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总有一个过程,也总有一个结果,努力了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但努力了至少能让自己不后悔在某些事情上。
方中愈心里其实非常的清楚,如今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改变着大明帝国,至少在目前看来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他不能保证以后这件事情依然会这样执行下去,甚至说以后带来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也不清楚。
不过现目前能够按照这样的事情做一次方中愈已经很满足了,至少在很多人眼前,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些东西,让更多的人能够在这些上面获得利益。
人都是感性的,当然她们也是女性的,能被理性所压制的,自然不是感情的事情,占据了更多的情况。
对于立法的认可方中愈知道其实最终取决于还是执行法律的人,因为法律可以有无数种解释朝廷就算是不断的努力在弥补其中的漏洞,只要不同的事情出现还是会被人发现还是会有不同的状况出现,这也是房东一直坚持想要做的事情。
对于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坚持,方中愈知道他就是要这么做。
“陛下,这第二件事情就是改变如今朝廷的议事规则,之前朝堂上的规则虽然一直都在渐渐的改变,甚至已经隐隐约约出现了,先把事情讨论好,然后再集体通过这样的方法,但相比较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制度,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朝堂还不能像之前那样做下去,之前民间隐隐约约有以陛下和六部尚书组成七人堂来处理国家大事的风声,但那是之前,毕竟那个时候朝堂需要六部来,作为一个统一发布朝城镇近的地方,陛下有居中斡旋,甚至是做出最后的决定,但是如今朝堂上有权力的部门越来越多,身居高位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如果依然依照之前的情况,恐怕会让他们不太服气,更重要的是朝廷不仅仅需要均衡,也需要竞争,但是这种竞争也是有限度的,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出现,大批量的当真,那并不是如今朝廷所需要的,毕竟帝国是在进步,不可能再走回之前的老路上。”
对于当真这件事情,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深深的知道其中的厉害的,不仅仅历朝历代都有严重打针,而影响整个帝国命运走向的事情,就算是前朝以胡惟庸为首的那一拨人就对帝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建文皇帝在里面其实知道不少的事情,如今这个样子,他也不想把这件事情再发生一次,所以对于方中愈所提出来的想法还是非常的赞同的。
“之前就说过,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反正你的建议都是你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你手下你的人肯定都帮你认证过了,所以这些话就直接告诉朕吧,不要在这里拐弯抹角耽误时间。”
每次都被方中愈这样的套路,套路多了之后,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愿意这样做了,所以想直接听结果,而不是现在一张嘴就在解释那些。
“陛下之后晨会让锦衣卫那边送过来一份完整的议事规则,您可以先看看,看看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当然里面还是有不少是之前已经采用过的政策,只是将它加深和更加的具体化了,朝堂现如今虽然说不一大遍,可只要慢慢的把这些事情做起来,自然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其中的妙处。更重要的是刚刚陈艳你说的文人不能成为铁板一块,所以还得从内部攻破他们如今这个规则一出来就可以让他们为这件事情争个头破血流。”
“你这么一说真到正事来了,兴趣毕竟政绩,不希望她们因为身份地位的事情争个你死我活,从而影响到整个帝国的发展,可是朕又不希望他们团结一致让朕的命令没办法离开京师,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帝国需要他们治理,可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完完全全的把权力放给他们挣,就算是在放权再相信他们,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那一步,毕竟朕还是皇帝,身后还有这么多皇室宗族子弟,朕得为他们考虑。”
“陛下,您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您的想法也非常的正确,城市支持您的,所以这套政策不仅仅能够让朝廷官员们在以后讨论事情的时候可以就事论事,甚至是为了让自己的计划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不得不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空说大话,甚至是做出一些只为指责攻击这样的言语来,那并不是朝堂现在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陈所提供的这一套规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决策人,那个决策人并不是陛下呢,而是如今的二品高官中选出一名来作为议事长,当然议事长这个职位还要轮流的时间暂定为三年。毕竟一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需要时间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对这个名词并不是太过难以理解,而且对于方中愈口中时不时蹦出来的新词,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之前已经习惯了,只是他头脑里又冒出了一个问号,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职位存在,岂不是和之前的丞相一样。
“你这样做的话,似乎跟丞相的职责有些重合?”
太祖高皇帝,当年曾经留下旨意,擅自立丞相者皆斩。
建文皇帝朱允文虽然大胆,但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犯错误,毕竟如果真能立丞相,恐怕朝廷大权都留在了一个人的身上,他就算是放下也不会全力也不会这样做的,况且天下大事朝堂风云都不是这样简简单单的,更何况把这个东西完全留在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合理的。
“陛下不用担心,议事长解释的简单一些,就是处于一个维护规则的人,也就是说处于这个位置上是不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作为双方有争议的时候,一个评判的人按照规则评判,也就是说它是处于一个平衡的关系,而不是做出最后决定的人,更何况陛下您不觉得如果这个位置抛出来之后,那些文臣们自己都会去选择当艺人吗?毕竟那可是活着文臣的最高殊荣了,相当于谥号文正呢。”
房东也这样解释,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听懂了,他明白了方总你的意思那就是这个名号,既是荣誉也是枷锁,既然敢于承担的这个好,那么就得为朝廷尽心尽力,而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考虑,这个时候就需要付出一些真本事了,而且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毕竟想让别人让出这个位置来,自然还得需要一番手段。
文臣既然好名,不管是身前身后事总得想得清楚,而且晚节不保,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大家还得注意这样的情况,如今方中愈抛出这个诱饵,自然是等着他们咬钩的。
这个时候不管是谁想要这些位置,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而且还得把事情处理好,所以不得不尽心尽力。
“听起来似乎不错,可以你拿出一套具体的方案来,既然政策已经有了,还需要实施的过程方案。”
建文皇帝朱允炆心里乐开了花,虽然那些大臣们比之前要好,甚至是说在某些方面的看法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难之前的他们,可是有些人骨子里是改不了那些东西的,就算是如今有这样的想法,以后又怎么会了方中玉,这是给他们埋下了一颗钉子啊。
“陛下放心,一会儿离开之后就会托人送进来的。”
“接着说吧,现在是文臣的事情,看来你已经有了好的方法,这个方法还真不错,那么再谈谈接下来的事情吧,武将的事情知道你也不会放过了。”
“陛下,军队的力量一直都是朝廷赖以稳固的基础,你掌握在您的手里是最好不过的,如今是更加强大他们的时候了,不仅仅要强大他们的力量,还要强大他们的精神,毕竟只有真正忠心支持陛下,支持帝国的军队才是好的军队。”
“你想怎么做?”
太祖高皇帝享用卫所制来养活士兵,也就是说朝廷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量就可以养我大规模的军队,毕竟他们自给自足,可是这样的情况现目前看来是失败的,毕竟卫所兵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他们还要兼顾农事,不方便集体训练,甚至是长时间的训练,都达不到,所以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之前朝廷已经在不断的更改了,甚至说不断的改变整训,可是效果还很差。
除了北方大明和大明海军以外,其他地方的卫所兵如今并不见其好,只能说比之前稍好,但想要完整的统一的整治起来,还有一番差距。
“陛下之前皇明军事学院的事情已经说明了,朝廷现在所培养的学生已经能够完全的能够承担简单的军事任务,甚至是带领一支军队都不在话下,当然还需要更多的实战来提高他们的经验,也就是说皇明军事学院的经验值得分享,各地可以成立武学,当然还是要做一番筛选的,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做朝廷也承担不起,这只是其一,第二嘛,就要建立起军人的荣誉感和百姓们的幸福感,毕竟军人也是人,他们也是孩子也是父亲,也是丈夫,想让他们出力保家卫国,不仅仅要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所做事情的重要性,还要让百姓们知道他们是在为了保护他们才去参军打仗吧,所以这一点朝廷一定要加大宣传,要让更多的百姓认为参军是一件荣耀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当然这就牵扯到军事改革了,虽然朝廷如今也在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进行改革,可毕竟这样效率太慢,甚至是效率太低,难以为继,所以还需要更加强硬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建文皇帝朱允炆听懂了,张总也是想让那些士兵们不仅有身份地位,还得有荣誉,也就是说他们得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甚至是说他们愿意为整个帝国拼命,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皇帝,可以命令他们去做这件事情,还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搏一个未来,为自己的家人博一个未来。
本来这就是他们之前一直宣扬的思想,可是金芳终于这么一说,这件事情似乎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付出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听出了方主任的意思,那就是要让百姓们认为当兵打仗是一件好事,要让百姓们知道他们当兵打仗是为了保护他们更重要的事,军人得认为他们作为军人是一种荣耀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混一口饭吃。
“可以,这些事情正知道你之前已经在做了,甚至是如今北方大营的经验也在四处借鉴着,那些训导官门正也知道他们在研究战士心理学,也就是说军队里的战士们的心里,他们一直都在研究,正真的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不过你既然能够提出来,也就是说现在这些事情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朕相信你,所以这件事情你可以直接做主。”
建文皇帝朱允炆作为大明的最高统治者,自然是没有办法去战场上的,就算是真的御驾亲征,也不会有人允许他冲入战阵之中的,甚至是如果他的存在可能会招致敌军的猛烈攻击,甚至是己方将领,还不得不分出病源来保护她,所以如果她真的出现在战场之上,恐怕会成为拖累大家的累赘,所以他也就不多想了,皇帝以前只要能管得住大将军就行了,可是如今他知道方忠义的意思是要让所有的将士们都知道他们不仅仅忠于帝国,忠于如今的大明皇帝陛下他们还要忠于他们自己,忠于百姓的。
听起来似乎有些离经叛道,甚至隐约有一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意味在里面,可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不怕,因为他知道这些人现在是属于他的兵,就算是他们真的有那样的想法,那也是正常的,毕竟他们自己也是孩子,也是从百姓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