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2章 每个人不同思量

大明朝廷在之前的轨迹上发生了大的改变,这场改变是没有人预料到的,除了中愈。

他之前的考虑就是为了改变这一切。

如今他真的做到之后,现在却发现有些措手不及。

他本来想借助这件事情做很多的事,但是似乎发现被别人看穿了。

他在镇江府里的行为,让很多人不解,他就住在大明报报馆里面,之前的几天并不见客。

很多慕名而来的人都被挡在了门外,当然也没人敢对他说个不字,这个时候在锦衣卫大佬面前,还高傲的话,完全是不可能的。

当然背地里可能真的有些怨言,不过既然能来到这里,肯定是有事情可以做,所以并不会真的埋怨什么。

在耿家的静室里面。

耿家父子依然在谈着,话。

“父亲,他毕竟是天子亲卫,如果咱们现在贴上去,跟他关系太过亲近的话,陛下那边。”

耿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锦衣卫方中愈的权力越来越大,手中又握有的军队。

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们心里根本就不清楚。

就算是现在陛下跟他的关系很好。

那也是因为燕王朱棣的叛乱让陛下慌了神,但是现在燕王朱棣的叛乱已经平定了,陛下还能不能有之前那样的心胸,谁也说不到?

所以耿璇有这样的想法,确确实实很合理。

“老大,你想多了,当今陛下怀疑谁都不会怀疑到耿家的,耿家除了忠心于陛下,不会做其他的事情,这一点太祖高皇帝已经替我们证明了了。所以你只要做好你的事情就好了。”

满脸皱纹的长兴侯耿炳文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也许这些年他们都过得太过顺利了。

所以在某些事情的看法还停留在之前。

他心里想着是不是要把老二和老三也放出去调教一番?

老是跟在他身边留在京师,学不到太多的东西。

父亲提起太祖高皇帝,耿璇倒是想起来了。

当初太祖高皇帝杀了那么多的勋贵,却偏偏留下了他的父亲。

长兴侯耿炳文在众多的勋贵之中并不能排到前面,但是也还是有一些地位的。

太祖高皇帝当初做的决定肯定是有想法的。

耿璇自认没有态度高皇帝那样的大局观,但是多少还是能猜到一些事情的,现在父亲又这样说的话,恐怕是因为当初有太多的想法,也就是耿家一定会忠于大明王朝,忠心于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是太祖高皇帝的嫡孙。

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改变。

长兴侯耿家既然忠于大明朝廷,也就会忠心太祖高皇帝的嫡孙。

“父亲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耿璇还是难以自己下决定,所以还是跟父亲提了一遍,他并不认为现在做这样的事,是觉得的对于耿家来说,他们的地位已经够高了。

现在国公已经很难了,也就是说他们的地位已经到了顶峰。

况且方中愈毕竟是天子亲卫,跟他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直卫,有直卫的骄傲,现在自己去给一个年轻人坐幕僚,说出去恐怕别人都会笑他们耿家有问题的。

这让他在昔日的好友和同僚面前难以立足。

对于他们来说,面子还是很重要的。

看见儿子还是如此的冥顽不灵,甚至是有一些自认为的骄傲长兴侯耿炳文有些心痛。

自己的三个儿子,老大是最象自己的,但是也是最不像自己的,这样他很是纠结这样的主意,如果是换作别人,他早就答应了,但是没想到老大还想这么多,突然发现自己有些优柔寡断,一点都不像自己。

“老大。为父再告诉你一个消息。其实京师里现在暗涌涌动,根本就不是像表面上这样平和。如果要保住咱们家不败落,方中愈是最好的选择,选择他,或许能让咱们耿家保留一线生机,在接下来的日子,活下来。”

又思索了一会儿长兴侯耿炳文对自己的儿子又说了一个消息。

在他心中似乎这个消息才让自己的儿子打消疑虑,然后心甘情愿的去给方中愈做幕僚。

如果是在以前,他肯定不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儿子,因为没有必要,但是现在燕王的叛乱,已经被平定,朝廷又迎来了新一班的争斗。

在朝廷已经呆了这么久的长兴侯耿炳文一经想到了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所以他必须在这之前做好准备,把儿子送到方中愈那里做不了,是他的第一手准备,其他的事情还在暗中进行,这几天一直忙活的,就是这件事跟自己的儿子摊牌,也是为了留一条后路。

只是他一个人想的多,并没有什么用,儿子不理解的话,没人支持很多事情也做不了。

所以才有的这一次的谈话,他必须要让自己的大儿子站在他这边,帮助他做完这所有的事情,而且还有联络好方中愈,这一点是他一直都要求自己内心一定要尊重的事情。

耿璇一听似乎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父亲的交代,竟然像是遗言一样,朝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还有他不知道的吗?

毕竟靠近这边已经很安定了,京师这边已经在庆祝,燕王朱棣叛乱的平定,在他的眼里这一切都是朝廷即将兴旺的表现,难道还有什么,他不晓得。

越是这样想,他就越发的担心父亲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情让他如此的恐慌?

难道父亲做了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当今陛下的事,不然怎么会这样呢父亲的话语中隐隐有些担心?

这让他心里一直在胡思乱想,迟迟不回答自己父亲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他的头脑里出现的是自己的岳父的面孔,也就是兴宗康皇帝朱标,在京师里面,他的名声还是挺不错的。

很多人还是挺相信他的,对他的人品也挺看重的。

但是现在他隐隐觉得似乎发生了一些他并不知晓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牵扯到了耿家,牵扯到了他的父亲长兴侯耿炳文。

不然为什么父亲会一直要求他做这样的事情,以前父亲从来没有这样逼过他,但是现在似乎有一种他必须要做这件事,不做就不行的表现。

“父亲,您是不是?”耿旋越想越担心,生怕父亲如他猜想的那样做了,对不起朝廷的事情,所以他赶忙问了一句。

虽然是猜测,但是他内心里现在,就是笃定父亲肯定做了对不起朝廷的事,对不起,当今陛下的事,可能会连累耿家,所以父亲才会做这样的打算让他去当中愈的幕僚,然后帮助人家渡过这次劫难,但是他内心还是不愿意相信,所以想听父亲亲口对他说才有了这样的文化。

“是不是什么?”

长兴侯耿炳文有些意外,自己的儿子似乎想到了些什么,但是跟他想的不一样啊,这不按套路来呀。

“父亲,你是不是背叛朝廷了?”

耿璇,硬着头皮回答了啦,在他心中父亲似乎真的成为了这样的人,这也是他第一次这样质疑自己的父亲,当然这一切都来源于他的猜测,他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也没有听自己的父亲把话说完,就那样猜测认为,父亲,对不起朝廷的事也是,逼不得已操心,或者是父亲把他逼得太着急了,让他什么都不想就想到了这些,其他的方面都跟他没有关系,唯独这件事情,跟他牵扯的太多太多,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才认为父亲就是做了超低,不允许他做的事情,可能会一点点到整个更加严厉导致数百条人命。

“逆子,你到底在胡思乱想些什么,为父是这样的人吗?”

耿炳文一听,气得脸都红了,想不到他为了自己的家人考虑,为了几个儿子考虑,现在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回报,老大,居然,怀疑他是不是背叛了朝廷,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让他心理真有些要吐血的冲动。

什么情况啊,自己明明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现在只是让他去做一下,方中愈的幕僚,为耿家留一条后路,怎么会让他一下子联想到这些,本文有些吐血。

就他现在这个样子,他要是主动去的话,方中愈还不一定要呢。

怎么自己的儿子就这么让人放不下心都说了这么多遍了,让她去给方中愈作幕僚作是为了给耿家留一条后路,让他们更加不至于破败的太厉害。

毕竟他一个长兴侯,就算是德高望重,就算是硕果仅存的勋贵,但是是如果没有他,这一切都将成为烟云。

大明的勋贵,要想保住一个勋贵之家,年久不衰就必须要美一段的,勋贵子弟付出一定的代价来获取这些东西,如果一代人不如一代人,那恐怕勋贵之家的名号就传不下去,早就被别人瓜分掉了,首代的贵,也可以用军功来代替,那,第二代第三代呢,总不能每个人都去打仗拼命吧,再说了哪有这么多可以打朝廷,要是光靠打仗就可以让这些不断的传承下去的话,只能不断往外扩张,但是这可能吗?

不可能,至少目前的大明,不可能,没有人会做这样的事情,更别说那些武将勋贵做过队的,完成了,

文臣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历朝历代的掌权的皇帝和文臣都不会会让武将勋贵的力量太强大,毕静唐朝时期那些拥兵自重的藩镇都是前车之鉴,如果让他们做得太厉害的话,恐怕皇帝的位置也不会坐得稳的,这一点任何一个人都能想到,更何况现在是大明王朝太祖高皇帝的丞相之后已经总揽全国军政建文皇帝朱允文,目前也是这样做的,所以这些东西都不会存在在。

“老大,为父再告诉你一个消息。朝廷并不安宁,有些事情不是像你看到那样那样简单,所以还是多学学吧,为父再给你一天的时间考虑,如果你真的愿意去的话,就去不愿意去的话,我再跟你的二弟和三弟商量商量,相信他们会有人愿意去的中愈在京师里的名声还不错。”

似乎发现了自家老大的想法,耿炳文已经不愿意说了,既然他已经不太愿意,那就再考虑考虑吧,也许老二和老三愿意了,长兴和肝病,这时候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大儿子,似乎和之前的表现不一样。

也许是之前经历的太多,所以他想的太很多很多。

这个时候想这些也并不是,不可以,毕竟燕王朱棣的叛乱已经被平定了,光凭这一件事情的结束,朝廷就会迎来一定的稳定时期,但是真的很稳定吗,你并不像现在看到的如此平和,总是有一些人会在暗地里做一些事情,心病已经猜到了,那些人至少,他发现了一些事情根本就不对头,但是他又抓不住到底是什么,所以,他想要借助中域的力量,自己儿子送过去也能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

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还能不能帮助的方中愈为房中晕,目前看来。

并不缺乏什么东西,军队的支持,有魏国公徐辉祖,驸马爷营大将军盛庸,甚至是金王继续对他都很敬佩,所以在军事方面,可能他们加起到了作用,但不会像之前那么大了,如果是文臣这边,她的父亲方孝孺是江南儒家领袖,再加上他自己的那些攻击,也有很多士子们愿意支持他,再加上经理做些事情的,很多方方面面都改变了,这些东西都是他实打实的功劳,所以,并并不缺乏,自己能不能在这件事情帮上忙,能不能搭上最后一班车,但是他还是想尝试一下,更加不能败在他手里。

从太祖高皇帝的手中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现在他还不能享福,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享受到开国勋贵的荣耀的话,那他这一辈子就白努力了,身上的刀疤还有好几处呢,所以他必须要为自己更加留一个,后来。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方中愈,这是他为自己和更加压的一次吧!

他不傻,反而他看得很清楚,这段时间他觉得方中愈才是那个影响大局的人,以后肯定会再吵监上大方光彩。

第0975章铁铉大人的选择第0230章 一场宿醉一场梦第0320章 临行的锦囊妙计第1046章 显而易见的变化第0257章 京师潜藏的秘密第1180章 活着比什么都强第0690章 天意下谁敢敷衍第1045章 可谓高处不胜寒第0059章 买卖后悔药(求推荐)第0351章 付出会有回报的第0688章 暗地飞来一支箭第1136章 清者不用人自污第0974章如影随形锦衣卫第1205章 文臣体系的妥协第0109章 这就尴尬了第1142章 懂了的就是好的第0040章 屏风后有人(求推荐)第0072章 不是针对谁(求推荐)第0399章 驻颜有术大人物第608章 一分钱是一分货第0170章 学问大还得学习第400章 泼皮无赖锦衣卫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0675章 蓬勃发展看今朝第0442章 梅驸马爷的担心第0660章 此去仍是少年郎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荐)第0620章 天子授课到天亮第0175章 洗洗刷刷好干净第0926章闲着没事琢磨人第0979章 反对者选择支持第0586章 缺人是个大问题第1069章 讨要两个好物件第0590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0223章 姐妹间深入交流第0858章 工业技术的突破第1179章纠结的亲密君臣第0543章 做利于自己的事第0376章 黎明之前静悄悄第1217章 继承天下的样子第1245章 复杂的朝廷趋势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强大明第1104章 责任绝对重要性第1197章 忙碌才是大主流第0509章 着急的小方大人第0550章 不问鬼神问苍天第112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0871章 这个皇帝不一样第0332章 建文真干得出来第1161章 建文皇帝回来了第0650章 碧波荡漾扬风起第1216章皇帝是不妥协的第0987章太子爷身边的人第1225章 牺牲就彻底一些第1049章 太子殿下的疑惑第1130章 太子的计划考量第0864章 最了解的贴心人第0947章 最好的时代有你第1041章 未雨绸缪顾后世第1147章 认真授课方伯爵第1095章 武装力量的强大第0717章 宫里到底要做啥第0171章 小幼苗也要呵护第0917章 英雄所见略同否第0736章结局开始就注定第0030章 我儿不懂事第1248章 时间最好的解药第1172章 百姓的自我救赎第0567章朝廷里的聪明人第0133章 自古天家无小事第0767章 困飞的太子殿下第1092章 泉州府的风向标第0097章 桃李满天下第0643章 京师远行落繁华第0452章 一场战争的改变第0712章 维贤者可封王爷第0459章 真的兵败如山倒第1015章孔家家主的后路第0832章 热心的皇后娘娘第0288章 他也姓朱不是吗第1182章 要不撒手不管了第0971章做大蛋糕分着吃第0370章 晋藩不看好燕王第0051章 大耳朵叔叔(第一更)第0867章 无他维杀戮而已第0742章 烹饪学校的麻烦第0551章 大明海疆几何多第1017章害怕的老大人们第1210章 着急的人太多了第1243章 乐观处事会好些第1111章 朝廷的潜在意思第1101章 给自己找台阶下第0025章 朝堂闹翻天(求推荐)第1021章一句话你要脸吗第0014章 卖报小行家第0011章 臭味满京师第0584章 一发动全身颤抖第0692章 年轻那就是资本第0346章 晋藩的十万兵马第0389章 谢王爷不杀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