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9章 着急的小方大人

在中军大帐里,虽然驸马爷梅殷,大将军盛庸,魏国公,徐辉祖,晋王王朱济熺,还有,辽东总兵,杨文,现在都一脸的不可思议。

他们都猜到了方中愈肯定有不一样的事情要做,但是没有想到,他们这个时候,方中愈,居然想要动卫所制。

那可是太祖高皇帝,当年定下的政策。

让士兵们自己养活自己。

明代的卫所兵制,实乃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

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当年太祖高皇帝,可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用这种制度保证了大明边境,士兵的来源。

他可是很高兴的,但是这种制度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兵不像兵,农不像农,这些人还得养活自己,还有,跟在他身边的人,所以到后期,再加上贪污腐败。

底层的军户已经没有了,什么经济来源,这样也就让他们,逃跑了,土地种不了,大量的荒芜,然后各大卫所就在不断的缺员,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大军,面对燕王,的反叛军队时,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他们一网打尽,也是因为卫所兵的,战斗力太差了,跟那些,久经战场的边塞兵,差距太大,燕王朱棣带你的那些人,一直都在跟前打作战,自然对他们是影响偏大的。

一时间没有人接话,他们都想到了太多的事情,方中愈真的要动卫所制吗。

而且现在朝廷没有旨意下来,这样真的好吗?

要是陛下怪罪下来怎么办,这是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

武将打仗,文臣治国,现在战争经结束了,他们的地位会怎么样?

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再加上精神力的文官,御史们本来事情就多,更何况,看他们也不顺眼,要是真的因为这件事情引起了,双方的不满,恐怕会引起更多的波折。

就算是方中愈现在颇得圣宠,而且又是锦衣卫的大脑,还立了,无数的功劳。

恐怕也,招架不了,来自文成门的弹劾吧!

“中愈,你是认真的吗?”

驸马爷梅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今天他思考的时间有些长了,就算是其他人没有想法,他心里也是知道的,这个侄子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人,从他当初送自己的那首诗,就知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句话一直,都在激励着他,他也想为大明朝廷,多选白些人才,之前朝廷里的情况,他也是知道的,文臣的力量完完全全压过了军规的力量,加过了武将的力量,现中愈的意思是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吗?

其他人或许不会问,晋王朱济熺无所谓,毕竟他已经从,方中愈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他,真的有可能换封,毕竟,能够说服燕王的理由,他想不到其他的,燕王投降就是死,但是现在燕王依然投降了,他就猜到了,方中愈肯定答应了燕王朱棣什么事情?

他能想到的,就是换封。

外藩现在看来是,可能的啦,再加上之前他们拿的那一封封地图,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还很广阔,就算是,在外面,做个,一国之主,也比在大明朝做一个,被圈养的藩王要好。

人一旦看开,就会发现事情真的很简单,晋王朱济熺就是这样想的。

也正是因为他想换封,所以,在,进攻燕王的这件事情上,他也是出了很大的力的。

他的手下也都得到了很多的军工,这一点是不能被抹杀的,晋王的边塞10万兵马,在这场战役中发挥的作用,可谓是特别大的。

“当然,这是我一直都想来做的事情,我们仔细分析了,这场战役,从燕王朱棣起兵开始,朝廷与他打的战役,各种情况都有出现,归根结底,与士兵们,的训练有关,而这些训练体质有关,卫所制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大明王朝了。你们都很清楚,虽然太祖高皇帝当初,想要,士兵们自己养活自己,想法是好的,那只能用在盛世,但是现在,大明还有更多的敌人,士兵当然要保护国家,保护,生活的百姓,所以他们需要,更加,强大的力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做做样子。”

中愈这话说的就有点重了。

毕竟还是有不少的大明卫所兵是好的,不是所有卫所兵,都出现了问题,现在他们一张的卫所兵,罢了,不过,驸马爷梅殷,统领下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招募来的,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卫所兵,当然也还是有一部分的,这是肯定的,不然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聚集那么多的兵马,还要让他们听命令,能打仗,这本来就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这些人都在这场平叛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然是因为有他们存在的价值,这点没有谁能否认,大明王朝任何人都不能。

他们承认,中愈说的话有道理,但是,有道理,真的要动摇根基吗?

现在朝廷有能力养活这么多的新军吗?

不说别的,光看大明幻夜骑身上那些装备,真的是朝廷现在能够负担的起吗,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锦衣卫训练这些人花费了多少物资,他们不太清楚,但多少能猜到,他们能训到这个地步,得耗费多少钱,粮。

朝庭能够负担的起吗?

这都是问题,还有,这些人到底要在哪里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提出问题很简单,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似乎特别的困难,所以每一位统帅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法。

“中愈,确定,有这个必要吗吗?”

虽然也认可他的想法,但是,至少他们不愿意再折腾,这三年来,已经有太多的士兵,死在了这片战场上,仅仅是因为,燕王朱棣的野心。

现在难道中愈,也要要,共发出自己的野心了吗?

掌握一支军队和掌握全国的军队,是不一样的。

魏国公,徐辉祖,又问了一句,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对于他来说,他已经是,大明最高的勋贵了。

跟着做这件事对他有没有帮助?

现在,他真的拿不准。

他在平衡着这件事情,对他到底有没有,作用?

作为,大明,现在勋贵的第一人。

魏国公,徐辉祖想了许多。

“其实有没有必要,诸位统帅心里已经有数了吧?

我不管你们怎么想,这件事必须要做?

现在就做马上就做大明,王朝真的不能再拖了。”

中愈知道,有些事情跟他们说不清楚,但是他必须推动这个事情,一直往前发生。

大明,王朝,这个拒人不能停下来现在他已经有了停下来的趋势了,中愈却不能让它停下来,只能不断地推着他走,他不想走,终于就得在后面逼着他走,这是他现在要做的事情。

所以现在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推动,大明王朝往前走。

就在中愈和诸位统帅,在大帐里,商议的时候。

锦衣卫的人,已经,沿线南下,不断的宣告,朝廷大军大捷的消息。

“捷报捷报,朝廷大军,歼灭燕王朱棣叛军,燕王朱棣,投降了。”

“捷报捷报,朝廷大军歼灭燕王叛军,燕王困守燕王府,小方大人,一人独自进府劝降。”

“捷报捷报,大明幻夜骑深入塞外,斩杀敌酋,2000多人。”

“捷报捷报,朝廷意欲招募新军。有意愿者可前往北地,报名。”

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出不仅仅是在北方的官道上,很多消息都在源源不断的,离北平城为中心向四方发布。

各位统帅更是在之前的,情况下,写了个自的奏章上朝廷报捷。

锦衣卫更是将快速的,将这些消息向军师汇报。

迅志报和大明报你都收到这个消息,他们也在,加紧的将这些消息印发出去,让更多的百姓知道。

大明幻夜骑他们倒是知道,之前有这样的消息传出,那是锦衣卫的方大人,训练出来的一只军队,只是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当朝廷大军正在围剿燕王朱棣的叛军的时候,他们居然去了塞外,还在在外打了一仗,屠杀了一个小部落。

老百姓们自然是看热闹的,他们,居然,知道有这样一支军队出现,自然是希望,有更多的消息,现在听说他们在小芳大人的带领下,都跑到鞑子的地盘上去了,还,杀了不少的人,就更加让他们惊奇了,大明幻夜骑居然如此之强。

再加上后面,招募新军的消息传出来,有些人蠢蠢欲动。

之前,朝廷平叛的时候也招募了不少人,但,至少是一卫所制,为基础的。

各地的卫所兵,也在征召的,名额之中,现在要是从社会上招募的话,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也有人看出了风声。

到时有不少事子们批评方中愈太过残忍,居然在草原上肆意屠杀,这跟他们的仁义道德有些出入,让他们也有些讨厌,方中愈了。

不过讨厌归讨厌,方中玉又不会管。

再说了,方中愈也根本不知道谁会讨厌他呀,这个时候谁会关注这些?

他的事情多着呢,没必要花精力在这些事情上面。

“这个,中愈啊,你说的有道理,周我都清楚,可是,现在朝廷那边没有消息过来,要是推动,新军就地改变的话,恐怕还需要圣旨啊!”

驸马爷梅殷,考虑了之后说了这一番话,也算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吧,朝廷没有圣旨,他自然是不能下这样的命运的,虽然他身为朝廷大军的统帅,但是有些准则还是要守护的,他也是有底线的,只要不突破这个底线,什么事情都好说,朝廷那边也能交代,但是一旦突破了这个底线,不管是事,皇帝怎样保护它,就算是他有着,当今驸马爷的身份,也难以,完全保全他,那些文臣,还有那些御史们,不是,吃饭的,这一点,他们都是领教过的。

这也是给中愈一些思考的,时间,他也是希望中愈能够考虑清楚,毕竟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情,太麻烦的话,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不想中愈太过着急的做这件事情,至少要等到朝廷那边有明确的意思,获得整个朝堂的支持,有助于在全国推展,他知道,中愈是个做大事的人,不可能一一搞试点。

“叔父,不用这么麻烦,况且这样的机会可不多,现在这里可聚集着,数10万的兵马,如果不把这个机会抓住的话,以后想要再着急这么多人,可就麻烦了,那样耗费的钱粮,就更多了,趁现在这个机会,还是把这件事都坐下来吧,你们都是当朝,同军的大将,元帅,对这些事情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肯定知道,我说的并没有错,既然如此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将这件事情做完,做好。”

中愈的想法,暂时很简单。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是逼着他们表态呀。

纵然他们欣赏方中愈,但是在这个世上,还是牵扯过大,朝廷刚刚平定燕王叛乱,难道要在这件事情上再跟文官系统对立吗?

还有,那些,之前观望的人,因为,朝庭这边占了优势,才兴隆,朝廷这边,要是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恐怕他们会立马造反吧,对于这些人,他们还真的,有些,担心,自然认为他们是不太靠谱的。

“这个,方中愈啊,能不能,不要这么着急啊?这件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况且,朝廷那边没有圣旨下来,咱们真的不方便。”

不是说怕担责任,纯粹是思念的太多,辽东总兵,杨雯虽然胆子很小,但是,毕竟是拿着先帝的,遗诏,作为辅命大臣,他考虑的也有点多,要是现在惹出什么麻烦,他也承担不了,所以还是劝了劝,再加上魏国公徐辉祖驸马爷梅殷,也选择了先缓一缓,他要是再不作声的话,恐怕,就有些问题了。

第0776章 教育事业的发展第0232章 罪奴营外收人心第0262章 是栋梁还是废物第0790章 皇帝新生活起点第0156章 你说咱们传不传第1022章谁不信因果轮回第0312章 圈套背后的猜测第0781章 北行壮阔多杀戮第0923章有趣的灵魂碰撞第0267章 漫无目的的等待第0377章 徐大都督的野望第1189章 生孩子是一道坎第1149章 朱家江山你不保第0926章闲着没事琢磨人第1125章 故事发展的方向第0188章 乔装打扮的打探第0797章 厨房奋斗的肃王第1040章 螳螂捕蝉大明在第0546章 咱们想到一块啦第0963章朝中一念心惊变第0920章大明的人才最贵第1195章 试试杀猴给鸡看第1229章 锦衣卫空前团结第1190章 承认错误很困难第0020章 官家子拜年第0310章 那一年风雪依旧第0511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0870章 三保大人的发现第1248章 时间最好的解药第1041章 未雨绸缪顾后世第1144章 太子真的不知道第0683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1175章 变化趋势的呈现第1227章 百姓的异常反应第0110章 国子监讲课(求订阅)第1226章 京师的变故易常第1210章 着急的人太多了第1227章 百姓的异常反应第0905章 北洲航线的固定第0716章 意兴阑珊做大事第0086章 母亲进宫了(求评论)第0305章 走在迷局中的人第0550章 不问鬼神问苍天第0127章 有个球啥用(第一更)第0236章 小子不是省油灯第0442章 梅驸马爷的担心第1145章 帝国军队的忠诚第0276章 大明的双面间谍第0178章 流了口水的帝王第0678章 欲攘外必先安内第0210章 老李今晚吃黄连第1176章 老顽童直钩钓鱼第1022章谁不信因果轮回第0112章 水往低处流(求订阅)第0892章 诱惑之地你去吗(新年不断更)第0006章 新年有初败第0743章 密信所言可为何第0748章 凭本事不能开战第1063章 不再是纯粹武人第0289章 执行力初次体现第0761章 八卦一下更好的第0735章 一场解惑一场愁第0453章 不为他人做嫁衣第1069章 讨要两个好物件第0814章 朕毕竟还是皇帝第0889章 天下没有新鲜事第0123章 好大一个坑第0731章 一言一句论大明第0760章 平静之中的大明第1193章 大人物的小疑惑第0339章 请叫我那个三胖第0700章 背后推手云中雾第0254章 万家灯火千家烟第0085章 嘴里插猪毛第0159章 谜一般孟德烧书第0118章 这件事错了第0914章 大势所趋一个人第0509章 着急的小方大人第1155章 做选择他们会吗第0016章 朝廷有人批(求推荐)第0485章 一点一滴有事来第1166章 终究是帝国之殇第0986章 谁都知道有问题第1173章 帝国出现的问题第1173章 帝国出现的问题第0511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0301章 不信邪的燕反王第1174章 正大光明的扩军第1185章 改变给予的能量第1096章 兵部年轻人天下第0672章 大明宣扬的力量第1167章 帝国出现的危机第1085章 发展之后的问题第1099章 皇帝的权力底线第1084章 经济好坏的差别第0001章 初临应天府第1200章 政治绑架的正义第1198章 锦衣卫不能妥协第1218章 兵部的鬼还是人第0744章 天下是年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