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给自己找台阶下

任何一项政策的事情,如果没有被实行人参与的话,那么这项政策一定不会长久,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得出来的结论。

因为高高在上的人是无法判断整件事情到底是一个什么过程的,甚至如果他们没有在基层工作过,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手中所下的命令或者说说制定的那些规则最终会被执行成什么样子,对百姓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努力的改变这种状态,最终所得到的就是现在这个。

大明帝国变得和之前一样,任何时候都和之前是同一种状态,这些年来也确确实实经过他们努力改变了很多东西,可是事实上,在某些状况下依然还和之前一样,有特权的人高高在上,没有特权的人,只能被剥削。

对于国内百姓的剥削,确实变得弱了些,那也是因为大明帝国的触角伸向其他方面,再加上如今议事长,齐泰齐大人越发的激进。

很多事情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所以在很多重要的事情发生之前,对于更多人来说他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是没关系,跟着朝廷走就行了,现如今朝廷的官方口径所宣传的那些都是他们应该支持的方向,大明帝国走到这一步已经超越了很多人,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如今他们的状态是如何的好,也是他们必做的工作之一,朝廷走到如今这一步,每一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不仅是朝廷官员,还有那些百姓。

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可以按部就班的做一些事情,甚至可以继承祖业,将主页慢慢发扬光大,只是这样的行为多多少少有些太过缓慢了,何时才能做大做强呢,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如今的大明帝国拥有各种各样的好政策,再加上强大的武力帮助他们震慑住了不少小小,也让他们的商路更加的开阔,这也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特色,品牌效应开始渐渐打响,不仅仅是方冬玉旗下的各种各样的产业,还有进入皇帝朱允文所投资的那些,总之,越是暴力的行业与朝鲜的关系越大,毕竟如果不受到监管的话,他们也没有办法保证,这些人到底会利用这些东西做些什么

奉天大殿里议论仍然在进行着,工部工部尚书郑赐正在滔滔不绝的介绍着,他所做的模型。

对于现在他们来讲,有些事情并不容易,可是既然做了那就要做好,这是他们一直坚持的原则,所以在这个时候他所解释的这些其他人也在努力的听着。

朝廷所做的事情没有和之前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所做的一切,必须要保证大明帝国能够稳定的发展,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最后带来的麻烦就是他们自己的。

不管是谁,听到这样的话语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震撼的,不过最后他们忍住了,朝廷现在能够给予他们的有很多,就好像他们自己能够给予其他人的一样。

“听起来似乎不错,不过具体的细节还是要讨论一些,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不过既然能够促进朝廷的威望,做起来也应该是一个典范,只不过这样的头一开的话,恐怕各地都会争风模仿,到那个时候咱们恐怕还得多控制一番。”

议事长齐泰齐大人在之前表达了支持的意思,所以其他人也纷纷的开口讨论。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但是一旦不做的话也会有其他的影响。

“具体事情还是具体分析吧,不过如果这一步能够走开的话,也确确实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朝廷现在部门众多,有不少事情其实是需要相互沟通,理解的,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统一的办公大楼存在的话确确实实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但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否则的话一旦出现问题,被人私用权力,那可就是朝廷灾难。”

各部尚书都在纷纷发言,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判断整件事情的可行之处,工部尚书郑赐这个时候其实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在这之前他想到过重重阻碍,毕竟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件事情出现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开始在这件事情上考虑,他也预料到了肯定会受到其他人的阻碍,可是没想到现在情况似乎还在掌控之中,大家的反应并不强烈,也就是说他们还是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支持他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整件事情做了一个评判,最后达成的一致就是可以先考虑考虑按照工部的操作再进行研究探讨一番,如果之后确确实实可行的话,就可以继续操作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是挺喜欢这种氛围的,至少比之前要好,那个时候他们为了一丁点的事就真的面红耳赤,如今却是能够和气生财。

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素质之间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而是因为他们知道有些时候争一些简单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他们要做的还是着眼于未来看更多的事情,大明帝国到如今这个时候,很多方面都已经分割光进了,除非有更大的市场他们才会做,接下来的事情现在看起来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这个时候卖一个人情也是好的。

每个部门都有可能有自己的计划,这样的计划需要其他部门来配合,虽然说最终朝廷会居中调度,但是如果让别人听命令的执行这件事和主动来执行这两件事,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所以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在彼此之间所能控制的事情接受起来。

最终整个的意识结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大明帝国的朝中重臣们,如今都有着各自的打算,但是共同的目标还是一致的,那就是跟随着议事长齐泰齐大人将大明帝国发扬的更加光大,建文皇帝,朱允文被成为这个国家最伟大的君主。

其他的大人都走了,工部尚书郑赐被留了下来。

皇帝,朱允文与他一起行走。

“看了不少中愈的书吧!”

建文皇帝朱允炆首先开了个口,对于他这一位老师其实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有这样大胆的想法,就算是有也不会在朝廷这样的公开场合下提出,至少要跟其他人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之后再抛出来,可是这一次他们居然如此急迫的就将这件事情抛了出来,要么是他们真的考虑好了,要么是有一些事情,逼迫他们不得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件事情清楚了。

“陛下明鉴小方大人的书我确实看了不少,工部的众多官员们对这些事情也有着大量的了解,他们都知道在某些方面确确实实他们自己要强,但对于一些奇思妙想之上,小芳大人的想法会更加的超乎大家的想象,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把这一切都运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最后得出了这一次的结果,所以这一次最终的图纸定稿也是他们共同决定的。”

这件事情没有必要瞒着,当然也不需要瞒着他们,这些人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事情的,更何况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来说他心里很清楚,只要稍微看出来与现在这个时代不一样的东西,基本上都与放纵有关,他们总觉得方中愈追求的是改变其实更多的时候方中愈追求的是快速发展,也就是说食用是最好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不要,正是因为变成现在这样,所以大明帝国的方方面面看起来都有一些简陋,不是制度的简陋而是美观上的简陋。

方中愈所做的事情有头有尾,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其他部门所做的事,可是在大量的可以实际化的具体事务上,方中愈的操作就没有那么完美了,甚至一年一月让别人觉得他根本就不懂,这就是其他人的感觉。

但是偏偏那些深奥的东西让他们感觉到,这一切都不太容易,因为他们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既然不知道别人知道了,那么就要学习这所有学习的一切就是他们所面对的根本。

“能学习是正常的,他们确确实实也应该学习我们都知道,终于在这方面确实有超乎于其他人的能力,现在能够走到这一步,我还是坚信他在之前做的比较好。

别看他们刚刚一个个都在说缺点,可是,但心里非常清楚他们这些人说的哪里是缺点,明明是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因为这件事情他们没有想到过,也从来没有想过通过别人的方法来做这些事情,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过这些,所以才会担心出现各种各样的变故。

怎么样有把握把这件事情做好吗?”

明明工部尚书郑赐的年纪是比较大的,甚至他还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长辈,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皇帝所表现出来的气质远远的超过了他们。

这些年来所有的事情,似乎都超过他们的想象,甚至有些人不断的在讨论过这样的情况,在之前他们恐怕还有些后悔,可是现在后悔已经赶不上了,毕竟有些事情错过了一次,那就是永远,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当第1件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后面的事情也基本不用做了,因为没有人会替他们改变这些。

“陛下,其实大明帝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可是我们依然能看到他在向前发展,说白了就是钱,有更多的钱可以做更多的事,不仅是对于朝气,对于百姓也是一样的,他们有了钱,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朝廷现在所安排的这些事儿,让金钱大量的流通起来,已经解决了更多的社会问题,不过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社会危机,大明帝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陛下您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有危机,也有挑战。

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大明帝国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是翻天覆地的改变了,可是正是因为京师改变越大,就越能体现出大明帝国南北东西的差距,因为离京师越远的地方就越贫困。

甚至可以说,朝廷这些年推见的这些书籍,在很多地方还是有不少学生是看不到的,那些孩子们也并不一定能够去学堂读书,所以朝中所做的这些政策是好事,但是还要覆盖面更广一些,所以这所有的一切都要花钱

臣支持修建议政大楼,不仅仅是因为这样,而是因为当把一种荣誉感赋予给某些人的时候,他们就会用心去守护,这样的人越多,对于朝廷的政策就不会越反对,如果他们真的到了地方的话,那么一定会成为地方的骨干,甚至会从底下做出改变,有时就是说越靠近百姓的地方做出改变,就越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这也是他们一直坚持发展到原因。

朝廷这些年来扩张了这么多的领土,但是官员一直都不够用,就算是咱们不断的降低标准,不断的增加投资,可是仍然没有太多的人可以用,为什么就是因为咱们扩张的太快而基层已经跟不上了,教育也已经跟不上了,那么就必须要花更多的钱,只是这样的钱到底值不值得当没有表现出所有可以的可能性的时候就会引起争议,现在他们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状态了。

就算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台阶下,也意味着在这件事情中他们最终选择了一种比较妥协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反对,这一点也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

一边走一边说更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见我欢迎朱颖文,心里非常清楚,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因为考虑的太清楚了,所以才会在他面前把这些事情都说清楚的,他可不想建文皇帝朱允文误会,然后会出现更多的麻烦。

乐文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第0369章 神仙打架凡人罪第0874章 这套体系不实用第1042章 岁月从来不饶人第0246章 大明大救星来了第0152章 卢爷话中的谄媚第0492章 继续进攻抢军功第0073章 要办会员吗(求推荐)第1242章 责任重大锦衣卫第0082章 天价藏宝图第0356章 朝廷的迷之自信第1066章 试错成功是本事第0586章 缺人是个大问题第0423章 总算有一点变化第1217章高速发展的后患第1055章 收获颇丰的商人第0861章 方家知识很巧妙第0257章 京师潜藏的秘密第1171章 驸马的内心世界第0563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0032章 兵部遭贼了第0082章 天价藏宝图第0759章 刷碗刷出的道理第0637章 你吃肉来我喝汤第0380章 让你见不到太阳第1115章 帝国的未来出发第1142章 懂了的就是好的第0990章千古骂名也担着第0890章 扼杀一切的苗头第0203章 历史遗留的猜测第1065章 润物无声投发展第0277章 朋友之妻不可欺第1238章 总是会有些情况第0721章 封王之事定乾坤第0964章 诡秘的御前对话第0095章 沉迷在其间第0760章 平静之中的大明第0423章 总算有一点变化第0592章 大明危亡心思辨第1013章青史留名的太监第0131章 十年前的旧故事第1240章 后知后觉的大臣第0475章 突然出现的圣旨第0051章 大耳朵叔叔(第一更)第1144章 这样的事情不好第0966章朝堂上消失的人第1054章 真正退出的人物第0047章 求见溺死鬼(第三更)第0843章 随风直到大明东第1056章 深入百姓的皇帝第0275章 渐渐露出的真相第1057章 泡脚上瘾的皇帝第1096章 兵部年轻人天下第1207章 他们知道的故事第1246章 一切朝前看就好第0467章 神神秘秘太平道第1153章 这次真的做爹了第0432章 没有简单的事情第0505章 大明没有养猪场第1079章 帝国的持续发展第0328章 竟对叔叔这样做第0934章 心中有鬼的皇帝第0220章 有权咱们就任性第0908章 有钱我们认真的第1210章 着急的人太多了第1187章 停留在北方的人第0036章 大明的鹰犬(求收藏)第1118章 不是态度的态度第0169章 也能玩点大手笔第0735章 一场解惑一场愁第1007章能人就是辛苦命第0824章 女生外向是真的第0291章 中愈被人看穿了第1177章 朕的心思你知道第0468章 驸马爷勾搭中愈第0756章 建文年间的变革第0673章 气震山河好未来第1164章 饶了他们的性命第1247章 远行的平稳时期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第0130章 听宫闱秘事第0590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0733章 成长的一丝烦恼第0937章该来的总要来的第0854章 帝国善待有功人第0886章 是要分朕的田地第1211章 连锁反应的出现第0289章 执行力初次体现第0711章 一路南下拓疆土第1064章 小心思的大想法第0147章 强扭的瓜甜不甜第0734章 天下之主坐天下第0016章 朝廷有人批(求推荐)第0061章 啊你还没湿(求推荐)第0288章 他也姓朱不是吗第1197章 忙碌才是大主流第1046章老实人的另一面第0898章 细微之处见真章(大年初五不断更)第0123章 好大一个坑第0779章 复杂过程简单化第0431章 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