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4章 海军都督府新建

顺竿爬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别人给了一个台阶,自然是要下的。

燕王朱棣从来没有想过建文皇帝朱允炆会这么的好心来看他,还不忘给他最近的解决方案。

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对于他来讲,从来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可是不知道心里就好像有一团火一样,神不知鬼不觉,悄悄地影响着他,让他不得不来到这里。

房间外面除了方中愈以外,其他的锦衣卫都隔得远远的方中愈就在那里,他可以清晰的听到见皇弟朱允炆和燕王朱棣谈话的声音,但是他没有进去,也没有过多的想着。

在他想来不管是往南去的,澳大利亚往北去的美洲还是非洲,现如今来说,对大明都太远太远。

大明现在连自己国内都还没有搞定,甚至是对于南方海域都没有办法控制,更别说,更远的地方去了。

今日说服燕王,朱棣只是他目标中的一个,建文皇帝朱允炆来见了燕王朱棣也是给其他的诸位王爷一个安心的打算。

毕竟陛下已经将事情做得好了,没有必要再做得更加的严重。

“王叔需要什么,可以和这里的锦衣卫说,只要朝廷能够提供帮助的,一定会提供帮助。”

“知道了。”

燕王朱棣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去写文,对于他来讲,他还在被囚禁呢,没有那么多的话,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希望要感恩。

皇帝朱允文早早的离开了,猜的人猜到了,也不敢说不知道,人依然有些恍惚,毕竟突然出了这样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只是这一次之后,他们突然发现,燕王囚禁的地方,生活突然变得好了一些,那些锦衣卫也不像之前那么严肃了,而且又不懂东西,源源不断的送进整个院子。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他告诉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办法,后期还要做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办法稳定下来的。

如今大明的商业,慢慢的在恢复正轨,因为商人的地位逐渐提高了,但是商业和政治是不一样的,因为商业在很多人眼里是聚敛财富的东西。

他们还认识不到商业,也是可以给朝廷提供赋税的。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现在如今不仅仅在考虑政治,也在考虑商业,他需要给自己手下的这些人一个明确精准的定位,树立好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团结起来将整个帝国做得越来越大。

看这方中愈写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心里也都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到如今印刷行业协会跟方中愈的关系特别的好,所以方中愈所提供的资料,他们都是广泛的应发,当然前提是不涉及到国家机密。

毕竟方中愈的手稿都是有专人进行过校对的,所以只要太过涉及民生的都可以,但是涉及朝廷太多的,都没有大量的开发。

百姓也越来越愿意做这些东西,还有不少人如今也愿意花钱为自己出书,广泛的刊印天下,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整个印刷行业的发展。

兼容并济是需要专业的,现如今朝廷所给的政策都非常的温和,至少没有做太大剧烈的变动,而引起百姓的不是。

这个时代的大明在整个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头号强国,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的中心也不为过。

当然,这也是前朝历朝历代这样的想法,他们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儿,境外的国家,都是穷山恶水,甚至是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蛮夷之地。

在方中愈将大明混一图,公布之前,恐怕很多人都不了解,既不了解大明自己,也不了解大明之外,或者说他们的心态就是不屑了解。

所以宣扬文化就成为了一个重中之重,这也是如今大明宣传部的管辖范围,他们如今正在大力的宣扬这些。

有些需要务实精神,可以说的平白一点,但是给大明人信心,甚至是教导大明人要多看看大明,多了解一下,大明的时候,他们却显得特别的正式。

建文皇帝朱允文是一个成熟的皇帝,但却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他也认识到了,也许以前他的思想太过浅薄,或者说太过的自作主张,想得太过天真,所以现如今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地方要学,不仅仅她自己要学,还希望整个朝廷的官员和宫中的人跟他一起学。

其实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的计划还是断断续续的,因为很多地方适合改革,很多地方却没有办法,没有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基础来做支撑的话,大多数东西都是昙花一现,甚至是就好比最开始,建文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出现的那些新政,到后来其实都是乱政。

后面所造成的影响不是1点半点,虽然说江南的老百姓们,或者是那些士族们对建文皇帝朱允文很是感激,甚至是把他当作心中的偶像,但那并没有什么用,毕竟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并不是只有江南地区才是大明帝国所拥有的地方。

之前他们享受的特权已经够多了。

所以如今朝廷上的改革还算是比较温和的。

大明水师的改革已经提上议程了,但是具体到水师的管理这件事情并不轻松。

大明往北到辽东,往南到广东沿海地区都有水师,卫所也有很多,但是力量其实特别的分散。

如果他想要保卫大明的海疆,甚至是进行强大的海上贸易的话,都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作为保障。

但是如今分散在各地的水师力量,想要聚拢起来,要费的心思将会非常的大。

对于方中愈来讲,他做的事情都只是提建议,因为他并不是专业的。

该操心的还是要让别人操心,该交代的事情他已经交代好了,至于怎么做是那些官员们该考虑的。

“雨辰,派人通知童俊大人,让他来京师一趟吧,调令就让兵部那里直接发过去。”

其实方中愈之前一直在想要让谁来做这个海军都督。

想来想去都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后来他想到了童俊。

在镇江呆了那么久了,再加上背后依然还有力量,让他来也不错。

所以他大概跟建文皇帝朱允炆提了一下,朱允炆也同意了。

щшш ¤тt kān ¤C ○ 从确定组建海军,也就是改变大明水师还有开展海上贸易之后,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在以前的锦衣卫基地附近的一大片空白区域中,画出了一大片的区域,开始为新的海军筹建一个总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是新成立的一个都督府,但是却不愿意放在城中。

这也是方中愈要求的,毕竟海军都督是区别于陆军的,以后所要做的事情也是跟陆军有所区别,再加上它将会采用最新的军队条例进行培训,所以还是要跟以前的有所区别才好。

皇家军事学院里面也新开了海军军种,而且海军课程正在从全国各地的水师,水站,卫所中挑选有经验的千户和士兵到京师来担任教师。

因为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而且处处的装备也差别,所以几乎每一个差一点的水师都来的人,毕竟他们也是来交流学习的,如今朝廷正在北方轰轰烈烈的编练新军,现如今提高他们损失的地位,他们自然是巴之不得了。

所以当那些人磨磨蹭蹭,从各地赶来之后,进入皇家军事学院,突然发现了京师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些人以前来过京师,但是却没有看到过如今这样热闹的景象。

他们如今更多的了解都是从报纸上,因为报纸上多少还是有一些夸大的成分,所以他们还是很努力的在做这事情。

这个时代人心还是比较淳朴的,所以荣誉的奖励和整个官僚体系和百姓们的认可,更加让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前程做打算。

远在镇江的童俊还不知道,因为方中愈之前跟他聊天,现在方中愈要调他进入京师。

那个地方或许是他从来也不愿意来的吧。

不过没办法,既然已经决定了,还是听命吧。

兵部的调令很快就签发了,有锦衣卫这边的人员快速送到了镇江府。

童俊接到调令的时候也是一阵诧异,但是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只能苦笑着答应。

镇江府离京师很近,所以很多消息他也是大概知道的,现如今只是不确定自己到底会去哪里,但是他知道这里面没有方中愈的推动,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个年轻人到底要做什么?

大明现如今商业运转,其实并不是一个太过整体化的东西,而是比较简单的经济模式,那就是产出再卖出,而那些行商们就担当了中间的中间商,把这个货物从南往北,从北往南,从多的地方用完少的地方。

要改变这些,现在还不是太过简单,所以方中愈之前带领着那些公子哥们做的一些改变,只是缓慢的推动,要改变整个环境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过如今还好,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朝廷的诸位官员们也是支持的,毕竟他们家也有不少的人参与了进来,现如今来说,调动了整个国家的积极性,这也是一个必然存在的过程。

今年的条例与法律都在慢慢的出台,经过大家讨论之后,将会正式刊发大明律,如今的修订版越来越多,使得大理寺不得不暂缓他们的公布,而是不断的修订,直到达到他们都认可的一个地步之后,才一起办不出来。

建文五年是一个让人很多人都记忆深刻的一年,毕竟前三年大家在打仗,第四年大家在休养生息,而第五年就是要好好努力的搞发展。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前面的发展就是为了战争做准备,虽然有些人看到了,但大部分的人是没有印象的,他们只知道自己如今能买到越来越多的货物,他们也只知道现如今消息的传递特别的快,比如说那些报纸,又比如说以前如果要给家乡寄封信,还要拆,认识的人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送到,但是如今通过朝廷的邮寄系统,却可以快速的将自家的信物和物品送往老家。

皇家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就要到了,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但是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现如今才刚刚准备入学。

最后消息下来了,皇家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将在三个月后进行,也就是说,这三个月新生入学之后,将会接受统一的训练,称之为军训。

在学子们入学之后,他们都收到了一份来自郑左书坊和兵部大都督府,国子监,共同印发的,关于组织新生参加军训的通告,甚至那一份上面还有他们的考核目标。

不管之前他们是怎样进入皇家军事学院的,但是可以肯定,这些人都是凭真本事进来的,不管是哪一方面的真本事。

拿到军训训练大纲的人们,脑袋里都是蒙的。

当然那些在军队里呆过的,从军队里挑选出来的人并不意外,因为现在北方编练新军的考核之中,本来就有那些列队转体一项。

作为皇家军事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他们既是享受特例最多的,当然也是要求最严格的,因为他们的风向就代表着以后朝廷所组建的各个学校的方向。

现如今,朝廷投入的非常的大,所以什么时候才会有回报,大家并不知晓,但是这一群学子来说,他们非常的兴奋。

建文五年二月初一。

这一天是皇家军事学院军训的第一天。

学生们现如今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对于他们来讲,虽然没有去给他们量身定做,但是因为号码都是均码的。

那技术还只能做小号中号,大号三个号码。

朝廷给他们设计的服装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起来既干练又大方,甚至是在研究他们的校服中间的过程之中,还促进了染布纺织行业的发展。

这是那些老师们没有想到的,甚至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都没有想到都没有想到。

是的,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好事。

第0739章 变革只在一瞬间第1186章 百姓心中的风雨第0990章千古骂名也担着第1244章 对外战争好法子第1044章 西北边境的重担第0292章 送一个人进宫去第0232章 罪奴营外收人心第1158章 你内心里在害怕第0994章 晚节不保那不行第0277章 朋友之妻不可欺第0583章 民间资本的介入第0279章 大家都挺不易的第1180章 宣传部的口子大第1088章 孔家的消息来了第0721章 封王之事定乾坤第0535章 山中有鹰好几只第0432章 没有简单的事情第1154章 暂时离开是相聚第0256章 两条大鱼别错过第1083章 不知道的初始态第0338章 高手之间的交锋第1013章青史留名的太监第1055章 临别赠言辟入里第1222章 这不是一件好事第0526章 今夜有梦待月圆第0792章 经济仅仅是手段第1033章 有一座城池叫归化第0698章 祠堂一跪抵过往第0130章 听宫闱秘事第1183章 这是帝国的未来第0735章 一场解惑一场愁第0772章 北方晋王的心事第0188章 乔装打扮的打探第1194章 朝廷的手太松了第0354章 大明主人叫建文第0629章 宿敌出现磨刀剑第1034章 暗藏的危机体现第1230章 背后的支持不缺第0198章 背锅我是认真的第0998章混乱起皇族更换第1031章 草原部落的没落第1164章 永远强大的后盾第0623章 悔恨没有金手指第0205章 刀该饮血剑杀人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第0091章 孝子贤孙啊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0997章绣口一吐要爵位第0190章 死马要当活马医第1121章 做人做事的准则第0575章 可叹天命不在孤第1209章 活着的死人故事第1097章 皇帝的放纵成功第0534章 到底看出了什么第1167章 帝国出现的危机第0648章 昨夜太平在京师第0341章 假消息后的波澜第1144章 太子真的不知道第0596章 嘴皮上磨出的泡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第0431章 会变成什么样子第0964章 诡秘的御前对话第1188章那是活着的本事第0185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第0320章 临行的锦囊妙计第0731章 一言一句论大明第1047章 南巡路上心痒痒第0057章 朕的棺材板(第二更)第1054章 真正退出的人物第0543章 做利于自己的事第0869章 人生七十古来稀第0618章 忠心耿耿老钟叔第0621章 认命的朱家天子第0745章 五件大事的解决第0883章 消息的轰动效应第0011章 臭味满京师第1075章 永久的大明故土第0142章 花了银子买黄汤第1049章 太子殿下的疑惑第0339章 请叫我那个三胖第0493章 心软还是为大将第0055章 陛下失踪了(第二更)第0220章 有权咱们就任性第1106章 没有什么想不通第0789章 千辛万苦开路难第0446章 中愈媳妇有着落第0956章 洞房昨夜停红烛第0001章 初临应天府第0402章 太祖属意四皇子第0937章该来的总要来的第0086章 母亲进宫了(求评论)第0532章 每个人不同思量第1105章 他真来了请睁眼第0644章 军中忙碌话家常第0453章 不为他人做嫁衣第0874章 这套体系不实用第1116章 大明太平盛世否第0682章 陛下吃肉我喝汤第0181章 谁告诉你它存在第0297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