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战(六)

胡国柱养了三日伤便重新开始组织军伍进攻,身边两位重要谋士因为他得粗心大意而意外身亡,让他脸上有些严肃悲壮,他暗自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来,再不能犯这种致命的错误。

大军按照惯例继续攻城,这一次胡国柱直接放弃了北城而选择了其他三面城池,这种打法在兵法书上也有讲究,叫作围三阙一,给城中的士卒留了退路,城中的士卒便不会拼死作战,攻城的人也更容易破城。

而且北城没有城门,大军只能依靠云梯往上爬,这种情况下攻城的情势可就不怎么乐观了,城头的士卒没有别的压力,只需要在城墙和箭楼之上用弓箭完全压制,人在爬梯子的时候速度根本提不起来,就成了他们的活靶子,要破城可比别的地方难多了,所以胡国柱果断地放弃了北城而选择了更加容易的其他三面城池。

这一日胡国柱没有用什么花招,而是实打实与守城的将士激战了一天,最后天色渐暗时,双方鸣金收兵,两边士卒的脸上都挂满了疲惫。

胡国柱回到了营中军中的伤亡统计已经出来了,这一日光是战死的就有五千多人,还不算受伤的那些兵卒,若是再这么打下去,怕是撑不了几日全军尽没了。

看着胡国柱脸色不怎么好看,旁边的亲卫咳嗽一声:“将军,也不用太过在意,守城的士卒也有损伤。”

“守城的士卒大多数死在了咱们的弓箭和火炮的下面,死伤的人数十分有限,怕是连两千人都达不到,咱们这仗打得可是有些丢人啊。”

“也不能这么说,这毕竟是北京城,从他成为国都以来,除去了那些里应外合开城投降的情况,还真没有人能够硬生生打下它来,咱们打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一个留着八字胡的谋士缓缓开了口:“将军,属下倒是有个主意。”

胡国柱眼前一亮:“说来看看。”

“由此往西北有一座山名叫天寿山,明朝历朝历代的皇帝坟墓都埋在哪儿,咱们若是掘了明朝列祖列宗的坟,明朝风水必破,到时候咱们周朝就能一统天下!”

胡国柱脸色一沉:“挖坟掘墓那都是断子绝孙的勾当,咱们做了这等事不怕天下人耻笑么?”

谋士倒也不紧张,呵呵笑了一声:“将军,咱们去挖坟掘墓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攻破这北京城,若是城里的明朝皇帝眼睁睁看着咱们挖了他祖宗的坟墓而无动于衷,估计那些兵将也就没心思跟着他打仗了,若是他出了城,咱们也正好堂堂正正跟他打一场,免得他们躲在北京城里面当缩头乌龟!”

胡国柱倒是心动了,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要说挖坟掘墓这种事,他是万万不会做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胡国柱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既然不是粗人一个,便不会干这等粗事。

挖坟掘墓眼下看起来倒是个好差事,最少能把开国的功勋攥在手里,但是开国之后呢,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总是担心死后这坟墓也会被人刨了,注定要把挖坟的人当成反面典型处理了,到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胡国柱。

封建王朝维持自己统治便是靠的这个法子,就像谁都知道洪承畴在满清入关的时候立了大功,但是到了康熙年间贰臣传第一个就是他,满清朝廷为了骂他还特意编了一本书,就是告诉所有人,背叛了自己的朝廷,哪怕是立下了再大的功勋,也不会有人把你当人看。

胡国柱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绝对不会干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他也不介意利用这个引子把城中的人引出来。

到了第二日城头之上的士卒并未发现胡国柱大军的踪迹,很快锦衣卫那边传来消息:“胡国柱的大军在三更时分突然骑兵奔着西北而去,现在已经到了天寿山的地界停下休整了。”

程孝廉听到这个消息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天寿山意味着什么在场所有的人都知道,当初他之所以装病也是为了护住天寿山,才把战场拉到了北京城下,没想到胡国柱攻城受挫之后的第一件事还是选择了天寿山。

杨有财一看此景赶紧站出来劝慰着:“陛下不要着急,那胡国柱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干这种挖坟掘墓的勾当,那可是要断子绝孙的。”

程孝廉对于胡国柱这个人了解不深,其中最多的还是在于后世读书时读到的胡国柱的暴虐形象,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情他未必不敢做出来,万一真让他把坟给刨了,在这个鬼神为尊的年代,不光是军中,连朝堂的士气也会大受影响,到时候许多人怕是要因为风水尽破导致众人失去信心。

程孝廉叹了口气:“胡国柱这是逼着咱们出去与他决战,若是咱们缩着头不出去,他刨坟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你想过没有?”

这个时代讲究的便是天授正统,许多人还没有成为一国之主先得把自己的祖宗找出来,让自己夺天下的行为变得名正言顺。再加上许多神鬼之类的传说,比如出生之时红光满天,甚至母亲怀他的时候最好是梦中见到了仙人之类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加强跟从者的信心,让他们知道跟的这个人乃是命中注定要做皇上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祖坟被刨了,那就跟正面宣传便成了反面宣传一般,本来大家信心百倍,但碰到这种事之后,但凡是战场之上遇到了一些小挫折,大抵都会推到皇上天命已失,得国无望的身上。人心若是散了,便是兵仙韩信复生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所以这个时代舆论宣传做得好,能够迅速拉起一支队伍来,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同样因为舆论,人心会迅速溃败,若不能稳住局面,怕是要兵败如山倒了。

在这种情况下,程孝廉自然不能够再躲在城中,他看了一眼赶来的秦越:“这次咱们必须要出兵了。”

第六百六十八章 十里坡第八百二十九章 进退维谷第五百七十二章 有喜第四百三十七章 白云观第六百一十七章 王铁牛第四百九十一章 离开第八百五十五章 北京攻防战(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满饮此杯贺大明第七百零七章 逆转第五百一十七章 几家愁第五百八十二章 以身殉国第六百零八章 己巳之变第三百四十章 山上有强人第三百零一章 商堂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胜第七百二十九章 剿匪第一百一十章 再战第四百五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七百零三章 投机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四百零三章 困了有人送枕头第四百五十八章 变阵第一百七十二章 破府第八百六十章 北京攻防战(九)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胜第六百一十五章 成吉思汗的子孙第七百三十三章 筹粮第二十九章 差事第八百零五章 互相弹劾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养援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三十八章 面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训练新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出城迎战?第五百四十四章 刺杀第五百九十四章 信不过第三章 恶名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婚(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军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妖术还是火器第二百五十四章 决战(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士第七百二十六章 骗粮第五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计第六百八十章 高薪养廉第六百八十九章 儿女双全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五十六章 联盟第六百零八章 己巳之变第一百零四章 进攻第八百九十五章 棋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汝州决战(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连锁反应第三百三十一章 识破第四百零九章 你来我往第一百零三章 敌至第六百八十六章 状告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国柱大胜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绝地第五百零五章 人心难调第七百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八十九章 毛家军第五百三十九章 顺应天时人望第四百一十七章 绝地第七百零三章 投机第八百九十九章 城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举手之间第二百零六章 人心无黑白第五百九十章 血战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阿瓦第五十三章 赴宴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笛姓沐第八百八十八章 自先沉稳第七百四十四章 粮草告急第五百六十三章 争执第三百五十九章 瞿塘关激战第二百二十三章 终身大事第七百章 僵持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光返照第六百四十七章 江陵及时雨第八百二十九章 进退维谷第七百三十章 兵临汝州第二百八十六章 他们吃什么?第五百一十章 前程还是苍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搏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箭第一章 程孝廉死亡事件第一百七十五章 今夜无月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道在人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交底第四十八章 当浮三大白第六百零二章 非我族类第三百六十三章 属驴的刁民第一百零二章 占城第七十一章 开门红第二百四十六章 试探第八百零五章 互相弹劾第七百六十三章 汝州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