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阳府

南阳府的守将是个汉人,满清朝廷也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靠着他们的族人,一百年也别想平定汉人的叛乱,当初满清为什么能够入关?还不是靠着有洪承畴、吴三桂等三顺王这些汉人冲杀在前,才能平定天下?

既然有了前车之鉴,当然要好好利用,但是现在汉人的大臣也不都是傻子了,洪承畴就差把命卖给你们了,最后听说你们还要把他写进奸臣传里边去,你们也算是又想当那个啥又想立牌坊了,既然如此大家也就是应付差事就好了,你满清有席卷天下的大势,我们就给你卖命,你们若是要被人赶出关外去了,鬼才要跟你们同甘共苦呢。

南阳府守将刘广武便是这么一个想法的人,好在现在满清还没有露出败势,他也就不着急做出什么选择,好好守城便是了,明朝的军伍一旦攻城,自然有人来帮他,若是没人帮他,他尽到力了也就撒手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满清朝廷还有很大的弊端,朝廷上层一边要用汉人一边又有些瞧不起汉人,满人尊贵的想法本来在黄太吉一朝已经被压下去了,但是多尔衮掌权以来又重新提起了这一说法,毕竟他跟黄太吉不对付,而且早就看不惯他重用汉人的想法。

不过当初满清大势一成,也就顺势入了关得了天下,只是满汉地位不对等的事实却没有得到缓解,若是程孝廉不横空出世,再过十几年康熙或许会做出一些改变,但是现在绝对是没有精力改变这些了,尤其是当张勇和蔡毓荣接连叛变之后,朝廷之中对于汉人的看法已经是接近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了,虽然太皇太后站出来阻止了一次,但是若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满汉始终不能同心。

康熙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想效仿祖父,但是有没有祖父那般权势,再说了当初黄太吉能够抬起汉人的地位,内有范文程、宁完我等重臣,外有三顺王,如今想要找个能够扛起大局的汉人可不容易了。

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汉人若为一军之将,军中必有满人监军,尤其是经历了这些背叛之后,康熙很难再让汉人为帅,就连图海那样的人也会因为手下的勇士偏向满人一些,大环境如此,不改变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汉人的地位。

秦越的大军已经拿下了南阳府的新野城和邓州城,倒是没有着急前进,而是徐徐图谋,首先要摸清楚了敌军的底细才不至于被人算计,秦越可不是毛头小子,这一点分寸掌握得很清楚。

汝宁府、河南府和开封府的三府人马已经集结完毕,只等朝廷一声令下便要涌入南阳府对付明朝的军伍,这次的前敌主帅是满清简亲王喇布,这个人不过二十四岁的年纪,是济尔哈朗的孙子,军中素有威名,被称为小多铎。

当然在后世看来这完全是往多铎身上泼脏水,因为根据清朝史料记载,这个人在战场上曾经不战而逃,死后被削去王爵

但是要知道,京师齐王一抓一把,为什么能让一个二十四岁的人成为满清的一军之帅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不能因为他曾经败逃过就抹去他的功绩,若是凭借他有个好爷爷就能成为一军之帅也未免太小看满清朝廷了。

喇布这个时候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年仅二十四岁便成为了一军主帅,比起三国的周郎还年轻,若是能够建立丰功伟绩,还怕不青史留名么?

不过他没有着急,如今明朝不过是占领了两座城池,若是着急把大军调集过来,把那些人吓跑了怎么办?只有诱敌深入才好把他们全部歼灭,到时候功劳就跑不了了。

可以说满清的情报虽然发达,但是情报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也就是天下的事情都可以装在皇帝心里,别人若是知道了就是死罪,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喇布竟然还以为明朝的军伍是那些泥腿子,可以说是情报有些落后了。

康熙虽然警告了他一番,但是并没有给他看真实的情报,因为这些情报都是皇帝才能掌握的一手材料,在封建王朝里,这些东西绝对不能给臣子看的。

所以喇布并没有把明朝的军伍放在心上,他的志向在于击败明朝之后去击破吴三桂,明朝虽然占据了三省之地,但是因为低调,在满清的大部分人眼里,大敌还是吴三桂,因为他们只打了一个潼关守卫战,吴三桂可是在满清手中夺取了无数的地盘。

不过喇布既然做了一军主帅,也不是酒囊饭袋,已经派出了哨兵去探查明朝军伍的情况,若是情况不妙,他定然会做出防范,而不是傻呵呵地毫无准备去迎战。

这也就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南阳府的原因,只有明朝的军伍打下了南阳府,满清的军伍才有把握把他们留在河南,而喇布也能看清楚眼前这个大明是个什么货色。

若是明朝连南阳府都打不下来,喇布也懒得跟他们废话,直接挥师收复湖广去了。

秦越他们则是看中了南阳府的地位,一旦拿下了南阳府,他们就能够在河南立足,到时候无论是联合陕西的扫北军还是东面的吴三桂,都能弄出不小的动静。

而吴三桂这几日也来了精神,若是大明真的能够打下南阳府,大周就能缓一大口气,到时候就算他真的死了,夏国相和胡国柱也能挺下去。

当然南阳府的守将刘广武身为天下人的焦点并不怎么紧张,他知道自己不过是满清的一颗棋子,若是守卫成功了,就是进军的先锋死士,若是守卫失败了那就是玩忽职守的倒霉将军,反正这些年来他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从满清朝廷捞着过,捞到好处的都是那些满人。

此战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赢了固然好,若是输了直接带着家眷回到家乡躲起来,满清焦头烂额也未必有时间缉拿他,反正天下间乱乱腾腾的,不如回家种地来的安宁。

第五十章 下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溃军不如寇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乱第八百五十八章 忠仁难两全第一百八十一章 贵客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杀鸡第七百一十一章 备战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智若愚第三百一十五章 炖肉第四百六十九章 怒拔剑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练新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福禄宴第三百六十七章 水鬼第九百一十八章 海盗三代第四百八十九章 为官之道第四百九十二章 杀戮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顾炎武第八百五十章 守城名将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五十三章 赴宴第五十一章 重见第七百二十四章 杀破胆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拒见第六百六十九章 前仇旧怨第七百六十一章 庙中留宿第四百六十九章 怒拔剑第一百九十二章 正名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入侯门深似海第七百一十八章 引颈受戮第六百五十一章 未归营第二百九十四章 回大明去第五百九十八章 投名状第八百四十九章 驱虎吞狼第八百二十章 永结兄弟之好第一百九十七章 换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愿辞官第一百一十四章 内乱第四百三十二章 以牙还牙第五百一十二章 诡计多端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京申奥成功了你知道么第七百七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人也姓杨第六十五章 锦衣卫第三百八十章 石牛对石鼓第六百四十八章 宴无好宴第四百二十九章 长兄为父第九百零一章 除内患第七百二十二章 冒险开启第六百一十四章 长刀欺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带他们回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士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南第四百七十章 巧口第一百零二章 占城第十三章 胡国柱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波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七百五十章 疾风识劲草第三百六十一章 纵火烧船第二百四十六章 试探第七章 搞砸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长兄为父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能杀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七章 投毒第八百六十六章 北京攻防战(十五)第八百四十一章 射雕手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诚第三百四十四章 齐云勇第四百八十二章 背叛第二百七十三章 自己人?第三十四章 回府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险为夷第二百八十九章 起名吃瓦罐第四百六十九章 怒拔剑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民喜欢赌第六百零三章 杯酒释兵权第三百二十七章 拆穿第七百三十八章 说客第七百四十九章 退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远方来客第五十三章 赴宴第六百一十章 忐忑不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六十九章 金汁第四百八十二章 背叛第五百七十六章 种地老农张勇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经大条第八十六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第七百九十六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二百六十三章 谈条件第四章 入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毒计第三百三十章 搜府第五百一十章 前程还是苍生第八百七十九章 劝降第八百零四章 狼牙棒阵第八百一十二章 垂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