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4章 朵颜三卫的祸事

北镇抚司,现在本来就是他一个人在做主,所以升他为北镇抚司镇抚使也不为过,而且是一个从四品的官。

不到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他就已经从锦衣卫的总旗升到了锦衣卫镇抚使。

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不管是谁,都没有这样快的升过官,虽然有些着急了,但是还是很多人没有太多的意见,毕竟这个时候,话太多容易招人嫉恨。

北平城燕军,大部分在城内驻扎。

这一段时间燕军布防,还是挺严密的。

附近的城墙上那些防守用的巨石,混油,还有一些木头,也都在城墙马道上摆的很多。

燕王世子朱高炽在这些方面做的还是挺好的,不仅仅是这些守城的用具,还有那些粮食也都搬进了官仓。

昨天跟军师姚广孝,谈了之后他就知道啦,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死守北平。

如果当时他们在保定府据守的话,朝廷,还要费一番手脚。

但是现在他们已经被朝廷的军马打到老窝啦,基本上算是大势,已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既然已经做了,那这件事情就要一直做下去。

跟在燕王世子朱高炽身边的文臣武将心里自然清楚,他们的形势并不乐观。

现在他们已经上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除了被动的防守,动进攻主动进攻也只能靠他们,那时候量的骑兵了。

之前朵颜三卫的人都被燕王朱棣带走了,在得到中愈的暗示之后,所有的军队,只要遇到朵颜三卫的人基本上全部是射杀,不接受投降,所以现在燕王这边也没有多少的骑兵呢。

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方中愈对那些朵颜三卫的骑兵那样的讨厌,但是既然大人物有建议,他们听就是啦,况且朵颜三卫毕竟是外人,而且他们的骑兵,对朝廷这边也造成了很大伤害,就算是给自己这边的士兵报仇啦,就让他们去死吧,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人。

要燕王世子朱高炽和他身边的人都很清楚,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本来这段时间他们应该是胜利者的,这场赌博,就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他们本来就是要赢的,就跟大师姚广孝说的那样,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方中愈,那个年轻人阻挡了这一切的机会。

造反这种事本来就是在赌博,不管是,大家要怎么做,现在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都已经被燕王朱棣,戴在了一起放在了,大明这张图桌上,如果赢了,他们造反篡位的,一面就会被史官美化,这是真正的奉天靖难,他们是奉了太祖高皇帝的名义来反抗昏庸的朝廷,他们代表的是正义的。

毕竟最开始燕王朱棣就是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起兵的,如果他们输了,那这就是造反,造反,是不容许的就是背叛,跟着他们的这些燕军士兵的身份,一定是乱臣贼子,可能会被唾骂。

虽然他们是一个兵,只能听从上司的命令,但是没有自己的是非正义观,他们跟着燕王朱棣,跟朝廷作战那如果他们说了这场战争,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死亡。

对于背叛者来说,失败者,似乎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既然不管怎么做,都会有这样的命运,那为什么不在赢一次呢?用尽心思说不定他们就获胜啦。

并不是他们瞎想,是因为只要他们坚持,朝廷有那么多兵马,他们的粮草够不够用?

这是很多人都想到的一个问题,朝廷有这么多人,每天的消耗都是巨量,他不相信,他们坚持个两个月,三个月朝廷,还能一直呆在前线。还能一直盯着他们不放,也困在这里。

大军出征在外,粮草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必须要快速的解决,现在就算是有廖氏兄弟和他们手下的货栈,还有各家勋贵子弟提供的物资,也不能保证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的消耗,所以这可以说是一个短板,朝廷的军队。

他们的想法就比较简单,一定要快速解决,这是所有高层,达成的共识必须要快速的将这件事情解决好。

既然他们拖不起,那就快速断将战争结束,获取最终的胜利。

想象的事情确确实实比较简单,但是,世上操作起来特别的困难。

就算他们愿意一直拖着,但是朝廷的军队,不会愿意的,毕竟他们能看透的东西,别人也能看到,这并不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古来征战都是靠双方的实力说话,在战场上哪容不得半点取巧的意思,难道真的,仅凭那些,阴谋诡计就能获胜吗?

自古以来有很多,特别巧的经典战例。

就好比诸葛亮一直被人们怀疑传说他懂得奇门遁甲,但是那每一场战争,不过是他,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把控。

哪一次不是深谋远虑才获得了一些胜利,但是这些事情都是不可复制的。

奇迹并不是每一次都有的,而且大多数是马下都不可能成功,战争还是要靠的是双方的实力啊!

谁的拳头硬不一定能完完全全答应?但是谁的拳头硬,一定会让对方更疼。

这是中愈来到这里,之后发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他一直都建议一定要把人数,完完全全的占优势,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让燕王朱棣那边得不到一丁点的帮助。

他告诉他们的就是你可以五个人打一个人,甚至可以十个人打一个人,千万不要一对一的跟别人蛮干,每一个战士的命都是宝贵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朝廷的人,特别多,朝廷的拳头更硬,既然如此,他们依然保险起见,步步为营,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餐食掉燕王朱棣手下叛军占领的地方。

有人往前进就需要有人往后退,这也是燕王朱棣,和燕王世子朱高炽他们面临的现状,虽然现在一切的事情都是世子朱高炽在做决定但是因为朱棣也在,对这些事情关注。

大和尚姚广孝,回到了燕王府,和王妃,还有燕王世子朱高炽讨论了一番,最后还是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坚守是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虽然这已经让每一个士兵都清楚啦,现在他们的事情已经,完完全全被打破了现在这种情况就是被别人逼到了家门口。

朝廷那大军一直都往上呀,这一战,带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下嘛,燕王府,那你还有着燕王世子朱高炽和他身边的幕僚们。

也有些士兵,眼神中透露着慌乱和恐惧,他们不想这样,这场战争打到现在这个样子,确确实实让他们很难接受,毕竟当初他们是,胜利的一方,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南下,获得胜利,这一次眼看就要打到京师啦,现在却是这样的情况。

不甘归不甘,但是情况已经发生啦,那也没有办法,虽然他们一直期待王爷能够带他们东山再起,但是现在还是保命要紧,如果不拼命的话,他们恐怕就真的要死去啦,这也是那些军官们一直在告诉他们的事情。

朝廷没有什么可怕的。

毕竟打了这么久时间的仗,他们也都彼此了解,既然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那也就就这样吧,只要大家鼓起信心就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做成功的。

这几天北平城附近的包围圈,在不断的缩小,越来越多的战略要点被朝廷的官军占领。

这就是军功,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他们努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的。

如果能从上方看下去就会发现整个北方大地上一片忙碌,不仅仅是军队的调动,还有各项物质的运送,到处都是人马。

特别是靠近北平城这一带的,基本上都比较散漫。

可以说连见这一大片都有着,朝廷的人在做着事情呢。

这个时候体现基层力量的时候就到了,越来越多的乡绅参与到这件事情来,毕竟他们也知道朝廷就要获胜啦,如果现在还不趁机表现的话,恐怕事后清算的时候就有他们的名单。

虽然乡绅的权利很大,但是在真正的皇权与军权面前,什么都没有用。

真刀真枪的又干不过他们,那还是老老实实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因为大明报和逊志报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了朝廷官军的厉害,也知道现在的统率做出的事情是非常正确的,帮助朝廷的兵马或许最大的胜利。

唱赞歌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过大的夸大这些事情毕竟,现在老百姓还是一种比较单纯的,他们除了跟自己相关的事情其他的层面都处在,夸夸其谈聊天,的情况下,所以说的太慢,也没有必要毕竟他们自己会去猜测会去延伸会去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知道事情说得更牛一些,这样才倍有面子嘛。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既不简单,也不难,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很正常,很正常啦!

“王爷,咱们还不回去吗?这几天北平城的,只是愈发的严峻,恐怕世子也真的撑不住啦,您快回去吧,这对军心也是一个鼓舞,只要您在,大家都不会灰心丧气的。”

燕王朱棣的身边的人一直在劝说着他,让他回北平常,至少要回燕王府告诉大家,他回来啦!

就好比锦衣卫的方中愈是锦衣卫的顶梁柱一样,大家都知道他,燕王朱棣也是这样,下面的士兵指认他,或者说只认燕王府的条例,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很紧急啦,不是燕王世子朱高炽,能够担下来的。

在内政方面,他还能做到,很不错的样子,但是军事方面确确实实没有那样的才能,燕王朱棣,才能振臂一呼,号召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完,所以,除了他没有人能把这个局面拿过来。

至少他们是这样想的,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燕王朱棣,能否有这样的能力,要先做了才知道,毕竟士兵们那么多,每一个人的思想状况,他们也搞不懂,但是,他们想来,有了燕王比没有燕王要好。

只要朱棣能够出现,对于他们的帮助,可谓是越来越多的。

“好啦,孤王知道啦,通知下面的人,今天晚上趁着夜色,咱们回王府吧!”

朱棣的声音有一些落寞。

本来他以为,他的儿子燕王世子朱高炽,那坚持一段时间,甚至是带领的,大家将这些事情处理的更好,但是现在他发现他错了,无能为力,因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掌控。

朝景的军队推进的速度太快啦。

按照之前的打法恐怕现在他们应该在北平城外围,一带不防,但是现在,很多的阵地都被攻陷啦,他也知道事情已经不可逆转,无非是作困兽斗,但是身为燕王,他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有这样的想法也得压制住,不能让他表现在人前,毕竟这些人都还看着他呢。

既然情况已经严峻到如此地步啦,那他不能走就只能留下来,帮忙啊!

他的内心,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该准备妥当,甚至是在那一战中咬牙坚持下去,不该下达撤退的秘命令,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被朝廷的官军,大军压境,一路往北逼迫甚至十年济南城那边都没有去。

只是天下没有后悔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就算是悔恨,也得把这件事情做完。

现在他越发的想要见一下那个年轻人啦,方中愈。

他心里很清楚,就是这个年轻人。

改变了,现在的局势。

听说那个年轻人真的发力的时间不超过六个月,从建文四年元月开始。

他甚至想到这个人是不是上天派下来克制他的,根本就是他的克星?他想做的事情,从那之后似乎再也没有,一次完整的成功过,不仅仅是京师的那些细作,还有各项事件,均被锦衣卫的那一位破坏掉,还带着更多的不好。

甚至是徐家四子徐增寿。

他的小舅子,自家王妃的四弟。

帮助他做的事情似乎也被他打破。

第0939章相信愿意相信的第0690章 天意下谁敢敷衍第0444章 北平城外的危机第0696章 只要锄头舞的好第0463章 消失的燕王朱棣第0293章 有大志还需大智第0137章 这家国总得担着第0084章 冥冥有只眼(求收藏)第0460章 无用那就全杀了第1108章 百姓中来百姓去第0135章 铁三角间的裂痕第0872章 心酸的户部侍郎第0505章 大明没有养猪场第0641章 兴亡百姓皆幸苦第0997章绣口一吐要爵位第0153章 风沙渐渐迷了眼第1108章 本质上没有变化第0040章 屏风后有人(求推荐)第0485章 一点一滴有事来第0453章 不为他人做嫁衣第0713章 大明帝国的延伸第1025章 该来的总会来的第1188章那是活着的本事第0447章 燕王朱棣着急了第0936章吃瓜群众年年有第0139章 一个月一次的事第0555章 看年轻人的天下第0799章 有了牵绊有了根第0855章 东番有事火气大第0083章 小孩过家家第0202章 士子心声与考验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发展第1019章功成身退挺身出第0270章 车里伸出一只手第1146章 宣传口的大能量第1027章我是谁有区别吗第0404章 突如其来的敌袭第0081章 失败的试验第0490章 运沙填满护城河第0320章 临行的锦囊妙计第1228章 有命那就可以来第0208章 佳人奈何要做贼第0946章 做傀儡也得本事第1021章一句话你要脸吗第1115章 世界情势的缩影第0422章 民间自有大佬来第1055章 收获颇丰的商人第0034章 白身封了官(求收藏)第1188章 事情的变化太快第1084章 经济好坏的差别第0874章 这套体系不实用第0555章 看年轻人的天下第1208章 征兵事宜的后续第0021章 师兄弟畅谈(求推荐)第0760章 平静之中的大明第1087章 有福享有难同当第0895章 这是走哪哪催婚(大年初二不断更)第1204章 太子要按兵不动第0692章 年轻那就是资本第0996章状告当代衍圣公第0655章 皇帝近臣新入行第1194章 三战不死可活命第0774章 三年改制困难多第0244章 忠贞不二齐先生第0482章 不一样的大明军第1174章 年轻人最喜欢的第1213章 高层的分歧出现第0946章 做傀儡也得本事第0241章 三个月的明天子第0581章 连锁品牌的雏形第1107章 朕想看看帝国船第0891章 功与过世人评说第0207章 一朵可摘黑玫瑰第1024章不是阻止的阻止第0375章 晋藩的天太小了第0682章 陛下吃肉我喝汤第0357章 人情世故与冷暖第0806章 填饱肚子填脑子第0053章 皇帝第一次(第三更)第0693章 活着就要争口气第0868章 咋说都是你有理第1147章 认真授课方伯爵第0804章 来自皇帝的善意第1110章 贪多嚼不烂是也第1067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1096章 联通天下大命脉第0693章 活着就要争口气第0396章 狼牙是敌人给的第0730章 消息畅通重要性第0724章 牵扯越多问题大第0304章 一个不是局的局第1227章 百姓的异常反应第0536章 什么都考虑清楚第1025章 该来的总会来的第0323章 锦衣暗藏漫长夜第0172章 爹娘死了好些年第0363章 蒙汗药起作用了第1071章 不一样的视觉感第0331章 该查的还是要查第0725章 要像风一样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