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开锣

孔尚义说得斩钉截铁,听起来都是在维护“衍圣公”爵号的颜面,实则肚子里打的算盘,完全为了自己。

他虽是本脉的长房老爷,但不像目下在京师的孔尚贤那样算嫡系,轮不到袭爵“衍圣公”。

此公心里清楚,只要孔尚贤一咽气,孔胤植立马就会成为孔尚贤的嗣子,戴上衍圣公的帽子。

正因此,孔尚义越发要趁着孔胤植目下最听他话的时候,将朱家来要钱的臣子和宗亲们,强势弹压回去。

否则,一旦真的要吐些田亩丁户出去,孔胤植必要他们这些孔家旁支的叔伯们先割肉见血。

但孔尚义说完狠的,忽将语气缓了缓,看向座中一位比自己年纪略长的同宗男子道:“伯宣,你家二郎,不是鲁藩郡主的仪宾嘛?论来,是镇国将军的妹夫,你可否让家丁速去兖州请令郎回来,去镇国将军那里走走路子,看看有没有转圜的余地?”

被呼作“伯宣”的那人,也是尚字辈,叫孔尚熙,膝下儿子多。早年,他就将其中最为俊美的二儿子,送去和鲁藩联姻了。

此刻,孔尚熙面色一僵,讪讪道:“犬子他,与那镇国将军,有,有些过节,让犬子回来做说客,只怕雪上加霜。”

孔尚义觑一眼上首的孔胤植,佯作吃惊道:“给他们朱家做贤婿,又不是做御史或者做边将,文武都不沾,逍遥驸马而已,二郎怎地就得罪了镇国将军?”

孔尚熙,哪想到孔尚义这老狐狸是在给自己挖坑,如实向族中众人解释:“那镇国将军,仗着鲁王器重,成天价盯着鲁藩的银钱进出。二郎嘛,咳,你们晓得,有外祖家的表兄弟做妇人的钗镮首饰买卖,二郎就给他引荐了鲁藩几个郡主、县主府做主顾,这多年来都安然无事。谁曾想,去岁秋初,朱以派他,忽然跳出来,说鲁藩宗室的那些首饰,都是西贝货,是仪宾与外人串通、骗取鲁藩每年的脂粉钱的。”

他说到此处,忽然止住,因见到孔胤植盯着自己的目光,相当不善。

四面的孔府老少爷们,也有些醒悟过来,其中一个脾气火爆的,鼻子里重重“哼”一声,对孔尚熙直言道:“所以,鲁藩的亲家公,你那二郎,到底讹了鲁藩没有?”

一个“讹”字,很不客气了,孔尚熙却完全没有要翻脸的意思,反倒越发现了支吾之意:“哎,文无第一,妇人的首饰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郡主县主们喜欢,红漆卖出珊瑚的价,也不能说偷奸耍诈,对……”

他话未说完,只听“叮”一声,孔胤植重重盖上茶盏,满面寒霜,一字一顿道:“怪不得那镇国将军,寻起我们孔府的晦气来,这么大劲头。”

“贤侄莫急。”那头的孔尚义,沉声劝了一句。

孔尚义其实,早就晓得那个什么“二郎”,吃鲁藩的软饭还不够,背地里用这个那个的生意路子,没少薅鲁藩的羊毛。

往日,孔尚义恨自己没生出貌若潘安的儿子来,捞不着给鲁藩送女婿的机会,而今天,他正好借机慷他人之慨,解决孔府眼面前的麻烦,再顺便出一口气。

孔尚义于带了和事佬的口吻道:“伯宣说的理儿,也不算有大错处。那,那谁也不是神仙,谁能料到,朝廷有一天,竟会来咱孔府要钱呀?要不,这么着,镇国将军那个爆竹篓子,先不去捅他。京里来的两人,皇长子的随侍太监,和女师傅,看着也是能牵着他老朱家鼻子走的。咱干脆,带上点心意,去探一探。要不,伯宣,你家先出这份仪金?后头若还有开销,咱几家轮着来,如何?”

“就依三叔所言,”孔胤植懒得多废话,直接拍板道,“我也留意了,姓曹的公公,和姓郑的妇人,随从里有个姓黄的锦衣卫头头,总是近前听他俩示下。三叔叔家出人,明天就去找拿锦衣卫,想办法递话给钱,一人一千两。五叔叔,你给三叔叔的人准备二千两银票。”

“成,成。”孔尚熙连声应着。

他再不善于权谋,现下也已咂摸出,自家被孔尚义挖了坑,但亲生儿子干的好事,又赖不掉,此番大敌当前,再深的坑,他们这一房为了不犯众怒,也得闭着眼睛跳。

至于孔尚义,回头再和他算账。

另一厢,达到目的的孔尚义,也起身道:“好在今日那曹公公说,皇长子赶路乏累,明天去孔庙,须放在巳中时分。咱们来得及准备。”

……

这一夜,最是讲究“以道事君、士志于道”的孔老夫子,若在天有灵,见到自己的后人们,为了继续只掠取、不付出地生活在大明国土上,竟是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想着行贿,不知会不会文曲星下凡,痛斥一番自己这些不但没出息、而且没廉耻的子孙。

文曲星并没有下凡,但到了辰中时分,被孔尚义派出去的亲信,又火急火燎地奔回宅中。

孔尚义皱眉喝问道:“怎么?孔尚熙不肯出钱?” “不不,五老爷的银票,小的半个时辰前就拿到了,”亲信抹着脑门上的汗,快语禀报道,“小的一刻没耽误,就往皇子下榻的孔府去,但路过孔庙时,竟见到门口围满了人,京里的锦衣卫,鲁藩的侍卫,都在,在看一个穿着长袍的疯子对天嚎丧。小的赶紧寻人打问,原来那疯子,竟是鲁藩带来的礼乐官儿。”

孔尚义瞪着眼睛,一瞬间目光有些失焦。

但他很快强令自己回过神,追问道:“皇长子在吗?鲁藩那个镇国将军在吗?礼部有人在吗?”

“回老爷,小的跑回来报信时,只见到那个礼乐官和一群武夫。”

“你赶紧再分派几个人,速速通报孔胤植家和其他几房,我现下直接去孔庙。”

“是,老爷!”

孔尚义带着满脑袋全新的怒火与惶然,赶到孔庙跟前时,鲁府的乐舞生朱阅文,已用他如鹤鸣九皋的好嗓子,将孔府礼乐违制的批驳言论,说了好几轮。

与孔尚义家丁污蔑的不同,朱阅文的控诉,与出殡嚎丧完全是两码事。

朱阅文身架子不如周遭一众武人魁梧,但他将金蝉头冠一戴,将祭孔的曳地长袍一披,傲然立于阳光下,昂首向天,振振有词,当真比上朝的重臣,还更有端然正气。

陆续赶来看热闹的曲阜士庶,很快都听明白了。

原来衍圣公府,年年去找兖州知府,向朝廷要银子,说是孔庙中演奏雅乐的礼器乐器坏得厉害,乐舞生们的冠服也破得不成样子,朝廷应像宣宗时出银子给孔府买书一样,拨款给孔庙添置全新的乐器和礼服。

而今日,这个自称是郑王世子的大弟子、鲁王府乐舞生的礼官,指着自己身上那套也是祭孔时所用的行头,又以自己二十年来对郑王、鲁王两府的礼乐经验为例,愤怒地斥责,孔府上奏讨要银两的频率,若对应孔庙大成殿、崇圣祠等处的礼器,以及乐舞生们的冠戴,可以推断,孔庙每年起码举行了四五十次礼乐仪式,才会出现乐器、衣冠如此频繁损坏的现象。

孔尚义站在人群外,听得赤急白脸,又忌惮的那个是鲁王府的乐官,一时不敢上去喝止他。

正焦头烂额间,只见人群那头,又冒出来一位身量颀长的文士,拽着两个衣衫破烂的农人男子,疾步迈到场子中央,立于朱阅文身侧。

“朱兄不愧是郑王门下、忠良之士,所思缜密犀利,所言振聋发聩!诸位定也明白了,那衍圣公府,要么,是违制,将祭礼祀礼才能用的器具和人,用作平日宴饮享乐,要么,是欺君,编造乐器礼服毁损的事由,捞国库的银子!”

一阵议论纷纷的声浪滚过。

朱阅文转向那配合自己的文士,明知故问道:“请教足下渊源?”

“朱兄客气,在下姓张,名希圣,从温州府来,世宗皇帝时的首辅老大人,张公璁,乃晚辈的先祖。”

他这话一出,在场寻常的曲阜百姓还没什么反应,孔尚义却是倒吸一口冷气。

张璁的后人?

张璁,是他们衍圣公府的老对头了!

果然,这个张希圣,开始接替朱阅文,说起先祖当年上奏皇帝、禁止全国竖立孔子造像的光辉事迹来。

孔尚义四顾张望,盼着看到孔胤植和礼部的人赶紧到场,结束这从天而降的闹剧。

孔胤植和汪主事,的确来了。

他们身边,还有两个人,鲁藩镇国将军朱阅文,和皇长子的女师傅郑海珠。

第八十八章 出路(下)234章 戚畹废庄(下)第435章 佟家这么过分?284章 搜船223章 踢走姚千户第406章 这姑娘,咱们见过184章 智囊团第十八章 前缘难续第425章 几条腿走路181章 鸦片第四十四章 救风尘(下)169章 明荷海战(一)第三十三章 一杯绿茶第七十二章 接头第430章 完130章 吸铁石第395章 上钩第336章 和杜松谈条件第六十三章 不讲道理的黄大人第103章 石出第七十五章 我们明人不是这么好骗的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吗(上)211章 天工开物156章 抚顺保卫战(四)第103章 石出183章 又见故人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第109章 招人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领子、打硬仗的布甲273章 你以为我恋爱脑?第307章 出去一趟,要办好几件事199章 拇指第八十九章 要红茶不要绿茶(上)125章 行路难第105章 戚总兵你好第310章 怎地就赢了?第415章 敌后战场第380章 穆枣花的战场199章 拇指193章 把兵额给我第303章 出塞(上)第394章 接头(下)第106章 鼓劲第311章 成了第四十一章 蛛丝马迹第304章 出塞(中)第106章 鼓劲第七十八章 土豪不立于危墙之下第105章 戚总兵你好第十八章 前缘难续第357章 与何士晋的饭局第342章 春风化雨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336章 和杜松谈条件180章 咦268章 郑师傅,请与我一道收拾她(下)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启蒙158章 抚顺保卫战(六)140章 逃奴215章第八十九章 要红茶不要绿茶(上)第297章 魏忠贤也不是不能用第307章 出去一趟,要办好几件事283章 船主竟是我自己第301章 骆驼炮架和叶向高的苦心(今日二更第311章 成了第十一章 都是名将第312章 又要开打了第一章 求救的少年第412章 一圈看下来,锁定你这个同乡第326章 满将军随我来第八十二章 只能选宝岛了第363章 十二平均律第439章 养肥了再杀(上)第339章 都想走193章 把兵额给我第342章 春风化雨173章 明荷海战(五)271章 郑恰的后人,只配我来娶144章 入辽(上)208章 见面(下)180章 咦第389章 你可能戴绿帽子的脑袋都没了第六十二章 书院定址214章第十五章 扬帆向洋137章 登州城第十一章 都是名将157章 抚顺保卫战(五)198章 裂痕250章 我要张名世256章 因材施教207章 见面(上)第九十五章 我去挣钱,给你们助力第六十一章 古刹密谈第339章 都想走第八十一章 血战(下)第七十五章 我们明人不是这么好骗的232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