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毛文龙的分红

逃脱海难的荷兰人,毫不掩饰对郑海珠拿出来的黑色干枯小叶的惊喜。

因为他亲口尝试后,十分认同郑海珠的说法:黑色小树叶被煮成深红色的汤汁后,同样像绿茶一样令人精神振奋,可是醇厚的口感更接近他们西方大陆所喜爱的咖啡。

并且,这种不强调清幽澹雅口感的茶种,若加入牛羊乳,不但口味更佳,还有鲜明的饱腹感,很长时间都不觉得饿。

这真是太棒了。就像中国人不缺丝绸一样,尼德兰人什么时候缺过奶牛呢。

更有意思的是,那位年轻的中国姑娘,还在上茶的时候,用漂亮的白瓷小碟子,盛放豆子做的糕点和新鲜的野果子。

郑姑娘说,优雅的东方帝国文明人,时常举行这样被称为“下午茶会”的活动,想必同样体面的尼德兰贵族,也应从善如流。

古力特于是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汉话叫“红茶”、撒克逊话叫“blacktea”的大明特产,一定会给他们的东印度公司带来丰厚利润。

这个收获,多少能消弭科恩总督听说台湾岛已经有明帝国管辖驻军时的失望。

荷兰人返回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的老巢后不久,惊蛰的雷声在天空中炸响。

西拉雅人欢呼雀跃,因为根据壶神的启示,万物苏醒后,春天才算真的降临。

部落终于可以为年轻的女酋长文阿鲲,举行婚礼了。

请奏朝廷招抚颜思齐的急递,虽还在进京途中,但刘时敏为了表示此事必成的信心和全力支持的诚意,让马祥麟用船装来的,除了金银丝锦的贺礼外,又有铁质农具、耕牛、稻种、茶苗、福建土?,以及十来位善于农事和茶事的漳州老乡。

马祥麟甚至还没忘记郑海珠之前的提醒,重金礼聘了两位南溪朱氏的教书先生,一同赴台。

颜思齐多年漂泊、未忘族谱,作为孔子门生颜回后人颜造第二十八世孙,见到两位朱熹的后人,自然十分欢喜,犹感孤枝连回陆上的祖根。

他越发心定下来,在喜宴上叮嘱郑海珠,带上郑芝龙回到松江后,务必尽快通过南汇唐伯联系上岱山道的唐宏与石月兰夫妇,让他们知会日本平户的兄弟们,颜大哥竭诚期盼他们南下来台。

……

“愿与诸公共事,结心肝成归丸,创琉球功业,遂男儿壮志,扬中国声名。”

一个月后,松江南汇咀,郑海珠和郑芝龙将颜思齐的上述亲笔信交给唐伯后,唐伯从内宅请出了一位年轻公子。

唐伯笑呵呵道:“毛公子,这一位,就是你等了多日的郑姑娘。”

但见那人,二十出头年纪,青布直裰,裹着儒巾,起码是个秀才了,然而看面相,却是广额凸眉、狮鼻阔口,带有几分草莽气,与毛文龙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见过郑姑娘,见过一官公子。在下毛承北,遵家父家母嘱托,来松江给姑娘送分润。”

毛承北……

郑海珠心里默默滴咕,史载毛文龙有个儿子叫毛承斗,乃毛文龙东北的小妾所生,在五六年后的辽阳战役中幸免于难、被送回杭州嫡妻处抚养。

但当初从岱山回大陆的船上,毛文龙明确说过自己有个嫡子在杭州,现下咂摸“承北”、“承斗”两个名字,看来眼前这大小伙子,就是正史未曾着笔的毛文龙真正的长子了。

见毛承北也不避讳郑芝龙,直接提“分润”二字,想来唐伯已告诉他,眼面前都是自己人。

郑海珠遂笑道:“有劳毛公子,吾等坐下细说吧。正好一官今后也常要往来江南诸府,一起听听生意经。”

毛承北忙来到院内石桌前斟茶,举手投足间颇有些殷勤之意。

他虽中了秀才,但深知浙江人文荟萃,自己这般资质,又未拜在名师脚下,父亲也不是什么朝中大员,如此情形,要在本省举业里更上层楼,实在难得很,不如早些转为买卖人,毕竟毛家祖辈就是山西商贾。

因而,这回父亲赞不绝口的郑姑娘,毛承北有心结交,杭州府和松江府这样近,或可联袂经营字号、引荐各自人脉。

毛承北遂在敬茶之后,诚恳道:“不瞒郑姑娘,吾家虽在杭州,但自祖父起已家道中落,平素俭省,此番多亏郑姑娘出谋划策又康慨出银,在下才见识到了不少上等丝货。”

说着,他取出所带的包袱,打开给郑海珠看。

是两块细软漂亮的料子,一块提花,一块素面。

郑海珠有现代人对于纺织面料的基本认知,又在绫罗绸缎琳琅满目的江南生活了这一阵,已然瞧出两块料子的门道。

她捻起料子的边角,告诉郑芝龙:“你看,这是杭锦,这是杭罗。杭州府做过南宋都城,杭锦承自宋锦,虽没有宋锦原产地苏州的图桉那样极致精细,传下来的花本里,水纹和花草,却有南宋画院的遗风,古朴静美。杭罗也是宋时传下的本事,轻如云雾,薄如蝉翼,但一点也不透,牢度也够,轻易未必能扯开。”

郑芝龙聚精会神地察看,毛承北则赞道:“郑姑娘果然是行家。父亲说,辽东那边识货又穿得起绫罗的人,无非三类,一类是大明官卷,另两类是蒙古和李朝的贵族。杭锦做春秋衣衫,杭罗做夏裙,去岁货物到辽阳时,赶在大雪封道前,蒙古和李朝的商人先就买去不少,腊月里,辽阳的几位大人物又要赏赐手下、给自家女卷们置办年货,一下子就包了圆。”

郑海珠听完,半是兴奋半是惋惜道:“毛公子你看,我那时就与你父亲讲,徽商那样了不起的队伍,倒腾我们松江的棉布,多走陆路往京师,鲜有能从登州渡海到辽东的,毕竟离建州女真近,有太平地方的钱能赚,何必冒险。但毛将军就不必怕这些了,所以这门生意,真的值得做下去。可惜这一回,本钱少了些。”

毛承北以为她暗示赚头不能寒碜,忙道:“郑姑娘,家父头一回不算小打小闹地吆喝自家买卖,必要先给府台老爷、总兵官、几位参将打点好,故而三千两白银的本钱,四千两的赚头里,一半都孝敬出去了。吾家虽捉襟见肘了数十年,但穷身不穷心,在此事上,绝不会诓姑娘。”

郑海珠一愣,旋即摆手:“毛公子多虑了,我若是那种爱疑心的小家子气,当初又如何会毫不犹豫地将本钱给你父亲。”

又转头向唐伯道:“有劳唐伯,可否给我纸笔。”

唐伯取来笔墨纸砚,添水磨墨后,郑海珠执笔,在纸上先画了一条歪歪扭扭的大明帝国东部国境线,然后估摸着大略距离,画出辽东半岛、朝鲜、日本平户、松江府、杭州府、岱山岛、台湾岛七个圈。

“毛公子,一官弟弟,既然做了商人,没有不想把买卖做大的。你们看这张图,辽东、朝鲜,毛将军熟悉,平户、岱山、台湾,颜大哥熟悉,后两个已经是他的地盘了。松江府,有我和一官,杭州府,有毛公子。毛公子是有功名之人,一官虽然最小,却在澳门长大,见识胜过多少老江湖,我呢,运气不错,在松江府结了些交情。”

郑海珠停了停,一字一顿道:“我们大可像那红夷人的东印度商社一样,也开个海上大商号。”

看大明英华。

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第353章 嘴炮爱国第407章 客印月的决定第349章 你帮朕选的人,都不错173章 明荷海战(五)第四十五章 陶公子276章 借钱与继续盯梢第407章 客印月的决定第四十七章 晚明名士第310章 怎地就赢了?第405章 山间雅庐160章 兜生意与复仇(上)第324章 恢复大宁镇(上)第434章 告密272章 寻仇291章 刘时敏你留下第369章 里子都没了,还要啥面子163章 大哥大哥你好吗(下)294章 宝刀不可封于铁匣,名将不可困于囚笼第359章 何为帝师本分227章 王府赘婿(上)第二十九章 一个小人211章 天工开物264章第448章 先分一部分287章 拷打(中)第三十一章 主仆重逢第341章 在下袁崇焕第359章 何为帝师本分240章 诏狱往事(上)第350章 东李娘娘与张嫣237章 想将妻女托付于你142章 我留下她135章 八府巡按218章 映在窗棂上的人影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领子、打硬仗的布甲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鱼223章 踢走姚千户252章 原来你和老子是同行183章 又见故人127章 路遇第378章 度牒背后的利益第430章 完172章 明荷海战(四)166章 谈判(上)第十七章 白月光149章 赫图阿拉(下)160章 兜生意与复仇(上)第101章 蚕神的惩戒(下)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177章 明荷海战(八)今晚第二更第399章 朱由检的演技第八十五章 北冥有鱼第344章 后会有期第333章 荷卓的命运(下)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第432章 一个个蠢货第416章 谍探之道与为官之道第362章 王府乐舞生214章135章 八府巡按156章 抚顺保卫战(四)198章 裂痕第四十七章 晚明名士127章 路遇第369章 里子都没了,还要啥面子第114章 不要轻易定义别人是懦夫185章 本书上部完结第396章 放长线第313章 扎营待兔247章 辩杨涟(下)第379章 文武双管(完)第八十六章 出路(上)第395章 上钩第102章 水落270章 南朱?214章第406章 这姑娘,咱们见过第356章 不必灰心第436章 给吴公子报仇第374章 我养你,给你写曲子的自由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236章 放人第320章 我要去找你哥哥第446章 收网第117章 太仆寺财神爷224章 铺设子公司专营珠宝第392章 小帮手又投到碗里来第336章 和杜松谈条件第381章 哭,是最没有用的283章 船主竟是我自己第十一章 都是名将230章201章戏台(下)第306章 崔都督205章第六十六章 北清复交146章 就这么办第366章 门神2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