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黄尊素

微光中,男子深深地一揖。

“在下姓黄,浙江宁波府人,今岁新科进士,授宁国府推官。到宁国府后,发现原来的推官还在任上,吏部遂纠错,又命我去松江府任推官。我和家仆从运河下船,刚过同里,就遇了劫匪。”

韩希孟闻言,陡生唏嘘。

原来此人竟是要去自己的故乡松江赴任,他这个松江的官,和自己这个松江的民,如今皆困于匪窝中。苏松一带的匪患,好生猖狂。

韩希孟又继续问道:“先生疑心的仇家,可有名号?”

黄先生口吻平静地道出原委。

他的仇家,叫沈同和。此人也是今岁进京赴考的举子,在京中花重金买通礼部吏员,得以与亲家赵鸣阳在同一个号舍应考。

赵鸣阳学识文采都算上乘,自己作完文章,又代沈同和写,让他抄了。不想,沈竟然拿了会元。

当日在礼部贡院,有些考生便知晓此事,只因那沈同和的父亲官至河南巡抚,考生们不敢得罪沈家。

黄先生却认为,官家子弟,公然舞弊,置大明国法于何地?如此欺世盗名之徒,怎可入仕为官。他便在放榜之日,拿泥巴去糊了沈同和的名字,请求有司彻查。礼部对其单独复试核验,发现果然只是个浅通文墨之人,又得赵鸣阳招供,朝廷遂将二人发配戍边。

韩希孟听完,心道,这黄先生,明明已高中进士,同场考生的舞弊,并不影响他个人求得功名与官职,他却还是不畏权贵,要将公道拿出来辩个分明,这番脾气,倒与自己已故的父亲很像。

一旁搭着蚊帐的郑海珠,作为穿越者,也免不了暗暗吐槽。

大明朝的官员,果然一茬比一茬奇葩。吏部给进士授官,竟会连上任的府县都搞错。然后,高官的儿子科考作弊,高官竟能二话不说就找黑道把举报者做掉。

尸位素餐也好,有恃无恐也罢,吏治都已一塌糊涂,怪不得,再过不到三十年,大明就完蛋了。

只听韩希孟越发恭敬地问道:“小女子可否请教先生大名?”

“名尊素,字真长。”

什么?

郑海珠大吃一惊。好在黑暗掩饰了她的神情。

黄尊素……那不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父亲,东林党七君子之一?

如果没记错历史的话,他会在十年后的天启末年,因触犯大阉魏忠贤而被捕入诏狱,自尽于狱中,死的时候不过四十出头。

浙江余姚,如今还有隐于一大片梅园中的黄尊素墓地。

万历末年的进士,宁波府人,初授宁国推官,不太常见的名字,沉厚的嗓音不老也不太年轻……所有信息都能对上,眼前此人,应该就是历史上的黄尊素。

一年前,穿越来的郑海珠逐渐适应自己的身份、并开始实施自己的谋生计划后,松江名媛、后世所敬仰的“顾绣”创始人韩希孟,是她主动找到的第一位历史名人。

而黄尊素,算是第二位名人,撞上的。

郑海珠不由嘀咕,倘使黄尊素不会死于这一次的绑架与寻仇,那他逃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思忖间,棚子的木门被打开,先前的婆子端着饭菜跨进来,托盘上还放着一盏小油灯。

婆子这几日给黄尊素送过饭,赫然见他立于大棚当中,也不惊讶,再看清郑海珠在挂蚊帐,心里立时酸唧唧——年轻好看的小娘们真是吃香,这书呆子眼看就要去做鬼了,还不忘巴结漂亮女人。

婆子将食盘交给郑海珠,扭身就钻出这臭烘烘的牲口棚。

“小姐,好香的鸡汤,还加了矮脚青,饭也像是新米蒸的。”郑海珠语带轻快地禀报。

虽然身在险境,但韩小姐毕竟刚刚说过要好好吃饭,自己这个侍女又何必让气氛太凝重。

韩希孟吩咐道:“给黄先生盛一碗。”

郑海珠照做,黄尊素也不以虚礼推辞,接过鸡汤,干脆席地而坐,慢慢啜饮。

韩希孟带着谐谑之意,对郑海珠道:“苏州学艺时,我们游沧浪亭,在园子边的农家吃红羊面,还嫌弃那饭堂飞进几个苍蝇,忒不整洁。如今扎在蚊蝇堆里,近旁便是猪圈羊圈,竟也能吃得下。”

郑海珠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大口吃了几筷子米饭,才去接主人的话:“小姐,我在漳州老家翻看兄长的书籍时,读到一则轶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被贬谪到哪个小州城,住在破败的屋子里,窗外就是个杀猪摊子,每日血污横流,腥臊浓烈,绿蝇乱飞。黄庭坚也没过不下去,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读书作诗,度日如常。”

那边厢,喝着鸡汤的黄尊素,听完郑海珠的话,不由对这年轻女子有些好奇。

时下最重女子名节,千金小姐进过土匪窝,就算逃了出去,世人也会侧目。黄尊素纵然厌恶这种是非不分、罪责无辜者的腐臭观念,却无法忽视它,因而闭口不问眼前落难的主仆二人,府上何处。

但方才,他就已从二人对话中觉察出,侍女替主人推演遇险缘由,不像普通丫鬟的脑力,现下听来,她果然出自读书人家,怪不得不仅临危镇定,也能理解文人的通达气度。

黄尊素既然生出赞许之意,遂接上郑海珠所提的典故:“姑娘说的是。黄庭坚还为自己的陋室起名‘喧寂斋’,取闹中有静之意,豁达自嘲。”

韩希孟亦是饱读诗书的人,略略回忆,便婉声道:“我想起来了,这位黄鲁直黄公,还写过一首诗: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

“对,小姐说的这首五绝,用语直白,在下却很喜欢。黄公是有宋一代的制香大家。”

“嗯,他还是书法圣手,我喜欢他的《砥柱铭卷》,若能施针绣出来,就好了。”

陋室之中,三个囚徒便这般,在鸡汤香与猪粪臭交织的气味中,侃侃而谈,一时也不去想自己如今犹似待宰羔羊般的境遇。

恰这当口,却听院中脚步声杂乱,紧接着便响起那赤膊看守的公鸭嗓子:“咦,二当家,你怎地来了。”

第二十八章 董宅前空降锦衣卫135章 八府巡按253章215章232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下)第六十九章 巴洛克连衣裙292章 百姓何辜?第十九章 锦绣满屋第十四章 我只劫这位郑姑娘285章 楚门的世界第347章 司礼监不是你现在该去的地方第415章 敌后战场第394章 接头(下)第323章 兄弟相见第349章 你帮朕选的人,都不错241章 诏狱往事(中)第五十六章 织造局太监(上)第436章 给吴公子报仇第399章 朱由检的演技第三十六章 我要绣她们143章 议抚顺第405章 山间雅庐122章 骗保第311章 成了第十六章 上岛第四十章 教妻,行山198章 裂痕244章 小马将军,等你回来细问142章 我留下她第十二章 宫中来人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229章 还人情的引路164章 争海权第315章 雪原上的绞肉机(上)第三十一章 主仆重逢第435章 佟家这么过分?271章 郑恰的后人,只配我来娶第348章 “为国为民”的东林派第六十四章 在松江府开海第322章 泻药与止泻药187章 北地来人(上)147章 赫图阿拉(上)第404章 昌平的戏可以开唱了第九十二章 创业布局295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汇报的机会(上)第十章 复仇的少主第四十三章 救风尘(上)第七章 黄尊素第九十三章 大明的最后一张脸面第五十章 探监(下)第325章 恢复大宁镇(下)第115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01章 蚕神的惩戒(下)235章 小马将军第331章 荷卓的命运(上)第114章 不要轻易定义别人是懦夫第七十二章 接头第六十二章 书院定址第110章 女纤夫第375章 停止营业第四十一章 蛛丝马迹第359章 何为帝师本分178章 明荷海战(九)第449章 卖给俄商的新商品和炸鞑子的新火器153章 抚顺保卫战(一)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启蒙280章 宫中转场(中)第431章 分兵会宁第332章 荷卓的命运(中)第411章 我不是王化贞226章 技术入股253章144章 入辽(上)第415章 敌后战场第407章 客印月的决定第三十七章 黄妻姚氏201章戏台(下)第105章 戚总兵你好第382章 设套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领子、打硬仗的布甲第339章 都想走194章 人尽其用第三十一章 主仆重逢第413章 钓你们的谍探281章 宫中转场(下)第105章 戚总兵你好第351章 骆驼炮架137章 登州城第444章 作出决定的外戚第一章 求救的少年第四十三章 救风尘(上)288章 拷打(下)269章 这样的是非精还不赶出宫去245章 左光斗请夫人去259章 鸿胪寺丞与小男孩232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下)第321章 拔箭第366章 门神第107章 合开保险公司吧,戚总兵179章 明荷海战之十(战争部分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