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6章 只要锄头舞的好

人们总是期待着什么事情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因为那样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如果让别人掌控一些东西的话,大家最多的都是失落。

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就好比房租给如今来了这么久,还没有完完全全的适应,整个大明朝廷,但是他知道他现在所做的事情都影响了很多的人,影响了很多的事情。

建文五年过得并不平静,因为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虽然主要的精力是为了在京师这边,但是地方上的事情还是一波接一波。

这是一件无法改变的事情,因为朝廷这边的政令多变,事情也是一部接一部的出现的问题。

再加上改革的事情,由京师到往地方各个府县的人,对此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真正能够完完全全实行新政策的,除了京师附近和那些强权人物镇守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比较困难。

但有变化总是好的,至少可以让很多人知道,事情正在一步步的解决。

各地的学堂之中,正在不断的教学新的知识。

一些新的学科正在教学,比如说化学,比如说物理,当然都是比较初级的东西。

方中愈之前,把他记忆中所有设计上的知识能想起来的都收集起来编纂成书,再加上属下团队的帮助,现在这些都已经开始讲课了。

当然,难度也在慢慢加大,虽然他希望那些课程能让更多的人都可以学起。

但是基础来说,对于很多人还是有非常大的压力的,所以现如今只能慢慢的来。

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制依然是两年,或者是三年之后,还在具体的讨论之中,但是有规律的学院生活还是比较短暂的,在第一年的时候,他们必须要源源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不仅仅是军事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

在第二年的时候,他们就必须离开学校,开始进行正正的外地调查。

这也是比较严肃的,因为建文皇帝朱允炆亲自给他们讲,地理学和地图学,他们必须要去各地去参观古战场和那些关卡。

当然都是成组去的。

大明各地的军事卫所他们都将去参观,不管能看出什么东西来,只要他们能够写出东西来,都将成为他们的学业成绩。

这里面可没有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就算是之前,他们都是一些读书人,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也能变成真正的战士。

离开学校之后,他们也能行万里路,增长见闻。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那些学子们必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获得最后的学业成绩。

这样的道理也是非常简单的,因为现在建文皇帝朱允炆想要培养的是真正的国之大将,也就是他们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而不是那些只会在学院里吹牛纸上谈兵的人。

皇家军事学院的招生还在源源不断的进行之中,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并不是按真正规定的,一年一年来招生的,在前期还是快速的挑选合格的优秀人员。

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在前期要不拘一格,慎重的挑选人才,如果后期各方面都稳定之后,还是可以按照真正的一年一年招生的。

当然怎么说都是他们有道理了,老百姓们也没有太大的怨言,因为跟他们的关系都不大,至少他们不去参加选拔的话,只能说去看看热闹,而一些真正参与选拔的人就比较高兴了,因为考一次不中,回去训练训练,弥补一下自己还能来考一下第二次。

建文六年,兵部尚书齐泰离开京师,带着陛下的旨意,开始向北巡防,各军各县。

对外宣称是要检验一下各地如今实施新政的效果。

这也是朝廷急需知道的事情,但明眼人都知道,派谁都可以,但不能派兵部尚书来,那么如今兵部尚书齐泰已经离开了京师,只能说明一点,这项检验还是更多的趋向于军事方面的。

北方新军编练已经渐渐出了效果,甚至是还传出了他们深入草原,打击草原部落的事情。

南方边练海军的事情也踏上了一程,海军大都督童俊正在沿着大明的海疆四处巡查,练新军。

所以让大家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暖阁里面,现如今正坐着朝廷上的诸位大臣。

按照之前不断的改制,现如今朝廷里的大臣,虽然以六部九卿为首,但是有越来越多的部门成为了权力越大的部门,所以里面还有不少人参与旁听。

“陛下,如今全国各地都在按照朝廷的旨意开办乡学,乡学里面开办武学课程,甚至是不断的推广体育课程,如今报上来的话,各地已有参与正常武学学徒两万余人,这些学童年纪都不太大,大约10到16岁,因各地情况不一样,所以分布不是特别的均匀,北方各府县要多一些,南方反而更加轻松一些,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

驸马梅殷回来了,这也是他首先做的事情。

他来这里也是因为要按照朝廷的旨意,将北方的新军继续扩建。

之前编练的几斤,现在都已经可以独立成军了,当然还需要跟他的配辅助军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些单独。

统兵大将当然还是要用之前那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将领,更重要的是下面的军官。

新编练的新军没有采用卫所制的世袭,不管是什么,都需要依靠军功来获得。

那些实习的军官们现在也有新的考核方法在考核着他们,如果他们能够坚持下去就货的事情,如果不能坚持下去,就没有办法得到那些东西。

但是总不能让那些小兵们去送死吧,当然,官员太少,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新军成长得太快了,但是对于军官的培养还需要实践,这些经验可不是说简简单单就可以得到的。

“武学之事朝廷既然已经恢复一年多了,但是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是很好,以老夫之见还不如把这些事完全交于大都督府来做。”

大将军盛庸也回来了。

按照他的想法,并不毕竟不了解前线的具体情况,让他们来制定决策还是比较慢,如果能有大都督府全权做主的话,恐怕能做很多事情。

按照之前他们商量的,其实驸马爷梅殷,也是这么个想法,但是考虑到建文皇帝朱允炆也考虑到兵部现如今所掌握的事情,他还有些纠结,毕竟如果真的他们这样做了,可能影响的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很多种方面。

“这个数据朕也看到了,不过北方各府的人数多,南方的人数少,虽然说各地的风俗民情不一样,但是年轻人那么多,还是要让他们多练练体魄的。”

“陛下说的是只是,既然要扩建北方的军队,那么基层军官是必须的,现在还需要想个办法。”

驸马想到,非常的简单,其实之前对于他们来讲,基层军官能从士兵中挑选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如今朝廷要有新的想法,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把军队的素质提高,就不得不依靠那些从学院里出来的人。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皇家军事学院的一期生,现如今理论知识也学得差不多了,无非就是差一些经验,没有上过战场和上过战场的不一样,这些证都知道,可是相比于其他新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确确实实已经强了不少,如果你们同意的话,这一期的一期生可以借你们使用,当然要通过你们的考核,如果考核通过的话,让他们再留军中继续发展,如果不通过的话再打回学院。”

建文皇帝朱允炆之前也考虑到过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今天就索性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他没有去征求方中愈的意见,因为这件事情他自己能做主,而且按照中愈之前所做的方法,除非也是差不多这样子,毕竟学生兵也不是不能用。

在场的六部尚书和都督府的将军们,虽然有些不太满意,但还是只能点点头,因为太过于着急了,不过这样也好,把架子搭起来,对于大家都好。

建文六年会不会打仗,没有人说得清楚,但建文五年,北方军团的动作还是挺多的。

建文六年会不会对外作战?那么总是会惹人注意的。

但是一个大兵团的军队转变不可能那么简简单单的说组建就组建起来的,不说这些,新兵训练还有装备粮草,林林总总的想要打造一支精兵,最起码的时间恐怕要五六个月。

也就是说,现在朝廷的决议已经缩短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军队的磨合,士兵与这些学生兵的磨合更需要时间。

所以磨磨蹭蹭可能一年就过去了。

北方军团也只是一个模板,后面各地将要怎样改变,他们又能获取怎样的利益,还有待说明。

“陛下,全国各地蒙学,乡学,虽然逐步推进体育课,方便学生锻炼体能,但是,陛下您也知道,这对于粮食的消耗是特别大的,各地府县,虽然只承担一部分,但有的府县难以承担,所以这件事情朝廷还需要多做考虑。”

“这件事情早点提上议程吧,不过大家也知道,锦衣卫派出去了不少人,在南洋各地寻找高产的粮食作物,朕已经听他们说寻到了不少好东西,不久将会在山西陕西,各地试验种植,虽然可能还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但那是咱们现在所能用到的最好的办法。当然,这都需要时间。目前的话还是加大各地的粮食产量吧。实在不行,定出个章程来,由朝廷这边统一拨款。”

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是比较欣慰的,这些大臣们,如今总算是人在朝廷上多想一些办法。

如今户部和吏部,不仅仅加大基层的管理,而且加大了税收控制,大明的国库开始渐渐的丰盈起来。

看着日益丰盈的国库那些官员们也不得不认为方中愈之前的方法是正确的。

朝廷的官员们要不断的盯着他们,他们才可能做好事情,更加注重朝廷的税收。

更重要的是,朝廷这样做了之后,百姓的日子似乎没有变差,反而变得越来越好了,朝廷也更加有钱了。

“好的,陛下,这件事情我们会抓紧时间做的。”

“陛下,其实现如今,新军的事情已经渐渐的上了议程,现在兵役制度您看?”

驸马爷梅殷突然提到。

兵役制度?

卫所制啊!

其他的官员们一脸懵逼,怎么突然提起了这样的事情?之前有风声吗?

到时各部尚书买,没有那么紧张。

虽然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但是能走到这个位置,他们多少也能猜到一些前线的几位统帅突然都回到了京师,肯定是有大的事情的。

长兴侯爷耿炳文也带了勋贵来这里。

这就说明至少在军方这边是达到了共识的。

文官们都是有一些想法,不过这毕竟是武将那边内部的事,看这个意思肯定还是一场大的变革,所以他们也只能静观其变。

“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建文皇帝朱允炆让他先介绍一份,其实在之前他们也上过折子,简单的描述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建文皇帝朱允炆也跟方中愈探讨过。

大致的意思,方中愈也跟他解释过,但是方中愈告诉他的是,一切都得依靠前线,具体的情况来看,毕竟只有他们前线的将军才是最了解大明的所有军队的。

大明幻夜骑的存在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天子亲卫,再加上用锦衣卫的方式来训练和真正的军队来训练是不一样的。

“陛下,从北方编练新军的状况来看,如今可以说为所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当然成并不否定它存在的意义,但是如今大明的发展更快为所知,已经牵扯了大明太多的力量,浪费了太多的优良兵源,所以成盒诸位统帅商量过,希望能够改变整个军队的态势,所以打算采用卫所制和义务兵役制相结合的制度。”

卫所制和义务兵役制?

虽然不太懂,但是能理解。

这是要挖地基啊!

第0772章 北方晋王的心事第0344章 真假历史的选择第0174章 儒生屠夫间变换第0678章 欲攘外必先安内第0666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0936章吃瓜群众年年有第1002章恶作剧的皇帝佬第0312章 圈套背后的猜测第0244章 忠贞不二齐先生第0658章 水军都督的重担第0623章 悔恨没有金手指第0098章 开创新时代第070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0565章 年轻一代的争锋第0135章 铁三角间的裂痕第0402章 太祖属意四皇子第0948章一纸空文大明律第1005章这件事情有问题第0361章 好一幅出浴美图第0784章 文臣武将一言堂第1195章 试试杀猴给鸡看第0131章 十年前的旧故事第0917章 英雄所见略同否第1081章 说的道理是道理第0207章 一朵可摘黑玫瑰第0551章 大明海疆几何多第0450章 忠臣只有一张嘴第0147章 强扭的瓜甜不甜第1108章 百姓中来百姓去第0021章 师兄弟畅谈(求推荐)第1164章 饶了他们的性命第0680章 混一图出老人惊第0090章 徐四的谋划第0878章 没困难创造困难第0360章 晋王家特殊癖好第0820章 泡妞我是专业的第0526章 今夜有梦待月圆第0028章 大明混一图(求推荐)第025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0209章 这姿势真的很美第0870章 三保大人的发现第0058章 钉子埋得深(求收藏)第0853章 驱赶豺狼喂虎豹第0740章 有些事情还得做第0769章 野心勃勃的麻烦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第0143章 淮上军营豆腐块第0741章 用钱砸出工业潮第1065章 润物无声投发展第0394章 没切鸟的岳不群第0352章 府里来了个对头第0180章 手下有个活阎王第0219章 风一样的飘扬去第0744章 天下是年轻人的第1107章 朕想看看帝国船第1110章 贪多嚼不烂是也第1168章 破而后立选出来第0327章 真心认错王爵复第0189章 欲戴王冠必承重第0032章 兵部遭贼了第0718章 预测逃命的本事第1159章 屠龙勇士变恶龙第1150章 迫不得已的地步第1151章 进宫引发后遗症第0670章 大明战兵保家国第0169章 也能玩点大手笔第0196章 枭雄有粗人玩法第1000章 有些事出乎意料第1057章 强大的帝国后盾第0246章 大明大救星来了第0146章 千古留影看众生第1058章 规划未来事不休第0290章 好鱼饵撒出去了第0640章 帝国风云将再起第1187章 停留在北方的人第0590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0448章 影响生命的藩王第0987章太子爷身边的人第0523章 普天之下皆王土第0309章 鬼门关前走一遭第0963章朝中一念心惊变第0646章 大势所趋逃不掉第1082章 终究是逃不过的第0621章 认命的朱家天子第0491章 鸣金收兵的背后第1139章 抛弃权力的游戏第1141章 战争的正义与否第0961章 说的比唱的好听第1216章皇帝是不妥协的第1054章 终究逃不掉命运第1200章 政治绑架的正义第0884章 发财了大家一起第0957章 他的无私并不好第0651章 帝国首脑在徜徉第1093章 终究会回到原点第1174章 年轻人最喜欢的第1199章妥协后一直卧倒第0230章 一场宿醉一场梦第1184章 敏感时期的帝国第0881章 绝密消息引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