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汝州决战

三日后图海的大军到达汝州城东二十里扎营,无论是图海还是秦越大概都明白,这应该是在河南打得最后一场打仗了,满清朝廷派出十万人马已经是极限,再下上如今蒙古经过折腾根本征不出兵来了。

如今征兵只剩下了三个地方,京畿、山东和辽东,山西还有扫北军盯着,根本不可能征兵,这些地方就是再能征兵也没办法支撑双线作战,若是图海赢了,还能依靠步步蚕食把国土收复回来,否则就只能挑拨他们两家的战争了。

大明兵进河南的消息已经让朝中的不少臣子产生了退回关外的想法,这些人上了年纪只想要安稳天年,根本没有上马征战的心思了。

图海知道这一仗他不能败,若是败了河南就得丢了,到时候喇布虽然会承担一部分罪责,但是大部分罪责还得落到他的头上,他的身家性命非得交代了不可。

秦越当然也很重视这一仗,赢了他们山河军就有了和扫北军并肩的资本,输了总是有种矮人一头的感觉,况且河南自古就是中原,占领了河南就有了图略天下的资本,鄂中那边暂时不能动手,总不能一直窝在川蜀之中。

河南的百姓这些天不眠不休抓紧功夫收割着地里的麦子,不管谁输谁赢,地里的麦子才是他们保命的资本。

程孝廉在汝州城也打起了精神,对面可是满清的一流名将图海,稍微一大意就有可能被图海抓住机会,他可不想败走麦城。

图海现在面临着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与城外的兵营作战还是与攻城,这两处互为犄角,稍不留意怕是就会被内外夹击,可是两边都是刺,留着哪一边都是祸害。

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将领对于敌军的判断了,若是眼光毒辣找到两军衔接的破绽就能一举攻破,若是找不到,就会被活活耗死。

到了第二日出兵我的时候,除了图海谁都不知道今日的仗会怎么打,而他淡定地骑在了中军的马上,让周围的将士感到了莫名的安心。

三万大军首先对着秦越的军阵发动了攻势,这就是实打实地拼能力,大规模军阵之中除非能够影响全军的策略,否则根本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而压阵的三万军伍保证了根本不会有这种意外发生。

图海这次带来的正规军伍只有六万,剩下的近四万人都是新兵或者民壮,用来虚张声势的,他也绝对不会把这些人当成自己的力量,这些人或许在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会有用,但是现在上战场只会带来负面作用。

程孝廉站在城头之上:“打了这么多年,终于让咱们看到了机会。”

“满清军伍的战斗力总归是下降了一个档次,无论是谁打了这么多年的恶仗,精锐的军伍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况且他们残存的精锐都压在江南之地,一时半会怕是根本没办法调过来。”

“这正是我们大明复兴的最好时机,若是过了这个时间怕是难上加难了。”

这个时候双方的军伍已经开始接触了,弓箭手率先发动了攻势,前排的盾牌手则是高高的举起了盾牌,双方的骑兵都是心照不宣地没有参战,而是选择了在后面压阵。刚刚接触都对敌方没有了解,所以不敢贸然把骑兵压上去,等打到关键的时候再把骑兵压上去才算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很快双方便开始近身交战,秦越紧紧盯着场面上局势,不敢有丝毫放松,温如珍和马九功全都表情严肃,他们这些人都是当初背负血海深仇的人,如今眼看着大明重新入主中原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长矛手和大刀手全都扔掉了自己的长兵刃,这些东西在近身之后就会变成累赘,基本上就是短刀对阵,捉对厮杀,很少有机会去帮自己的同袍,因为一个疏忽就会被自己的对手扎一个透明窟窿。

不过所有人都不会过分的深入敌阵,这是他们训练之中反复强调的一件事,因为过分的深入只能导致一个结果,己方鸣金收兵的时候根本撤不回来,基本上是有去无回,当然孟轲这种人物不在这种规则之内,他们就是天生的战士,可以凿穿敌阵还能全身而退。

不过今日孟轲不在,所以各个军伍还算是按部就班的作战,大明方面没有拿出他们的掌心雷,这东西都是当作必杀技来用的,现在就拿出来可有点暴殄天物的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城头的杨有财大喊一声:“陛下,图海的人奔着咱们城头而来了。”

程孝廉点点头:“他要是不来才有点奇怪了呢,不过朕现在想知道的是他的目标究竟是正面的军伍还是咱们城头的守军。”他和秦越都知道,今日图海的进攻一定会有一个主次,而为了防备这一点,秦越甚至让王继勇的骑兵按兵不动,他们今日的任务就是保卫城头的程孝廉。

这个时候城头的四千守军也做好了准备,这四千人对于图海的人马来讲不是很多,甚至有点螳臂当车的味道,不过程孝廉知道秦越绝对不会容忍图海把主力全都压在攻城上,甚至只要图海表现出了一丝想要全力攻城的样子,秦越都会毫不犹豫发动总攻。

看着攻城的人马不过一万人,程孝廉并没有很上心,这城中的守军有一千人是他的亲卫营,这支由王铁牛带领的兵马正在走向大明最精锐人马的路上,以一当十确实有些夸张,但是一个人打三五个正常的兵卒还是不成问题的。

看到秦越的兵马没有丝毫援助城头的样子,图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不过很快就消失了,他对自己的计划又多了一份信心。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锦衣卫突然跑到了秦越的近前:“启禀大帅,咱们后方突然出现一支人马,不是咱们的人马,而且奔着咱们大营而来的。”

王继勇马上站了出来:“大帅,这个麻烦交给我了。”

“不劳烦王将军,温如珍,立刻带人前去迎战,务必把来犯之敌全歼,若是拦不住人,你就把你这颗脑袋带回来吧!”

第三百一十章 夜战第六百六十九章 前仇旧怨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决战(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要命的玩笑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婚(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开诚布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第五百零五章 人心难调第六百三十六章 借势第八百六十章 北京攻防战(九)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七百二十五章 大将风范第三百五十九章 瞿塘关激战第一百零九章 换将第二百四十六章 试探第七十八章 破绽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杀鸡第四百八十六章 误打误撞第四百八十二章 背叛第三百三十三章 理清第二百二十七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川火锅第七百七十七章 巧舌第九百一十四章 各有对策第六百零九章 君不密则失臣第八百零一章 战太平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八百七十三章 衍圣公府第五百二十六章 随机应变第五百四十六章 谁也不易第二百七十一章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战第二百零二章 望乡台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党争第六百五十章 刮地三尺第五百七十七章 刘米厚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骂第五百二十七章 贪功冒进第二百一十章 毛氏后裔第七百五十五章 麻翻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安分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谈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贼嚣张第八百五十四章 北京攻防战(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黑店第六百三十二章 譬如辽东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下仁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玉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过年第七章 搞砸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侯门深似海第七百一十七章 南阳府死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凤阁第六百六十五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第六百五十五章 沆瀣一气第五百九十章 血战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故第八百四十三章 杀贼杀贼第五百二十六章 随机应变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立一个汉献帝第五百零三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士元第四百三十四章 灭火第四十九章 朕要御驾亲征第一百四十六章 战后第八百五十四章 北京攻防战(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决战(六)第七十五章 酒肆第十四章 挨刀第五百七十四章 开战第五百四十章 媒人第八百零九章 雨夜第八百零三章 开花弹第三百九十七章 读圣贤书第四百三十三章 后院起火第五十一章 重见第七百零七章 逆转第五百零七章 援兵第二章 袁小三活啦!第七百章 僵持第四百九十一章 离开第三百七十三章 远方来客第二百六十七章 家事便是国事第七百九十八章 御驾亲征第二百二十二章 带他们回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忠贞不二”尚可喜第四百零三章 困了有人送枕头第三百三十八章 贾胥归来第五百九十章 血战第七十六章 迷茫第八百八十七章 祖宗保佑第二十八章 打击第七百零二章 谋乱第九十七章 入缅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边第八百一十四章 虚张声势第七百二十五章 大将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