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5章太祖皇帝的藤条

对于很多人来讲,现如今发生的事情其实是很难理解的,毕竟,朝廷如今宣扬的是太平盛世,大明帝国的军队对外征战,可以说已经没有了敌人,至少大明帝国的陆上军队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大明帝国的海军因为远航到大明南洲和大明北州,所以积攒了不少的经验,如今看起来海岸线上的国家大部分都与大明来往密切。

没办法,大明人太能生了。

他们的国家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拥有大明血统的汉家百姓。

再加上大明海军的强大,让他们感觉到了如今整个帝国所发生的强烈变化,那些之前的番属国。

现在也不得不努力的向大明帝国靠近,希望能够通过大明帝国来让自己的国家更加的强大。

喝汤有喝汤的方法,更多的人自然希望能揩点油下来,那些小国家的国王们也不得不开始正视与大明的关系,之前他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当大明的军威越来越深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考虑通过一些其他的办法来考虑大明之间的关系。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几年已经拿了不少的,女子进入皇宫,都是各地送来的。

好在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并不贪念美色,所以那些人在后宫里,充其量就是个普通的妃子而不会威胁到皇后娘娘的地位。

方中愈从来没有想到,现如今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已经帮助了整个帝国完成的蜕变,这种蜕变会影响到很多人。

大明的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在快速的发展之中,毕竟朝廷的工业化体系正在慢慢的完善,虽然有些东西还造不出来蛋,方中愈,自己提供了一些知识上的体系,再由他们慢慢的转化为自己所能够用的,最终都会达成造福百姓的目的。

对于登闻鼓的,再一次想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有的人猜透了,而有的人还蒙在鼓里,不过没关系,这也能够说明每一个人对于政治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越来越多的人心里非常的清楚,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如今的这一种风暴之中,把自己的命留在大明帝国。

在长街的西部,如今这里被安排为外国使臣进驻大明的地方。

不管是那些番国还是高丽等国,甚至是倭国。

这些使臣们,这一段时间也非常的战战兢兢他们就算是再傻也都知道大明帝国出事了,至少在某种状态下已经和他们之前了解的大明帝国有了出入。

各位使臣也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手下的人不要在京师乱闯,否则这个时候就算是被抓了,他们也没有理由去找大明帝国要人。

胆气这件事情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更何况如今大明的军事实力摆在那里。

也就是说在更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传播,甚至是想方设法的告诉国内,事情如今的这种地步。

方中愈没有喋喋不休的告诉他的手下人要怎么做,如今能够在他身边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强项,在某种状态上来讲,方中愈也是需要干实事的人。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未来的宏图远景勾画出来,也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这就是一个领导者的特质。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是这些年的锻炼,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面对他手下的这些人侃侃而谈,还能把握住他们的心理,告诉他们接下来该如何做,才能保证锦衣卫最大的利益,最后落实到他们身上。

方中愈是更加的清楚的,那就是这些人也许在最初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加入锦衣卫,但总是绕不开全是儿子,那只有自己能给他们,能给的更多,他们也会努力的去为这些而去争取的。

锦衣卫和之前不一样,如今,大明锦衣卫依靠的,不再是承袭父荫,而是真正的优胜劣汰。

所以现在能够留在方中愈身边的都是一些特别精明的人,他们能走到这一步,除了自己的诉求之外,也是因为身边有着更多的人把他们推向更高的位置,毕竟只有他们走向更高的位置,才可以给那些人带来更多的好处。

各处的官员表现不一,但有一点他们清楚,那就是接下来事情可能会更加的复杂。

孔令生被提醒,告诫他,不要在皇帝面前多丑,当然也有人,暗示了一趟,希望他不要乱说话,毕竟如今大明正处于一个多事之秋的情况。

皇帝,有他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就会关注这些人,如果让这些人什么事情都不做的话,最后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麻烦。

太子/宫中,方中宪和他的伴友们,如今也都选择了沉默,那些人,知道是什么情况,所以,在这个时候,方中宪也不得不沉默。

之前有人监视他,其实他早就知道了,只不过没有明说罢了,再加上他身边有一群保护的人,那些人自然会把这些消息告诉他。

有些人年龄比他大,有些人却和他差不多年纪,那都是方中愈放在他身边保护他的,这些人在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并不意味着,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

徐有福也听到了外面的鼓声,这个时候他更加的紧张了。

上一次因为这件事情就已经有人怀疑到了他们,甚至是为此不惜在太子面前诋毁他们,只不过太子那个时候并不想牵扯到这件事情中来。

如果是以前,太子还可能关注到这些事情,甚至是想方设法,其他人做主,但是如今,当太子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件事情你自己的父皇有关的时候,他就选择了沉默。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确确实实想去问问自己的父皇,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跟父亲相处的还不错。

可是天子和臣子之间的关系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太子这个时候头脑里还是浮现的,当初方中宪告诉他的那几句话。

“臣曾听闻,昔日太祖高皇帝因种种事情,大程加以惩处,兴宗康皇帝,那是还是太子,非常不忍,所以,去找太祖高皇帝理论。

太祖高皇帝并不动声色,在听完太子的叙述之后,令人找来了一把藤条。

希望太子殿下能够捡起那一把藤条。”

但是当时的兴宗康皇帝却选择了放弃,一脸为难。

这个时候太祖高皇帝说了一番话,殿下您还记得吗?”

方中宪的故事到此截止,但是关于太子殿下的故事却刚刚开始。

太子的脸色不是太好,但是他知道,方中宪是个什么意思?

当年太祖高皇帝确实说了一句,大概意思就是,既然你不愿意捡起藤条,那朕就帮你把刺全部都去掉。

太子此时的脸色都有着变化,看着方中宪,非常的犹豫,似乎在纠结着什么。

方中宪也不接着说了,也不解释给他听,任由太子自己猜测,这件事情只有他自己能够搞定,其他人根本就参与不进来。

从表面上来看方中宪正在劝解太子殿下,毕竟从大多数人的角度上来看,太子殿下如今所做的一切,都还不错,更多的人来讲,这是朝廷未来,有希望的象征。

但是事实上,在某些层面还非常差的太子,如今已经感觉到了压力非凡。

自那以后,太子殿下,就再也没有动过任何的心思,反而老老实实的按照父皇交给他的任务做事情。

徐友福确实很担心,他担心事情越闹越大,最后连累到他们徐家,可是他呢,哪里清楚一点,那就是如今这种状态下,徐家和方家就是一起的。

可是,有些事情是阻止不了的。

消息的传播总是很快的,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整个朝廷里的动向。

齐泰和谭翼,还在等待着结果。

这很残忍。

可是事实上就是如此。

“大人,宫里有最新的消息传出来。”

“快说,是什么个情况?”

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大人,敲鼓的人叫做孔令生,是衢州孔家的三房三少爷!

这是最新的消息,其他的都不靠谱。”

这话说的块。

但是听着的两人却非常的吃惊,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会是真的这种情况,之前,谭毅还曾说,除非有孔家南宗的人出手,否则的话整件事情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想不到你居然一言中的,他们居然真的找到了敲鼓的人。”

兵部尚书齐泰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含义在某些方面还是看得挺准的,这也改变了他以往对他的印象。

“大人,如此看来孔家不会覆灭了,只是要有不少人得离开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丢掉性命。”

之前他们还在猜测接下来的事情要怎么做,现在看来根本就不需要他们自己考虑,仅因为那边已经帮他们考虑好了,后面的推手都已经把他们弄好了,那就是接下来会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

他们俩之前就沟通过,如果是南宗孔家的人来告状的话,基本上孔家就不会覆灭了,道理非常的简单,兰州孔家无非就是想拿回爵位。

当然还有可能是想把自己家的学说发扬光大,只是在这种状态下,能够拿到,他们的认可,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了。

“看来确实如此,想不到他们的思维如此缜密,就算咱们这么多人都没有想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之前咱们还想着,整件事情就这样过去吧,但是现在看来,老的孔家肯定会消亡,而新的孔家正在冉冉升起。”

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也不得不叹息的一句,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所学的就是最正统的,可是事实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有些事情是说不清楚的,可是如今看来后面的人安排得非常恰当,在这个时候把这件事情爆发出来,也就意味着朝廷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其他的事情。

这是属下有些奇怪这个时候,后面的人还打算怎样转移注意力呢。”

他一看了看自家大人发现,他除了稍微的震惊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表现,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太正常的表现。

谭毅在心中想到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现在,自家大人一样能够有着清楚的想法,甚至在某些时候说根本就不会受到其他的影响。

他们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谭毅突然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这也是他刚刚通过自家大人的表情看出来的。

“大人,您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属下?”

谭翼知道一些事,毕竟很多东西的签字他也有分。

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对于他知道这件事情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在某种方面来讲,他并没有想瞒过太多的人,这些事情迟早都要爆发出来的。

“不用这么紧张,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朝廷现如今的状态,还不至于做这样的事情,不过,也感谢别人帮了忙,事情到了这一步总有人会去占便宜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事情该做的还是得做。”

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看着这手下最为强大的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想要吧,人家本事都传给他的。

这也算是承认了,在整件事情中,或许还有其他的力量在影响着整件事情的判断,接下来,又该如何处置,谁都说不清楚。

既然自家大人这样解释,谭翼就确认了,在这里面有一部分都是刚刚才知道的。

“大人,不管您做什么,属下都选择相信。”

方中愈也非常的清楚,他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属下,还有更多志同道合和他一起奋斗的人,所以才会有如今这种状态。

“既然如此,接下来的事情都做,多做准备吧,有些事儿咱们准备晚了,倒霉的还是咱们。

我本来以为有些事情会搁置一番,可是没想到,还是有不少人急着跳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好还是坏,总之,与他自己所想的之前还是有一些出入的。”

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的心思本来就不在这里,当然他也没有去强制做一些事情。

第0424章 真命天子会获胜第1152章 中愈真的存在吗第0261章 君臣父子的转换第0186章 是否做从龙之臣第0779章 复杂过程简单化第0834章 害羞跑开方中愈第0602章 政策开始方知无第0736章结局开始就注定第1071章 等待中的黎明夜第1143章 成长是必然过程第0212章 真真假假方中愈第0925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1010章让相信的人相信第0630章 内圣外王的转变第0350章 徐大都督的忧虑第1214章 心情焦虑的皇帝第0897章 上门羞涩小郡主(大年初四不断更)第0148章 这真是小家碧玉第0604章 前所未有大变局第1245章 复杂的朝廷趋势第0406章 赎罪的渺茫机会第0822章 堡垒从内部攻破第0327章 真心认错王爵复第1050章 随处暗藏的考验第1072章 有问题但是无解第1118章 明抢帝国认真的第1096章 兵部年轻人天下第0805章 一起去捡狗头金第1199章妥协后一直卧倒第608章 一分钱是一分货第1144章 太子真的不知道第0396章 狼牙是敌人给的第0160章 御前会议的安静第0375章 晋藩的天太小了第1130章 真相不只有一个第0811章 不讲道理用拳头第0354章 大明主人叫建文第1044章 西北边境的重担第1067章 沉思之后的故事第0915章 死了管洪水滔天第0067章 哈哈哈哈哈(求收藏)第0429章 肥胖而死的皇帝第0385章 又有王爷涉事了第0350章 徐大都督的忧虑第0927章 大人上过战场的第0141章 多条朋友多条路第1094章 大明帝国的未来第1175章 变化趋势的呈现第0580章 步子大了扯着蛋第0832章 热心的皇后娘娘第0114章 还是识货的第0418章 大明翻山仗一张第107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243章 乐观处事会好些第0320章 临行的锦囊妙计第0179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0474章 战前的圆桌会议第0208章 佳人奈何要做贼第1194章 朝廷的手太松了第0094章 狼羊的较量(求收藏)第0881章 绝密消息引深思第0340章 朱棣是个早产儿第1038章 奉旨赶快生孩子第0385章 又有王爷涉事了第1178章 咱们就管好自己第0056章 二世亡国了(第一更)第1153章 皇后娘娘的担忧第0156章 你说咱们传不传第1058章 修书立传方希直第0557章 莫谈江湖在九霄第1055章 临别赠言辟入里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虑第0350章 徐大都督的忧虑第1012章耍嘴炮人人都会第1058章 规划未来事不休第0325章 早早发现的问题第1076章 终将失去的权力第0079章 国子监祭酒第0249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1029章你太小看锦衣卫第0177章 看不见的触手怪第0672章 大明宣扬的力量第1114章 花钱买一个机会第1093章 终究会回到原点第1101章 消息真回京来了第0164章 我们一起造反吧第0237章 茫茫夜色白莲开第1200章 政治绑架的正义第1049章 太子殿下的疑惑第1043章 赤子之心六月忙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发展第0198章 背锅我是认真的第0567章朝廷里的聪明人第1008章 驸马爷困惑之旅第0130章 听宫闱秘事第0872章 心酸的户部侍郎第0637章 你吃肉来我喝汤第1196章 心灰意冷老大人第1083章 贪婪人性之恶否第1052章 旧时代的片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