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民意

(上一章出现了记忆错误,大明最大的商户应该是陶蠡一家,而不是古家,在此向各位看官道歉。)

陶蠡冷冷地看了他的二弟一眼:“陶翀我告诉你,你若是想死我不拦着你,咱们当初压住是顶住了多大的压力才脱颖而出,如今你要分家便分家,我是决计不会背叛大明的。”

当初陶蠡投奔程孝廉的时候就因为年轻受过程孝廉的质疑,去年过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又因为生了急病死了,如今已然有些镇不住场面了,其实他的二弟未必是看好齐王多过皇上,不过是因为若是当今皇上一直掌权,他便始终要矮陶蠡一头,只有借助这个机会才有可能代替陶蠡成为陶家的家主。

陶翀冷哼一声:“总之我已经联络好了几个族叔,分家便分家。”说到这里他不屑地说了一声:“放心,若是齐王登上大宝,我一定会请他饶你一条性命。”陶翀实在是受够了做二爷的委屈,不在他的位置很难体会到他的苦楚,就因为晚生了两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请示大哥,花银子太多账房也得问问大哥的意思,连自己家银子都做不了主,活着多憋屈。

不过陶翀可不会去想,当初若不是他的大哥顶住了压力,在成都商堂全都熄火的时候力挺大明,哪儿会有这么丰厚的回报。当初陶家可是被成都商堂全面压制,有两个月连生意都没法做下去,最后挺了过来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与陶翀目标一致的还有他的几个族叔,他们被两人的父亲压制了这么多年,早就想要品味权力的滋味了,只是陶蠡和他的父亲一样狡猾,想要品尝权力的滋味实在是不容易,不过龙生九子,各个不同,陶蠡那里看不到希望,陶翀这里倒是能看到希望,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陶翀身上,打算从他的身上打开突破口。

陶翀出了陶蠡的屋子,陶蠡默默地叹了口气,当初家里没有这么大的家业,那些人还能忍得住,知道自己一旦乱来,家族败了,连眼前的饭碗都没了。但是随着家业一天一天变大,他们的小心思也终于生出来了,这件事一旦成了就能成为大明最富有的商人,哪一个会不心动?

但是他们若是认为自己软弱可欺可就想多了,既然自己能够成为陶家的家主,那么就不会只有菩萨心肠,还有雷霆手段!

陶翀很快就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他虽然是陶家的二爷,平日里那些奴仆也对自己好言相向。但是真正遇到了事情,那些人还是笑着回应:“这件事大老爷不发话我们不敢跟二老爷你去。”

最后费尽了他和几个族叔的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凑齐了一百人,浩浩荡荡奔向了齐王所在的地方。

朱慈伐正在程孝廉的府门前,而这个时候韩秦风也已经派过来了一队人马,韩秦风现在要看住成都府的城门,所以不敢过来。

程孝廉的府门前已经聚集了近千名将士,不过这些人可都不是凶狠恶煞的表情,而都是一脸忐忑,要说大明威望最高的人,绝对是程孝廉,在他的带领下,大明从缅甸回来的时候寸土未有,到现在已经占据了近四省之地,每个征战的士卒家中都分到了田地,每次征战说赏三两银子绝不会给二两九分,现在让他们拿起武器对准程孝廉的府门实在是有些难,而且那些人只说是清君侧可没说清的是谁,大家印象里殿下身边也没有奸臣啊。

手下的人虽然士气不高,但是在所有人看来,这些人攻破眼前这座府门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个时候陶翀带着人也到了:“齐王陛下,陶家听闻你要清君侧,特意送上白银三万两,带来了一百余人前来助战。”

朱慈伐哈哈大笑:“快请,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忠义之士,等到事后一定要重重赏赐。”

陶家来的时候可是招摇过市,许多不明情况的百姓全都有些担忧,这陶家都参与了,难不成齐王真的要荣登大宝了?他们感念着程孝廉的恩德,因为是程孝廉的到来才让他们过上了能吃饱饭的日子,如今若是再起变动,怕是又要回到动乱的时候,川蜀的百姓绝对不想再次经历这些了。大家就算没读过书,听书总是听过,一旦出了清君侧这几个字,怕是要换皇帝了。

就在这个时候,街上一队书生走过,带头的人大喊一声:“抵制奸臣阴谋,保我大明永昌!”

身后的一排人跟着喊这这句话,百姓就有点纳闷了,这是干什么的,怎么又喊起口号来了,可以说这些书生还是没有太多经验,这种运动重要的是要拉起人来,喊得口号只有他们听得懂,百姓听不懂又有什么用处。

队伍里的一个人小声嘀咕着:“怎么没有人响应咱们,难道这些百姓都看着不管么?”

“谁当皇帝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还不是照样吃自己的饭,咱们读圣贤书,当然不能眼看齐王乱政,无论如何都要阻止他的阴谋。”

当然读书人里边也不全都是傻子,有些人发现了情况不对,立刻开始询问街边看热闹的人:“你们为何不与我们一起抵抗奸贼?难道你们要眼睁睁看着齐王夺取皇上的龙位么?”

路边的百姓这才算是明白了这些人干什么的,立刻开始左右招呼:“街坊邻居跟着一起啊,咱们过了几天好日子,可不能让人家给咱们把吃饭的锅给砸了!”

要是按照以前成都府人的性格,估计遇到事情第一个回到家中关上了门谁也不出来了,但是现在不同了,以前他们以为所有的皇帝都是一丘之貉,谁赢谁输了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当今皇上不同啊,这是位好君主,别的不说,去年冬天成都府就冻死了十多个人,比起往年几百几百的冻死强多了,家家都有了余粮,外地的亲戚都赶过来投奔,若是让那些人折腾成了,大家岂不是又得回到当初那种日子?

领头的书生向后看了一眼:“成了,有人跟上来了!”

这支队伍一直到了程孝廉的府门口,已经有了两千人,朱慈伐看到了这个阵势吓了一跳:“你们是做什么的?再不退去就以谋逆罪名论处!”

第三百二十四章 灯下黑影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八百一十一章 雨夜厮杀第八十三章 吓退第三百七十八章 蹊跷第六百七十七章 称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阿弥陀佛一声叹息第九百零二章 援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进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黑店第五百七十五章 下马关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军至第三十九章 应变第二十章 想法第八百四十八章 割地挑拨第三百七十七章 强买强卖第四百八十九章 为官之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势第三百八十一章 身份第二百二十七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决战(七)第八百七十四章 绵延第二百四十七章 阿瓦的探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婚(五)第八百六十一章 北京攻防战(十)第四百五十八章 变阵第四百零三章 困了有人送枕头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广第四百八十二章 背叛第二百零四章 平安喜乐第五百四十一章 说媒第十五章 逃得一劫第七百一十六章 秀才遇见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猜疑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六百一十二章 拱火第八百八十五章 塞米尔第五十八章 可敢一战?第七百七十一章 台湾来使第五百一十五章 进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凤阁第八百五十七章 北京攻防战(七)第一章 程孝廉死亡事件第九百零六章 人心思变第五百八十六章 传道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来混早晚要还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挠楚第三百二十八章 要命的玩笑第六百零五章 攘外欲安内第五百四十一章 说媒第七百零五章 庶几无愧第三百六十八章 再退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贼嚣张第四百九十章 一条路走到黑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智若愚第五百二十章 心有愧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故第二百一十章 毛氏后裔第四百九十五章 夜里鼓声急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势所迫第四十九章 朕要御驾亲征第七百三十五章 书生造反第七百九十四章 岳父登陆第六百一十八章 手段第四百八十五章 刁难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见第一百一十二章 潜逃第五百八十章 兄弟阋于墙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愿辞官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心第八百零五章 互相弹劾第三百三十七章 赌一只金饭碗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准备第九百零一章 除内患第九十六章 吴字旗第八百九十六章 连坐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刀疤脸第四百四十三章 命理第三百六十章 铁索何在第八百九十二章 批红第六百八十六章 状告第二百四十章 城主回来了第三百二十章 人人皆有书读第六百一十七章 王铁牛第四十九章 朕要御驾亲征第五百五十七章 议和第五百八十一章 灵州所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族第四百四十五章 杜若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京攻防战(十六)第五百九十六章 师生第三十九章 应变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能杀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汝州决战(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故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被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