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0章 认知偏差海权论

人与人之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因为认知的偏差性,婚姻很多事情,彼此的想法是不一样的,那我接下来所做的事情也就不一样。

这也是在整个事情才能告诉那些人,有些事情是可以变化的。

四少爷徐增寿的沟通,让燕王朱棣一家感觉到,现如今朝廷的变化,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虽然燕王朱棣也能在王府里获取外界的信息,但是肯定不如徐增寿这个自由人得到的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番交谈之后,他们不仅表现出了深深的惊讶,但同时也感觉到方中愈在整个朝廷中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四少爷徐增寿没有想到他的大姐说出了那样一番话,所以他有些沉默。

看着他这个样子,燕王妃是似乎想到了些什么,摇了摇头说道。

“别怨恨你大哥了,你大哥这也是给你指了一条明路,既然按照你所说,朝堂已经决定了,你姐夫会远赴海外,那么如今你留在京师也根本起不了作用,甚至可以说你的后半生已经决定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你大哥既然肯放你出去,自然也会在朝廷那边打点好一切,只要你能离开就是跟着你姐夫以后照样会有好日子过,不比留在京师里强。”

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东西,可以是一个人的面貌,也同样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态。

四少爷徐增寿一下子就明白了大姐所说的话,他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仗着自己是纨绔子弟身份在今世里胡来的人了。

要是大姐刚刚没有说的话,他还真想不起来,可是刚刚只强调了这么一下,他一下子就好像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的。

大哥是为了保护他吗?

大哥,这是在给徐家留后路,难道朝廷现在已经容不下大哥了吗?

不可能啊,大哥如今在北方掌控着北方新的一大部分兵权,甚至可以说徐家的威望已经让大哥走上了更高峰。

不管怎么说,大哥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那么大哥现在所有的做法,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保住他的命,给徐家留一条血脉。

简单的来说,现在可能真的是为了他,四少爷,徐增寿一下子就愣住了。

三个人又聊了一些事情之后,四少爷徐增寿离开了,带着对于大哥的歉意,对于徐家的责任离开了。

过去的事终究过去了,现目前他只能往前看,因为如果他不把这些事情做好的话,大哥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他甚至想到要不要去跟大哥说一说或者说送一封信过去,可是最后他想了想,还是选择了放弃。

大哥没有明确的跟他说,你就是说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公开的说。

那么就保持现状。

现如今,朝廷和地方是两个不同的状态,朝廷正在不断的制定新的计划,五年计划正在不断的完善,而那些初步计划已经在不断的实行之中,而地方上有他们自己的考虑,虽然朝廷的命令比较重要,甚至也无法反驳,但是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不同的状态,他们必须要为自己的后世打算,毕竟如果贸然的改革的话,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麻烦,那么他们的升迁可就出现问题。

但是他们心里清楚,朝廷现在的需求和他们的需求是一样的。

按照方中愈的构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那么他们必须要完成自己所做的事情,谁也不能逾越,甚至事不能违反,就算是放假也不能有丝毫的僭越。

这样的制度和理念正在不断的被完善。

这也是他们所追求的。

大明的水师如今正在不断的训练,大海权论已经在大明报上公开讨论了。

方中愈提出来的思想正在被大家广泛的讨论,童俊担任海军大都督之后,聚集了一大帮人,进行了理论基础的验证,甚至是江浙一代的学子们进行讨论完善,最后形成了完整的以海洋为疆域,用战舰扫平海盗的理论。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地位已经非常的高了,自然不需要在这套理论上挂名了。。

方中愈提出来这种理论之后,建文皇帝朱允文是非常的支持的,所以当童俊把这番理论广泛的宣传的时候,老百姓们也已经习惯了认为海军都督府如今才是着重发扬海军精神的人和势力。

百姓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事情他们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一点,那就是方忠宇做了很多的事情,也就是说萌芽大部分都与方中愈有关,但是最后能把事情完善的基本上是其他的专业型学子。

海军都督府正在筹办属于自己的海军大学,这是皇家军事学院开办以后,另一所军事学院。

不同于兵部和国子监都督府共同掌管,这是只属于皇家和海军都督府两家的,连锦衣卫都没有参与。

之前还有不少人反对,甚至是兵部的一系列官员上书,直言此事花钱太多,如果并不不参与的话,他们难以支撑这项计划的实施。

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却直接反对。

已经命令童浚开始着人组建甚至是让皇家军事学院派人予以帮助。

兵部和户部之前还是支持北方新军的,也就是说偏向于陆地部队。

但是海军都督府已经独立出来,自然是有更大的话语权,现如今连皇帝都这样说了,其他人也不敢反对,但是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愿意的,所以差距还是存在的。

毕竟掌管陆军的都是一些老将军,再加上平叛战争中那些勋章成长起来的将领,现如今他们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童浚虽然得到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的支持,但是毕竟在军中身份没有陆军将领那样的高。

就算是他背后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支持。

就算是有力量也不敢暴露出来,虽然说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已经不把他们当回事了,但他们总觉得给自己留点神秘感才是最好的。

所以童浚在海军都督府做的事情还是比较艰难的,不过凭借之前自己的手腕,现如今海军都督府的一干人,但对他还是比较服气的,又从各地抽调了优秀的将领入京师,现在做事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来回两地奔波,童浚已经非常的忙碌了,甚至是已经很久没有跟家人团聚,还没有跟方中愈聊过了。

京师之中,正在以五军都督府为基础组建总训导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总参谋部。

但是总参谋部只负责各军参谋总部的协调工作。

因为战争这个事情不能完全依靠在后方的人参与,所以各军之中还是有参谋部的,负责出谋划策。

毕竟北方新军那边已经开了一个头了,现在这件事情做得还颇为顺利,很多地方上的将领都在谋求关系,看能不能在新组建的军事部门中担任一部分的职务。

方中愈这一段时间有一点头痛,因为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参与了多少事情,现在连他之前所记录的小本子也无法提供最近的面头了,所以他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很多不太重要的事情,当然只是对他来说不重要,对于其他人来说却特别的重要,因为他的参与,很多人做事都得考虑到他的想法。

可正是因为顾及他的想法,所以有很多事都延误了,但是方中愈并没有对于这件事情表达太多看法,那些都是他们自己想的,他从来没有说过要去干涉别人的事情。

虽然在很多方面,他有了影响,但并不代表他现在就能跟所有的力量作对,现目前他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暗中发展自己的力量部,是正大光明的发展自己的力量,建文皇帝朱允文也非常的清楚,当中愈现在掌握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是经济上的发展,都远远不断的依靠着方中愈。

可是这发生的道理,或者是一些事情见皇帝朱允文是不太清楚,虽然锦衣卫那边有不断的晨报。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建文六年就这样过去了。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这一年,整个国家正在源源不断的向着更强一步前进。

百姓们的生活愈发的富足了,地方上的事物也愈发的简单,因为法律越来越完善,考察越来越严格,那些官员们想要瞬间不得不努力的作出成绩来,而不是像之前一样看着上司的脸色,甚至是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样的事情还有没有当然有,但至少比以前要少了。

朝廷的民族政策也正在不断的修订之中,按照他们之前的打算,方中愈提出的那些政策基本上都会被采用,因为既然能够花少量的钱,培养出一些忠于大明的不同民族的人,他们还是愿意做了。

所有的事情都在按部就班的做着,至少他们现在愿意做,比之前要好,而不是在那里争论不休,现在他们更看重的是实际的利益。

开疆拓土的功劳谁都想到,现如今有这样一个方法,可以让大明的土地更增加一些,那些人就更加容易了,虽然这样的功劳不会算给自己手上,可是能跟这一同时代的大人们在一起,足够让他们我骄傲了。

建文七年。

第一批的考察队伍,离开了泉州港。

大明水师第一军第一师随行。

整个考察队伍配置极其强大,除了携带大明国书的,正式使团以外,还有各行业的人。

林俊,皇明军事学院地图学的学生。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门生。

之前他接到命令,在学业还没有结束之前,就来到了泉州港的训练基地里。

来到这里之后,他才发现,不是他一个人接到了这样的命令。

做为皇明军事学院的前五十人,他仔细一想,便猜到了大概,朝廷要有大动作了。

不然,不会让他急急忙忙的从京师过来。

这里面人员复杂,各种各样的的人都有,大家在一起培训,渐渐的人也熟络了。

当大家听说他是皇明军事学院里的学生时,大家都是一阵羡慕,但是却不贬低自己,能来到这里的都是各自行业里的尖端人物,至少也是排在前面的人物。

所以对于大家来说,这样的人可以交好,但是也不必贬低自己的身份。

他们现在已经习惯了,朝廷现在宣扬的是各样各业平等,没有像之前那样的鄙视其他行业,除了读书好。

所以,相处的还是不错的。

恩科已经几年未开了,现在的读书人都以考进各大学院为最光荣的事情,虽然很多人年龄大的人不满意,可是奈何大势并不等待他们,所以现在只能乖乖的接受。

和年轻人一起学习那些心得知识,纵然是那些特别固执的人,也不得不在家人的催促下,改变自己的想法。

这件事情解释起来也非常的简单,因为,谁不想过好日子,隔壁老张家的孩子,去了工部学院,现在都已经能够独立在工地上指挥一大帮子人干活了。

人都有攀比之心的,他们自然也不例外,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越走越远,自己的家人却只能,每天背着自己都搞不懂的之乎者也,谁不心里烦躁啊。

所以这样的情况倒是越来越普遍了。

人言可畏。

方中愈做了不少他们不满意的事情,可是,方中愈却让他们不得不重视起来,因为这个年轻人在改变了很多事情的时候,确确实实让更多的百姓,生活变得便利起来了。

所以就算是有意见,现在也得憋着了。

更重要的事情是,现在的锦衣卫特别的低调,丝毫不像是天子鹰犬,所以,让那些御史们无话可说。

这也是大家想不透的一点。

他们并不清楚,方中愈之前已经命令手下的人进行一次大的筛选,那就是对于那些可能会影响锦衣卫前途的人,一律踢出去,或者说减少联系,至少不要让他们代表锦衣卫。

锦衣卫现在要做的就是暗地里发挥自己的力量,而不做其他的问题。

恰恰因为这样,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安全的力度。

咋没有人会盯着这件事情,对方中愈带来大的麻烦。

第1033章 有一座城池叫归化第1193章 大人物的小疑惑第0641章 兴亡百姓皆幸苦第1060章 有趣的人很少见第1079章 帝国的持续发展第0304章 一个不是局的局第0668章 帝国的荣耀风云第0544章 长兴侯府的坚持第0110章 国子监讲课(求订阅)第1217章 继承天下的样子第0183章 山寨最好的方式第0920章大明的人才最贵第0410章 大刀长枪的真理第0522章 外游豆腐回京师第1047章 中愈能当皇帝吗第0385章 又有王爷涉事了第0129章 翻版陈桥驿第0155章 是不是我不行了第1147章 认真授课方伯爵第0499章 燕王府最后时日第1074章 悬在头上的阴影第0527章 坐地日行八万里第0225章 梦只遗落在天上第1097章 分封文武好消息第0638章 寥寥江山楚天阔第1028章您辜负我的敬意第0648章 昨夜太平在京师第1212章 角逐力量的开始第0045章 家里井水甜(第一更)第1192章 皇帝的无奈之下第0930章 弱化皇权的本事第0228章 红绳之上的眷恋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0853章 驱赶豺狼喂虎豹第1192章 皇帝的无奈之下第1160章 淡然自若的臣子第0084章 冥冥有只眼(求收藏)第0698章 祠堂一跪抵过往第0383章 似乎玩过火了啊第1194章 朝廷的手太松了第0976章浑水摸鱼的技巧第0408章 蝴蝶扇了下翅膀第1051章 太子的经营之道第0598章 是后遗症出现了第0844章 一网网住天下人第0251章 刮目相看刘先生第0559章 惊人一语建风雨第0743章 密信所言可为何第0411章 如果在重来一次第0361章 好一幅出浴美图第0805章 一起去捡狗头金第0407章 死仇死了才结仇第0340章 朱棣是个早产儿第0382章 让我潜规则一下第0917章 英雄所见略同否第0705章 帝国南北变朝阳第0891章 功与过世人评说第1195章 有些发愣的大佬第0011章 臭味满京师第0023章 暗卫小有形(求收藏)第1063章 南巡的细枝末节第0160章 御前会议的安静第0040章 屏风后有人(求推荐)第0836章 一些障碍得打破第0737章 一起未央终为王第0007章 北方有流民第0423章 总算有一点变化第0335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1133章 这是回家的诱惑第0709章 一家人情深似海第0475章 突然出现的圣旨第0809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1206章 收尾的工作咋办第0766章 每人位置不一样第0138章 金字塔上掉下来第1112章 赌博那是祖传的第0101章 双面大明报第1011章太监不得干政乎第0690章 天意下谁敢敷衍第1127章 向死而生的贾楠第1029章你太小看锦衣卫第1138章百姓们的好日子第1193章第1124章 帝国的前行之路第0120章 我无以为报第0793章 新事物的大起点第1095章 政策的改变因果第0547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125章 还有家里美娇妻第0078章 又是这小子(求收藏)第1029章你太小看锦衣卫第0854章 帝国善待有功人第0794章 塞王荣耀不容辱第1057章 强大的帝国后盾第1093章 绝处逢生看运气第0770章 帝国体系的建成第0432章 没有简单的事情第0425章 迷茫之中见曙光第1190章 活着都挺不容易第0940章 南辕北辙一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