第四百七十七章 进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大将风范第六十二章 杨有财第五百一十七章 几家愁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中一搏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人也姓杨第一百五十九章 阿弥陀佛一声叹息第三百章 打脸失败第六百六十四章 专心切土豆第五百二十六章 随机应变第四十二章 造反第六百五十九章 挺起腰板的江陵第二百八十五章 族长的兄弟第二百五十五章 归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退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川火锅第六百八十三章 入江陵第三百二十八章 要命的玩笑第三百八十七章 投毒第三十六章 厨师长第四百七十六章 客栈第二百六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二百四十四章 像太宗非太祖第一百一十章 再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行军计划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荣第九百一十三章 学以致用第一百七十五章 今夜无月第四百八十章 窝藏第六百一十八章 手段第六章 倒夜香第二百五十八章 行军计划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京攻防战(十六)第一百零五章 首胜第七十六章 迷茫第八百八十九章 毛家军第八十一章 斩杀第四十二章 造反第五十三章 赴宴第六百九十章 家家有个熊孩子第一章 程孝廉死亡事件第一百九十一章 凯歌第六百零五章 攘外欲安内第八百三十八章 蒙古白莲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开城门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光返照第五百六十四章 胡大刀第四百八十一章 鱼在网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北京易主第六十三章 套路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智若愚第七百零五章 庶几无愧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生作恶,知县附郭第五百八十二章 以身殉国第六百三十一章 联盟第六百五十二章 刁状第七百五十章 疾风识劲草第十七章 靠山倒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事化小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劫的痕迹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下仁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南第四百三十五章 佳人有信第六百九十八章 沐小王爷第二百七十一章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第二百六十八章 盐井卫第五百七十八章 盟约第六百八十五章 人为财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带他们回家第二百章 各有安排第三百六十章 铁索何在第七百零七章 逆转第六百九十七章 断绝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势第八百八十九章 毛家军第五百九十一章 口袋阵第七百九十五章 过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张灭清死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险为夷第七百四十九章 退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决战(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车轮战第一百七十章 府中风云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能杀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杀第七百七十四章 权谋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家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口袋阵第八百七十九章 劝降第八百三十九章 是战是逃第四十九章 朕要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