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要不朕玩个大的

成长起来还是非常容易的,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之前所能够想到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两个人的默契,可不仅仅是在朝政的处理上,更多的是在一种政策和大局观的把握上。

这些年来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经成长了很多,所以很多的套路当他见得多了之后,就会明白事情,就会朝那个方向上发展。

手底下的臣子也非常的清楚,现在的他们恐怕已经忽悠不了皇上了,和当年的那些官员相比,现如今他们的生活已经过得非常的好了,当然同时又会带来很多的制度。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清楚的知晓,方中愈这些年来所做出的努力,都在限制着官员的权力和皇帝的权力,就好比如今他不可以像之前一样随随便便的惩罚一个人,甚至也不会像之前一样说杀人就杀人。

这件事情也是在太子向皇帝陈述,这样的事情之后,他才意识到的,是啊,这都好久了,他再也没有像之前一样乱发过脾气,甚至胡乱的对某些人进行惩罚。

也就是说这些年皇帝朱允文在这样的事情的处理之下,已经慢慢的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做某些事情之前考虑的非常清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ta也能够明白太祖高皇帝当年所做的那些事的最终结果。

有些事情不是他想要的,但却必须由他来做,结果是好是坏难以把控。但只要方向是好的,那么所有的一切都能够继续下去。

“怎么样达到你之前所考虑的想法了吗?”

方中愈之前考虑了很多,这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交趾故地,自然还在研究之中,可是按照他的想法自然要做更多的事情,否则的话现如今这种状态都是白白浪费的,既浪费钱又浪费人。

“陛下,初步看来,算是达成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咱们的人已经占领了那里,不过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治理,如果治理还做不好的话,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浪费掉了。”

当初方中愈提出来的时候,建文帝朱允文就选择了知识,对于这一切他并不反对,只要不是头脑发热,随随便便搞一些,然后将整个帝国拖下泥潭,他是支持方中愈做这些决定的。

所以在之前当听到方中愈的那些策略之后,他的想法和方中愈完完全全合在了一起。

这也是后来他做出那个决定的原因。

交趾故地距离朝廷复地太远,而且地形独特,既有山也有水同时对于朝廷的兵员也有很大的考量,全国公要不是之前一直保持着兵备,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现如今的这种状态。

“那你想怎么治理?”

这算是问政了。

这种情况在他们俩之间还算是非常普遍的,毕竟之前两个人就有过多次讨论,当然是关于其他事情,关于交址过去的事情,还没有投入到那么深刻的地方,毕竟在最开始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达成了目的。

这些年来他们两个人合作做成了很多事情,这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在整件事情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结果,那就是方中愈真的成为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左右手,甚至是第1智囊。

这样朱允文的身边并不是只有方中愈,反而有很多很多的人,不管是通证司,还是后期为他准备的那些年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方中愈,恰恰喜欢这些人,让这些人能够帮助建文皇帝朱允炆获得更多的消息,熟悉更多处理好国家大事的纹路。

“陛下,具体的策略吗?也就两种,一是人口,二是文明,大明帝国的文化输出其实已经非常的强了,如今只要朝廷派更多的人前往那里,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有医学,还有咱们的科技,总之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可以传过去,当他们不断的研究咱们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更快的融合进咱们。

这第二吗?就是让更多的大明百姓过去,当然也要把他们的人口迁徙出来与咱们大明本地的百姓互相融合,甚至是通婚都可以,只要大家尽快的在种族上和民族概念上融合在一起,他们也会很快的,真正的认可自己是大明的百姓,再过数代人那么就与汉家百姓无异了。”

方中愈给出的建议,建文皇帝朱允炆稍微思索之后就选择了同意。

“虽然有些不太仁义,但是想来应该会很有效果。”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些年来已经没有完全的强调,仁义道德毕竟对于他来讲他要为整个大明帝国考虑,如果只是他个人的话,他是十分反对做这样的动作的,但是大明帝国最高的统治者,作为汉家百姓的族长,他必须要为汉家百姓考虑清楚。

要了是的,他很确定,在之前他就已经想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一定会同意这个计划的,毕竟这是为了大明江山好。

是他想到了那些官员们的想法,如果朝廷真的能够把他所说的这些都做到的话,那么他不仅能够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官员们手里掌控的权力和利益更大,更能将大明帝国如今的风气扭转一番,让更多的人开始为帝国奋斗。

“陛下,其实不仅仅是交趾故地,只要以后大明还有对外扩张的情况,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

只要大明越来越强,一直处于最高点,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会在大明的武力之下完全屈服。”

讲话的时候眼睛是冒光的,如今他整齐的头发下面的面孔已经不再年轻了,但是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够感觉到他对于整件事情的规划,如今他越来越内敛,没有当初的傲气凌人没有那个时候的狂妄不羁,但越是这样的人就会越来越害怕。

“可以。

所以你还是要好好的谋划一番,虽然说这几句话说起来非常的容易,甚至对于你来讲,他更加的容易,但是做起来却非常的困难,这一点想必你也是知道的。

正在京师得到的消息有限,已经很久没有出去逛逛,要不你看安排一下让朕来下去瞅瞅。”

建文皇帝朱允炆这个时候所说的话倒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毕竟他想离开京师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些年来大明越来越强大,商业发展的越来越快,整个工业的体量也越来越大,可是朝廷在经济上的政策却没有办法快速的跟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想出去看一看他统治下的大明帝国,不是只在京师看,而是想去更多的地方,不过祖制有要求,他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完全全绕过这个坎。

虽然说祖制已经被他们破坏的,基本上已经不剩太多了,可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却还是在坚持的,就比如说皇帝朱允文是不可能随随便便离开京师的。

听建文皇帝朱允炆这样一说,方中愈直接把头扭过来看了看他,怎么突然想到这里了。

“咳咳,陛下,这不太好吧。”

方中愈有一些头大,这个时候如果他真的做了这样的决定恐怕交趾故地这个坎儿他就过不去了,所以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任何的意外,所以他直接摇了摇头。

“陛下,现在不合适,至少这个时候不合适,京师你的大成本都盯着你呢,如果您这个时候离开京师,这不是给他们借口吗?况且刚刚咱们才处理了孔家这件事情,一下子要是让他们反扑了可不好,您觉得呢。”

方中愈还是很仔细小心的劝说建文皇帝朱允炆一番,毕竟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他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接下来那麻烦可就大了,麻烦事会一件接一件的买,这可不一样。

皇帝朱允文听了之后,思索了一番,也觉得自己有些唐突了,所以立马就说算了算了。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也就暂且做吧,不过啊,你还是得给朕一个机会,总不能,朕是大明之主却一辈子都只能在京师里吧,况且朕还想去看看,看看当年太祖高皇帝所走过的地方。”

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是挺向往的,如今大明混一图越来越大,自然很多地方也是他想去的,只不过啊,碍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做。

“陛下放心,总会有机会的,等咱们在过一段时间安稳一段日子之后,陛下就可以出京,巡视天下了。”

方中愈现在所说的也算是一个承诺吧,毕竟对于他来讲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做,现在他还不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浪费在享乐上,所以这番话一说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的容易了。

“那交趾故地,你打算让什么人去呢?”

“陛下,臣正打算跟您说这件事了,黄福您知道吗?”

方中愈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文件里面拿出来一份资料,这是他随身携带的,是之前锦衣卫对黄福的调查研究。

“朕知道,这个人倒是个能人,听说在工部做的挺不错,怎么你打算让他去交趾故地?”

皇帝朱允文,知道方中愈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了一个人,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起一个人,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属于这个人前往交趾故地,为朝廷镇守一方。

“是的,陛下,这是他的资料,您可以看一看,陈在这么多的朝廷官员中挑选了很多次,觉得他最合适,这个人有一定的能力同时也是最适合的,或许把它放在那里,能够让那里更快的成为大明帝国的属地。”

这是方中愈的目标,他不希望交趾故地在这一次的战争之后,仅仅只是一个地图上存在的目标,要让它成为永久的,大明土地,汉家土地。

建文皇帝朱允炆拿起黄福的资料一1查看,他立马就发现了,这确确实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不管是他从一个小官做起还是如今在工部担任要职,都可以看出他在处理时事上有着别具一格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按照你之前的说法,交趾故地将会以布政使司的级别存在,你是要让他担任布政使吗?”

这可是封疆大吏的存在,掌控着一省的财政,民政。

交趾故地的情况又比较特殊,恐怕权力将会更大,甚至在接下来的5~10年内,朝廷恐怕根本就不会对他有更多的干涉,所以对一个人非常的重要。

皇帝朱允文心里非常的清楚,这个人选对了能够在短的时间内将交趾故地完完全全的同化为大明土地,可是如果这个人选择的不对,那么接下来就会成为大明的麻烦,说不定以后大明还会灰溜溜的从那里离开。

他有这样的见识,并不是什么大的新闻,皇帝朱允文可以说是如今这个时代,对于各种各样的学问了解到最透彻的一个人,因为他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这些,相比较其他的学子而言,每个人都必须专门修一门,也就是说要精确的知道他们到底能够做什么,在某一个领域中是顶呱呱的。

但是皇帝却不需要,因为他们就是使用人才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只需要知道如何将手中的人才发挥最大的效应就可以了,这么些年来他做的也不错,叫我帮你做英文,如今能够容忍很多事情,肚量大了自然会看的透彻一些,所以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起来。

“是,的陛下,如果由他来做恐怕交趾估计也将会在5年内完全成为大明的土地,当然更多的细节还要调整,不然的话也会出现大麻烦,他的个人性格和能力非常适合那里,这也是锦衣卫这边所做的评估。”

方中愈的推荐都是实话实说,仅因为将他的资料和评估结果都写在了刚刚的文件上,进入皇帝,朱允文自然也看到了上面对于他有着客观的评价,建文皇帝朱允炆立马就点头了。

“既然如此,你去找他好好聊聊吧,如果还有其他的变动一定要及时告知他,朕不希望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土地,最终咱们还要灰溜溜的离开,然后把他交出去。”

第0219章 风一样的飘扬去第0073章 要办会员吗(求推荐)第1209章 连锁反应的起来第0287章 胁迫皇帝的儿子第0748章 凭本事不能开战第0712章 维贤者可封王爷第0843章 随风直到大明东第1133章 这是回家的诱惑第1099章 皇帝的权力底线第0453章 不为他人做嫁衣第1000章 有些事出乎意料第0861章 方家知识很巧妙第1222章 这不是一件好事第0475章 突然出现的圣旨第0784章 文臣武将一言堂第0392章 各怀心思行动者第0111章 牛在天上飞第1029章你太小看锦衣卫第0069章 玩点新花样(求推荐)第0437章 迟到的杀戮战争第1044章 西北边境的重担第1120章 热心的京师群众第0619章 第一学府招生了第0384章 锦衣卫被干趴下第0536章 什么都考虑清楚第0046章 睡觉送枕头(第二更)第0128章 金马奖影帝(第二更)第1064章 来自帝国的压力第0327章 真心认错王爵复第0416章 你想做那只鸡吗?第0920章大明的人才最贵第0496章开口劝降的技巧第0762章 这样时光静悄悄第0166章 一身两面传声筒第1167章 帝国出现的危机第0982章第1091章 贴心的建文皇帝第0219章 风一样的飘扬去第0159章 谜一般孟德烧书第0322章 似有似无的希望第0694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1185章 盟友是靠利益的第0721章 封王之事定乾坤第0037章 一夜没睡觉(求推荐)第0927章 大人上过战场的第0554章 筹谋害人终害己第0892章 诱惑之地你去吗(新年不断更)第1139章 处于暴风的京师第1050章 随处暗藏的考验第1048章 供养的皇帝未来第0049章 还是个姑娘(第二更)第0149章 南方逍遥北方战第1186章 百姓心中的风雨第1172章 百姓的自我救赎第0357章 人情世故与冷暖第0856章 规矩太死得死人第0603章 人还不够继续生第0763章 大家一起去修路第0131章 十年前的旧故事第1176章 君臣相顾两无言第0429章 肥胖而死的皇帝第0284章 暗中潜在的帮手第0206章 黑夜杀敌犹如狼第0074章 少爷是神仙第1077章 鞠躬尽瘁死后已第0930章 弱化皇权的本事第1042章 岁月从来不饶人第0312章 圈套背后的猜测第0873章 臣想见见方中愈第1197章 忙碌才是大主流第0992章这一点事情繁杂第0407章 死仇死了才结仇第0242章 皇帝身上好脏额第0893章 嫉妒之心常存在(4600字大章,过年不断更)第0016章 朝廷有人批(求推荐)第0121章 不得了的事第0696章 只要锄头舞的好第0086章 母亲进宫了(求评论)第0241章 三个月的明天子第0392章 各怀心思行动者第0953章 高头大马迎亲去第1081章 说的道理是道理第0617章 简单粗暴讲道理第1128章 集权朝廷的益处第1148章 虎毒尚且不食子第1056章 深入百姓的皇帝第0133章 自古天家无小事第0292章 送一个人进宫去第0618章 忠心耿耿老钟叔第1231章 不能说的最严重第0939章相信愿意相信的第0756章 建文年间的变革第1042章 岁月从来不饶人第0520章 此泪只为两人流第1185章 改变给予的能量第0271章 庞然大物的觉醒第1102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第0923章有趣的灵魂碰撞第1202章 恐慌大家都有的第1137章 起伏的人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