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8章 没困难创造困难

对于不同部落的人前来投降,总是会引起朝廷的注意的,甚至会引起中枢的不同意见,毕竟不同的人眼中对于整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在整个中原文化中都是流传非常广的,甚至是影响重大很多人对于这句话都挂在嘴边,这被他们用来判断怎样处理其他组内的重要准则。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收到边境官员和鸿胪寺官员的奏报之后,也深深的思考了一番,甚至是让那些大臣们开始讨论这件事情。

朝中重臣和京官们都有权参与现在的讨论,所以这一项议题并没有隐瞒。

现如今的大明朝廷运转的非常快,每个人只需要根据朝廷所下发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准备在等着作出决定就行,当然这都取决于一些重大的事情,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自然会立马去做,只要有众多的部门盖上印信即可。

像通政司那样的秘书,每个部门如今都尽量的配备,因为他们也需要更多的人为主官们来处理一些杂事,甚至是被称为庶务官。

以前这样的岗位被那些穆鸟们所占据,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算是官僚的私人顾问,甚至说官僚们自己出钱来雇佣他们。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现在还是很普遍的,只不过有些部门为那些幕僚们设定了专门的机构,当然是通过批准的。

朝廷也有朝廷的考虑,因为某些事情还是需要一定的定力,那就是后面的人可以按照前任管理所做的政策来执行,也就是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配备班子在做些事情。

所以像如今讨论这些重要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不少人来出主意,各位大臣也会跟他手下人做商量,最后由他们统一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之后,才会在朝廷上加以辩论,最后作出定夺。

在如今议事长一职还没有决定的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暂时担任了平衡如何操作的人,不过他还是表明了要尽快决定议事长的职位,毕竟他不希望自己来做这件事情,因为那样会影响他的判断。

皇宫大内一片祥和,工人们都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太子依然在和他的侍读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开始学习,那些后妃们在宫里说笑着。

皇后娘娘毕竟和其他人不一样,所以他也在积极主动的为妇女事业作出贡献,至少他如今还在研究怎样让更多的妇女解放出来。

浙江开始雇佣那些妇人参与织布作访。

当然这样的作坊是官办的,只不过里面有廖氏兄弟货栈的份子,里面只招收妇人做工人。

朝廷大力支持,自然也会大力宣传,只不过引起了一阵骚乱,但皇后娘娘出面说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的时候,很多生意都压了下来,虽然也有不满,但这个时候极力反驳的话,就等于把皇后娘娘置于险境,谁也不敢承担这样的责任。

也只能暗地里发发牢骚,不断的上折子,让皇帝下令禁止这些行为,可有些事情他们又清楚,皇后娘娘没有说错。

这就好比有些人瞧不起小妾,可偏偏他自己就是小妾生的,有些人瞧不起妇人,可偏偏他自己也是妇人生的。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在某些人的心里也时常有这样的想法,明明这种想法很是荒谬,可他们却能坦然的说出来,这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大明报也在慢慢的引导。

这种情况还是选择了支持的态度,他不希望太快的解决这些问题,只因为有争议才会有更多人去探索不同的模式,在保护原有的能力基础上去解决问题,光靠斗嘴吵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明朝廷的发展和所存在的问题,毕竟在如今这种模式下,光发展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有方中愈这样的人存在。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暖阁里,诸位大臣都在等待着他们或是交谈,或是闭目不语,或是凝神沉思,总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态度。

“诸位爱卿开始讨论吧,草原部落请只希望内迁,让朕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力,你们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畅所欲言,朕想听听。”

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偏偏等皇帝问起来的时候,每个人却不知道怎么说,总之感觉很奇怪,对于他们来讲每个人内心都是有情感的宣泄点的,在这个时候或许从情感上来讲,都不应该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可有些事既然已经到了那一步了,就不能单纯的依靠情感来判断,对于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讲,这些事情都不应该是这样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知道这件事情之所以这么麻烦,不仅仅有种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还有一个敌人没有解决,最后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麻烦,才需要有这些人来讨论,毕竟找他们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在这里推三阻四,一个个沉默不语。

“怎么都不说话,平时你们一个个都挺能说的,甚至是在奏疏里说的都是条条是道,把朕骂个狗血喷头的也是你们,怎么现在到了朕面前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说这样的话其他人肯定不会接的,反正别人没骂过你,就算是骂你也不会在奏疏里骂的,那不是留下证据吗?

还有狗血喷头这个字能是这样用的吗?

这岂不是说大家都在咒骂皇帝吗?

不管他们怎么想,至少这个时候不会这样,完全是想把自己的命搞丢吗?

“陛下,臣认为这件事情能做,但并不是现在,理由有二,第一草原部落如今只是部分来投,其他部分仍然是大明帝国的敌人,朝廷屯兵北方边境数十万就是为了防备这些,如果现目前就答应这些投降,草原部落内迁的话,致那些军士与何地。

他们在外面抛头颅撒热血,咱们现在去迎接昔日的敌人,前往大明内地与百姓们共处一地,实在不妥。

这第二嘛道理很简单,这些人毕竟不是我汉家儿郎,如果让他们进入大明内地,安排在何地,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对待他们,这一点恐怕是诸位大人都担心的。”

刑部尚书暴昭首先开始发言,从他的角度上来讲,他可以想出很多理由来拒绝这件事情,但是他依然点出了大家最想说的不只是他,其他人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朝廷如果真的开了这个头,接待的可不仅仅是那些愿意投降的草原部落,还有其他部落的人,甚至是边境之上的乌斯藏地区。

“陛下,臣反对,虽然暴昭报大人所说的有道理,可有一点咱们还得清楚,有些事情毕竟是要开头的,如果大明想要更加的威服四海,必须要做这样的事情,至少要容纳那些不同于汉家儿郎的百姓进入大明生活,毕竟底层的百姓是无辜的,草原部落,有不少是受上层贵族盘剥的,如果咱们现在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能够和汉家儿郎一样一起生活,最后他们依然会成就大明的子民。

之前宁王爷麾下的朵颜三卫就是如此。”

兵部尚书齐泰站出来说的,对于他来讲,说出这些话来也并不是他一人之言,毕竟兵部的诸位侍郎,郎中都有类似的看法,只不过由他来说罢了,毕竟并不这些年打仗打得太多了,还是希望能够用更好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齐大人,朵颜三卫后来不也跟着反叛了吗?所以他们不可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把这些人弄进来,咱们到底要怎样对待呢?如今咱们大明的百姓都没有对待好,在弄这一波的人进来,这不是让其他大明百姓心寒吗?”

有大臣这样站出来说道,他的意思就是支持暴昭报大人的话,毕竟对于他们来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朝廷也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

“至于大人担心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太多担心的,他们要想在大明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要和大明一样,之前朝廷不也实行了不少政策吗?让那些少数种族的百姓子女前来大明学习,甚至是大明这边也派出不少大夫,有学之士前去讲学,让他们更加的熟悉汉江文化,现在也变得和大家差不多了。

其次,只要咱们允许他们和汉家儿郎通婚,不久之后自然会生出带有汉家血脉的孩子,等这些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也就会向往汉家文化亟待之后,他们也将会成为真正的汉家儿郎。”

兵部尚书齐泰这样反驳,其他人一听就不知道说什么了,毕竟通婚仪是朝廷,如果真的强制进行的话,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这样做的,再加上汉家儿郎娶草原部落的女子留的还是汉家血脉,再说了数代之后留下来的也确确实实只有汉家血脉啊。

“当然你也说了要数代之后,可是如今咱们哪有那么多的财政去养活这些人,光是大明的百姓如今猛烈刺激,让更多的百姓多生孩子,已经花费了朝廷不少的力量,还要支持北伐,支持西洋开发,支持大明南洲探索,哪里都要花钱,朝廷又要表现自己的威风,又要让百姓们生活得更好,这实在是难以为继啊。”

户部尚书说道。

他们一个一个的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毕竟这个时候皇帝已经说了畅所欲言,他们也已经熟悉了这种方式,虽然说在某些情况下处理这样的事情,即使增加自己的威望,也是增加各自部门的行政力量,可不管怎么说,他们都需要付出自己想要付出的,最终才能拿到自己想得到的。

一说到钱的问题,大家都不争论的,现在他们都非常的清楚朝廷缺钱,朝廷非常的缺钱,不是说朝廷收不起来税收,也不是说朝廷没有其他的法子挣钱,只是因为朝廷挣的钱快花的钱也多,所以多少有一些没钱的样子。

到处都在用钱,这是非常现实的情况,比如说工部在各地所修建的桥梁道路,水泥厂的投产,钢铁厂的研发与试炼。

铜矿的开发,金属的冶炼。

大量船只的建造。

武器研发。

这些东西都需要用钱,可钱又不能白白的变出来,所以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就是如今朝廷最大的短板,那就是花钱。

大家一下子就安静了,整个暖阁里面也变得非常安静起来,将皇帝朱允炆在上面听着听着,发现大家都不说话了,看了看他们。

“怎么都不说了,一提到钱大家都没有信心了是吧?”

“臣等惶恐。”

虽然建文皇帝朱允炆是一副调侃的语气,可是大家听着却不是那个意思,毕竟如今朝廷已经算是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甚至是商业贸易发达,这个时候还是没钱的话,多少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惶恐什么,只要你们没有贪钱,没有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上,朕难道还会追究你们吗?现在钱,有困难,这一点朕知道,所以真不会怪你们,可是这并不能成为你们对这件事情采取反对的态度的原因。”

建文帝又打量了他们一眼,最后说道。

“你们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自己的困难,可朕之前告诉过你们,要你们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告诉朕,这里有困难,那里有困难,这能理解,可并不意味着朕会支持你们这么做。

朝廷有没有钱你们心里都清楚,既然现在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更希望看到是你们真正的拿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在这里争论钱多钱少核不好处理这种情况,因为有方法,这些事情已经到头了。

不做带来的麻烦会更大,所以你们要好好的把这件事情搞清楚,到底该怎么做。”

建文皇帝朱允炆多少还有些失望的,这群大臣如今越来越懒散了,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明明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但是似乎他们都在单纯的考虑如何把困难说得更大。

第0489章 最后决战到天亮第0642章 锦衣卫发展计划第0071章 酒醉好办事第0412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第107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0445章 心慌的燕王世子第0076章 说漏嘴了吗(求推荐)第1050章 随处暗藏的考验第0630章 内圣外王的转变第0815章 小建议与大道理第1060章 国公爷的大战略第1130章两兄弟间的哑谜第0969章剜肉补疮不好使第1105章 他真来了请睁眼第0724章 牵扯越多问题大第0016章 朝廷有人批(求推荐)第0783章 建文皇帝的转变第0125章 当面打闷棍第0654章 海军都督府新建第0707章 寂寥落寞的身影第0181章 谁告诉你它存在第0519章 一代名将的陨落第0643章 京师远行落繁华第1034章 暗藏的危机体现第0943章 乖乖的合作就好第0441章 运往军营的物资第0256章 两条大鱼别错过第1186章 百姓心中的风雨第1082章 终究是逃不过的第0779章 复杂过程简单化第0654章 海军都督府新建第0825章 如今花钱如流水第1093章 绝处逢生看运气第0630章 内圣外王的转变第1169章 悄悄的做不留影第0984章 朝廷的翻天之掌第0728章 手握大权掌生死第0077章 阿拉伯数字(求评论)第0546章 咱们想到一块啦第0827章 纠纠缠缠理不清第1056章 仁慈的狼不是虎第1181章 人心思变不得变第0809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0921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0687章 且看高楼筑地基第0706章 达则自古以来矣第1212章他的屁股是歪的第0911章 堡垒从内部攻破第0042章 陛下转行了(第一更)第0374章 给晋王打预防针第0316章 身份心态的转换第1121章 皇帝的笑容满面第306章 你得赶紧生孩子第1071章 等待中的黎明夜第0953章 高头大马迎亲去第1192章 皇帝的无奈之下第0847章 王侯自有王侯事第0333章 心思活络的齐王第0537章 来晚了扑了个空第0330章 镇江的神秘守将第1054章 终究逃不掉命运第0071章 酒醉好办事第1046章老实人的另一面第0526章 今夜有梦待月圆第0437章 迟到的杀戮战争第0663章 七人负责制出现第1140章 有种怪怪的感觉第1141章 权臣之间的博弈第0478章 这场战争会结束第0938章杀人得挑自己的第1041章 不愿意享福的人第1148章 虎毒尚且不食子第1033章 有一座城池叫归化第0893章 嫉妒之心常存在(4600字大章,过年不断更)第0723章 难言的信任造就第0492章 继续进攻抢军功第0827章 纠纠缠缠理不清第0784章 文臣武将一言堂第0545章 那个位置很诱人第0701章费尽心机的活着第0376章 黎明之前静悄悄第0601章 团结一致向前看第1081章 所有的一切变化第0816章 点燃那一颗火星第0592章 大明危亡心思辨第0142章 花了银子买黄汤第0570章 本是知子莫若母第0968章箭在弦上不回头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荐)第1047章 中愈能当皇帝吗第1155章 做选择他们会吗第0825章 如今花钱如流水第0253章 北上的阴谋希望第0646章 大势所趋逃不掉第1130章 真相不只有一个第1172章 这是帝国的荣耀第1070章 没有绝对的公平第0906章 努力的人运气好第1097章 分封文武好消息第0952章悄无声息幻夜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