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气所在

事情还是那么个事情,道理也依然还是那么个道理,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讲,有些事情是他们没有办法去把控的。

方晓西的宅子已经开建了不少,他现在正在工地上督促。

他这样的人是闲不住的,就算是从大明本土来到这里,没有人监管他,也不会放松自己。

这除了是他自己的原因之外,另一个就是他知道方中愈一定会得知他在这里的一切。

方家老宅有不少的年轻人,之前跟着方中愈做事的有很多,后来接手了家族里的生意的人也不少,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平平安安或者说安于平淡的,谁都想往上爬一把,要不是因为他表现的好,也不会被方中愈看中,然后派到这里来。

从他离开大明本土的时候,他就知道,方中愈在这里肯定是要有一个点,那就是在这里的方家。

所以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亲自监督的,甚至是所用的工人都是当初他从方家带过来的老人。

至于外围的工地,也有不少是招募那些牛逼,不过方家的规矩还是挺严格的,一些身世不太清白的自然是不肯招的,不过真要是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也会给些报酬让他们去做。

“西爷,您看,咱们现在的规划就是这样,这里的土地,适合建宅院的不多,咱们的人,思索在三,才走了现在的图纸。”

包工头是方家的老人,叫做方老汉,当初手里就有些伙计,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么多专业,他也做不到这一季不只是后来方中愈发家之后,对方家的老家那边的人多有照顾,所以他还有幸去学了些技术,至少把他的技术活儿弄的更加的专业规范。

后来方晓西离开大门的时候,就去把他的团队弄了过来。

来这里的方家人都知道方晓西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所以他们对他还是毕恭毕敬的,虽然方晓西一直都强调不需要如此,可这些人都知道,如果在大明本土,他们自然是不会惰了方家的威名,该讲的你还要讲,到了这里就更要讲,毕竟在这里其他人都知道他们是方家的,如果他们不表现出一丝规矩的话,那就更加得不到其他人的尊重。

没有谁敢瞎了眼睛去挑战方家的权威,虽然方家在这里一直都很低调,当然这一段时间还是比较高调的,毕竟他们要在这里建寨子,其他人也会盯着瞒不过其他人的眼睛了。

“老叔,多余的话我也就不说了,你们是专业的,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少爷把这里看得很重,你们一定要把这里做好。”

“是。”

越是到这个时候,他们表现的就越谦卑。

方家的人都知道方中愈在,即使你的力量有多大,如今来到这里他们的心思就更加的活跃了,要给方家创造一个大大的后路。

方老汉一直都很重视,如今听到方晓西这样说之后,就更加的严谨了,脸上的神色也变得更加坚毅起来,衬着他那有些苍老的皮肤,多少是有一些庄重的意味在里面。

方晓西看着面前忙忙碌碌的人群和那些在指挥的人心里还是非常的紧张,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少爷可能不方便做,但他必须要做,所以在这里他会把这里建设得非常的好,至少要非常的安全。

表面上不一定要富丽堂皇,但是里面什么东西都要有。

所有要维护方家利益的人心里都清楚,方中愈是不能出事儿,所以所有的事情只要牵扯到方中愈,他们都会考虑的多一些。

这个时候远在大明本土的方中,你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当然知道了他也不会太在意,毕竟他不可能管住所有人的想法,他现在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至少要保证朝廷内部出现问题,大的改革做了突破之后总是会影响到更多人的。

越是到了他这种地步,自然要考虑的事情就越多,而且更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弄好,而其他人自然是无关紧要的。

方孝孺的心里也很清楚,如今别看自己的儿子特别的风光,但是那些文臣们可没有放松一点点,再加上他虽然是儒家领袖,但更多的是代表南方多数人的利益,至于北方那些人更多的是看重孔家。

其实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方孝孺是不太愿意那样做的,可是她心里又很清楚,儿子所做的那些事情,恰恰给予了他太多的震撼,所以他也有一些矛盾,不过矛盾之余又想把自己的学说完善,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他很少在朝廷的事情上发生,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那些学生们更加的完善自己的理论。

也许他没有做到太大的突破,但是他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有一天当矛盾爆发的时候,他可以给自己的儿子提供一些助力,挡住一些中坚力量。

这些话他没有跟自己的妻子收获,也没有跟自己的儿子说过,但是却表现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努力,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他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京师里发生的变化他都知道,所以他也去小心翼翼的观看学习,去了解更多老百姓们的想法。

朝廷的官员毕竟跟以前不一样了,那个时候他们只要保持自己手下不出事儿就行,但是如今朝廷对他们的考核却是百姓们的生活和朝廷制度的发展与执行。

所以他们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将朝廷的政策执行下去,和让百姓们过好生活这上面来。

好名声还是要依靠自己来获得,依靠别人的话随时都会失去,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朝廷官员们更多的是年轻人,因为年老的人已经不在乎了,身后名也是以后的事,盖棺定论,无非就是名声差一点。

年轻人嘛,大多数人都是支持方中,一所以对于方中的那一套都非常的喜欢,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朝廷的政策在很多地方都推行的很快。

皇帝在乎的也就是这些。

他并非喜怒无常的人,反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们有了更多的欣赏。

工部尚书郑赐这一段时间也非常的忙碌,当他拿到金融皇帝朱允文给他的那一份报告之后,一直都在思索该怎样打开这个局面,毕竟想要组建一个国家性的最高指导性机构,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与人员。

基层的工作人员他并不担心,如今能够成为国家官吏的人很多,甚至是在开展了这么多的学院之后,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所以基层的人员他并不担心,他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占据高位独当一面的人。

这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调查去选拔了。

所以他的时间就占据得很紧,除了在工部审核那些工部上掉下来的公文以外,其他时间他都在忙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拔。

皇帝并没有说什么时候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他知道皇帝如今在各个领域都希望能有所突破,所以肯定是希望他越早越好,这也就给他增加了很多的压力。

一天的忙碌总是让他有一些腰酸背痛,不过稍微休息之后就会好了。

对于方中愈那个年轻人,他心里是非常的清楚的,至少方中与之前提供了很多帮助,如今想要让毕夏组建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它也能够知道里面的重要性,毕竟整个帝国在很多情况下是只需要一个声音一个标准的。

学术上的争议其实一直都存在,就好比如今南方的儒家思潮和北方的孔家所代表的儒家思潮是不一样的。

在口头上打口水仗,而没有做什么其他过分的举动。

本来就是有争议的东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大家各自做出功绩来。

工部尚书郑赐自然是希望能够实实在在的做事儿了,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思想,所以在工部如今的发展之上,他已经出了不少的力,现在皇帝把这个重任交给他,也是希望他能够带领国家走的更强。

工部还是挑选了不少的人的。

“大人,刑部那边现在都有些麻木了,如今新政实行,不少的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没有那个觉悟,所以御史台弹劾了不少的官员,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被拔了出来,所以刑部那边对那些官员们进行了一些处理,陛下也有意让他们都认识到自己代政的错误,所以判的都比较重。咱们工部那边也有不少的官员。”

下属前来汇报的时候,也不得不把这件事情说出来。

“人多吗?”

“多,有十二人。”

工部尚书郑赐一听眉头就皱了皱,12个人工部现在被抓到把柄的有这么多吗?难真的有这么多,还是说他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工部了,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影响到工部的正常运作了吗?”

“这个,,,”他有一些唯唯诺诺,这个时候也不敢大声说话,看着大人的表情似乎不太高兴,所以他越发的紧张了。

“没有就不用管了,现在工部有这么多事情要做,他们还能被御史弹劾,甚至是证据确凿,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做事,所以不用多想了,咱们现在培养了这么多人,那些年轻人多招些进来让他们去下面多练练手,这些人终归是要成长的。”

“是。”

下属有一些尴尬,毕竟还有不少人托他来向尚书大人求个情。

不过看这个样子求情也没有用,大人根本就没有心思管他们,因为这么久了大人还是看中很多东西的,再加上听说大人如今被陛下从前线紧急调回来,就是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大人忙忙碌碌一直都没有抬头看,说不定正在忙这件事,所以他也不好意思再多说了。

“那属下告退。”

“下去吧,这一段时间本宫特别的忙,所以你们要盯紧一点,如果再有这样的事情出现,恐怕陛下那你就说不过去了,到时候你们自己去陛下面前解释。”

“是是。”

下属擦了擦头上的汗,陛下如今微时政,他们可不愿意到陛下面前受,所以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好,不要把这件事情闹到陛下头上。

工部尚书郑赐谈了以后,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各种工业技术的突破,甚至是在前线上紧盯着那些工程,竟让工部下面出了这么多的问题。

是不是该给陛下说说,把自己这个工部尚书辞了。

工部尚书郑赐心里这样想到,毕竟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很久很久了,而且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真正的去干技术。

其实这么久以来,朝廷官员有不少都知道自己不再是之前那个靠几篇文章就能够让上司赏识,然后委以重任的人了,因为现在有更多的人从学院里出来做的事情比他们要更好,虽然刚开始有些稚嫩,但不久之后他们就能够完全取代自己,甚至是比自己做得更好。

所以大家心里都有些紧张,再加上朝廷的各种高压政策,对于官员来说,他们不得不努力的去做好更多的事情,否则的话随时都有可能丢掉头上的乌纱帽。

自己的事情再复杂,能复杂得过百姓的事情吗?

自己有着官员的俸禄,难道会比百姓的生活差吗?所以这一切都回到最原始的状态时候,那些人都不得不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否则的话,朝廷完全追究的话,他们就是要倒霉的。

当然工部尚书郑赐的这件事情只是一个缩影,其他各个主要部门的官员们如今都发现了,他们手下有不少人被弹劾,被流放,被贬官,总之所有的事情都在这一段时间发生。

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其它的政敌在对他们做动作,后来才发现证据确凿,每一个被处罚的人都有相关的罪名,而且证据都能够摆在他们面前,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也许陛下早就想这样做了,毕竟有一些人这个时候懈怠了也是正常的。

但是在陛下面前所有的官员懈怠了,就是不正常的。

那必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第0812章 一丝一毫显功劳第1058章 规划未来事不休第0161章 一起拍拍马屁股第0679章 家中又来不速客第0633章 竞技挑选残酷性第0139章 一个月一次的事第0979章 反对者选择支持第0863章 孤独的建文皇帝第0014章 卖报小行家第1054章 终究逃不掉命运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论第0440章 雪中送炭大营行第025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0175章 洗洗刷刷好干净第1017章害怕的老大人们第1172章 这是帝国的荣耀第1075章 永久的大明故土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气所在第0715章 建功立业好地方第0525章童俊中愈第二次第1180章 宣传部的口子大第0384章 锦衣卫被干趴下第0332章 建文真干得出来第0857章 文臣的最好时代第0062章 中愈造反了(求收藏)第0872章 心酸的户部侍郎第0871章 这个皇帝不一样第0300章 父子之间的约定第0928章 家里有母心担忧第0904章 时间不会管破事第0001章 初临应天府第1180章 宣传部的口子大第1235章 年轻人上位大法第0106章 兵部的耻辱(求订阅)第0968章箭在弦上不回头第0609章 有钱就是能任性第1115章 世界情势的缩影第0835章 孩子挂在肚皮上第0240章 三级戒备探路者第0253章 北上的阴谋希望第0416章 你想做那只鸡吗?第1210章 着急的人太多了第0832章 热心的皇后娘娘第0389章 谢王爷不杀之恩第1064章 来自帝国的压力第0783章 建文皇帝的转变第1185章 改变给予的能量第0439章 会飞鸟儿入了沟第0041章 奔跑吧大明(求收藏)第0485章 一点一滴有事来第0987章太子爷身边的人第1140章 太子殿下的要求第0525章童俊中愈第二次第0219章 风一样的飘扬去第0588章 天下大同只是梦第0289章 执行力初次体现第1102章 百姓们的大期待第1132章 光芒四射的影子第1163章 父皇并不生气啊第0574章不忠不孝不仁义第0032章 兵部遭贼了第0659章 随缘风雨便同舟第0745章 五件大事的解决第0646章 大势所趋逃不掉第0312章 圈套背后的猜测第1132章 皇帝的宣传之道第0458章 大明锦衣幻夜骑第0683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0071章 酒醉好办事第0049章 还是个姑娘(第二更)第1145章 帝国军队的忠诚第0384章 锦衣卫被干趴下第0490章 运沙填满护城河第0796章 万世一系想的好第1077章 事情终不如想象第1098章 另起朝廷中枢台第0330章 镇江的神秘守将第0995章太祖皇帝的藤条第0046章 睡觉送枕头(第二更)第0498章 覆巢之下有完卵第0606章 怎么解释微生物第1003章真相没有很神秘第0855章 东番有事火气大第0989章 大人物的小癖好第0096章 奇怪的手稿(求评论)第1220章 能人辈出帮帮忙第0338章 高手之间的交锋第1180章 活着比什么都强第0638章 寥寥江山楚天阔第0804章 来自皇帝的善意第0765章 漂洋过海来看你第1205章 文臣体系的妥协第1135章 回京了心系宝宝第0632章 天下第一等难活第0813章 捞钱也得有方法第1069章 翻山越岭的康石第0722章 徐家有女初长成第0697章 国公爷府辩忠良第0676章 内部纷争白热化第0109章 这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