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1章 封王之事定乾坤

有些时候说话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蕴含的道理却是非常的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的思绪瞬间万千,这也是他们所能想到的一环。

建文皇帝朱允炆不想这样做,可是他不得不这样做,他要为大明谋的一个更加长远的未来。

朱家天下不能在他的手里丢去,那么就只能发扬光大。

守成的君王只能一辈子待在皇宫里面,用奏折来了解天下大事,指挥着朝堂大臣去办理朝政,这不是他愿意做的。

也许以前,他是这样做的,但是现在,他真的不愿意。

朝堂上的事情本来就说不清楚。

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一番话说的是慷慨激昂,蓬勃霸气。

但是对于坐在下面的诸位王爷和燕王朱棣来说,无异于霹雳,因为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了。

皇位让给你又如何?

能打败你第一次,也能打败你第二次?

其他的王爷心里其实还是挺紧张的,但有却不得不佩服建文皇帝这样的洒脱。

虽然他们不愿意相信,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事情,正如见皇帝朱允文所说,能够打败他们,第一次竟然能够打败他们第二次,那些之前对皇位没有什么野心的王爷们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侄子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们太多太多。

再加上这一次飞地的出现,已经把他的声望推向了顶峰。

他们甚至可以预见到,如果这个消息传递出去,恐怕将会引起一场大的风暴。

之前他们没有想到一些问题,但是当建文皇帝朱允炆把这个话完完全展开之后,他们突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真的不如自己的这位侄子皇帝。

朝廷现在需不需要这样的功绩,需要,对于朝廷里的每一个人来说,现在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如今他们之前想要经历的一切。

建文皇帝朱允炆之前,不管他做得有多差,不管他,因为自己的权力对他的皇叔们做了些什么,可是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现在对于他来说。

这份功绩已经足以让他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呆得很久很久。

燕王朱棣这个时候头脑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也许他真的不如建文皇帝朱允文,或者说他内心里还有另外的声音在告诉自己,要是方中愈是他这边的人就好了。

如果到了这个时候,他还不明白这其中的关键是谁在影响,那么他可就真的不配做燕王朱棣了,正是因为他心里都清楚,如果没有方中愈,不会出现目前的情况。

就算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他也可以咬死,这肯定跟方中愈有关。

“也许是我错了。就算是我可以保证服从帝国的命令,但以后呢,以后谁也说不清楚。”

燕王朱棣思索万分,最后说出这样的话语。

其他人也明白燕王朱棣的意思,就算这个时候他臣服建文皇帝朱允炆,可对于以后,以后,他身边的人,以后接任他王位的人。

离大明本土这么远,他们会遵守中央朝廷的命令吗?

“四王叔,朕说过了,大明帝国,遵守华夏礼仪,守我华夏习俗,学我华夏文化,在这里朕所说的话,自然会起到令行禁止的结果,但是大明南洲离本土之远,恐怕超出了诸位王叔的想象,那里本来朝廷的力量可能就有限,但是只要那里的百姓说大明话,遵从大明礼仪,他们自然会以大明为榜样,当然朝廷也会另外选择一名勋贵,世镇南洲,代表朝廷,行天子事。”

建文皇帝朱允炆说出来的话,这才是他所想表达的意思,诸位王爷们也明白了,朝廷虽然让两位王爷有了世封的封地,但是还是要受到朝廷的监管,只是这个监管的力度却放得很松。

他们心里现在也知道,这也是朝廷现在能做的最大的让步,毕竟朝廷需要有人来守住大明的国土,况且那里人生地不熟,要想永永远远的掌控在帝国手中,必然需要强有力的人物,正是如今燕王和齐王是最好的人选,至少在建文皇帝朱允文眼中是这样的,其他人也没有多余的话说,毕竟刚刚争取的人已经争取过了。

“那好吧。我知道了。”

燕王朱棣想到自己的这个侄子真的是越来越了不起了,紧紧的抓住了他的软肋。

但是确确实实收到了他的心里话,这毕竟是他们的江山,朱家的江山,要掌控在朱家人的手里。

辽王朱植说道,“陛下,分封有利有弊,父皇之前所做之事如今弊端已现,倘若实封,以后之事难料,恐怕动摇国本,不可不慎。”

虽然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把话都说过了。

但是辽王朱植还是想劝解一番,毕竟从他的角度上来讲,事情发展到如今地步,终究与分封制有关。

燕王朱棣倒是对他这个弟弟刮目相看,恐怕这个时候也就他愿意说这个话了。

齐王倒是怒目相视,似乎不相信他的这个弟弟居然说出这样的话。

“辽王叔不必担心,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朕已经决定了,刚刚大明混一图,诸位王叔也看了,倘若有其他地方发掘到,诸位王叔都可以实封为王。”

这句话说出来,其他的王爷们都沸腾了,在最开始的时候,毕竟大明南洲拿出来,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妄想,朝廷的想法,拿不准,建文皇帝朱允炆能不能做主还是两说,但是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把话都说出来了,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值得相信的。

世封为王,现在他们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臣等谢陛下。”

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有一些心悦臣服了,毕竟到了这个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还瞒着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好了,诸位王叔,朕言尽于此,除了恢复王爵的诸位王叔还必须留在京师以外,其他的王叔可以回到封地上去了,在封地上要积极帮助朝廷官员实行朝廷最新的政策,到时候如果有新的封地,朕会优先实行换封。”

在场的诸位王爷都纷纷称是。

他们已经不怀疑建文皇帝的决心了,因为对于建文皇帝朱允炆来讲,现在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下去,他们要承担的只不过是一部分。

回到自己的封地,帮助朝廷的官员实行新的政策,这已经是对他们的优待了,毕竟他们并不是主力,只要不做阻拦即可。

诸位王爷也纷纷告退,建文皇帝朱允文留下了燕王朱棣和齐王。

“二位王叔,今天要说的话朕都已经说完了,在这段时间,你们可以招兵买马,甚至招募那些愿意去大明南洲的工匠,教师,大夫等等,甚至是朕允许,你们招拢旧部,只要他们愿意离开大明本土,朕会责令相关部门一一放行。”

这已经是很大的恩典,对于燕王朱棣来说,他手下的那些人现在都是叛军,甚至是逃窜的那一部分人,朝廷如今也没有大加的搜索。

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对他们放松的很低的要求了。

“臣谢陛下。”

今日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心思来到皇城,如今又带着不同的想法离开了皇宫。

刚出宫,他们就发现自家的管家在等着他们。

打断了各自管家的说话,直接下令快点回归王府。

每一个人都很兴奋,是言语中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兴奋,而不是假装出来的兴奋。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方中愈在北镇抚司坐镇的时候,还不忘关注皇宫这边的情况,今天晚上他没有在,主要是因为他还要负责地方上的情况,毕竟这一大帮子人,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操劳好。

“大人,陛下已经按照之前和你讨论的话题告诉了这位王爷,如今诸位王爷,都非常高兴的离开了皇宫,燕王爷和齐王爷最后离开的,想必陛下是想告诉他们,可以在大明本土招募各种各样的人才去建设大明南洲了。”

汪雨辰越发的佩服方中愈的,因为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中愈的掌控之中。

“二位王爷有没有向陛下打听,将会派遣了一位勋贵世封南洲?”

方中愈似乎对于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在乎,好像他预料之中就是这样的事情一样。

汪雨辰看了看自己手中刚刚汇集的资料,说道。

“这个都没有,两位王爷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都表现的非常高兴,没有一个人向陛下询问,会派遣了一位勋贵去大明南洲。”

现在他也发现问题了,之前他没有想到,但是如今双方中愈提醒,他立马就猜到了方中愈的意思,那就是说两位王爷似乎根本就不担心朝廷会派谁去。

“当然不会这样吧,两位王爷如今还没有离开京师,不会有那些想法吧。”

越说他的声音越低了,似乎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两位王爷肯定是要争夺一番的,甚至是把那里打造成自己的一个据点都有可能。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我们还要做好准备,叫咱们的人都机灵点,如果两位王爷要招募的话,咱们里面那些没有家庭,妻儿或者是不是家中独子的,愿意执行这个任务的,可以安排他们去。”

“那要启用他们吗?”

“不用,潜伏就可以了,现在还没有到用他们的时候,如果他们真的选择去大明南洲,那么他们唯一的事情就是关注好,那里所发生的一切,每隔一段时间传一次信息回来即可,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要引起两位王爷的注意。”

这是方中愈的安排,但是听在汪雨辰的头脑中,就有其他的想法了,派遣这些人去又要收集信息,恐怕非常的困难,再加上在两位王爷的眼皮子底下,把信息传递回来,肯定会暴露的。

“要是咱们的人暴露了怎么办?毕竟这么远,咱们也没有办法为他们提供庇护,一切都只能依靠他们自己,虽然我相信咱们的兄弟们能够有能力,有经验,把这些事情做好,可毕竟是远离大明本土,属下还是有些担心。”

“如果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就让他们向勋贵府求救吧。”

方中愈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朝廷能够派去镇守大明南洲州的勋贵毕竟是站在朝廷这一方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做任锦衣卫的人见死不救。

他们过得了自己那一关,但却过不了方中愈这一关,对于方中愈来讲,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朝廷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自然要为方中愈考虑,方中愈个人不可能就那样无缘无故的牺牲了。

“好了,这些事情说下立马去做,具体的细节问题也会跟不了团队他们商量的,那咱们这人情报设立等级?”

“最高级,其他人无权查阅。”

“是。”

安排事情起来总是很简单,但做起来就非常的困难,就好像方中愈今天一整天都坐在这里,把所有的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亲眼看着自己之前所安排的事情,慢慢的变好。

今天只不过是他和建文皇帝朱允炆两个人为了之前和之后的事所做的一种演练,这一切都取决于诸位王爷的态度,还有后续事情的发展,毕竟大明南洲离帝国本土还是太过遥远,有些消息就算是传递过来,也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他们必须要保证两位王爷在受到监控的同时,又能独立发展,甚至是帮助朝廷稳固这一国土。

诸位王爷也刚刚回到家,朝廷里面的旨意就来了,送上了大明混一图的精编版,也就是他们曾经在皇宫里看到那幅图的缩小版。

建文皇帝朱允炆只给了他们一句话。

“这才是大明的江山,朱家的江山,应该由朱家人来保护。”

其他的人或许不懂什么意思,但是今天在皇宫里参加宴请的诸位王爷,心里却非常的清楚,这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给他们的一种承诺和鞭策。

想要获得更多,就要付出更多,想要守护,就得有守护的能力。

第0548章 不是战争的战争第1122章 变化的帝国风声第0385章 又有王爷涉事了第0830章 各有各的小心思第0520章 此泪只为两人流第0509章 着急的小方大人第0093章 阴沟里翻船第0159章 谜一般孟德烧书第1101章 给自己找台阶下第1204章 离开最好的选择第1080章 总觉得差些什么第0584章 一发动全身颤抖第0367章 太祖留下的孽债第0654章 海军都督府新建第1087章 海军将领的不满第0744章 天下是年轻人的第0524章 巧遇锦衣卫密探第0307章 附耳过来的交代第1111章 大明朝廷的象征第0777章 你的终点是起点第0058章 钉子埋得深(求收藏)第0807章 新时代姗姗来迟第1155章 这件事情没做对第0518章 趁夜色人心难测第1104章 方家有喜爱临门第1059章 抢功的北方军队第0832章 热心的皇后娘娘第0580章 步子大了扯着蛋第0008章 得有自己人第0609章 有钱就是能任性第1180章 宣传部的口子大第0457章 抛头颅与洒热血第0461章 夹着尾巴逃跑了第1128章 做工是要给钱的第0801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第0166章 一身两面传声筒第0742章 烹饪学校的麻烦第1223章 各方反应齐登场第0382章 让我潜规则一下第1162章 太子殿下的心思第0971章做大蛋糕分着吃第0244章 忠贞不二齐先生第0081章 失败的试验第0553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0401章 你是个不对的人第0325章 早早发现的问题第1172章 这是帝国的荣耀第0707章 寂寥落寞的身影第0797章 厨房奋斗的肃王第0422章 民间自有大佬来第1150章 太子给予的容忍第0182章 死不死关我屁事第0996章状告当代衍圣公第1024章不是阻止的阻止第1157章 酒的味道变差了第0652章倘若父王还在世第1179章 活着要去秦淮河第0919章 老夫老了不管了第1172章 这是帝国的荣耀第0111章 牛在天上飞第1162章 做真好事这么难第0997章绣口一吐要爵位第0764章 后世子孙后世福第1111章 朝廷的潜在意思第0565章 年轻一代的争锋第0897章 上门羞涩小郡主(大年初四不断更)第1007章能人就是辛苦命第0111章 牛在天上飞第0456章 给自己留条后路第1147章 水可载舟可覆舟第1005章这件事情有问题第1087章 有福享有难同当第0998章混乱起皇族更换第0279章 大家都挺不易的第0538章 中愈你个大忽悠第0924章 大明的敌人来了第0692章 年轻那就是资本第0322章 似有似无的希望第0620章 天子授课到天亮第0529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1180章 活着比什么都强第0752章 君权神授的思潮第0591章 吃别人嘴短御史第0141章 多条朋友多条路第1077章 鞠躬尽瘁死后已第0873章 臣想见见方中愈第0763章 大家一起去修路第1144章 这样的事情不好第0544章 长兴侯府的坚持第1001章没有结果的过程第0795章 生活习惯的改变第0955章 高朋满座赐封爵第0097章 桃李满天下第0697章 国公爷府辩忠良第0178章 流了口水的帝王第1044章 西北边境的重担第0937章该来的总要来的第0167章 徐州城外的炮声第0799章 有了牵绊有了根第0013章 父子深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