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4章 三年改制困难多

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一天,每一天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有的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成长起来,而有的人就会沉迷于问题之中,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法。

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非常的忙碌,因为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所说的这句话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毕竟他也猜测到了,几位大人心中所想,可这句话在这件事情没有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不能说出去的。

五年的时间,对于建文皇帝朱允炆来说还是太久了,他是不能够接受的。

“五年时间太久,朕只能给你们三年时间,做的好,朕重重有赏,做得差,自然也有惩罚,你们能做到吗?”

高高在上的建文皇帝朱允炆,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他作为皇帝的霸道,毕竟有些时候,一个人的想法可能会影响很多事情。

兵部尚书齐泰瞅了瞅其他人,大家似乎都在酝酿着要怎么回答皇帝这个问题。

似乎是做了决定,兵部尚书齐泰拱了拱手,向建文皇帝朱允炆说道。

“陛下,那就三年,臣会和其他大人一起用三年的时间为帝国寻找,找到一条出路,或者说为帝国的军事寻找到一条更好的方法,将卫所制,完美的融合在新的制度之中,帮助朝廷固守,万年太平。”

这样的话说出来,毕竟是有一些夸大的,其他大臣听了之后,眉头也都皱了一种不约而同的表现出了意思不太和谐的恐惧。

这就是立下军令状了呀,有的人心里甚至是暗暗责怪兵部尚书齐泰太过着急了,这样的事情,明明可以私下里再商量商量的蛋,在这个大殿上,居然把话说出去了之后,想要再收回来,可就更加难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瞅瞅兵部,尚书齐泰。

“你们其他人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吗?如果有的话赶紧说,没有的话,这件事可就做决定了。”

瞅瞅其他人也是非常正常的,建文皇帝朱允炆知道这里面支持改变制度的人肯定是有,但是支持三年改变这些制度的人到底有多少他就不确定了,毕竟看大家刚刚的表情,肯定是有人选择反对的,但是兵部尚书齐泰,既然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也就是说他会考虑这件事情,其他人会不会考虑到并不重要。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没有一个人选择出来反对,毕竟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也是要面子的,这个时候出言反对,不就是驳了他的面子吗?更何况是在皇帝面前,皇帝肯定是要把这件事情完完全全的掌握在一起的。

“臣等遵旨。”

最后大家起身向建文皇帝朱允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件事情到这里算是得到了一个回合的结束,毕竟改革军事制度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不可能一个人做主,他还要去个都督府与各位都督们商量,在这之前,他还得首先有一个调整,至少要一个大概的方案,让豆腐的多多们能够在上面讨价还价,甚至说可以考虑整个事情的轻重缓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放纵某些情况下不能放松。

这些都是可以谈的,对于他们来讲,以前都知道这样的事情,所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朝廷可能现在要更加的忙碌了。

在这之后,他们又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炆对于军事改革方面的事情。还是比较在意的,毕竟作为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他还是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军事改革之中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后期的发展之中,在军中能够走得更加长远。

在这个儒家文化依然昌盛的时代,在这个尊师重教,依然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时代,建文皇帝中有文作为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也就是众多师生的师长,他的一番话还是能够起到很多作用的,排除他作为帝王的身份。

皇明军事学院院长的身份和地图学的教师的身份就足以让众多的学生终身尊敬他,如果那些人想要参与反叛,或者是做其他大逆不道的事情,首先丢的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脸,恐怕其他的学生都不会放过他。

在之前,大家更多的是看重天子门生这个名声和地位,但实实在在的做了天子门生之后,他们就会知道那是一份责任和义务,因为作为天子门生是不可能完完全全的抛弃天子,不管不顾的。

之前通过科举考试选入的朝廷官员们,那些人虽然也是天子门生蛋,毕竟他们秉承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也就是说他们更加尊重的老师是孔夫子。

他们要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为了心中的道义,那些道理,可能是一些条条框框,把别人限制的死死的,把自己哭得紧紧的,根本就没有一些实质上的意义,但这些东西又没有办法去打破,所以他们才会更加的焦虑,但是如今作为皇明军事学院院长,也就是金融皇帝,朱允文在这里扮演的身份就更加的高大上。

其他的学生们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做过多的安排,或者说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有其他的想法,能做天子门生合作真正的天子门生是两码事,皇明军事学院的天子门生,自然是高于之前恩科考试考取的那些人。

“齐大人,刚刚你怎么那么容易就答应了,这件事事情可没有那么容易做下来,如果卫所制都能够这么容易的就得到改变的话,魏国公徐辉祖大将军盛庸,在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他们如今为什么只在北方大营里面做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整个帝国的军事制度还难以更改,所以就算是试点,也只不过选了部分的府县做,就算是失败了也无伤大雅,而如今,您可是答应了陛下三年之内要将这些制度完整的治理好,这恐怕太难了。”

礼部尚书陈迪这样说道,虽然他对于其他的方面还是比较放松的,但是对于军权这种东西,她还是比较看重的,文官对于武官的压制之前是一直存在的,要不是平叛战争的出现,根本就不会出现如今这种情况,各种军事制度并存,甚至可以说并不如今,除了一些必要的东西以外,很多权利都已经不再握在手上了,本来是锦衣卫和廖氏兄弟的货栈替代了大部分的职能。

礼部尚书说完之后,其他的诸位大臣也都围拢了上来,虽然没有开口,但他们的意思也就是和你不上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咱们现在这样做真的不太好。

至少三年的时间确实太短,毕竟对于整个帝国来讲,疆域如此之大,而且探索队一直都在远远不断的探索新地方,要是有了其他地方的发现,这种制度还能够存活下去吗?所以条件并不是他们现在的这种方式为基础,眼光要更加的长远,要拟定出一个更加严丝合缝,能够适应大明帝国国情的军事制度。

兵部尚书齐泰和诸位大臣一一拱手,其实他心里很清楚,离开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大殿之后,其他人都会来问他。

“诸位大人,诸位大人,稍安勿躁,且先听我说,说完之后你们再想办法再评论,诸位大人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件事情不是小事,牵扯到各位大人的部门,不管是对于学生的培养,对于人员的选拔,对于粮食的补给,武器装备的配备与打造,都与各位的部门息息相关,所以我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开玩笑,刚刚还是慎重的考虑之后才回答这个问题的。”

“说是这么说,可大家还是觉得你有些着急了呀,要是再等等的话,恐怕陛下就不会逼得这么急,甚至是五年的年限还会放松,毕竟对于现在的咱们来讲,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就算是完完全全的把所有的卫所都理顺一遍,各个地方的军事实力核定一遍,都需要花费无数的时间,恐怕咱们得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最后得到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毕竟牵扯的太多,各位大人虽然都没有张口,但张口之后说的都是与整件事情所牵扯的桩桩件件。

“诸位大人,诸位大人,其实咱们心里都清楚,不管现在怎么做,都是为了朝廷的发展,都是为了帝国的稳定,朝廷打了平叛,战争之后,各种必然的显现出来之前,卫所制所出现的情况你们都清楚,不然最后也不会招募乡勇和那些挖矿的矿工去参与战争了,如今北方大营刚刚看出来了一点好的苗头,海军都督府如今采取的政策,也让大家觉得海军似乎比之前更加强大了,毕竟荒废了十年有余,能保持到现在的这种状态,真的是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起了,可是诸位大人不要忘记了,朝中之前所统领的军队,是为了维护大明个地区的稳定,甚至是直白点说,就是维护了皇权的统治,但以后谁说得清楚呢,整个帝国正在不断的扩张之中,要是战争在国土内部结束了国土外的战争,谁又说得清楚,咱们必须要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维护整个国家的稳定。大家都是聪明人,如今帝国的变化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之前大明是一块肥肉,只要稍微有一点营养的都盯着他,如今大明这块肥肉越来越肥了,大家觉得那些之前觊觎大明的人,国家还会放松吗?他们会不会都扑上来咬一口呢。”

兵部尚书齐泰,说得口干舌燥,但他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对于其他各个部门的大人来讲,并不掌握的资料更多,能看到的情况也更多,所以他所提出来的建议,其他人还是要非常慎重的对待的,其他的诸位大臣,虽然没有兵部尚书齐泰这样大的经验,但他们能够做到这个位置,至少在朝琴的各个方面都算是比较优秀的,甚至是特别优秀的那一批,不然也不会如今以高官后路的身份地位坐在这里。

“这样说到也不错,但是你这种情况也该在等等,毕竟出了问题,影响的不是一个部门,而是几乎如今大明所有掌控力量的部门,咱们商量好了,给陛下一个相对稳定的计划之后,总比现在匆忙决定的要好。”

大家听了双方的解释,都觉得都有道理,毕竟一个是要把事情完完全全快点做下来一个考虑的事,答应了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如果成功还好,大家都没有什么话说,甚至事还能得到褒奖,可要是失败了,这影响的就不是一个部门的,而是几乎所有参与进来的部门,但这个决定偏偏又是兵部尚书齐泰一个人坐着,就让其他人有些难以接受了,大家团结不团结,合作不合作,可分工还是要明确的,这个时候出了问题都难说,不出问题大家都没事,出了问题可能不仅仅是一顿惩罚的事儿,说不定把命都丢了,都有可能。

“诸位大人,咱们等的起,咱们那些敌人不一定等得起呀,内部的稳定取决于外部环境的稳定,所以外部环境这么恶劣,甚至可以说咱们不把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完全打破掉,内部的环境也不会变得特别好的,时时刻刻受到威胁,对于咱们来讲,这不是一件好事,再说了,平叛战争这件事情本来就让朝廷的威望丧失了不少,虽然如今朝廷在尽力的补救,甚至是做出了不少的功绩,让百姓们忘记了那一段日子,可要是之后出现了什么问题,还不是骂咱们无能吗?难道要让陛下来受这个屈辱吗?咱们自己得担着,所以为了这种群主不降落在自己身上,也不降落在陛下身上,咱们还真得努力的做下去,至少要让陛下感觉到,在这件事情上朝中的诸位大臣是为了他考虑的,站在他那边这才是最重要的为人,臣子总是要为陛下多分忧的。”

“这,这,,,”

听兵部尚书齐泰这样说,大家都有一些迟疑了,毕竟都已经扯到要为陛下做分忧了,他们要是真不答应的话就有一个不忠的骂名背在身上可就不划算了。

第0807章 新时代姗姗来迟第0093章 阴沟里翻船第1242章 责任重大锦衣卫第0901章 这是瞧上了啥呢第0264章 漫漫长夜的等待第0623章 悔恨没有金手指第0591章 吃别人嘴短御史第0550章 不问鬼神问苍天第0379章 林辉掌握的秘密第0706章 达则自古以来矣第0589章 先定一个小目标第1186章 激动人心的时刻第0676章 内部纷争白热化第0701章费尽心机的活着第0108章 天机不泄露第1160章 淡然自若的臣子第0003章 温暖与收心第0510章 建文皇帝出柜了第1109章 解决宗室的问题第0448章 影响生命的藩王第1081章 所有的一切变化第1065章 润物无声投发展第0770章 帝国体系的建成第0095章 沉迷在其间第1045章 特权官员的任务第0373章 有些秘密你知道第0028章 大明混一图(求推荐)第0433章 英雄所见是略同第0654章 海军都督府新建第0561章 国子监复兴计划第0071章 酒醉好办事第1140章帝国的故事发展第0615章 承平日久闲得慌第0615章 承平日久闲得慌第0360章 晋王家特殊癖好第0110章 国子监讲课(求订阅)第0253章 北上的阴谋希望第1075章当年错过的事情第0865章 秦淮河畔热闹多第0973章庆幸自己没拒绝第0559章 惊人一语建风雨第1197章 老顽童的小心眼第1111章 大明朝廷的象征第0640章 帝国风云将再起第0686章 一人得道鸡升天第0904章 时间不会管破事第0027章 殿堂侃大山(求收藏)第1214章 心情焦虑的皇帝第0913章 信任果子不好吃第1045章 特权官员的任务第1130章 太子的计划考量第0445章 心慌的燕王世子第0826章 一个棒头一个栆第0281章 填鸭式皇家教育第0900章 没有对错的十年第0222章 美女刺客的床话第0009章 做事得有钱第0353章 信里到底说了啥第0023章 暗卫小有形(求收藏)第0513章 进宫畅谈话犬子第1149章 朱家江山你不保第0559章 惊人一语建风雨第1093章 绝处逢生看运气第1039章 年轻学子的野心第0182章 死不死关我屁事第0521章 父子二人的对话第0096章 奇怪的手稿(求评论)第0057章 朕的棺材板(第二更)第1032章 有一人可镇故地第1139章 抛弃权力的游戏第0626章 整个朝堂的变化第0967章父亲的信任始末第0854章 帝国善待有功人第0042章 陛下转行了(第一更)第0072章 不是针对谁(求推荐)第0744章 天下是年轻人的第0623章 悔恨没有金手指第0894章 被催婚的方中愈(大年初一不断更)第0890章 扼杀一切的苗头第0515章 都欠朕一个交代第1050章 随处暗藏的考验第0953章 高头大马迎亲去第1171章 大家的里还很远第1169章 悄悄的做不留影第0862章 伤敌一千破招式第0226章 狼趴在狈身上跑第1238章 总是会有些情况第0985章国公府不养废人第0069章 玩点新花样(求推荐)第0672章 大明宣扬的力量第0834章 害羞跑开方中愈第0440章 雪中送炭大营行第0404章 突如其来的敌袭第0839章 短短几十年变革第0463章 消失的燕王朱棣第0865章 秦淮河畔热闹多第0644章 军中忙碌话家常第0162章 坟头草有三米高第1020章好戏开锣看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