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章 郑师傅,请与我一道收拾她(下)

朱由校虽不知弟弟的定计与执行,但今日六妹妹朱徽妍乔装打扮来听课,他却是同意的。

只因觉得郑海珠乃女师傅,也不像丁点风险都不愿担的腐儒,故而便顺从了弟弟妹妹的要求。

果然,郑师傅现下伴着朱由检走到池子边时,面色看上去温静如常。

她浅笑着与朱由校道:“六公主很懂事,我倒真想多收一个这样的好学生。”

朱由校道声“那是自然”,便将注意力又放回木制战船上。

朱由检也将尖底的那只船模,摆到池中。

王承恩去替换了朱由校那满头大汗的小伴读,将从内廷搬来的七轮木扇摇得越发卖力起来。

两艘张有绢帛小帆的木船,很快冲了出去。

朱由检那艘尖底的行进得更快些,却在须臾之后,船身一斜,醉鬼似地,歪倒在水面上。

“两位皇子请看,”卢象升解说道,“朝鲜国的这种龟船,只能在近海作战,因为,因为是像方才皇长子所言,底部如母螃蟹的团脐般。若在外洋,风浪都大,就要换成尖底才行。好比我们大明的沙船和福船的区别。但龟船外壳与福船大相径庭,换成尖底,就会如这艘一样,翻了。”

这其实是船只航行的常识。

但久居深宫的朱家兄弟,连几十里外的通县都没去过,连运河上的漕船都没见过,此刻听卢象升讲解海船,自然犹如见到了全新的世界般,觉得甚为新奇有趣。

郑海珠从旁观察朱由检,见他背袖躬身,目不转睛地盯着船模和波动的水面,似乎并未再分心去想六公主那边是否已藏好,也未惴惴于“请鳖入瓮”的鳖,是否已从乾清宫爬过来。

这娃娃,不论成年后做皇帝是否过于多疑、滥杀贤臣良将,至少现下,很有些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潜质。

郑海珠上前,接了卢象升的话茬道:“其实在南边,宁绍至闽粤一带的守将,很有些写过图文并茂的册子,就是讲的海战。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做师傅的,不仅要带学生读书,还要带学生实测。你二人可还记得,前次授课,我给你们提过,寰宇之内,最早开始航海的夷人,是弗朗基人,因为他们的禽肉畜肉膻气太重,没有东方诸岛的香料调味,难以下咽。”

朱家兄弟点头。

“那我今日再说得细些。两百年前,弗朗基国有位皇子,名唤亨利,他亲自出宫,开办了一所航海大学堂,学子们除了学习画图、手工、几何数学外,还要跟着船长们出海,无论航行还是泊船时,都要周致地记录日影星云、海潮起伏、风向变数、海鱼海鸟等情形……”

郑海珠一面讲,一面示意卢象升把两只船模捞起来,自己则带着朱家两兄弟,往文华殿内走。

进殿后来到书案前,郑海珠提起毛笔,定好东西南北,在白纸上画了欧亚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大致方位。

她以图为例,化繁为简,给两位皇子厘清了航海时代开始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包括如今也已蠢蠢欲动、试图后来居上的英国人,如何靠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火器装备,占领寰宇世界、瓜分各处利益。

朱由校吃惊道:“郑师傅,原来嘉靖爷的时候,弗朗基人就在我大明扎营了?”

“没错,海客也好,海商也罢,海盗也好,海军也罢,两位殿下,海路是禁不住、堵不了的。所以隆庆爷英明啊,下旨月港开关。否则,附近的宁波双屿港,更会成为海盗猖獗之地。”

郑海珠说到这里,又从大明东边海岸线的浙江宁波处,拉了一条弧线,向北而去,停在空白处,画了一条毛毛虫。

“这个毛毛虫样的国土,是倭国,奏章或者塘报中,称作东瀛、日本。我们试制的龟船,就是日本那些好战的蛮将们,欺负朝鲜国时,朝鲜名将李舜臣用来与日军进行海战的。我大明历来是朝鲜的宗主国,日本则是孤悬海外的弹丸小邦,你二人想想,为何三四十年前,日本忽然从只敢在沿海打家劫舍的倭寇,变成了大举挥师、攻城略地的犯阙之军?”

郑海珠循循善诱,朱由检眼眸一亮:“因为弗朗基人卖火器给倭人了?”

见师傅露出赞许之色,心思明敏的朱由检却很快追了一句:“皇兄做木艺时,常教导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小马屁拍得,朱由校如被撸了顺毛的猫儿,心里十分熨帖。

他遂也露出“这题我会”的神色,向郑海珠道:“按照师傅所言,弗朗基人有两种,我大明许可葡萄牙弗朗基在广府濠境通商,那个西班牙弗朗基争不过,又进不了漳泉一带的海关,便蛰伏于月港贩私,与北边的倭国自然有了货品往来。想必为了航路通畅,莫说卖,就是白送些火铳小炮,也使得。倭人也不是傻的,仿着越造越多,杀伐的底气想必就足了。”

郑海珠点点头,笔尖移至辽东方向:“不过,我大明当年,怎会坐视不管,李如松、麻贵、吴惟忠等勇将,自辽东出发,率军援朝,那叫作丰臣秀吉的倭将,终于后悔与我大明为敌,喟叹自己难道要令十万倭兵枉为海外鬼了么!”

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日援朝战役,明军和朝鲜军方面的实际战况,当然也不尽然都是所向披靡、打得日军哭爹喊娘的。

但在为天家少年启蒙的阶段,郑海珠只会捡具有正面引导效果的来说,务求在两个男孩心里播下莫要轻慢武人将帅的种子。

“郑师傅,你怎么手抖了?”朱由检忽然问。

“哦,”郑海珠放下毛笔,手指交错活动了一下手腕,倒也坦然道,“师傅我,说到辽东,便想起了三年前的抚顺之战,说到戚家军的吴惟忠,便想到他的孙子,我曾经的好帮手,在辽东与我一起骗过鞑子的吴公子,可惜如今天人永隔了。”

朱由校肃然道:“那位吴公子,缘何过身?”

“是我疏忽托大,让鞑子进了我庄子,吴公子要保护庄民,撞钟示警,被鞑子射杀了。”

“狗鞑子!”朱由检忿忿道。

他这年纪的男孩,尚未开始变声,童音仍清亮悦耳,喉间涌出的怒意,却真实而强烈。

郑海珠望向他:“对,也不对,鞑子不是狗,而是猪狗不如。我去鞑子老巢刺探时,就已见识过他们是怎么对我们关外的汉人的。后来我自己收了从关外拼死逃回的辽民,许多惨事更是不忍卒听。所以,这些猪狗不如的鞑子,不能像倭国攻略朝鲜一样,攻进我们大明来。所以,万岁爷多么贤明,一登基就下诏,以内帑作饷,发往辽东,犒赏边军!”

“郑师傅说得好!”

忽然之间,正殿的格子屏风后,传来一声采。

师生几人讶然回身望去,竟是龙袍翩翩的朱常洛,踱步而出。

从皇子到臣子,刹那间皆下意识地俯身行礼,口呼万岁爷。

但几息间,他们就都辨清了,天子龙袍后头,还有好几幅裙子,好几双鞋子。

“李娘娘……”

“客嬷嬷……”

“王公公……”

朱由校和朱由检,一叠声惶惶然地喊着,他们身边的郑海珠,却比此前作准备时愈发兴奋。

朱常洛也来了?

定是客印月去乾清宫告刁状时,西李硬把皇帝也拖上了。

郑海珠心道,那可太好了,左右是撕破脸闹,还怕闹大了不成?

天子在,更好,免得听人通传,讯息给打了折。

“郑氏,向李娘娘行礼!”

王安呵斥道。

这几日朱常洛龙体欠佳,王安将司礼监的活计派给曹化淳等几个亲信盯着,自己守着朱常洛寸步不离。

故而今日晌午,客印月从慈庆宫赶到乾清宫报信,说六公主被郑氏诓到文华殿时,王安也在。

蒙在鼓里的王安自然心惊肉跳。

这个郑氏怎地,总在用着趁手的同时,出些幺蛾子。

此刻,王安透着紧张的严厉不是装的,而被阖宫上下称作“西李娘娘”,以示与朱由检养母、仁善的东李选侍相区别的西李选侍,满身满脸弥漫的咻咻戾气,更是毫不掩饰。

她盯着一丈之外、立在桌案后向自己行礼的郑海珠。

果如客嬷嬷所言,年纪不轻了,但姿色还剩一两分。

这个郑氏,她早已从皇庄管事口中听过名字,最近更是没少听客印月编排。

怎地凭空掉下来这么个贱人!

在通县码头的平头百姓面前大放厥词、搞得她李家捞不到地,也就算了,反正外头骂郑贵妃骂得难以入耳的,可比骂她西李娘娘的,更多。

但她蹭着蹭着,就蹭进宫里来了,算怎么回事?

客嬷嬷说,她头一次来文华殿进讲,就算计着去三大殿迎驾,只是被六科廊的言官发现后,硬是赖掉了。

怎滴?贱心不死,准备讨六公主的好儿,想做六公主的养母,养着养着,就从文华殿爬进乾清宫?

自己的天子丈夫,方才居然还称赞这姓郑的妇人说得好?

她说什么来着,值得万岁爷都合掌?

李选侍正要发难,朱常洛却在一声“免礼”后,对着两个儿子道:“你们郑师傅,说的内帑一事,是朕所颁诏书,但实则,乃遵循先帝遗诏。先帝在遗诏中说,东师缺饷,宜多发内帑以助军需,阵亡将士,速加恤录,朕怎敢不遵,怎可不遵?先帝遗诏,乃朕的孙师傅执笔所拟,现在,你们的郑师傅又以史为鉴,说与你们详知。朕的翰林院、文华殿,果然有正气萦梁哪!”

天子说得动容,李选侍急得赶紧动嘴:“万岁爷,六公主呢?”

朱常洛一愣,回过神来,目光扫视文华殿,特地盯着两个儿子的伴读小太监看了片刻,才看回郑海珠:“郑师傅,你可是允了六公主也跑来文华殿了?”

郑海珠瞥一眼霎那变了脸色的朱由校,上前几步,回禀道:“万岁爷,微臣不很明白出了何事,今日臣进文华殿,只见到皇长子和皇五子。”

“不可能!”李选侍打断她。

在天子丈夫前,都跋扈惯了的李选侍,懒得顾及皇家风仪,提着臃肿的十六幅裙,疾步迈到文华殿一侧的博古架后头,去看是否藏着人。

“李娘娘,李娘娘息怒,奴婢来。”

客印月柔腻甚于婉转的嗓音响起。

她实则进到正殿后,眼睛就在四处睃,越睃,越觉得不大对劲。

朱徽妍和小宫女都不在。

不对呀,自己在慈庆宫的亲信,明明说这俩小丫头跟着朱由检和王承恩屁股后面,溜出来的。

上茅房去了?还是在殿外头玩耍?

客印月正惴惴地向正殿外头的树下池畔张望,一身青蓝色五品官袍的孙承宗,自南边的内阁与制诰房方向,匆匆赶来。

一炷香前,天子等人穿过文昭阁,突然出现在文华殿的小东门时,就有机灵的书吏,往南边值房去寻孙承宗。

万岁爷不让唱报,王公公面色铁青,而那位比天子还像祖宗的李娘娘,恨悠悠扔下一句“你们文华殿干的好事,让公主见外臣”,如此阵仗,书吏哪敢托大,兔子似地就去禀报孙承宗。

孙承宗跑得一头汗,自不远处往殿里一瞧,果然该在的在,不该在的也在。

他不敢近距离直面后宫嫔妃,在台阶处收步,大声道:“臣孙承宗扣见陛下。”

“孙师傅进来说吧。”朱常洛的口吻倒是平和温善。

孙承宗依言迈进殿中,李选侍站在博古架边,炮仗般开腔:“孙翰林,你们和礼部是如何做臣子的?请的什么皇子师傅,嗯?郑氏带着这个卢,卢什么举人,才来进讲了一两次,就将六公主诓了出来相见。怎地?进士中不了,想做驸马?”

李选侍说最后一句时,刀子似的两道目光,从孙承宗那里转到了退在殿角的卢象升面上。

孙承宗听得一脑门黑线,却也同时心生疑云。

郑氏怎么可能蠢到动这样的脑筋,莫不是又像上次三大殿前那样,被人构陷了?

147章 赫图阿拉(上)258章第107章 合开保险公司吧,戚总兵第八十四章 西拉雅人(下)153章 抚顺保卫战(一)199章 拇指第322章 泻药与止泻药第三十二章 灯下阅甫第392章 小帮手又投到碗里来156章 抚顺保卫战(四)第九十八章 燃烧的花车(上)148章 赫图阿拉(中)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领子、打硬仗的布甲第324章 恢复大宁镇(上)第二十七章 给董其昌救火第356章 不必灰心第380章 穆枣花的战场148章 赫图阿拉(中)第六十四章 在松江府开海202章 楯车第319章 谁说女人不能讲道理第371章 夜访275章第329章 入城第351章 骆驼炮架第十二章 宫中来人第八十九章 要红茶不要绿茶(上)第334章 将军下马也有用第八十七章 出路(中)第五十一章 我帮你第105章 戚总兵你好第二十七章 给董其昌救火第六十一章 古刹密谈第五十章 探监(下)158章 抚顺保卫战(六)265章159章 抚顺保卫战(七)第十六章 上岛第八十八章 出路(下)第442章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克的(上)第339章 都想走第316章 雪原上的绞肉机(下)211章 天工开物217章192章 争田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贩子286章 拷打(上)173章 明荷海战(五)第六章 屋中有人第118章 穿四品官服的登徒子第384章 三公子我和你谈正事第112章 铁匠,火铳与美人第十七章 白月光第418章138章 马屁股出面第296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汇报的机会(下)第四十五章 陶公子第407章 客印月的决定第344章 后会有期第372章 你狠还是我狠?第二十四章 与你合伙第353章 嘴炮爱国255章 辩诬第398章 翻云覆雨258章第三十四章 我大松江的棉布247章 辩杨涟(下)第361章 为王前驱184章 智囊团第334章 将军下马也有用第344章 后会有期186章 万历朝的最后一年第323章 兄弟相见203章 冲突292章 百姓何辜?第411章 我不是王化贞273章 你以为我恋爱脑?172章 明荷海战(四)第351章 骆驼炮架第114章 不要轻易定义别人是懦夫第二十七章 给董其昌救火第436章 给吴公子报仇261章第五十七章 织造局太监(下)280章 宫中转场(中)第347章 司礼监不是你现在该去的地方273章 你以为我恋爱脑?第四十五章 陶公子第422章 炮兵队正第441章 去洛阳第302章 月夜详谈(已修)271章 郑恰的后人,只配我来娶146章 就这么办278章 他们总不是要开镖局吧253章220章第六十三章 不讲道理的黄大人第102章 水落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