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京攻防战

胡国柱在北京城下排开阵势便派人前去喊话,几乎所有的攻城战之前喊话都是例行的规矩,一来是看看有没有机会劝降守将,二来是为了瓦解守城士卒的士气,最好便是让城中的士卒毫无斗志,这样攻城也容易一些。

大军摆开阵势攻城之前,一个士卒先是跑到了城下,大声喊着:“城头的弟兄们听着,你们的皇上已经被证明是冒牌货了,他根本就不是大明朱氏的血脉,如今我们大周上承天意,下合民心,不日便会成为天下之主,有不想跟他们一起覆灭的弟兄尽管投诚,我们大周绝对不会薄待了你们。”

说着他又回身一指:“我大周此次集结大军二十万,若是你们想要螳臂当车,可别怪我们不客气了,大家都是汉人,可别自相残杀让人看笑话!”

城头立刻有人开始回应:“下面的弟兄们听好了,夏国相已经在杭州弑君自立,现在正准备灭掉你们的胡国柱将军,用不了两日消息就会传到你们耳朵里,到时候你们怕是没心思攻城作战了,况且还有一件事你们怕是不知道,吴世璠为了讨好我们大明,已经下令把云南割让给我们大明,你们不信去问问,用不了三日消息就会传过来,你们有不少云南的弟兄吧,若是再跟着大周一条路走到黑,可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了!”

双方互相喊了一阵话,有人相信了,有人则是一点都不信,当然能够扰乱三成兵卒的士气他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紧接着随着战鼓声起,攻城战正式开始。

这攻打北京城可跟别的城门不太一样,北京城门引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所以后世北京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也有人把外城七门排除在外,称呼北京为四九城。

外城七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东城墙上的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而北城墙并没有开城门,因为元朝修建大都时负责主持大都建设的刘秉忠笃信易,北面少开一门,为着符合阴阳八卦所说的“北不全见”,以避风险之意。

这七座城门之中,东便门和西便门都是小城门,为了百姓进城方便开通的,其中最为高大的城门是南城的永定门,有四丈余高。

既然要攻城,人数又占优,胡国柱自然选择七个外城门同时进攻,北城因为没有城门,兵力最少,其余三个城门基本上人数相等。

城中的守军不过五万多人,瞿嵩钖调配之下每个城门都配备了足够的兵力,还留出了两万预备兵。

大战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那边是猛攻那边是佯攻,留下了两万预备兵随时准备居中策应。

轰轰烈烈的北京攻防战就此拉开了序幕,一上来城头便是火炮和弓箭不住地往下倾泻,第一仗十分重要,一定要遏制住大周军伍的锐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有他们力竭了,大明军伍才能轻松应对他们。

北城的攻城军伍第一个冲到了城墙下面,他们不用掩护攻城锤那些极重的军械,跑得自然比其他的地方快一些。

这些人的云梯刚刚搭上城墙,顺着云梯便被人浇灌下来了火油,都是见识过这种场面的,一个个也不怕守城的兵卒点火,一股脑地往上冲去,城头的士卒也不着急点火,就等着第一个冲上来的士卒距离城头还有一人高的距离,早就准备好的火把猛地触碰到了云梯上的火油。

不过攻城的士卒早有准备,撕下上衣挡住眼前的火势继续往上爬,两侧的弓箭手开始瞄准了这些人射击,而城头的守军也开始把一锅锅金汁倒灌下去。

北城倒还算是好的,其他的三个城门跟前,就在那些将士在漫天的剑雨下掩护着攻城锤到了城下的时候,突然听到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再回头看时,架着攻城锤的将士尸体早就四分五裂,攻城锤重重地落在了地上,不过周围的人全都被那爆炸声糊住了耳朵,现在什么都听不清了。

胡国柱倒是吃了一惊:“这是什么花招?怎么以前都没有见过?”

“应该是一种埋在地下的火器,我在古书上见过,这东西因为位置固定,人家若是不走那条路或者别人走了那条路,都会成了无用的东西,所以渐渐都没人用了。”

“你看这东西用来守城多好使,怎么能说没用呢!”

“将军,这可是北京城,若是放在一个小城,谁敢在城门近处埋这些东西,不怕城墙塌了么?也就是北京城这种大城才敢用这些东西,明朝的人对于火器的造诣很深啊。”

“我不是听你这些废话的,这东西要怎么解决?”

“已经解决了,只要人踩上去就解决了,再不会有什么风险,若是在平常,不耗费一些功夫根本发觉不了,如今正在攻城,城头箭雨纷飞,咱们根本没时间去排查到底有没有这种火器。”

前面的将士这个时候也已经反应过来了,只是刚刚因为地动山摇,许多盾牌手都倒在了地上,被城头的弓箭手一阵乱射,损失有些惨重,剩下的这些人赶紧跑到攻城锤周围,架起攻城锤便对准了城门开始撞击城门。

若想要撞开北京城的城门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不过总归是要做这件事的,只要一旦城门被撞开了,大军就已经一只脚迈进了北京城。

很快这三面城墙也架上了攻城一方的云梯,城下的那些兵卒前赴后继地向着城头爬去,他们这些人的好处就是在胡国柱手底下打习惯了仗,都不用胡国柱出面激励,知道只要是破了城池胡国柱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

廖德开这个时候也站在城墙上,看着这一幅幅景象,心中不禁庆幸当初攻打北京城的是蒙古骑兵,若是换了这些人怕是用不了一个时辰,北京城就已经陷落了。人家这攻城的手段跟蒙古骑兵的攻城手段,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第六百零八章 己巳之变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八百零八章 援兵突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生作恶,知县附郭第七百二十四章 杀破胆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诡异的行为第六百七十三章 产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跟你们玩第六百三十六章 借势第一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六百二十七章 向北第一百二十六章 说服第七十八章 破绽第八百四十九章 驱虎吞狼第八百三十四章 借力打力第五十五章 有客上门第八百四十二章 养虎第四百二十一章 眼中只有利弊第五百五十章 大婚(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夺门之变第八百七十七章 叶尔羌汗国第六百二十章 穆占第三百九十五章 陕西来使第二百二十章 操练军伍第五章 苦命小家丁第八百四十三章 杀贼杀贼第七百六十六章 汝州决战(四)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第八百四十八章 割地挑拨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四十章 媒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良善人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将帅不和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流与耿直第四百六十八章 你敢杀我?第三百零九章 埋伏第七百六十四章 汝州决战(二)第一百七十章 府中风云第四百二十章 伤势发作第二百二十六章 怜香惜玉第四百四十八章 环县第五百二十六章 随机应变第三百六十九章 征集民壮第十五章 逃得一劫第十三章 胡国柱第六百九十章 家家有个熊孩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家事便是国事第三十五章 收拾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谈第一百零八章 火烧第三百八十九章 为什么而战第三百零七章 飞鸽传书第七百一十七章 南阳府死战第三百九十七章 读圣贤书第二十章 想法第三百零一章 商堂第七百七十二章 世间已无陈近南第一百九十七章 换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满清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开城门第一百三十章 巷战第八百四十七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第六百八十五章 人为财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传道第四十二章 造反第四十七章 翟嵩钖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二百零七章 索吞鬼村第九百零四章 扯皮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二十六章 书生贾胥第五百一十四章 步步紧逼第七百三十七章 上贼船第三百零二章 再见贾胥第三十一章 替死鬼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京攻防战(十八)第五十八章 可敢一战?第二百三十七章 救援第一百零一章 城门开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练新兵第八百零三章 开花弹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跟你们玩第三百七十五章 吏治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愿辞官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心第三百二十章 人人皆有书读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广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立一个汉献帝第九十四章 壮士第八百二十四章 突如其来第七百八十七章 三七分成第五百一十八章 连锁反应第一百二十五章 赴宴第七百零六章 站队第九百一十三章 学以致用第七十七章 争执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边第九百一十四章 各有对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五百五十九章 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