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

“咚咚”的鼓声反复敲击,震动人们的耳膜。鼓声猛地停了下来。

朱厚煌正襟危坐。坐在大殿之中。

此刻的大殿之中,一片肃杀。一切花哨的东西全部都被清理称呼去了,只剩下简简单单的两排椅子。

朱厚煌坐在主位上,而他右手边单独一座,正是陆完的位置。

在鼓声之中朱厚煌的手下全部聚集在这里了。

吴凤仪,吴一行,李良钦,俞大猷,汪直,戚景通,吴明,等等的。凡是朱厚煌的手下有实权的人,全部在这里了。

鼓声一停,朱厚煌淡淡的开口说道:“开始吧。”

“是。”陆完说道。他回过神来,朗声说道:“来人。”

两名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手握着卷轴,在陆完的示意之下,缓缓的打开。

是一副地图,正是东雍地图。

地图的上的东雍,好像是一个肥胖的大蚕横卧在大海之中。

这一副地图朱厚煌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在他来到东雍之前,东雍根本没有详细的地图。而这一份地图是朱厚煌主持下绘制的。上面很多线条都是朱厚煌亲自绘制的。

陆完虚虚的一指,指着地图上大片空白的区域,说道:“这是就是大肚部的活动范围。也是我们这一次行动的目标。”

大肚部落虽然有大肚国的别称,但是陆完坚决不这样称呼他们,而是简简单单的称之为大肚部。

地图上的线条,呈现着明显的并不同,凡是朱厚煌所占据的地方,都十分详细。但是朱厚煌并不能占据的地方,就十分疏漏,东部至少还有群山的标志,但是北港与大员之间的大片空白,却仅仅有几条河流的标志。朱厚煌很清楚,这里连河流的标志,也是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绘制上去的。

朱厚煌很明白,这一次行动最大阻碍,并不是大肚部有多少丁口,也不是大肚国有多少勇士,而是对大肚一带的地形。

陆完继续说道:“大肚在东雍之中,不灭大肚部,我雍国如鲠在喉,故而这一次,三路出兵,我领戚氏,邵县,大员之兵,越过雍江北上。戚景通为副。”

戚景通站了起来,大声应诺,说道:“下官明白。”

戚景通当初在陆完手下的时候,并不是独挡一面的大将,但也知道这位陆尚书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当初上有谷大用掣肘,下有悍将骄横,再加上刘六刘七也不是易于之辈。而陆完却能这样的情况之下,顺顺利利的将刘六刘七之乱平定下来,可见其手腕心智。

戚景通是万万不敢小看他的,自然是恭恭敬敬服服帖帖。

陆完的安排也大有深意。陆完想要在雍国站稳脚跟,一定要立下功劳。而这一次行动,就是陆完为自己建立威信。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自然要在这一次行动之中立下最大的功勋。

戚景通所部是离大肚部落最近的,而且戚景通也是他的旧部。陆完自然有把握,收拾的服服帖帖。至于大肚部的野人,根本并不放在陆完眼里。

“另一路,由吴凤仪吴大人,率领北港府兵南下。”

这一路安排也是有说头的,

自从北港开拓以来,虽然朱厚煌对北港着力不少,但是总体上雍北府的重要性比不过雍南府。这一次出兵的重点,在雍南府这边。而不是雍北府这里。

故而从这一次雍北府这边的主将,就能看得出来。

吴凤仪,让处理锦衣卫事务,是一把好手,打探消息也是一等一的灵通。但是行军打仗,却是隔行如隔山。陆完这样安排,就是看中吴凤仪是雍王殿下的舅舅。一来他能压住雍北府的官员。二来,陆完虽然刚刚来到雍国,但是也知道吴凤仪在雍北看管金矿,虽然是一等一的要差。肥差。但是吴凤仪却不想在这个位置上久居。早就想回来了。陆完命吴凤仪为北路主将,正好让吴凤仪借此机会,重回到朱厚煌身边。卖一个人情与他。

至于北港府兵能有几成战力,在这一次战事之中,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并不在陆完心中。

“第三路,由大王亲自出马,带领澎湖县兵与雍王亲卫,乘船沿海,入大溪而上。”陆完的声音有一些沉闷了。

这第三路兵马,并不是陆完的意思。

如果按照陆完的意思,他希望朱厚煌坐镇大员,整理后方,就不要出战了。但是他却拗不过朱厚煌。

这才深刻的明白,这里是大员而不是北京。

朱厚煌在雍国的权威,远远要胜过,正德在北京的权威。

陆完本来想两面夹攻,北虚南实,独享大功。但是朱厚煌却不这样想,他横插一手,加入这一手,要从海上攻入大肚部。

所谓的大溪,就是台湾最大的河流。就是浊水溪。朱厚煌其实并不了解,这大肚部是不是在浊水溪附近,只是按常理来说,这些原始部落的营寨,都应该靠近水源地才是。

而且按朱厚煌的意思,即便找不到大肚部落,也要在浊水溪附近安营扎寨。设立郡县。毕竟大员与北港之间有太多的空档,在此地落上一子也不为过。

陆完先大致分解了一下所有人的任务,然后又开始详细的一项项的说明。

朱厚煌双目无神的看着外面,好像在凝神注视。但是早已心飞天外。陆完的所有计划,朱厚煌全部知道,但是心中还是忍不住的担心。

以朱厚煌的性格绝对不会做这样的计划,以他在军事上的见识,非常明白的告诉他,虽然是兵分三路,但是其实上却是各自为战。

东雍虽然不大,但是绝无什么道路可通,也没有什么南北向的河流。除却朱厚煌逆流而上浊水溪之外,可以说真的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虽然在平原地带,但是每一步都不好走,地利不在我处。不用说什么分进合击,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是三路进军,还不如大军从大员北上。

这样没有把握的事情,朱厚煌本人决计不会做的。

而且朱厚煌毕竟是手握兵权习惯了的人,自然不愿意将权力拱手让给别人,忍不住横插一手,让兵力更分散了。

这个时候,朱厚煌隐隐约约的有一点后悔了,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不应该给陆完掣肘。但是真正将举国之兵,放在陆完身上,将身家性命倒悬于陆完之手。朱厚煌是万万不肯。

“我算是明白了,历史上功高震主之时,那些皇帝的感受。”朱厚煌心中暗想:“我明明知道,有我苦心经验,再加上我大明皇室的身份,陆完万万不可能有所动作。但是心中还是放不下来。看来作为一国之君这么功课,我还欠缺很多很多。”

朱厚煌知道,他如果将权力紧紧的把持在自己的手里面,很多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他就算是诸葛亮,也忙不过来,更何况他还不是诸葛亮。

如果放权,如何收权。如果既能权力下放,又能办成事情,又能不威胁自己的位置。这是一门大学问。

朱厚煌想着想着,忽然想起了儒家思想了。这种君君臣臣的思想,岂不是正中了他的心思,他心中喟然长叹,算是知道为什么历代君王,都抵挡不了儒家教义,实在是太过方便了。

朱厚煌低下头看着下面所有人,心中暗道:“如果我不是未来之人,恐怕也不放弃儒家思想?不,就算是我也不能放弃。只能改造了。”

人总是要服从现实的。

第三十章 宣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东雍渔业二第七百零八章 后宫琐事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麦哲伦的遭遇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庆攻防战十二第十五章 见托梅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十三章 台湾计划第七百五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来东雍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计划第六百零一章 升龙围城战六第一百三十章 邵县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战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视察第三十五章 应州之战王勋【三】第二百二十章 宁王之乱之黄石叽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桥之战终第九十九章 狭路相逢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龙城破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战事六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东雍?第二百一十章 铁作与炮场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八百四十三章 郑绥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临安庆第七十七章 李良钦【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马六甲城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胜负手十一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军制第六百一十章 升龙围城战十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视吕宋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绝我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庆攻防战十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群岛之战二第七百三十章 杨廷和之死四第十九章 经纬【2】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晋之变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五第四百五十章 接战九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五百三十二章 该元嘉靖第五百六十三章 东雍近况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张璁三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三十七章 东雍之战十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传来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获的日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仪之死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士龙第四百四十一章 总结成败第七百三十三章 论杨慎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东雍?第六十一章 吴行之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贸易现状第三百一十章 横渡南洋第一百零二章 神医薛已第三百七十七章 夺升龙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军?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势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舰队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晋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盗会盟第八十三章 妈祖庙前之约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师学院二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养生息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温州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乱的平息四第六十二章 两万两第一百零一章 许栋归来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势第一百七十九章 陆完的计划第七十三章 银子【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麦哲伦东雍游记第三百一十章 横渡南洋第三百九十章 升龙会战四第六十七章 许栋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桥之战十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扩军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八十九章 铸炮问题第六百八十三章 关门海峡之战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绽第八百零五章 奴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