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6章 帝国大发展体系

帝国的发展在很多的时候都是快速而且迅猛的。

在如今朝廷又得了一座矿山的情况下,更是让百姓们知道如今大明的龙脉正在无限的扩大,大明混一图正在一点一滴地称为每一个大明人生中的骄傲。

在不久之后,朝廷又在不断的吹风,那就是南洋之地。

虽然岛国众多,但是生产力并不强,大部分人都是依靠上天吃饭的,科技的发展几乎为零。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可以制造工具,而如今那里的人就像是动物一样,只会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但却不能像大明的百姓一样,可以按照工艺来生产复杂的产品。

如今探索对正在沿着大明的海岸线之外不断的探索,这几年也了解了不少的东西,他们也清楚的知道南洋各国如今还是很需求大明所生产的东西,不然也不会频繁的派遣出自家的使者和学生过来学习。

加上这几年大明不断的改革工艺,甚至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工厂,这也让更多的国家到大明前来求学,大明生产的东西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需要的,只是钱能赚多少利润有多少了,廖氏兄弟的货栈跟着大明的海上贸易也一直都在做不过规模一直不大,如今也恰恰成为了规模了。

跟着探索队的不仅有朝廷的船队,当然更多的也有那些勋贵和大臣们派的商船,毕竟每个家族后面都有一些力量,皇族又没有完全把控,整个海上贸易只是受到内监的监管。

而那些重要的地方则是由朝廷甚至是锦衣卫亲自来把控,最大的贸易没有人可以单独的把海上贸易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下,就算是锦衣卫,就算是皇族,也不得不和勋贵一起共同来运营,但是需要监管起来,否则的话,贸易和关税可能都会落到私人的手里。

如今朝廷的钱还是不少的,金融皇帝朱允炆也开始接受兵部和大都豆腐的建议,开始沿着边境线修理长城,将之前修建的长城更加的修缮和延长。

不过因为北方的边境线正在不断的往外扩,所以长城的部分线路也已经按照之前的规划加以严查和感谢,不过因为之前的规模就占到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往外延长和扩张的部分也很大。

召集工匠的事情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公布,如今能够大批量的培养那些工人,老工匠们也愿意把自己的手中技术贡献出来,换取朝廷的奖赏。

边境线泰国漫长,光靠长城来防守是不太靠谱的,按照方中愈对于后世的了解,长城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东西。

大明朝廷在原本的历史之中,还是放弃了长城之外的地方,所以最后才出现了九边。

当然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更多的人认为只要掌控着中原大地就可以了,所以对于那些边塞和化外之地大家都不管的,这也是为什么才会痒出来了一系列草原上的敌人。

所以朝廷如今也能知道,除非把对方的势力不断的瓦解变小,甚至是消灭,才能将自己的江山牢牢的稳固着,毕竟总不能每天都防着吧,这一切的消费又太多,更多的是到了后期这些事情总是会出问题的。

所以只有利益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维护。

毕竟牵扯到每个人利益的事情,如果他们不付出自己的力量的话,最后带来的都只是麻烦,所以草原上发现了铜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如果想要守住这样的铜矿,就必须把草原上和边境连接起来,这一大片土地都将囊括在大明边境之中,正是因为如此,驸马爷梅殷才会在第一时间希望大明混一图,将其纳入其中,快速的宣传出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认可,那里会是大明的土地,他们才不会排斥百姓们才会愿意从各自的老家迁移而去,而不是非要逼得朝廷用真正的行政命令要求他们去。

让更多的人主动去做,才是更重要的。

这样的方法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样的事情,所以才会这样。

越是专业的人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也就越加惊喜,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结合实际做出他们想要得到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方中愈在很多事情上只是开了个头,就有无数的人帮他把后面的事情完成,就算是不帮他也是在帮自己。

大明的商业体系虽然还并不那么发达,但如今已经变得比之前宽容多了,因为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底层的百姓如果能够有自己的能力,开始也可以有这样的方法了。

大明帝国不会围绕着几个人转,但百姓们确实会因为朝廷的命运和那个高高在上的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他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能只是上层人一时的想法,但是如今那些想法正在成为真实。

方中愈在很多情况下都已经不开始直接做决定了,而是指作出选择或者说提出建议,让更多专业的人来做,毕竟再好的制度都需要有人来帮忙执行,所以那些执行者就由皇帝和朝廷共同来决定,它只不过是提出建议。

这次离开京师方便,他了解了很多大明更多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不能只从纸上和书上看到,还有更多的去了解。

但他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百姓们对于朝廷的变化还是有一定的滞后性,虽然也可以了解到不少外面的事情,但对于更多突然发生的事情,他们是没有及时的知道的,这也就意味着朝鲜的很多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百姓们知道的夜晚,那么就有可能被其他人利用的。

所以这样的问题就不应该出现在锦衣卫所做的事情大明宣传部如今正在各个府县成立他们的分部,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能够在那里建造出相应的分部的话,也就意味着报纸可以在他们那里直接运出来,而不是从京师这边安定好之后再运送到地方。

朝廷的官员如今更多的是养气功夫,也就是说他们不会随随便便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但更多的还是处在做事之上,如今的六部尚书更多的似乎在考虑大局观,也就是说做事的都是手下的,他们目前还有一种很好的方式,而其他人真的是为了上位,也不得不努力的做这样的事情。

在很多的情况下,方中愈只需要提出问题,却不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来解决,更多的情况下他是提出建议和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更多的是来自后世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帮助他解决很多的事情,但把它本土化,适应这个时代也是有必要的,所以他就需要其他人来把这些话传出来最后传播出去,这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大明报和画报,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报,就成了如今可以帮助朝廷传递消息的器物,当然这一切都在朝廷的控制中,否则的话不能控制,要是被有心人利用,那就是为他人做嫁衣,毕竟胡说八道,把假消息传的天下都是总是会引来各种各样不好的事情的,在战争中如果用一些舆论上的还能够理解,可是如今朝廷表面上已经太平许久了。

再加上如今大明宣传部的组建之后,更多的人已经开始希望大明宣传部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法律,这样的话也让他们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像之前一样随便乱说话。

方中愈如今就像是一个游学的学子,在你的身边人深入百姓之中,在百姓之中来了解如今大明的施政方针,还有各种各样的情况,现在还有什么可以弥补之中的?

在后世那样发达,那样信息传递方便的时代,都没有完完全全解决下一个国家的问题,更别说如今这种贫瘠的地方,越是偏远的地方,对整个朝廷或者说对于天下的归属了解的并不多,就算是朝廷不断的宣扬,也有一些地方是达不到的,更何况朝廷就算是认命了一些地方官员,但那些地方官员所拥有的精力有限,还要与各个地方的氏族共同治理,这本来就是一个很耗精力的事情,更别说还要跟着朝廷一起做改革。

所以在这里面很多地方终于还是看到了不少的地方官员,还是在保守的处理着各样的事情,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只要能够保持自己任内不出现一些大的事故,不弄的百姓埋怨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外闲逛的方中愈忽然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英国公张辅。

在历史中那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毕竟在永乐一朝,张辅的地位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脚趾那里的人都很害怕他,所以才会在他的大军一到就投降了大明。

可是如今在方中愈的干涉下,张辅只是一个年轻人,而那个年轻人在最后一次营救燕王朱棣失败之后就已经自杀了。

曾经方中愈还后悔了一些,后悔自己之前太过那个,但后来想到如果没有丈夫的自杀,英文周记不会那么快的,就收敛好自己的心思,毕竟朝廷能够让丈夫自杀,也会让更多的人自杀。

方中愈后来也想通了,没办法,有些人就得接受命运的安排。

总之想的事情多了,参与的事情多了,方中愈的想法也渐渐的变得淡然了,更何况他如今的年纪越来越大,之前皇帝跟他提的婚事,也让他现在不得不面对,更何况魏国公徐辉祖也在催他,尽快把事情定下来,虽然没有公开,可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明白账,也就是说这些事情迟早都会做的。

这一段时间也接到了来自家里的兽性父亲和母亲依然在向她问好,对于太子和自家小弟相处的过程,他也知道了不少锦衣卫的周报里面也会有,但是没有自家小弟传来的信息,那样完全详细。

方中愈对这些东西都一一做好回复,而且对于小弟如何跟太子相处,他也提供了不少的建议,甚至是帮助方中宪坐了不少的规划,按你说这些事情都变得比较正常,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应该如此,建文皇帝朱允炆不会去干涉方中,愈做这些事情,方中愈自然也不会过多的来干涉。

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东宫行走还要考虑到太子殿下的教育情况,之前他给代子殿下流下了不少可以开阔眼界的书籍和技术,当然更多的是以技术层面的事情在做,至于太子能不能够把那些事情都记在心里,这就难说了,毕竟太子殿下如今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虽然平常表现的像个小大人一样。

也就是只有建文皇帝朱允炆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毕竟换了其他的人恐怕连一点皇权都沾不了,比如说当年永乐大帝朱棣还在位的时候,他的儿子太子朱高炽可就没有太多的权利,甚至是一点权力都不能沾,否则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大的问题。

不仅仅是英王朱棣本身的性格有关,更重要的是他太过霸道,总想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所以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颇为防范的,毕竟储君,储君是未来之君。

要是朝中的大臣们都有心思去攀附整个朝廷的运行,还怎么正常的形式,所以对于很多的人来讲这都是不好的,所以永乐大帝就看管的比较严。

而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清楚这一点,但他跟其他的皇帝都不一样,所以如今他并没有对于自家太子作过多的限制,反而希望他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能够把整个能提供的东西都学个透,了解一些,总比什么都不了解,要好被别人蒙蔽终归是不好的,作为天下最高的统治者还是要有一些自己的能力的。

整个朝廷的氛围还算是比较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他们可以一心一意的发展经济,至少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整个大明帝国必须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第0181章 谁告诉你它存在第0136章 光着身子的战士第1027章我是谁有区别吗第0955章 高朋满座赐封爵第0340章 朱棣是个早产儿第0932章 烧火烧的更旺了第0589章 先定一个小目标第0906章 努力的人运气好第1026章百姓之乐我无关第1019章功成身退挺身出第0767章 困飞的太子殿下第1135章 拙劣的演技骗人第0055章 陛下失踪了(第二更)第0788章 艺术来源于生活第0894章 被催婚的方中愈(大年初一不断更)第0299章 潘多拉的小匣子第0973章庆幸自己没拒绝第0845章 最高指导性机构第0827章 纠纠缠缠理不清第1163章 父皇并不生气啊第0019章 诗名传京师(求收藏)第0802章 不同立场不同语第0506章 道衍重归极乐界第1090章 太子的小心谨慎第1176章 老顽童直钩钓鱼第0555章 看年轻人的天下第0100章 糖衣吃炮弹第0379章 林辉掌握的秘密第0653章 是否海阔凭鱼跃第0955章 高朋满座赐封爵第0866章 保国人祸国殃民第0483章 各方起舞搏最后第0120章 我无以为报第1127章 向死而生的贾楠第0593章 莫谈春宵千金雨第0412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第0048章 你爹没教你(第一更)第0739章 变革只在一瞬间第1041章 未雨绸缪顾后世第0135章 铁三角间的裂痕第0223章 姐妹间深入交流第0565章 年轻一代的争锋第1213章 高层的分歧出现第0145章 奶声奶气小萝莉第0319章 不要什么都问我第1245章 复杂的朝廷趋势第0082章 天价藏宝图第0201章 虚无中寻找自我第0611章 气运加身拦不住第1230章 背后的支持不缺第1142章 朝廷百姓的分歧第0328章 竟对叔叔这样做第0010章 寻找合伙人第0696章 只要锄头舞的好第0055章 陛下失踪了(第二更)第0645章 帝国时代的来临第0366章 非常时期非常法第1082章 心烦意乱建文帝第1053章 与疯子相处的日子第1217章 继承天下的样子第1189章 生孩子是一道坎第0213章 你是郭靖郭大侠第1208章 征兵事宜的后续第0178章 流了口水的帝王第0716章 意兴阑珊做大事第1170章 朝廷能够保持的第1031章 草原部落的没落第0269章 行家等你看街景第0189章 欲戴王冠必承重第0170章 学问大还得学习第1017章害怕的老大人们第0370章 晋藩不看好燕王第0097章 桃李满天下第0623章 悔恨没有金手指第0339章 请叫我那个三胖第1041章 未雨绸缪顾后世第0427章 北平城里小人物第0108章 天机不泄露第0767章 困飞的太子殿下第0167章 徐州城外的炮声第1052章 旧时代的片尾曲第0973章庆幸自己没拒绝第0547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0588章 天下大同只是梦第0885章 国之利刃当出鞘第1132章 光芒四射的影子第0580章 步子大了扯着蛋第0540章 臭豆腐回了京师第0004章 外出逛逛街第0125章 当面打闷棍第0028章 大明混一图(求推荐)第0730章 消息畅通重要性第0378章 到处播种锦衣卫第0547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149章之前没一步到位第1119章 说狠话是没用的第0107章 心中的顺丰第0995章太祖皇帝的藤条第0545章 那个位置很诱人第0433章 英雄所见是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