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与朝鲜官僚的接触

釜山港。

釜山港作为与日本通商的港口,还是毕竟繁华的,不过经过三浦之乱的一系列折腾之后,原本还兴旺的釜山港还没有恢复元气。此刻无数朝鲜官员都在码头上等着。

一个朝鲜大官等在码头之上,他看着从天边涌过来,几乎要遮天蔽日的数百艘战船,心中沉重之极,暗道:“大明皇帝何其不智,放任宗室如此,将来必取其祸。”

这个人就是尹元衡。

尹元衡是朝鲜领议政,也是积极支撑借出釜山港与东雍的人。不过之所有选择这样做,并不是他多待见东雍的势力,而是贯彻敌人的反对的,就是我支持的。而他的政敌就是安塘他立即反对东雍借港口之事,说因为谨遵与大明的君臣之义。

嘉靖不喜欢东雍,就应该拒绝与东雍的任何接触。

这就是双方的不同。

双方一个是勋贵派的代表,一个是士林派的代表。

勋贵一派都是朝鲜开国以来的功臣世家,占据大量的田产,保持朝政,可以说从上到下,从地方到中央,从朝廷到后宫都是勋贵派的势力。而士林一派顾名思义就是读书人出身。

勋贵一派势大,造成了官府式微,朝鲜王室的权力被侵占,所以士林一派都抱着打击豪强,理清政治之心上台。所以造成了勋贵一脉与士林一脉的激烈矛盾。

尹元衡是勋贵一脉的首领,他妹妹是王后,父亲是当初拥立当今朝鲜大王的重臣。而安塘是士林一脉的领袖,不过与勋贵一脉势大相比,士林一脉太过式微了,在安塘之前,赵光祖作为士林派的领袖。一力推行,打击勋贵增加政府权力的政策,触及了勋贵一脉的权力。

勋贵一脉用一个老套之极的方法,将赵光祖弄死,让一个宫女,将一片虫蛀叶子呈给朝鲜大王,叶子上蛀出一个“走肖为王”的痕迹。

不管这为朝鲜大王是真相信,还是假相信,总之,赵光祖就死在这四个字下面,被牵连的士林一脉数不胜数。

安塘这才冒头成为士林派的领袖。

双方矛盾简直是无法调和,彼此都看不管。

对于这一件事情,安塘基于读书人的义理,而尹元衡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只是尹元衡看到 东雍的水师实力之后,心中忽然有一阵后悔,暗道:“雍王在釜山停留,会不会影响朝中政策。”他又想道:“即便不借地于雍王,雍王兵威如此强盛,他就不会强攻吗?这为雍王似乎并不是一个讲理的人啊。”

就在尹元衡担心的时候。东雍水师靠岸了。

雍王还没有出来,却见数百士卒全部下了岸,他们好像没有看见维持秩序的朝鲜士兵一样,紧贴的朝鲜士卒一个挨着一个,将朝鲜士卒挡在外面。只见雍军士卒,一个个膀大腰圆身强体壮,衣甲鲜明,脸色红润有光,但是朝鲜士卒虽然谈不上面黄肌瘦,但是与之比,根本不能看,整整比东雍士卒瘦了一圈,一看就知道打不过。

这是朱厚煌身边的亲兵。

虽然朱厚煌现在的亲兵不比当初的战斗。当初的亲卫是朱厚煌几乎称得上手把手教出来的,而现在亲兵却是从各军之中挑选勇悍之士,护卫雍王,并且传授很多军中知识,如果有能力,好学的人,在朱厚煌身边学习一段时间,就能让他们派到别的部队之中,升上一两级也是轻而易举的。

当然这个制度,朱厚煌也有限制下面的军官抱团的意思。

数百士卒,将码头封锁的结结实实的。

尹元衡感受到难受之极,特别是这些亲兵好像是看贼一样看着他们的目光。

又一船到岸,这是朱厚煌的座船。

朱厚煌还没有从船上下来,就有几十名亲卫作为先导,特别是李良钦,一身黑色的盔甲,还有一对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他的眼睛瞄过所有人,每个人被他的眼睛扫过,都有一种自己好像没有穿衣服的感觉。

“雍王殿下到。”李良钦往旁边一站。高声喊道。

朱厚煌这才出现在船舷之上,顺着搭建好的梯子,一步步的走了下来。

只见朱厚煌一身劲装,只是身上团龙却显眼之极,红色作为底色,金黄色龙身,一时间也看不清楚这龙是四爪,还是五爪。头上带着一顶乌纱帽。看上好像下来的是皇帝,而不是一个王爷。

其实朱厚煌穿的很随便,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穿什么,反正身上的衣服全部是后宫几个女人张罗。

只是今日这个场合却是非常重要,不管朱厚煌看朝鲜再不舒服,但是朝鲜毕竟是一个与东雍体量相差不多的大国。朱厚煌穿的随便了,反而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拜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除却跟在朱厚煌身前身后的侍卫之外,所有先行下船的侍卫全部跪倒在地。

四周的朝鲜士卒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大明对朝鲜的积威太重,不知道是谁先跪倒在地,随即所有人全部跪倒在地。一时间目光聚焦在尹元衡与安塘两个人身上了。

尹元衡不想跪。

按照大明这边来算,雍王的位阶与朝鲜王的位阶相同。

但是正如安南关起门来自己称皇帝一样,朝鲜也是如此,虽然面子上对大明毕恭毕敬,但是朝鲜内心深处未必多恭顺。

安塘却没有硬挺,心中思索一阵,跪倒在地。

不知道是他觉得凡是尹元衡支持的他都反对,而是觉得应该按照礼法来办事。雍王的品阶与朝鲜王相同。就该按照朝鲜王的待遇来办。

安塘跪下之后,好像是一个幸好,身后的小吏纷纷跪倒在地。

一时间只剩下尹元衡与尹元衡的亲信没有跪倒,变得越发显眼了。朱厚煌目光幽深的看了过去。

其实就朱厚煌本身来说,他并不喜欢被人跪来跪去,但是他并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着是东雍的尊严,乃至于大明皇室尊严,尹元衡的动作,就让朱厚煌分外感到不快,就在朱厚煌想要发作的时候。

尹元衡再也承受不住压力了。

所谓千夫所指,尹元衡算是尝到的。朱厚煌还没有说什么,朱厚煌的部下就已经将目光全部投向了尹元衡。朱厚煌的部下都是一些什么人,朱厚煌亲兵那一个没有在战场上杀过人,所谓主辱臣死。他们一个个用想要杀人的目光瞪过来,尹元衡顿时觉得脖子凉飕飕的,似乎有一柄刀,随时就能斩下来一样。

尹元衡再也承受不住,这才跪了下来。

朱厚煌对尹元衡的印象,差到了极点,如果你硬气到地,做一个强项令,也算是本事,这样坚持又坚持不到最后,算得了什么?

但是有尹元衡对朱厚煌的印象也差到了极点,他心中暗道:“大明使者从来是温文尔雅的,哪里有这以逼迫的,怪不得文武百官都不愿意这位登基,这位如何登基,恐怕是比燕山君更加昏庸的君主。”

燕山君就是现在这位朝鲜大王的前任,他在位期间屡兴大狱,打击佛事,打击儒林,荒淫无度。总之似乎什么样的坏事,这位燕山君都做了。被勋贵一派给推翻了,才让现在的朝鲜大王登基的。

朱厚煌与尹元衡不过是客套两句,就匆匆离开,舰队在釜山停泊,也是一项大工程,朱厚煌必须去处理。另外朱厚煌对尹元衡想看两厌,从此东雍与朝鲜之间的事务,全部由许松来传达。尹元衡听闻据说还松了一口气。

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七十一章 银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问题第一百九十章 征蛮九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龙围城战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镇江第五百六十八章 张璁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晋府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爱我 陆公杀我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选择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马六甲海战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四十四章 战前商议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长崎大火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八百八十七章 宁波城下第七十五章 平乱【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厦门湾之战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钦【二】第二十四章 死谏第六百三十章 经年之后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群岛结束战斗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十八章 东雍第四百八十四章 离开马六甲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华的突围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况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龙城外第二百一十八章 宁王之乱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归四第二百零九章 过节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锅二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战事五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计划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七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华守福宁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东雍近况五第三十九章 决胜【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计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战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宁波城下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争功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龙会战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战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后?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庆攻防战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东雍渔业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军计划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六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议二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十第二百一十七章 宁王之乱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胜负十七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华守福宁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发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战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国水师出动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龙之变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国吏试第七百五十五章 杨一清督师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盗会盟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况第三十九章 决胜【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战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双城战记二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发第四百五十三章 犹如此案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晋会议第四百二十六章 麦哲伦顾问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雍之战五第五十三章 台湾计划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洁癖?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响四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军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军?第三百零九章 与敌同行第七百零九章 后宫琐事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盗会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龙会战八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