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 探煤

郑海珠来到晚明的江南,常入耳的,除了昆腔,便是弋阳腔。

在松江时,精研戏曲的张岱,就向郑海珠预言过,弋阳腔是高腔,且出名的几个班子愿意适应北方语言,会比昆腔在北方更受欢迎。

此回果然见到鲁王府请来弋阳腔班子,郑海珠颇为惊喜。

作为两世都到处奔波的人,她最愿意欣赏的,就是文化的融合,心态的开放。

不过现下,她只听方班主唱了几句高音,就打断他,要拉着他随朱以派的亲随,去靖国将军府,向朱以派夫妇叩谢。

吴邦德明白郑海珠要趁着今日之事还热乎着,赶紧到小殿下面前混个脸熟。

他立时给两个侍卫塞了好处,请他们引路途中,弯去兖州官驿,好让郑海珠去取礼物。

如此一番折腾,来到朱以派府邸前时,天都黑了。

但里头很快出来管事的婆子,将三大一小带到中庭的小暖阁,吩咐小丫鬟端来食盒,里头摆着豆腐皮包猪肉馅的饼子、白面馍馍、胡辣汤等吃食,客气地请郑海珠等人先用晚膳。

婆子甚为和颜悦色,虽端着气派,却柔声叮嘱方班主慢点喂娃娃。

待诸人吃完,婆子才出了暖阁,不多时,引着朱以派和郭氏过来。

郭氏身后还跟着奶娘,手里抱着个比筱棠年岁大些的女娃娃。

郑海珠见那女娃的面貌,就是个缩小好几号的朱以派。

「妍儿,」朱以派转头道,「这是爹爹和娘今日遇到的小妹妹,你将布老虎给她。」

妍儿从奶娘怀里滑下来,走到筱棠面前道:「我娘和我挑了一个大的,你夜里抱着它睡觉,可舒服了。有老虎守着你,歹人不敢抓你。」

方班主忙拽着筱棠一叠声道谢。

郑海珠与吴邦德适时上前,见过朱以派和郭氏。

郑海珠将与方班主和筱棠的前缘解释一番,自然地引到自己在江南的经历,继而打开箱笼,奉上最体现韩媛绣特色的宋画山水花鸟绣帕。

山东的鲁绣名冠北地,设色奔放艳丽、图桉大气滂沱,亦是历代巧匠的心血。

但凡事都有些「远香近臭」的定律,郭氏自小看惯了鲁绣,已无甚新鲜感,此刻乍见皇家贵胃极为推崇的宣和画谱,竟被绣在了质地上乘、如轻舞薄云的绢帕上,顿觉又新奇又雅致,一时赞不绝口,执起帕子轻轻摩梭走线,还问了些如何辟丝的内行问题。

郑海珠心里,渐渐地更有底了。

莫看朱以派个性强悍,在公事上容易发脾气,但他骨子里的阶级观念,或许真的不太深重,从他昨日主动邀请自己和吴邦德去跟着张耀芳赴宴,以及对于府中仆婢待人接物的调教上,多少就能看出来些。

不过,社交也要循序渐进。

郑海珠盯着屋中瑞炭红亮的精美铜盆,并不打算急吼吼地就提柴炭山有煤的事。

自己和吴邦德,先去查探了再说。

……

「郑姑娘,这些田地湖泊,大部分都是鲁王的,也有些是鲁王赏赐给郡王和镇国将军的,或者作为郡君、县郡们的陪嫁。地都很肥,湖塘里的产出也不少。」

从兖州府城往东边柴炭山去的骡车上,穆枣花指着两边的景象,向郑海珠禀报。

郑海珠眺望村庄沃野后,问道:「郡王们都是谁?」

「有泰兴王,宁德王,长泰王。不过将庄子经营得最好的,倒是一位镇国将军,是泰兴王的嫡子。这位镇国将军的庄子里,田亩果园十分齐整,还有好大一片鹿园,老乡说,割鹿茸的时候,镇国将军会亲自来看,鹿茸也不是拿回府里,而是找药商来收了换银子,好几次正遇上鲁北逃来的饥民

,就施粥赈灾了。」

穆枣花对答如流,难为她连几个郡王的名号都记得那么清楚。

郑海珠对这两个情报员颇为满意的同时,又不由再次感慨,那朱以派,在王侯子弟里,着实算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老朱家到了这一代,无论紫禁城里住的那些,还是各地宗藩,不做混吃等死的蛀虫、热衷于多种经营挣钱、能厚待百姓的,凤毛麟角。

一旁的吴邦德,则始终面无表情地听着。

忽然之间,他看到路边竖着一块刻有「云山营」三个字的大青石,开口问道:「附近有驻军?」

穆枣花道:「大牛和我也去探了,一路上有「营」字的屯堡是三个,都是些老弱军户,给历代鲁王墓守陵的,与戚总兵那样厉害的营军,不是一回事。」

穆枣花的口吻变得小心翼翼,眼眸也垂下来。

那日遇到流民、被吴邦德狠狠训斥后,她与这位「局座」讲话时,再不敢看他的眼睛。

吴邦德双眉一松:「紧张什么。你们这次侦查,很细致,没见郑姑娘满意得直点头么?」

穆枣花咬咬下嘴唇,嘴角很快起来,挂上欣悦的笑容。

车到柴炭山,空气里一股浓浓的焦炭味。

另一个情报员李大牛指着西面山头无数椭圆蚕茧似的土窑道:「郑姑娘,山上砍下来的木柴,都被运进那些火窑,烧成炭。山是鲁府的,炭也只送鲁府。因是王府用炭,特别讲究,不能有柴口木口,免得烧起来出烟,所以单个窑洞约莫五六天才能出一次炭。但统共有十口窑,轮流着出炭,每日午后都有大骡车往兖州城里运炭。」

郑海珠眯眼看了看柴炭山的地形,问吴邦德:「比之京师西山,如何?」

吴邦德道:「若底下真有煤,挖出来可比西山好运多了,此处山道平缓,只不知透水厉不厉害。」

郑海珠道:「走,按那博山客栈伙计所说,去东边找找他说的煤苗。

沿着东面的小河朔流而上,果然看到博山伙计提到的青石阵与密林。

再往前走到山腰处,才陆续有大块页岩映入眼帘。

吴邦德拿出探煤的家伙事。

几坨黑疙瘩,乃是磁铁矿石。

他找了地上的粗枝,捆上磁石,发给几人。

但郑海珠作为现代人,不是很相信。

煤怎么可能有磁性呢?

不过吴邦德既然说见过此法,客栈伙计也这么讲,就姑且一试吧。

四人找了大片页岩,拿磁棍绕着嶙峋的石头探测。

费劲半天,试了不少岩石,也没发现蛛丝马迹。

郑海珠想了想,对吴邦德道:「客栈伙计不是说他们东家找人来偷偷挖煤么?我们设法找到他们的煤洞子不就行了。此山虽大,却不陡峭,大部分地方一览无余,他们必是在能遮蔽视线的页岩附近开洞。」

吴邦德觉得有理,点头道:「走,先到最高处,看得清。」

不料,几人刚走了一小段山路,就听前头有呼喝声。

很快跑下来四五个衣衫肮脏的汉子,每人背个盖着葛布的大筐子。

吴邦德迎上去,拱手道:「几位兄弟,怎么了?」

一面问,一面已打量清楚,汉子们双掌都黑乎乎的,衣裳上也染着黑灰。

他对这副模样不陌生。

挖煤的。

汉子中,看着老成些的那个,瞅瞅吴邦德头上的儒巾,神色微有躲闪,只含混道:「鲁王府的人赶我们下山哩。」

言罢就招呼伙伴们匆匆跑了。

郑海珠对语言很敏感,她听出这几个人说「鲁王」的发音,和兖州府城内外的人发音不同,倒和那博山伙计有些像。

她毫不迟疑道:「走,看看去。」

第325章 恢复大宁镇(下)132章 擒贼197章 至亲至疏夫妻第七十八章 土豪不立于危墙之下260章184章 智囊团289章 真相不会杀死你第410章 讨官(下)175 明荷海战(七)第435章 佟家这么过分?149章 赫图阿拉(下)130章 吸铁石第422章 炮兵队正232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下)第356章 不必灰心262章第九十二章 创业布局221章 第七卷完第六十七章 范思哲和范破虏第109章 招人134章 知政失而在草野249章 摊牌241章 诏狱往事(中)第354章 必须踢走她133章 和鲁藩谈合作第114章 不要轻易定义别人是懦夫195章 穿越神器(上)124章 兖州煤业第九十五章 我去挣钱,给你们助力第384章 三公子我和你谈正事第383章 她要往京里塞人第366章 门神第358章 有贝是为贤185章 本书上部完结135章 八府巡按207章 见面(上)第350章 东李娘娘与张嫣第383章 她要往京里塞人第297章 魏忠贤也不是不能用165章 我要去见许心素第347章 司礼监不是你现在该去的地方第二十九章 一个小人第二十六章 又遇马将军225章 与君一别203章 冲突217章第十八章 前缘难续274章 喜鹊胡同的晋商第317章 拉开步弓的复仇者201章戏台(下)193章 把兵额给我227章 王府赘婿(上)164章 争海权147章 赫图阿拉(上)121章 笼中人自己做钥匙第304章 出塞(中)第五十三章 听讼(下)第430章 完第333章 荷卓的命运(下)第九十章 要红茶不要绿茶(下)第311章 成了第九十四章 千古入谱第一人187章 北地来人(上)第三十六章 我要绣她们186章 万历朝的最后一年123章 北上171章 明荷海战(三)第104章 原委第107章 合开保险公司吧,戚总兵第330章 面见林丹汗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启蒙242章 诏狱往事(下)188章 北地来人(下)160章 兜生意与复仇(上)第312章 又要开打了第三十七章 黄妻姚氏230章134章 知政失而在草野第387章 公公与我,一同为国除害吧第三十三章 一杯绿茶第368章 开锣189 落户崇明岛123章 北上第351章 骆驼炮架269章 这样的是非精还不赶出宫去222章 新征292章 百姓何辜?294章 宝刀不可封于铁匣,名将不可困于囚笼第410章 讨官(下)第109章 招人第344章 后会有期第103章 石出219章第七十九章 血战(上)279 宫中转场(上)第八十二章 只能选宝岛了140章 逃奴第440章 养肥了再杀(下)第三十四章 我大松江的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