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南巡路上心痒痒

好在这些年来无数的百姓开始渐渐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做事,当然更多的想法都是被朝廷灌输的,朝廷不断的用宣传来影响他们的判断,同时让他们更加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这样的做法没有什么错误,站在朝廷的大义上来讲,如何让百姓们更加的认可朝廷的政策,根据朝廷所希望他们办的事情去做,是他们的本分。

总的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他们必须要承受的,地铺上来讲,每一位百姓都在享受着帝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不管是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还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这所有的一切在如今都到了该回报的时候。

所以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刺激着整个大明帝国的发展,每一年公布的数据都明确的表明大明帝国依然在不断的高速发展之中,虽然相对以前来说已经平缓了不少,可是这也恰恰说明,大明帝国在一系列的冲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现在才需要时间去消化。

科技树被点歪的大明总是会弄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再加上方中愈所提出来的一些东西,很多都没有理论支撑,因为他自己也不了解那些,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告诉他们哪些有哪样的东西出现,再加上方忠宇对于很多东西早已经忘却了,这些年来他所记住的那些东西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再在更多的事情上做出推算,所以已经缺乏了不少的东西。

皇明科技学院承载着整个帝国的研发任务,不管是民用的还是军用的,他们在各个战线上都有着他们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发出适合百姓适合军队使用的所有物料。

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方中愈告诉他们不管他们做出什么东西,最终都要考虑让他在民用上有更大的发展,因为他们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如果不能让百姓们获得实处,那就是浪费太多的钱。

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同时也很残酷,不管是年轻一代的学生们,还是那些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年人们,心里都很清楚,外面充满着机遇,同时有充满着危险,好在大明帝国的强大让他们渐渐摆脱了那些危险,只要自己不作死,基本上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方中愈你很清楚,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如果大明不能持续保持强大的话,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各种各样的政策被制定实施填充大明的人口是最重要的。

所以奖励生育这样的事情一直都在不断的产生,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妇女的一种摧残,可是这样的声音毕竟很少在那个时候,不管是城市里的富豪还是乡村的百姓,都希望自己家人丁兴旺,所以多跟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再加上医疗条件的越来越好,也让他们渐渐的感受到了对于妇女的宽容。

更何况由皇后娘娘做着代表,自然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了,就算是有一些不好的言辞,也不敢公开的发表讨论,那样的话是对整个帝国的不尊敬。

标准化的操作是如今大明帝国内部工厂的一大特色,毕竟在方中愈的要求下,这些工厂要做好表率,特别是京师附近的工厂。

他们既要保证产量的时刻进行,同时又要研发新的工艺,所以很多要求都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工人的要求也很高。

京师如今人口暴涨,很多东西都是极具短缺的,所以粮食的快速运转,货物的快速流通就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主旋律,不管是从北方运来货物,还是从南方运来粮食漕运发达的走漕运路,路发达的走路路海运发达的走海运。

这三种运输方式并没有完全被抛弃,也没有要鼓励,或者是直接扩充,某一项是让他们同时进行。

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那些不管是官方的部门还是民间的组织,多多少少是以利益为基准的,要赚钱要好管理,所以所有的一切都在可进行可调控的范围内。

在之前他们或许不知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但是后来他们已经发现了朝廷希望有多方面的竞争,在各个方面都是的,虽然说完全的垄断有助于命令的传达,只有一个声音确确实实能减少很多麻烦,可是同样也会带来巨大的弊端,那就是不思进取。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于如今的大明帝国来说他并不好,朝廷希望的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竞争,让更多的人迸发出更大的热情来为整个大明帝国服务,而不是不管做好做坏都只有他们一家,所以什么都不在乎。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事情存在多样化的原因,让他们不得不重视各自的服务,同时与产业质量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甚至是军队里想要争取更好的物资,也不得不拿出军工奶,朝廷可以提供的基本装备全部都会提供,可是想要获得更高的,那就要用自己的功劳来换。

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错,毕竟战士们的战斗力是有差距的,这些都是可以磨练出来的,可是如果有人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那可就不一样了。

听起来似乎和之前不一样,甚至整个帝国在之前的发展中也没有人想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如何应对,好在这些年来,他们也通过自己的手段做出了这些事情,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了,帝国的发展和之前是真的不一样的。

建文19年8月。

建文皇帝朱允文正式从京师离开了。

太子监国,皇后娘娘也没有随驾。

皇七子朱文垚,皇九子朱文桂随驾。

各部侍郎,各组织会长,各路商人,浩浩荡荡的从京师出发了。

从高空看下去,一路上真的是声势浩大,除了皇帝的水价,更多的都是那些陪同人员的,人嘛,他们从家里带来的管家,还有各自的家眷,一路从金池出发,沿着之前的路线向南行走。

除了他们本人以外,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具体的路线,朝廷也没有对外公布,这也是为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安全着想,甚至下面的人也并不知道有太多的消息,某些地方的官员都不清楚,皇帝已经从京师出发了。

当然他要是有本事从军事里弄到消息的话,这也就无所谓了,之前军事里的官员曾经讨论过皇帝南巡到底是否要通知各地的官员?还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想要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就必然要悄悄的去,如今皇帝带去这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张扬的情况出现,一定会让那些人真的做出一些可能虚假的东西。

但是有些官员就不这样认可了,就用皇帝,朱允文多年没有离开京师,好不容易离开一次,自然要身世浩大,彰显皇家威仪,同时向各国使臣表明大明帝国如日中天,皇恩浩荡。

不过见过皇帝朱允文,最后却没有答应,不用刻意的摆排场,也不用压制住人数,只要就这样走下去就行了,至于去哪里看要看些什么都随他临时决定,因为他手里掌控着锦衣卫锦衣卫汇报的消息,自然是他相信的那么去哪里,当然由他自己来决定。

不过大致的方向自然是固定的,毕竟京师里那些官员们也想看看自己志向的地方到底有什么问题,还是希望进入皇帝,祝你们能够多去看看,他们也心里非常的清楚,在这种状况下,就算是能够瞒得住一时也瞒不过一世,那就让皇帝看看现如今大明帝国到底是个如何状况。

更何况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的话,他们也能够清楚的知道皇帝对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看法,这样也方便他们在以后的路上做更多的东西,不管是好还是坏。

马车里面特别的宽大,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玉座龙年,如今就更是宽广里面不仅摆放了冰块,同时还有大量的美酒美食,两位皇子在一旁津津有味的吃着,如今皇七子和皇九子年龄并不算大。

掀开窗帘见建文皇帝朱允炆看到了窗外一大片的农田,整理的非常整齐,有不少百姓正在里面劳作,虽然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车架从这里经过,但是官员们已经提前得到招呼,不需要百姓们夹道欢迎,所以那些百姓们,更多的都是远远观望。

对于这一位帝王,他们观感不一,最开始的时候都传说他有仁慈之名,但是后来所做的事情也让他们看,不懂这一个人好在后来大明帝国开始了快速的发展之后,他们又渐渐的觉得这一切都还不错,再加上新的一代成长起来了,他们的孩子享受到了最好的待遇,自然让他们感恩戴德。

有不少百姓立马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到这里还是挺高兴的,至少百姓们还是知道他的,甚至啊,百姓们对于他所做的工具还是认可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如此的热情。

“父皇那些百姓们在恭祝您呢!”

“是啊,真以前没有在意过这种情况,后来后来才发现,大明的百姓才是最应该受到尊重的。”

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恭祝让建文皇帝朱允炆,真的是非常高兴,甚至他从来没有想过会有现在这一天,当然在那一天之后他还是知道的,毕竟有那样一个人存在,确实帮助他许多。

“父皇父皇,您是说的是方先生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笑了,他们所说的方先生就是方中愈,当初见过皇帝朱允文的孩子越来越多,自然也是请方中愈来教学了不少次,也告诉他们外面各种各样精彩的事情,方中英语也不负众望,讲述了不少的事儿让进入皇帝,朱允文也减轻了不少的负担,毕竟身在皇家多多少少有一些身不由己,这些年来事情渐渐的变得简单了些,这与方中愈脱不了干系。

“是的,就是他当年要不是他一直要求朕这样做,甚至建议朕把百姓看得更加重要一些,现在也不会有如今的大明了,你们心里一定要清楚大明帝国想要长治久安,还是要做不少的事情的,至少要把自己看得轻一些,皇族是皇族,但以前也是百姓。”

“父皇太子哥哥说百姓就是基石,大明要想统治的更加长久,如今咱们更应该善待百姓。”

皇七子张口说道。

建文皇帝朱允炆笑了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不管是其他人教的,还是他真的自己说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都非常的高兴。

“哈哈,好到父皇身边来。”

两个人年龄都不大,建文皇帝朱允文如果不是一直受着皇后的唠叨,也不会真的在后宫留念,进而有了多位皇子与公主。

不过这些年来建文皇帝朱允文也确确实实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在之前,君是君,臣是臣,父子关系并没有那么的融洽,但是朝廷不断的改革之后见过皇帝,朱允文也能体会到父母亲情,毕竟只要他们不真正的在这上面进行血腥的争夺,所有的一切都还是不错的。

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孩子们如今并没有受到各自母亲的影响,不会真正的去和自己的父皇作对,也不会仗着自己皇子的身份就做出一些不利于大明帝国的举动,这一点是建文皇帝朱允文最欣慰的。

“父皇,咱们这一次去哪里看了?这外面的空气好清新啊,似乎比京师里要好。”

贪婪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两位皇子比之前更加活泼了,在今世里虽然有很多玩伴陪他们一起玩,但是如今能够在外面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他们觉得确确实实怪不得所有的人都想离开京师。

“这当时事实,京师的人口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附近也有着大量的工厂,自然空气环境比较差,如今外部不断的扩大,朝廷也正式打算将那些有污染的工厂往外迁徙。”

皇帝朱允文有心要跟他们解释一番,这时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灯笔

第0225章 梦只遗落在天上第1176章 君臣相顾两无言第0020章 官家子拜年第0701章费尽心机的活着第1176章 君臣相顾两无言第1183章 等待时刻的变化第0876章 为什么他都知道第1109章 被吓着的大都督第0330章 镇江的神秘守将第0866章 保国人祸国殃民第0771章 离开京师向西行第0212章 真真假假方中愈第0663章 七人负责制出现第0342章 朝廷利器的成长第0075章 包围博士府(求收藏)第0403章 送你一顶高帽子第0248章 胜者为王败者寇第0159章 谜一般孟德烧书第1130章 真相不只有一个第1064章 来自帝国的压力第0659章 随缘风雨便同舟第0988章总以为自己执棋第0115章 我是大忽悠第0939章相信愿意相信的第0834章 害羞跑开方中愈第0448章 影响生命的藩王第0298章 太祖皇帝的遗物第1048章监国太子的使命第0837章 关心伟大的母亲第0519章 一代名将的陨落第1164章 永远强大的后盾第0663章 七人负责制出现第0396章 狼牙是敌人给的第0420章 大明容纳很多人第0121章 不得了的事第1127章 传世的经典之作第0829章 中愈的担忧与否第0525章童俊中愈第二次第1069章 讨要两个好物件第0842章 如影随形看明日第0757章 大帝国风雨同舟第1015章孔家家主的后路第0551章 大明海疆几何多第1060章 有趣的人很少见第0912章 大明混一图秘密第0237章 茫茫夜色白莲开第0529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0964章 诡秘的御前对话第0580章 步子大了扯着蛋第0452章 一场战争的改变第0629章 宿敌出现磨刀剑第1112章 赌博那是祖传的第1170章 事情众多锦衣忙第0139章 一个月一次的事第0910章 朝廷面前是非多第1067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1113章 底气十足的猜测第1041章 未雨绸缪顾后世第0696章 只要锄头舞的好第0610章 老骥伏枥志高远第0326章 宁教我负天下人第0434章 一起将事情做好第1099章 海军的最后使命第0712章 维贤者可封王爷第1097章 皇帝的放纵成功第0406章 赎罪的渺茫机会第0499章 燕王府最后时日第0894章 被催婚的方中愈(大年初一不断更)第0480章 大黎明前的黑暗第0151章 屁股决定了脑袋第0782章 大功背后的博弈第0164章 我们一起造反吧第1194章 朝廷的手太松了第0398章 这个理由很强大第1247章 远行的平稳时期第0028章 大明混一图(求推荐)第0821章 廖氏家族的崛起第0455章 前线来了一批人第1077章 鞠躬尽瘁死后已第1198章 精神信仰不能断第1112章 壮士断腕来一波第1126章 这回不去的过往第1167章 力量还是不够啊第0110章 国子监讲课(求订阅)第0238章 暗有佳人心担忧第0419章 那阵妖风来不了第1045章 特权官员的任务第0409章 大明国运赌一把第1205章 他们担心的样子第0276章 大明的双面间谍第0168章 这就是你我的命第0756章 建文年间的变革第0037章 一夜没睡觉(求推荐)第0690章 天意下谁敢敷衍第0725章 要像风一样离去第0208章 佳人奈何要做贼第0298章 太祖皇帝的遗物第0757章 大帝国风雨同舟第0669章 校场纵观天下势第1051章 太子的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