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衍圣公府

山东曲阜乃是孔子的故乡,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自此开始历朝历代便开始封赏孔子后裔。

宋朝的宋徽宗封孔子为衍圣公,孔府也就别称衍圣公府。后来金兵南侵,寻常庙宇与书籍俱烧灰烬。但是当时金国的统治者认为,想要立足中原必须依靠儒家思想,于是登杏坛,望殿火奠拜。

明朝正德六年,农民起义军刘六与刘七攻破曲阜,大肆焚毁官寺民居,但是未敢动曲阜一土一木,可见曲阜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就连皇帝老儿都敢推翻,却不敢动这座圣人庙。

衍圣公府的大门除了重大事件向来不开,这一日一队人马来到了衍圣公府门前,看着门前繁华依旧,孔夫子深深地叹了一声,这世道再乱,读书人的圣地也是一片祥和的氛围,就连那些字都不识的土匪都知道孔府是碰不得的,这些交替的争权更是不敢动孔府一分一毫。

孔夫子身边的一个人走到了门前扣门,只三声里面便传来了响应的声音:“何人扣门?”

“青雪,是我。”

里面的脚步明显加快了一些,偏门猛地从一侧打开:“你是,你是四老爷?”

孔夫子笑了一声:“在外面这么多年,还真是挺想家的,不知兄长是否还好,父母可还安康?”

青雪已经是四十多岁的老人了,这个名字明显是有些过于滑稽了,大概是小时作为书童用过的名字,早就不用了,所以听到有人叫他才知道是故人来,而孔府只是有个四爷不知踪迹,也就推断出这个人的身份来了。

“老太爷已经于十多年前病逝了,老太太还算是安好,老太爷走的时候一直念叨当初不该打了你那一巴掌。”

孔夫子脸上有些苦涩:“我先去给父亲上柱香吧。”

“哎呦,我这怎么糊涂了,少爷快请进门来,我这就去禀报老爷。”

孔夫子熟门熟路,走进去直接本来宗祠,到了里面便先磕了三个头:“不肖子孙孔毓昱给父亲叩首,儿,回来了。”

这三个头没磕完,后面已经传来了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四弟!”虽然在宗祠周围故意压低了声音,但是语气之中的兴奋怎么也挡不住。

孔毓昱这才回过头来:“愚弟见过兄长。”

当代的衍圣公孔毓圻狠狠地抓住了他的肩膀,生怕他跑了一般,但是具体的话又根本说不出来,只能激动地摇着他的肩膀。

虽然分别几十年,只是一眼孔毓圻便认出了这个四弟,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相同的血缘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关系。

孔毓昱叹了口气:“愚弟当初不孝,与家父置气出走,现在子欲养而亲不待,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兄长责罚我便是。”

“这么多年不回家,说什么责罚。书上都说了,为全孝道,大棒走,小棒受,那种情况下整个家族都陷于危险之中,又有谁能怪你呢。”

当初因为满清入关,孔毓昱与父亲争辩要匡扶大明,但是所有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了,大明气数已尽,孔府之所以能够存活几千年,凭借的就是不参与朝廷争斗,只传道受业,那种情况这下根本不可能站出来,孔毓昱为此与他的父亲大吵了一架,还搬出了文天祥的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先祖提倡仁,今当以身殉国,方能不愧先祖!”

他的父亲忍不住扇了他一巴掌之后大吼了一声:“你给我滚出孔府!”

孔毓昱真的收拾东西离开了孔府,奔着南明朝廷而去,辗转反侧到了永历皇帝麾下,这才有了抚养程孝廉长大这么一回事。

后来无数次回想起这件事,孔毓昱都觉得自己年少轻狂,但是从来未曾后悔过,孔门之后,有的人为了传承,有的人就必须站出来证明孔府传承存在的价值,他便是站出来殉道的那一个。

只是后来到了永历皇帝麾下之后,形势已经十分危急了,他不想给家中再添什么麻烦,所以别人问起来的时候都是自称孔夫子,再不提孔府传人这几个字,到了今日他终于敢承认他真正的姓名,孔毓昱。

孔毓圻拉着他的手亲切地问着:“四弟,这些年你都跑到哪里去了?我也曾托人打听过消息,说是你在南明朝廷干过一段时日,到后来南明朝廷覆灭就再也没有你的消息了,父亲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郁郁而终,总是觉得对不住你。”

孔毓昱正要说话,旁边的一个人开口了:“大哥,这几十年的生活必定不易,咱们还是找个合适的地方让四弟慢慢说来才是。”

孔毓圻点头称是,赶紧拉着自己的四弟到了正堂之中,吩咐了下人今日谁也不见,大摆宴席,要迎接自己的四弟回府。

四个人落座之后,孔毓昱便将这些年的经历慢慢道来,说道最惨的时候只有两个大男人带着一个孩子四处奔走,他的二哥和三哥也是唏嘘不已。

而这个时候孔毓圻突然张大了嘴巴:“要是这么说来,如今正在占据北京城的大明皇帝是你亲手抱大的?”

孔毓昱点了点头:“没错。”

孔毓圻想了想叹了口气:“四弟,你不该回来。”

其他两个兄弟全都愣住了:“大哥你怎么糊涂了呢,四弟回来这可是好事啊。”

孔毓圻慢慢站起身来:“你这次前来可是为那大明皇帝做说客来的?”

孔毓昱摆摆手:“大哥莫要担忧,咱们孔府历朝历代不许参与权力纷争,这是祖训,愚弟自幼也是读过的,怎么能做出这种不知轻重的事情来。”

孔毓圻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慢慢坐了下来:“那你又为何回来,既然你已经入朝为官,当与孔府断绝往来,咱们孔府从来只做衍圣公这等虚职,若是入朝为官可就落了下乘。”

“愚弟此次前来为的便是这山东六府的黎民百姓。”

孔毓圻倒是没有太着急,缓缓地说着:“你把话说清楚,怎么是为了这山东六府的百姓,若是说到底还是为了大明朝廷,吃了这顿饭,你便离开孔府吧。”

第三百四十九章 王叔第九章 转机第三百四十三章 波诡云谲第八百五十七章 北京攻防战(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家事便是国事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杀鸡第二百零二章 望乡台第五百六十四章 胡大刀第七百五十五章 麻翻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边第四百章 河西四汉将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做花瓶第一百章 叩门第七百零七章 逆转第七百七十七章 巧舌第一百四十八章 毒计第四百七十四章 换一种打法第六百四十七章 江陵及时雨第五百五十六章 设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地上湖北佬第七十一章 开门红第六十五章 锦衣卫第五百四十一章 说媒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杀第五十六章 联盟第八百八十九章 毛家军第七十章 破门第八百章 王见王(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见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贼嚣张第六百五十章 刮地三尺第二百八十二章 埋伏第一百零四章 进攻第八十八章 游说第五百零三章 心腹大患第二百四十章 城主回来了第一百零六章 谋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乱第五百七十八章 盟约第六百二十章 穆占第五百七十八章 盟约第二百八十章 联姻的必要性第七百四十七章 诈粮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贼第一百七十四章 仙人指路第六百七十四章 正名第四百一十四章 救援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七百一十八章 引颈受戮第四百九十一章 离开第六百九十九章 拒见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有偏方第八百七十六章 进退无门第四百零四章 平凉望陕西第七百七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四十九章 退兵第八百零七章 地龙炮第二百三十九章 神秘人物第六百七十四章 正名第一百五十八章 犯冲第六百九十二章 双龙会(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故第六百一十六章 偏关第四百九十三章 算计第三百九十七章 读圣贤书第一百七十三章 爱上一匹野马第六百二十八章 兵入大同府第八百三十二章 稳坐CD府第二十三章 三个臭皮匠第九十五章 安排第二百二十一章 难为情第六百三十八章 无人能挡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跑吧士卒第六百零九章 君不密则失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伏击第九百零一章 除内患第八百二十四章 突如其来第二百三十一章 诡诈第六百四十四章 江陵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京攻防战(十三)第九十九章 吸收第五百二十九章 力竭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六百九十一章 双龙会第九十七章 入缅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诚第三百一十章 夜战第五百零一章 周培公第九十四章 壮士第二百零六章 人心无黑白第四百七十一章 无赖行径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明第一百零二章 占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岳父登陆第三百一十九章 南镇府司第七百五十四章 延平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识破第四百零四章 平凉望陕西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