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0章 各有各的小心思

很多事情成长起来都比较困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的成长也许就是简单的做一些事情。

方中愈的成长却是空前绝后,因为对于他自己来讲,如今他所做的事情很多都与其他人不一样。

从最开始一个自己家的小团队,再到后来掌管整个锦衣卫北镇抚司,再到后来完全可以影响到朝堂上的关系。

他依靠的不仅仅是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更多的是因为他确实有能力做到这些,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他。

对于他来说很多事,就是不可控的可正是因为不可控,才能帮助他达到现在的目的。

方中愈思考的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他现在考虑的事情越重要,当然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危险。

这是一个事实,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情况。

方中愈在自己书房里走来走去,时而思索时而低谷时,而在纸上使劲写。

在思索一些重大的事情的时候,他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所以也就没有讨论的人选,只能依靠自己,能慢慢的做这些事情。

他在头脑里把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回想了一遍,也就是说从他进入大明到大明做的点点滴滴,可能会影响其他事情的那些动作都回想了一遍。

看起来似乎非常的平淡,但却充满着凶险,比如说那个时候他参与了平叛战争,是真正的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与敌人拼杀过。

像那些士兵一样把自己的后背让给了其他的人,也就是说在那一刻他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保护自己也保护其他人。

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总是会成长方中愈就是在那一刻成长,比之前更加的确定他在这个世上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现在他对于后世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不管是后世的亲人还有那些朋友。

除了之前他一直努力的想要记下来的那些东西以外,真的对于很多东西都已经陌生了,因为他已经不处于那个环境了,对那个环境所拥有的一切完全都已经忘记了,再加上如今他不得不在这里从头开始。

所以对于很多记忆中的东西已经淡忘了,不得不熟悉这里的一切,再通过这里的一切来改变。

对于自己这种情况,方中愈心里也非常的清楚,那是他必须经历过的,因为这些话是不能够对其他说的,所以他不得不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至少不让自己变得病态。

在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的时候,他也不可能把这些话对其他人说,所以只能自我调节,他唯一坚信的就是自己能够调节好心态,而不是影响到其他人,或者说不像一些什么其他的问题。

如果他能够成为皇帝,那么可能还有一些人去听他说,可他不能,所以在他没有完全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必须做自我调节。

方中愈现在有些痴魔,所以在汪雨辰三番五次的来了之后,最后一次他站在那里没有离开。

他也发现了自家大人似乎有些不太对劲,至少这个时候的状态是不正常的,所以他打算再等等,看看能不能帮自家大人一把。

之前他其实也已经非常清楚,方中愈似乎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头脑里可能对某些事情有一些执念。

既然如此,有些情况是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的。

但他也不能放松警惕,毕竟这是自家大人,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他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况且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在依靠着他们家大人过生活呢。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角度来说,他都不能让自家大人出问题。

在最开始的时候,方中愈选择的方法是把他记得的那些事情写下来。

那个时候他也担心别人发现他的身份。

所以他一直都在大队,大明的风土人情在不断的学习。

后来权利越来越大之后,他自然也有能力去获取更多的档案与资料。

为了避免自己露出太多的破绽,所以他一直都在加强学习。

再到后来大家只是惊叹他的学识渊博,甚至是有一些想法异于常人,但丝毫不在怀疑他的身份,虽然之前兵部尚书齐泰,有过那么一点点怀疑,其他的大人们多少也有一点想法,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

这必竟是大明大明之前有着无数个朝代,过了无数年,对于很多事情都只不过是历史的重演罢了,所以更多的人倒是没有一些什么其他的看法,对于他们来讲如今能够获得的一切就是最容易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都不追究的事情,他们自然也不会去追究。

更重要的是,如今这些人获得了之前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而这一切的改变来源就是方中愈。

再到后来的时候,方中愈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某些东西了,所以才会锋芒毕露,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方中也做了那些事情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处于大众的视线之中,就算中间有一段时间他离开了京师,大家也丝毫不会忘记所存在的日子,因为他参与的事情已经进入到大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了。

不管是之前他在报纸上写故事,还是派遣人帮助那些百姓做事情,还是约束锦衣卫用更好的形象出现在百姓的面前,还是在应天府府尹面前提供了一些建议。

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离开过大连百姓的视线这不仅是要让他们知道朝廷中有这样一号人物出现,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频繁的出现,才会让大家觉得不仅有些神秘,同时又有一些亲民,因为方家的公子会这些并不奇怪,只有让人们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才对于他后来提出那些东西有很好的帮助,至少能够打消大家的疑虑。

方中愈很巧妙的解决了自己身份上的尴尬问题,因为他可能会露馅,可能会出现一些破绽,但只要他做的这些事情,就算是有人怀疑也不会怀疑到哪里去,因为他就是真正的方中愈。

如今想不开的只是他自己罢了,方中愈有的时候会淡忘很多事情,有的时候又会突然想起前世的点点滴滴。

现在的他也已经知道,可能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让他才有如今这样的困惑。

方中愈在房子里走来走去,慢慢的也想起来一些问题解决的一些问题,又不断地记录下来,汪雨晨在外面看着,但是却从不走进来,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方中愈是最关键的时候。

“来人。”

方中愈不知道突然想起了什么,立马呼叫了起来。

汪雨辰听到了之后,立马走了进来。

“大人,您怎么了?”

“肃王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不知道为什么方中愈突然问起了肃王,但汪雨辰还是稍微整理了头脑之中,关于肃王的情况向他汇报了起来。

“肃王在您离开之后,就开始督促手下的属官和地方官员,严格的执行朝廷的政策,在之前还有不少官员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工也不出力,但是网页大家整顿之后,如今那边的政策已经变得很好了,百姓们至少已经开始在感念朝廷的好。对于王爷之前所说的希望外封的事情,如今似乎封地的官员都知道了,不少官员表示支持。”

“不少官员支持?也就是说还是有不少人不支持的对吧?王爷那边是什么情况?”

按道理说不应该有不支持的情况出现,毕竟如果王爷能够外封的话,能够带走许多人。

“王爷并没有在意那些人的意见,不过属下仔细查看了那些反对人的资料,他们大多年龄偏大,都是之前太祖高皇帝时期的人,所以对于太祖高皇帝的政策还是比较看重的,不希望王爷离开边境。”

肃王毕竟是手握大权的边塞王爷,所以之前都有着戍边的重任,如果外封的话,也就意味着边境可能会失去一大部分力量,那些官员们在地方上呆了很多年了,等于说对整个边境都已经有了感情了,要是真的出现了那样的问题,恐怕会影响整个边境的稳定,遭殃的还是百姓。

“既然王爷不担心,咱们也不用担心了,不过后续的情况还要处理好,不管之后王爷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咱们都要保证朝廷的政策能够完整的执行下去,百姓之间不要出现什么样的动态,因为不管咱们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大明百姓,因为除了大明百姓以外,那些官员们恐怕就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这并不是咱们所希望看到的。”

刚刚方中愈就没有纠结,他做这个事情也是深思熟虑的,既然已经答应了肃王可以让她离开大明国境,那就要把这些事情做下去,至少要为他博一个前程。

并不是说如今做一个边塞实权王爷的钱真不好,只是死亡也希望能有更大的发展。

至少如今朝廷正在不断的扩张之中,肃王如果能够做一个打头阵的人,以后朝廷不仅要为他写书立传,还得纪念着他。

“是大人,其实如今全国各地只要是在朝廷登记的,府县如今都已经在大规模的开展改革运动,虽然有些地方比较缓慢,但至少大家现在已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因为每一个府县的父母官都希望自己统治区域内部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大的问题,可是他们同样也知道自己的条件比不上其他人,所以还需慎重对待朝廷,只要逼得不太紧,他们也不想太着急的做这些事情,所以还需要有一番比较完整的规划,不要那么匆匆忙忙的就去学别人的经验,这并不是一个好处。”

这一点他一说方中愈倒是想起来了,他曾经记得后世之中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学习案例,那就是曾经有一个村子,花费了很长时间做的非常成功的事情。

后来号召全国一起学习,学了个四不像,总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麻烦,如今这些官员们还算是有些头脑,朝廷虽然在督促他们不断的进行改革,但是却没有逼着他们完全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能够因地制宜发展自己,是方中愈所没有想到的那些人,有这样的本事,确确实实不容小觑。

“咱们的人要多下去抽查抽查驻点的人也要经常发回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尽快的向朝廷汇报,他们能够想到这些,我认为他们确实很有能力,但如果以此为借口完全怠慢朝廷的政策的话,那就要处置了。这样的例子并不能开,一开以后就刹不住了,朝廷不需要这样的风气。”

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可并不能因为一个地方做了这样的事,其他地方就跟着学,这样不仅把风气带坏,还会让更多的大臣们为了自己的政绩而不顾实际的情况,做一些伤害百姓的事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句话虽然不能完全成为真理,但如今在大明的读书人之间已经成为了一句比较重要的名言,时时刻刻都有人把这句话拿出来去批评别人,或者说讲出自己的道理方中,你之前并不希望这句话会被用在这里,可是既然已经被大家广泛的认可了,那也就无所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方中愈也不能强求他们完全同意自己的说法,但有说法总比没说法要好。

“大人发现锦衣卫的办事条例说的很清楚,他们一定会按照锦衣卫的操作规范来的,这些人虽然在前线立了不少功,而且年纪也大了,但在地方上绝对算是一把好手,朝廷的事情他们还是会盯着的,这一点还请大人放心。”

对于后来调教的锦衣卫方中愈还是比较放心的,至于启用之前那些暗叹如今他们年纪也大了,方中愈,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其他岗位上发挥余热,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出生入死,所以才会让他们去各个地点进行定点。

朝廷也是允许的。

第0312章 圈套背后的猜测第0457章 抛头颅与洒热血第1045章 特权官员的任务第0004章 外出逛逛街第1060章 国公爷的大战略第0352章 府里来了个对头第0389章 谢王爷不杀之恩第1211章 连锁反应的出现第0990章千古骂名也担着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论第1062章 改革从军队开始第0924章 大明的敌人来了第0454章 战争局势的变化第0690章 天意下谁敢敷衍第0627章 民办学院的成立第0061章 啊你还没湿(求推荐)第1106章 皇帝的态度不错第0998章混乱起皇族更换第0624章 宣传部长落谁家第0334章 酒壮那个怂人胆第0410章 大刀长枪的真理第1076章 中枢权力的交接第0060章 朕帮你拔刺(求收藏)第0176章 私生活朕没兴趣第1048章 供养的皇帝未来第0627章 民办学院的成立第0552章 朝廷欲学越勾践第0155章 是不是我不行了第1044章 巨佬的府中会面第0347章 最怕空气突安静第0199章 大人物的小心思第0194章 史书只有一句话第0687章 且看高楼筑地基第0183章 山寨最好的方式第1151章 进宫引发后遗症第1045章 特权官员的任务第1085章 有野心是会变的第0038章 雨天去蹭饭第0332章 建文真干得出来第0163章 朱明并不是赵宋第0929章 陪伴最美的长情第0617章 简单粗暴讲道理第1186章 百姓心中的风雨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荐)第1109章 被吓着的大都督第1081章 所有的一切变化第0045章 家里井水甜(第一更)第0428章 是他背后的男人第0506章 道衍重归极乐界第0527章 坐地日行八万里第1130章 太子的计划考量第0009章 做事得有钱第0398章 这个理由很强大第1056章 深入百姓的皇帝第0601章 团结一致向前看第0961章 说的比唱的好听第0372章 晋藩的唯一出路第0701章费尽心机的活着第0938章杀人得挑自己的第1212章 角逐力量的开始第0478章 这场战争会结束第0328章 竟对叔叔这样做第0775章 谁说穷人就得穷第0515章 都欠朕一个交代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第1075章 永久的大明故土第0633章 竞技挑选残酷性第0114章 还是识货的第0811章 不讲道理用拳头第0068章 要雨露均沾第0061章 啊你还没湿(求推荐)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0054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更)第0232章 罪奴营外收人心第0816章 点燃那一颗火星第1046章 显而易见的变化第1013章青史留名的太监第0464章 行走在京师之中第1080章 角色扮演的入瓮第0525章童俊中愈第二次第0383章 似乎玩过火了啊第0823章 真正的万古流芳第0501章 大明狐重新出现第0443章 这个世界很疯狂第0055章 陛下失踪了(第二更)第0813章 捞钱也得有方法第0743章 密信所言可为何第1205章 文臣体系的妥协第0836章 一些障碍得打破第0634章 哭穷还得有本事第0833章 宣传部使命召唤第0478章 这场战争会结束第0006章 新年有初败第0318章 胡思乱想的皇帝第0233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1147章 水可载舟可覆舟第0685章 后辈末学向前看第1133章 这是回家的诱惑第0624章 宣传部长落谁家第0930章 弱化皇权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