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东雍之战三

吃的太饱的情况之下,剧烈运动,会让人的肠胃受不了。不过在战斗随时爆发的情况之下,现在不吃东西,等一会儿,打起来,什么才能吃东西,就不知道了。

而打仗,打的就是体力,没有体力什么都不行。

老兵很有分寸,但是新兵做的很毛糙,如果不是伍什长都是老兵,挨个教训,他们说不定一定会将干粮吃完。

这些东雍干粮,虽然称不上是压缩食品,但也干的很,吃得太多再多喝水,不用上战场,就自己撑爆了肚子。

“县兵与营兵还是不同啊。”这一起,陈钊都看在眼里,一般来说,县兵都是一县之内行动,所以都能吃上热食,不像是营兵一样,什么仗都打过,一连吃上数十天干粮,也是有的。说实在,朱厚煌弄的军粮,不过是重油重盐,却正和这些士卒的口味。之前又没有吃过,所以有些不节制。

“大人,敌人过来。”一个斥候说道。

陈钊说道:“还有几里?”

“就在山口那边。”斥候说道。

海岸线在这里划出一个弧线。双方都看不到对方。

陈钊并不着急,只是将自己的亲卫全部带在身边,全部武装,随时准备战斗。

“大人,你说朝廷的兵马与我们相比怎么样啊?”陈钊的亲卫问道。

主将与亲卫之间存在特殊的隶属关系。这种事情,即便是朱厚煌也是默认的。

战场之上兵危战急,如果主将没有能人拼命维护,很多时候都活不得最后。这是现实,主将对亲卫如果没有恩义的,即便是严刑峻法也无法让亲卫以命换命的维护主将,所以主将对自己的亲卫都非常维护,在军中也是惯例了,亲卫与主将一体。主将调动,亲卫一并调动,除非他们自己另有安排。

所以亲卫与主将关系亲密,很多主将对亲卫,比自己家子弟还好,所以他们说话都没有什么限制。

“我们才是朝廷的兵?明白吗?不能乱说话,至于想知道他们的实力如何,等一会儿,就能看见了。”陈钊说道。

陈钊身后说话之声猛地窒息起来去,却是对方绕过来了山峰而来,却见他们旗甲鲜明,缓缓的逼迫过来,好像是一座移动的山岳一样。

“好。整队。”陈钊心中暗暗叹气,终于下达命令。

按陈钊本人的意思,应该让对方再前进一段时间,在列阵不迟,双方有一个两里的距离,就可以,对方又飞不过来,体力作为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如何让自己一方休息好,修养好体力,就成为很关键的因素。陈钊的本意是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不过看他们样子,根本不能镇定下来,到时候在压力的逼迫之下,再做出蠢事,还不如早早的整队。

雍军整队很快。

从他们休息的时候,建制都没有打乱。所以陈钊一声令下,就准备好了。

“好快。”沈希仪说道。

沈希仪看出来的登陆场上的混乱,特别是海上还轰轰作响,更让这种混乱蔓延的更加厉害。

沈希仪一见这种混乱短时间不能平定之后,立即想办法从登陆军队之中,找出保持战斗力的军队,他亲自带队南下,本意并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牵制对方的进军,给登陆场上更多的整军时间。让军队重现归于编制之中。当然沈希仪也想见识一下,雍军这么多年来的情况如何?

如今单单看看他的一次整队,就绝对有强军气质。

沈希仪用千里镜看过对方的士卒,忽然觉得有一点不对劲,因为他看出来,雍军之中的新兵比例很高,实在太高了一点。

新兵老兵对于那么有经验的将领来说,一眼就能看到出来。

一个念头忽然从沈希仪的大脑之中转过,心中暗道:“等等,莫不是东雍真的的主力在南洋,这里的兵力不足吧?”

沈希仪之前对这个念头,并不是多相信的。因为沈希仪相信,杨一清在江南的所做所为,一定瞒不过东雍方面,既然瞒不过,东雍岂能不会从南洋调兵。而现在的情况对方军队之中出现大量的新兵。一时间似乎除却兵力短缺之外,没有合理的解释了。

沈希仪将不切实际的想法,放逐脑后,暗道:“想看看成色,打上一仗就知道了。”

沈希仪一声令下,浙军缓缓的向前推进。而陈钊也下令军队混混推进。

说起来也奇怪,沈希仪没有带上足够的佛郎机炮,不是不能,而是不能,大量物资混乱,沈希仪根本不能抽调大量合格的炮兵,与火炮,只要放弃了。

而陈钊所部应该是刚刚组建,直接调用府县的武库,但是并没有多少火器,只有一些冷兵器而已。

在一只脚踏入火器时代的将领,居然在这狭隘的地形之中,打一场狭路相逢战斗。

双方大军缓缓的靠近。

“冲”当双方的距离接近百步多一点的距离的时候,不知道谁大喊一声,猛地向对方冲了过去,一时间厮杀之声震耳欲聋。

长柄器与短兵器相交击,瞬间爆发巨大的碰撞之声,双方战斗瞬间演变的激烈起来。

战线似乎在战场正中,只是围绕着一道清晰的战线,无数人都死在这里,双方的战斗一瞬间就进入了白热化。

不过时间一场,陈钊所部就被逼得缓缓后退了。

没有办法,这就实力上的差距。

沈希仪的部下都是他这几年的心血,毕竟陆军并没有水师那么难搞,只有投入大一点,把关严一点吗,再加上沈希仪原本的部下作为骨干,所以沈希仪所部的战斗力并不是太差劲,而且沈希仪现在身边的士卒,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否则,不会被沈希仪带在身边,也不会在所有人都在混乱之中,他们先整理好自己。

而雍军这边。

如果是雍军原来的一营,一营人马,不管来了多少敌人,都能保证岿然不动,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陈钊的部下,也只有五分之一的老兵,原军中体系的人,剩下的人不过是县兵而已,这些虽然剿过山贼,见过血,但是何曾见识过这么的大场面。一下子被镇住了。

所以战事先是僵持,然后胜利的天平,缓缓的向沈希仪方向倾斜。

陈钊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咬着牙说道:“去,立即去想汪总督求援。让他立即派人来支援。”

求援信号一发出去,陈钊就放松下来了,即便他的部下再怎么烂,坚持一段时间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援军就在不远处,就在港口之上的炮台之上,只有将炮台上面的人抽调一空的话,立即能组织出一两千人的援军,沈希仪带来的兵马,数量并不多。

有这一两千人的生力军在,陈钊很容易就将局面搬回来了,所有即便是身处下风,也能维持下去。

但是不过一会功夫,一道命令,让陈钊大吃一惊,问道:“什么?这真是汪总督的命令吗?简直是荒唐?”

“大人,下的不敢谎报军情,真的是汪总督的命令,万万不会错的。”

陈钊说道:“你说汪总督,为什么会让我们撤退,并且让我们放弃炮台的防御,简直是将北港全部让给沈希仪吗?你说啊?”

“大人,我只是信使而已,命令已经传达到,你只需给我一个回函派人送给汪总督就行了,我什么也不知道啊?”这个信使说道。

陈钊双鼻好像喷火一样,有些按捺不住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马六甲城下二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战争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晋会议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满刺加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铸炮问题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锅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战余波第六百五十章 倭乱之谢氏灭门案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战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给出的出路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华守福宁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场列阵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军计划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战事六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群岛结束战斗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龙会战十三第一百章 伤寒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归五第十章 长史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归来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战五第七百九十一章 亚齐的覆灭一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二百零二章 杀徐和尚第四百八十一章 谈判破裂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东雍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归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内的对策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华守福宁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亚齐的兴起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战升龙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脱离北京二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庆攻防战六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药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战六第十三章 狩猎第二十六章 系统问题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后收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桥之战四第六百章 升龙围城战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龙会战第五百六十九章蒋氏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战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从第三百二十五章 吴太后的命令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晋之变三第四百零三章 枭雄莫登庸第六百二十四章 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杂事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顺水师第四百七十五章 厦门湾之战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东雍与大明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对马岛之战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长崎第三百一十六章 苏禄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宁王之乱三第十八章 经纬【1】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八百七十五章 胜负手十第一百二十章 天钟法的实践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东雍三第八百八十四章 胜负手十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试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云动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三百二十五章 吴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战八第八百三十章 东雍之战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后杨慎时代的来临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处理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后第四百二十五章 后宫第十三章 狩猎第三百四十八章 双城战记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后四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战略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战事七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龙城外第八十三章 妈祖庙前之约第四百零八章 戚继光出场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桥之战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