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监察御史王九川

朱厚煌问道:“你觉得这些奏折上面所写的,是真是假?”

王九川说道:“臣远在吕宋,对东雍的事情不大了解,不敢下定论。”

朱厚煌说道:“好,那你就去给孤查清楚,王九川听令。”

王九川躬身听令道:“下官在。”

朱厚煌说道:“孤命你查证所有奏折真伪,如果查实,报给孤听,如果有诬陷,原罪反坐,但是如果发现你所查失实,弄觉得该怎么办?”

王九川说道:“臣愿意与案犯同罪。”

朱厚煌哈哈一笑说道:“好。这一件事情办的好,孤就命你为监察御史。总管东雍百官法度。”

“机会,”王九川明显的感受道这是一个机会。

朱厚煌的政治理念,很多人都知道了。或者说东雍官场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不知道有多少官员都在偷偷的读史记,汉书,揣摩汉代的制度。

汉代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是哪三公,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而对比现在东雍的体制,丞相对应长史,太尉对应枢密院,御史大夫却没有对应的官职,而东雍体系之中连言官都没有。

王九川很明白,自己这个监察御史,很可能是与少府令,长史,枢密院使并列的大官,即便一时间爬不上去,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不过王九川也知道,他一个人根本不能办事情,他面前的案件最少有十几桩。他必须先找足够的人手,才能办成这一件事情。

王九川说道:“不知道臣应该去哪里找帮手,否则这些案子,臣一个查到猴年马月了。”

朱厚煌说道:“从在外官员之中抽调,孤也还派给你几个雍王府的书吏。一并查办,在正旦之前,给孤一个交代。”

王九川说道:“是。”

朱厚煌选择王九川,也不是没有别的原因的。

不管朱厚煌的政治理念如何,但是这些来自大明的文官,半辈子都在大明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更喜欢当大明的官,不愿意当东雍的官。

无他,因为东雍官吏一体事务繁杂。比不得在大明当官清贵。朱厚煌对他们也是相当的宽厚,数年来,似乎还没有诛杀过一个文官。

朱厚煌觉得,他们似乎将自己的宽宏大量当成了软弱。恩威并施才为君之道,所谓这恩有了,威也要有。

朱厚煌的威不仅仅是指这一次清查官吏,还有就王九川的提拔。

王九川能文能武,能杀的了人,能安的了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朱厚煌却没有想让他登上东雍最核心的位置上。

如果没有少府与长史府之争,王九川想进入东雍核心,少说要熬个数年。

如今这个机会,却让朱厚煌将王九川给提拔上来。

王九川是南洋人,与大明一派,代表了很多南洋人在东雍利益,但是人数并不多。但是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吏试出来为官最高之人。

王九川两个身分,代表着两个派系。与来自大明的官员却大大不一样,大明过来的官员,多半是有功名的,而且是同窗举荐。

所以双方的思想都不一样,大明来人,虽然在东雍生活日久,但是还是保持着一些大明的习惯,认识,对这些吏试出来当从小吏做起的人,有些看不起。

偏生人才培养也不是说有就用的。

东雍荒芜之地,迁徙过来的人,都是底层百姓,乃至于从南洋各地投奔过来的人才,也与中原的人才,差了不少。

朱厚煌只能倚重他们。这些吏试出身的官员,非数十年的历练未必能走上高位。

王九川只能算是一个异数,即便如此也是朱厚煌有意提拔的。

王九川登上高位,并不是王九川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身后一个派系的事情,所谓人以群聚,物以类分。

本来被压制下去吏试,南洋人事,定然会因为王九川的崛起,在东雍政治版图之上扩大势力。

当然朱厚煌也明白,这有一点拔苗助长之意,不过,朱厚煌只是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教训而已。

朱厚煌打发走了王九川之后。

就将吴凤仪叫过来,说道:“从手下派出一个人,专门负责官员监督,将国内事务管起来,去找王九川,他就是王九川的副手了。”

吴凤仪心中一动,立即明白,朱厚煌这是削权。

本来东雍的情报工作,无论内外,民政,还是军政,都由吴凤仪负责。但是慢慢的军中由军法处负责,李良钦总管。

如今吴凤仪又要将国内监督之责分出去了。

不过,吴凤仪是朱厚煌的舅舅,本身也没有什么野心,也想得开,说道:“臣有一副手,明叫路声寒。也是世袭锦衣卫出身,在南镇抚司之中厮混过,专门负责这一摊子。臣可以将他给叫来。”

吴凤仪很识趣,也知道管情报的人,向来都要分的,不然大明皇帝有锦衣卫,还要东厂,有了东厂,还要西厂,有了西厂,还要内厂,都是一回事。

朱厚煌说道:“舅舅,东雍的所有的官员之中,我最信任你。我在一日,舅舅的位置就不动摇,即便将来舅舅干不动了,我也会让表哥接舅舅的班。只是有些分开,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想君臣,亲戚之间,能善始善终。”

吴凤仪说道:“舅舅懂,不过,这路声寒不是一个善茬,你要多留一点心思。”

朱厚煌笑道:“舅舅,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不多时,路声寒来了。

路声寒是一个瘦高个子,看上去有一种阴冷的感觉。

朱厚煌问道:“你在南镇抚司做过什么?”

路声寒说道:“司刑锄奸。”

朱厚煌说道:“怎么来东雍了。”

路声寒说道:“先帝派臣来的。”、

吴凤仪瞬间瞪大了眼睛,他没有个人都检查过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心腹居然是正德派来的,更万万没有想想到,他会说出来。

不管怎么说,吴凤仪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这张脸给丢到爪哇国去,他恨不得将路声寒给碎尸万段,也难解心头之恨。

路声寒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也是没有办法。

他其实是正德安插在东雍所有暗桩的总负责人。不过正德交给最后一个命令,却是有心辅佐朱厚煌登基。

也就说,正德的心中朱厚煌才是他的继承人。

如果正德身前安排好了,路声寒必然会效忠朱厚煌。辅佐朱厚煌登基。但是正德的安排被杨廷和破坏了。去世之后,北京又是一场大乱。路声寒的身份没有暴漏。他不得不为自己着想,他最后决定,将这秘密咽到肚子里面,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他就是朱厚煌的臣子便是了。

当时万万没有想到,北京之变,也没有让他暗桩的身份成为隐秘,这几日居然有以联系暗桩的方式联系自己了。

将他再次逼进绝地之中。

他是正德挑选出来的人,不愿意效忠嘉靖,但是锦衣卫向来效忠天子,谁是天子效忠谁,这是铁则。

那么前任天子,与本任天子的命令到底听谁的?让路声寒矛盾之极。

最后路声寒终于下定决心了。跟着朱厚煌。

这不仅仅是因为正德的命令,还有他觉得跟着朱厚煌有前途,他即便是表现在好,不过是一个锦衣卫千户的前程,再上面的指挥使,就不大可能了。

但是东雍却到处是机会,只要他事情做的好,将来接任吴凤仪的官职,也不是不可能。如此一来,到底选谁,就有决定。

第七百九十三章 亚齐的覆灭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苏禄五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绝我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战尾声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试第三百一十五章 苏禄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庆攻防战十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张璁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马六甲海战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六百七十六章 对马岛之战六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桥之战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战争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对马岛之战八第四百六十七章 亚伯奎的行动方案第五十六章 杨慎相助第四十二章 袭营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晋之变四第八百八十五章 胜负手二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亚齐的覆灭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东雍第一百三十章 邵县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百零八章 暹罗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归来的舰队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临安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龙城下四第七百七十章 与淡目国的交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诚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后?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盗复起第一百三十章 邵县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归第八百七十九章 胜负手十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烧赣江三第七百零七章 后宫琐事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与佛郎机人的交易第二十三章 张钦第二百七十四章 贱民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来使第八百六十七章 胜负手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东雍新印象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乱之加剧第三章 侍卫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药第八十三章 妈祖庙前之约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一百四十三章 转向大员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来使第三百四十章 升龙之变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锅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龙会战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烧赣江三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会议第一百零二章 神医薛已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百三十八章 麦哲伦的遭遇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张璁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国水师出动第五十三章 台湾计划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庆攻防战二十一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满刺加第一百九十六章 许栋的行动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麦哲伦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十第八百章 余波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争功四第七百零七章 后宫琐事一第五十章 封赏第一百二十章 天钟法的实践第十二章 托梅-皮雷斯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协议第五百三十九章 准备出征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二百零九章 过节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将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锅第九十五章 大风暴第 八百零六章 东雍的政策调整第七百五十八章 亚齐人在行动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麦哲伦东雍游记第五百六十三章 东雍近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