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收获颇丰的商人

很多事情都和之前表现的不一样。

不管百姓们如何议论朝廷现在确确实实发生了一些变化,太子建国很多人都在看着,不仅是那些朝廷重臣,更多的是那些百姓,因为他们也担心这样的人真正的在处理国家大事之后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人都是感性动物,特别是这些生活在大明统治下的帝国百姓。

多年来越来越严苛的政策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跟他们开玩笑,朝廷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付出来为大明帝国的发展添砖加瓦的,所以不管之前怎么说朝廷现在所做的事情都让他们知晓,如果自己挺不过去,那么带来的只有无尽的麻烦。

地方上的百姓也并不像其他方面的百姓,有一些什么偏差,反而他们都知道很多事情。

大明报,和逊直报在全国各地的分社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同步经视力,总部所刊发的报纸,这样的话也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的麻烦。

也就是说他们也能够和京师的百姓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明帝国所发生的任何变化。

百姓们在受到朝廷的催促之时,同时也会为自己的生活所打算,毕竟当身边的人过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们也喜欢自己和他们一样。

太子殿下和往常一样,如今处理阵势越来越顺手,虽然每天的消息都会汇总到建文皇帝朱允文那里,官方的通报也会一直在进行之中,太子还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的不好。

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帝国走到如今这种状态,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这件事情之中,大明帝国不再像之前一样,这属于任何一个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他们主人的身份,虽然这种主义的身份还是朝廷赋予给他们的,可是对于更多人来讲,不管他们之前做过些什么,又知道些什么,现在这种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朝廷中所派往前往各地的调查团,一直都在源源不断的进行调查,地方上的考核也越来越严苛,毕竟如果那些地方官员做的不好的话,是没有办法升迁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管他们之前怎么想,现在也必须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建文一朝在后世被称为严苛的一朝,因为朝廷几乎管束住了百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孩子的出生到孩子的长大入学,最后工作,所有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具体的考核和安排,每一个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经过朝廷的安排,所以不少人不愿意,可是当一个人不愿意会连累全村的时候,他们也就不得不考虑,一定要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了,朝廷的官员虽然有一些觉得不太妥当,可是当发现更多的事情更有利于他们所做的事情之后,也渐渐的习惯上了这样的做法。

以前朝廷是用互动的方式让更多的百姓听话,甚至是降低他们的智力,不让他们读书写字,不让他们懂得道理,可是如今朝廷却换了另一种方式,用法律的方式让更多的百姓去做,毕竟利益更动人心让他们读书识字,让他们懂得道理就可以更好的引导,再加上利益的驱使,他们也会不但是得做更多的事情。

进入皇帝,朱允文这几天也看了不少的城池,甚至还下过农田和那些百姓们交流沟通,有些人知道那是大明帝国的皇帝一个个感恩戴德,有些人却不知道,只知道肯定是大人物,毕竟能够坐上马车的,能够到处游玩的,要么是家境很好,要么就是朝中的大人物。

有些百姓胆子大的,头脑灵活的,自然一下子就猜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身份,有的会感激涕零的跪下,山呼万岁,有的却假装自己不知道和建文皇帝朱允文攀谈,甚至告诉自己,过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而有的人却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是个大人物,所以有什么说什么,皇帝还是挺满意的,至少地方上也确确实实让他看到了,所做出的改变。

如今整个帝国的筑路大权依然归于朝廷的工部。

工部下属的交通局如今所承担的任务是非常重的,全国各地的陆路交通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不管是修建新路还是修起以前的道路桥梁都需要通过他们,所以这些部门都非常的重要。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一次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他看到了,就算是在现在他们走的路上也有不少的水泥大道在各地。

虽然在有些地方还有一些瑕疵,可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很满意了,毕竟对于现如今的大明帝国来讲,地方上能够按照军师的想法慢慢的开展下去,至少让百姓们看到实际的好处已经让很多人觉得非常了不起了,在之前有无数的人尝试过这样的方法,不管是富国还是富民,总之所有的东西都要让他们发展起来。

在南方水田会越来越多,虽然如今已经过了栽种稻谷的季节,但是田里即将要成熟的稻谷却非常的引人注意,建文皇帝朱允文还和那些斗龙们亲切的攀谈,了解他们的收成,皇帝毕竟是偷偷的来。

有些时候他甚至会离开南浔队伍和方中愈一起出去。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他可以看到一些真正的东西,毕竟如果朝廷官员知道他去到哪里事先安排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这个时候他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够真正的看看大明帝国在如今这种状态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地步。

这些天来,南巡队伍里的那些商人们,一个个都通过自己的手段和个人魅力交到了不少的朋友,当然更多的是利益的达成朝廷,做的更多的是给他们牵线搭桥,而不是真正的参与进来,如今很多利润,如果朝廷参与的话,那就是与民争利,这一点建文皇帝朱允文是不会做的,至少不会如此正大光明的去做。

更重要的是因为方中愈的存在,”皇帝朱允文其实已经成为了帝国内部最大的商人,因为很多垄断性的行业都是他的人在支撑着方中愈,给予了大量的份子给建文皇帝朱允炆所以皇帝可以说就算没有,整个天下也是非常富有的人。

“看到这大好河山,看到这些勤劳的百姓,朕都有点不想回去京师了。

太祖高皇帝当年凭借布衣之身成就天子之路,自然知道粮食对于大明百姓的重要性,朕看到这些东西确确实实非常的高兴。”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感叹,也确确实实是方中愈所能够理解的,当初太祖高皇帝就是因为吃不饱肚子才去地主家放牛的,后来又去庙里做了和尚,再到后来遇到天下大乱才和一大帮兄弟们开始打江山的。

所以归根究底还是吃不饱肚子,好在现如今朝廷正在慢慢的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只要生活能够改善,只要有更多的好吃的,能穿的暖和,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真的愿意跟着那些不要命的造反了。

“陛下帝国会越来越大,以后的麻烦恐怕会越来越多,毕竟咱们兼并的土地越来越大,里面人口就会越来越多,不同种族的人就会混杂在一起,所以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人团结在一起,恐怕要改变很多的事情。”

方中愈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想些什么?

当初他提出来的那些政策,只不过是为了让帝国能够更加容易的统治那些边疆地区,可是如今帝国的边疆越来越大。

人口越来越多,人种不同自然会造成精神信仰的不同,可能最终会引起大的麻烦,方中愈也非常的知道这些,所以他一直都在向建文皇帝朱允文灌输这种思想,皇帝也很清楚方中愈到底在纠结些什么,可是在他看来,有些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能够教坏了就教化,不能教化的就杀了吧。

皇帝并不是善人,大明帝国的天下也不是养闲人的。

“道理你都清楚,你也知道,现如今朝廷所掌控的战略,要地和真正的军事力量的辐射,就是现如今咱们将于所能达到的地方,想要让这一块将以长久的保持不变多,要么咱们越来越强大,要么要让那里的百姓归心。

汉家百姓毕竟人数太少,再加上有太多的人不愿意前往边缘之地去受那一番苦,这总不能真正的把他们完完全全的逼上去吧。”

种种原因,甚至是现在现实的原因,朝廷的军队不管打了多远,最终还是要回到军宝里面去接受给养,甚至要去边城里面才能获得完善的给养。

这也让有些人就起了不少的坏心思,他们表面上看起来真正的臣服于大米,但事实上终究还是有些不服的。

甚至还有一些人想方设法的想跟朝廷作对,这些事情在边疆地区发生了不止一起两起了,只是直接遭受到了镇压。

朝廷又不能大肆的宣扬这些事情,毕竟如果真的处理不当的话,恐怕会引起更多的反弹,如今那些同事们都是舰舰的二代接班,享受了大明帝国的繁华之后,自然不再希望自己在穷山沟里住着了,所以也会想方设法的与朝廷接近,所以现在也有不少地方的权利,真正的话归朝廷管理。

皇帝朱允文有很多的想法,现在一年又一年的开始慢慢实现,他甚至庆幸这些年来朝鲜做了这些事情,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走上操场的机会。

皇帝所看到的那些确确实实是他自己突然袭击所看到的还好,比较满意,没有让他失望。

更多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些随行的大臣们都很诧异进入皇帝,朱允文到底去了哪些地方?因为他们都感觉到每次皇帝回来的时候就比前一天更加的高兴。

整个南浔车队里面有不少人都知道,有些时候皇帝是不在车队里面的,不过那些人并没有过问,他们每到一地有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去走亲戚可以去接受这里商业伙伴的合作,总之所有的东西都是要谈论的。

之前依靠父辈的力量或者是出钱买卖的名额的人,如今都在开始快速的吸取这一次的知识,甚至是进行消化,因为他们看到了太多不一样的大米。

以前谈判桌上是要有酒的,他们在酒桌上进行谈判,但是现在骑一次马赛一次车甚至是比一首诗词都可以让他们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谈判上。

有更多的人非常的满意,觉得这一次花了钱或者是找的关系非常的迟,皇帝,朱允文对于这一切现在并不知道,当然他也并不担心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这一次他们准备充分。

除非真的出了什么事情,而这些事情会影响到他们彼此那么才有可能触犯龙颜。

远在京师的太子还在和诸位大臣讨论一些具体的消息,之前他看着这些人进行操作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容易,但是等到他自己去做的时候,却发现还是有不少的麻烦之处,大明帝国和之前不一样了。

之前和方中宪做对的那些人,如今一个个都非常的老实,他们似乎也发现了,不管他们如何做,只要没有真正的处,碰到底线的话,方中宪根本就不会跟他翻脸,再加上有太子在一旁看着他们也不会做的太过分。

按理说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是更多的人都知道,有些时候父辈的博弈不是他们能够参与的,他们如果已经被牵扯进来了,那么多多少少是要做一些事情来平息众怒的。

放中宪就是这样的,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只不过对于一些其他比较用心的人来讲,他那样做就是受到欺负的样子。

好在没有谁真正的敢撕破脸皮,不少事情还是共同解决的,大明帝国不允许那样的势力存在,自然也不会允许现在这种状况出现。

不是谁都可以接受到重要的事情通告和秘密的,那对于那些在暗地里付出牺牲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第0159章 谜一般孟德烧书第0646章 大势所趋逃不掉第1225章 牺牲就彻底一些第1143章 这就是整个帝国第0894章 被催婚的方中愈(大年初一不断更)第0755章 自动与被动解散第0584章 一发动全身颤抖第1068章 时间带来的改变第0855章 东番有事火气大第0032章 兵部遭贼了第1212章 角逐力量的开始第0036章 大明的鹰犬(求收藏)第0766章 每人位置不一样第1246章 一切朝前看就好第0104章 人心隔肚皮(求订阅)第0364章 有识之士的问候第0982章第0109章 这就尴尬了第1145章 帝国军队的忠诚第0360章 晋王家特殊癖好第0722章 徐家有女初长成第0432章 没有简单的事情第1162章 太子殿下的心思第0017章 初见徐四爷(求收藏)第1025章 该来的总会来的第0155章 是不是我不行了第1141章 战争的正义与否第0842章 如影随形看明日第1192章 皇帝的无奈之下第1128章 做工是要给钱的第1103章 浮生偷的一日闲第0296章 大明朝安乐公主第0003章 温暖与收心第0634章 哭穷还得有本事第0933章跳出来的搅局者第0517章 跟在后面的尾巴第112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143章 成长是必然过程第1014章后知后觉的孔家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第0648章 昨夜太平在京师第1181章 皇帝的情怀提现第1017章害怕的老大人们第0903章 皇权富贵系一身第0484章 朵颜三卫的祸事第1140章帝国的故事发展第0674章 剥皮充草尽杀戮第0683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0959章 认怂也是不行的第0296章 大明朝安乐公主第1204章 离开最好的选择第1199章妥协后一直卧倒第0775章 谁说穷人就得穷第0428章 是他背后的男人第0492章 继续进攻抢军功第0120章 我无以为报第1133章 海外领地的强大第0629章 宿敌出现磨刀剑第0114章 还是识货的第1088章 利益的纠缠不清第0602章 政策开始方知无第1239章 年轻人的大盛宴第0187章 云里雾里的交锋第0398章 这个理由很强大第0561章 国子监复兴计划第0498章 覆巢之下有完卵第1172章 这是帝国的荣耀第0358章 燕王的平静对待第0161章 一起拍拍马屁股第1182章 要不撒手不管了第0825章 如今花钱如流水第0160章 御前会议的安静第1179章 活着要去秦淮河第1072章 北方边境叛乱起第0642章 锦衣卫发展计划第1109章 被吓着的大都督第1097章 分封文武好消息第0167章 徐州城外的炮声第0126章 皇帝的癖好第1047章 中愈能当皇帝吗第0276章 大明的双面间谍第1172章 百姓的自我救赎第0309章 鬼门关前走一遭第1097章 皇帝的放纵成功第0164章 我们一起造反吧第0307章 附耳过来的交代第1214章 心情焦虑的皇帝第0134章 天上掉下文曲星第0173章 一切都成了泡影第1051章 人心浮动读不懂第0258章 借助百姓的力量第0621章 认命的朱家天子第0092章 昨夜闹鬼了(求推荐)第0640章 帝国风云将再起第0341章 假消息后的波澜第0565章 年轻一代的争锋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发展第0174章 儒生屠夫间变换第1197章 忙碌才是大主流第0310章 那一年风雪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