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双龙会

若是程孝廉待在这里,一定会怀疑世界,这还是当初那个萌萌的小道童么?怎么跟着陈承安变得如此腹黑了?

陈承先听了宗南的话不屑地摆摆手:“你说的东西我都知道,不过你要知道书院里面这么多人,我们一个一个地打,什么时候才能把他们打得都闭嘴了,在众人面前把他打一顿,别的人也会闭嘴,而且你也看到我动手的时候下手有多狠了,虽然我控制着没给他打成骨折,但是淤血是肯定的了。”

这件事倒是没在书院引起太大的乱子,被打的那个学子的家里人一开始倒是想找打人的麻烦,一听说是陈军师的弟弟立刻就偃旗息鼓了,开什么玩笑,那可是跟着皇上出生入死的兄弟,找他的麻烦很有可能惹一身麻烦。

至于书院里的那些传闻,在陈承安看来不过是一些孩子精力旺盛做些调皮捣蛋的事情,若是他连这些事情都要计较,实在是太没品了些。

这件事在双方大人的互不追究下归于了平淡,没有大人的参与,小孩子再胡闹也不可能的翻了天。

陈承安刚刚一直掌控着锦衣卫的情报,听闻吴三桂要跟程孝廉会面,也有些出乎意料,不过经过了严密的分析之后立刻就得到了一个结论,吴三桂此举并没有恶意。

目前大明已经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占据了鄂中,这些地盘可都是吴三桂的地盘,若是吴三桂真的有恶意,没有什么必要要求会面,只需要派大军开战就好了。如今既然要求会面,那就是吴三桂也不想两线作战,他想要和谈,区别不过是和谈的条件而已。

程孝廉听了陈承安的话,沉默了一下,从大明的恩怨方面讲,他不应该去见吴三桂,吴三桂跟他有杀祖父之仇,甚至连他的父亲都可以说因为吴三桂而死的。但是目前大明根本就没有实力两线作战,要说和耿尚联军打一打还可以,要说和吴三桂作战,大明还没有这么厚的底蕴。

既然决定要见面了,成都府便开始准备,如今程孝廉已经是大明皇帝,自然不能像以前一样偷偷摸摸过去,皇帝出行都是有明文规制的,少一匹马都不能与礼不合。

临行之前,程孝廉仔细叮嘱了毛若苓:“如今杜若和冰儿都在休养,府里的事情便交给你了,你是个聪慧的女子,记住了,朝中不论出了什么,都不要掺和,只要管好府里的事便好了。”

本来皇帝出行,应该是太子监国。不过现在太子的热门人选还在尿床,监国自然是不可能了,交给了三位夫人,且不说两位夫人身体还要静养不可过度劳累,就算毛若苓没事监国去了,比起那些朝中的老狐狸也不是对手,很容易就被人家借刀杀人,与其被人利用,不如顾好自己的一摊。

所以成都府的事宜依然交给了内阁首辅孔夫子。当然大明重新立国,程孝廉也问过孔夫子的真名,孔夫子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程孝廉暗自猜测也许他与孔圣人真的有关系,只是大业未成不敢连累祖上。

对于孔夫子监国的事情,也没有几个人反对,一直都是他在成都府掌握中枢,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异样。

唐朝的时候便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自四川出属,顺江而下,十日之后便到了湖广边界,双方开始对会晤地点进行切商。最后选定了一座不起眼的小城,这种城池大家都比较放心,没有办法埋伏大军,哪怕是关上了城门,跳城也能跑。

虽然吴三桂那把年纪了,不可能跳城逃跑,不过双方势力更好控制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把城池中央的房子都拆了,弄出了一片空旷的广场,根本不可能安排伏杀。

除非有人把火炮拎出来,或者拿到程孝廉的掌心雷,才有可能杀伤双方君王。不过程孝廉没有这个打算,别说是吴三桂已经年事已高,就算是他年富力强,程孝廉也不打算对他动手,一旦吴三桂死了,为了大义,夏国相和胡国柱也得跟程孝廉拼命,到时候白白便宜了满清。

至于程孝廉身上的血海深仇,他的灵魂自后世而来,对于永历皇帝朱由榔没什么深厚的感情,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所以心中的仇恨倒不是太深刻。只是为了让朝堂的文武心安,有时候不得已要表现出势不两立的态度来。

程孝廉没有动手的心思,吴三桂也没有这种心思,大体来讲他们的心思都差不多,目前最强大的对手仍然是满清,三国的准则便是联弱抗强,若是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只怕早就国破家亡了。

会晤的日子定在初五,按照黄历上来说,这一日宜切商,忌动刀兵。

程孝廉没有穿龙袍,只是选了一件普通的外袍,两个人都是一方霸主了,谁都明白对方根本称不上天子,在人家面前穿龙袍未免显得自己很心虚。

吴三桂果然也没有穿龙袍,自立为帝之后他过了很长时间的瘾,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兴奋劲和新鲜感早就过了,如今在程孝廉面前自然不必显摆这种毫无意义的装饰。不过他没有穿外袍,而是穿了自己的盔甲。

两个人面对面的第一刻谁都没有说话,只是互相盯着对方仔细打量,仿佛要从对方身上打量出什么秘密来。程孝廉到底是年轻气盛一些,在一刻钟之后终于开口说了话:“想不到当初山海关关宁铁骑的总兵官竟然快要上不了马了。”

吴三桂呵呵一笑,并没有与他争锋的意思,稍微一转话题:“关宁铁骑?这个名字我倒是挺喜欢的,若是年轻十岁,一定把部下军伍的名字改成它,不过现在是不成了。”

程孝廉来之前已经被叮嘱过了,一见面千万不要着急谈条件,只要显得很心急,就会被对方错误地估计态度。

“戎马一生却未能安享晚年,我倒是为老将军深感痛挽。”

“哈哈,你是惋惜我没有早点死吧,别跟我说这些文绉绉的话了,当初若不是老夫亲自出马,你的祖父未必会死。也许在缅甸了却余生也说不准,想必你早就咒老夫不得好死了。”

第七百七十一章 台湾来使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岳第三百四十九章 王叔第三十三章 加入第四百七十四章 换一种打法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跟你们玩第一百四十四章 刀刀见血第六十八章 麻烦第八百七十九章 劝降第三百九十七章 读圣贤书第七百一十四章 龙旗第五十章 下山第三百三十二章 遮掩第七百零三章 投机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六百三十五章 顺势而为第六百四十四章 江陵第五百三十九章 顺应天时人望第九十章 胜负第五十五章 有客上门第四百四十一章 斋教派第三百二十三章 韩家庄第四百四十一章 斋教派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诚第八百三十章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林鸟第五百三十八章 开诚布公第三百八十六章 七国之乱第九十二章 夜袭(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阿弥陀佛一声叹息第八百二十四章 突如其来第九十三章 激斗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死不知第八百九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一十九章 人瑞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边第四百七十二章 肺虚受邪第八百零五章 互相弹劾第九百一十二章 暴露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七百五十五章 麻翻第五百五十七章 议和第三百四十一章 黎州安抚司第九百零四章 扯皮第五百八十章 兄弟阋于墙第四百八十四章 相遇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五百五十六章 设兵第三十三章 加入第八百三十五章 二桃杀三士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骂第一百零九章 换将第四百七十二章 肺虚受邪第五十七章 首战不利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跟你们玩第五十六章 联盟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荣第一百零六章 谋算第一百三十五章 两虎相争第五百三十一章 我不会输第四百六十五章 洗干净脖子第八十七章 王勃第四百三十八章 蛮不讲理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计第五百四十二章 临洮兵动第二百六十七章 家事便是国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冒险开启第三百七十四章 美人计第七百零四章 民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死伤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第二百六十三章 谈条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雄心不再第五百六十四章 胡大刀第四百零八章 军阵冲杀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复当年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关第七百八十一章 破绽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跑吧士卒第四百零三章 困了有人送枕头第七百八十七章 三七分成第三十三章 加入第五十五章 有客上门第五百五十九章 调整第五百七十二章 有喜第五百一十二章 诡计多端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二百三十九章 神秘人物第四十三章 暴露第六百一十八章 手段第三百九十三章 赏银一百两第三百三十一章 识破第六十六章 吞并第二百章 各有安排第八百一十章 追寻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四百零五章 马鹞子一马当先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七百零三章 投机第二百八十三章 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