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普及教育也是老大难

“国库空虚!”夏原吉说的很肯定,似乎国库里面已经可以跑老鼠了:“如今国朝处处用钱,路要修,桥要建,河道要疏通,哪一样是离了钱能行的?

还有,即墨一县的所有税收,五年内都不会有一文进入国库,国库哪儿来的钱给什么衍圣公发俸禄?要不然就让他们把那些民田的赋税都补齐了再说!”

夏原吉说一句,坐在龙椅上的朱老四的脸色就黑上一分,等到夏原吉说到民田税赋的时候,朱老四的脸已经黑的看不成了。

偏偏还没办法反驳夏原吉——那家也实在是不争气,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还能留下账本当证据?简直就是没脑子的典范!

再说了,朱老四原本也没打算反驳夏原吉。

就跟朱瞻基一直被杨少峰往死里坑却乐此不彼一样,朱老四对着夏原吉其实也很是无可奈何,就连打仗的时候夏原吉不给钱,朱老四也从来没想着弄死夏原吉,充其量就是把夏原吉扔在诏狱里面住几天,回过头来自己一个人干生气。

像现在这种时候,夏原吉既然愿意第一个跳出来支持除爵,而且咬住那一家侵占民田逃避赋税的事儿,那就由着夏原吉去好了,反正受利的是国朝……

也幸好晋江三千小吊带是不看历史网文的,否则朱老四临死之前那句“夏原吉爱我”还不知道要被解读成什么样子。

等到夏原吉喷完了之后,朱老四的脸色就更加的阴沉了,整个朝堂之上也呈现出一股诡异的宁静。

对于和夏原吉差不多的,比如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之类的那些大佬们来说,户部这个管着钱袋子的部门是万万不能得罪的,招惹谁也犯不上招惹夏原吉。

对于那些地位不够的官员们来说,一是犯不上招惹夏原吉,二是实在找不到替那家人开脱的理由。

再说了,这些破事儿都被唐赛儿翻腾出来摆在明面上了,民间现在传的沸沸扬扬的,孔圣他老人家的脸面都快被所谓的衍圣公府给丢光了,所以也没有人愿意再替那一家出头了。

最后的结果自然就和杨少峰所预料的差不多。

除爵,祭祀孔圣的大典由礼部代行,从此以后不再设立衍圣公这个爵位。

另外,杨少峰能想到的事情,夏原吉自然也能想的到——毕竟还有朱瞻基暗中传递着消息,所以杨少峰所提出来的改造衍圣公府,开放孔圣陵墓之类的提议也都被夏原吉给提了出来。

改造孔林,开放孔圣陵墓给天下士子参观祭拜,是在另一种形式上面尊孔祭孔,而改造衍圣公府,则是可以籍此收收门票……

至于改造衍圣公府和孔林的费用,夏原吉表示国库里面啥都缺,就是不缺钱,所以这事儿国库掏钱。

本着谁建设谁收钱的指导思想,以后收的门票钱和香火钱之类的收入,肯定也要归国库所有。

当然,这些钱并不是单纯的归到国库了,而是国库准备把这部分的收入拿出来投入到学堂的建设里面去。

毕竟,靠圣人赚来的钱拿去宣扬圣人教化,圣人肯定不会生气的,对不对?

……

杨少峰对此也是服的透透的——有人敢想,有人敢提,有人敢批,有人敢干,最后这事儿还就这么成了……

不知道后世那些工程里面有多少都是这样儿的……

只不过,跟朝堂上的这些破事儿比起来,杨少峰明显更关心即墨的事儿。

即墨的路要修,即墨的学堂要盖,即墨的百姓要发家致富,即墨百姓的孩子们要进入学堂,这还没算上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儿。

说不头疼,那基本上就是扯蛋。

最让杨少峰头疼的,就是百姓对于让孩子读书的期待和抗拒。

是的,并不仅仅是期待,而是期待中带着抗拒。

或许有人会说,有读书的机会难道还会抗拒?这不是脑袋有包?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儿,有期待,也有抗拒。

原因很简单,哪怕是中原王朝自古来就讲究读书,就连皇帝也都亲自下场劝学,然而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操蛋的问题。

自古来,读书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在造纸术出现之前,读书基本上都是靠的竹简或者丝绸,而这两样东西前者笨重后者贵重,而且都是一次性的,用完基本上就没办法再用第二次了,书籍的成本就成了制约普及读书的第一要素。

等到造纸术出现之后,书籍的成本对比起竹简和丝绸来说确实下降不少,然而必须要用雕版的原因却导致书籍的成本依然不是平民百姓可以接受的。

当然,中原王朝向来就有一个毛病。

其他的民族历史上,面对洪水的时候是祈祷神灵,而中原王朝的百姓是自己治水。

其他的民族历史上,活不下去的时候大多是期待来生或者祈求神灵,而中原王朝的百姓大多是选择干翻皇帝。

竹简和丝绸的成本高,我们就造纸,雕版的成本高,我们就折腾活字印刷术。

没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哪怕花上几百年的时间去解决,该解决的问题都照样给它解决掉。

唯独有一个问题,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起码在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极大的丰富之前,这个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

穷。

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让娃子进学读书,就意味着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就算是再小的孩子,割草之类的活计总是能做的吧?

多一个劳动力,家里的地就能多耕种一分,就能多收几斤粮食。

而很多时候,这几斤粮食往往就是一家人能否活下去的关键。

所以,这些人往往会集全家之力,供一个孩子读书,就盼着这个孩子能出人头地,以后再带动着其他的兄弟们一起发家致富,让后人有更多读书的机会。

从某些方面来讲,这种观念倒是和后世先富带动后富的理念很相似,最起码也是一种最为稳妥的做法。

包括后世,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里照样有很多家里生了几个孩子却只供老大或者老幺去读书,其他几个孩子去打工的情况出现。

但是即墨的情况和后世不同,和大明其他州县的情况也不同。

首先,朱老四把所有的民赋民税全免了,尽管很多地方的士绅悄然的把朱老四免去的这部分赋税又加在了租子里,但是即墨县,或者说整个山东,现在又哪里还有什么士绅的存在?

其次,现在工地上面上工的这些青壮都有工钱可拿,而等到鸭蛋生意开始走上正轨之后,这些百姓光是靠着养鸭子卖鸭蛋都能发家致富。

也就是说,即墨的百姓家里并不缺钱,也不缺那些几岁的孩子做为劳动力,所差的,仅仅是这些人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真正需要杨少峰来解决的,其实就是这些百姓的观念问题。

而更重要的,是怎么能让这些百姓同意让女娃读书。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狗屁倒灶的说法,那些士绅勋贵们嗤之以鼻,民间百姓却深信不疑。

因为士绅勋贵们知道让女孩子读书的好处,但是百姓们不知道,或者知道,但是不愿意承认,宁肯当做自己不知道——让女孩子多织两匹布卖钱,它花着还烫手吗?

最主要的是,这时候的民间普遍有一种看法,这种看法甚至延续到了几百年之后的种花家:女孩子读书不读书的,最后都要嫁到别人家去,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

这两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在杨家庄子,杨少峰就是天,杨少峰就是地,而且杨家庄子并不大,杨少峰只要把女娃子读书的好处跟庄户们说明白,那庄户们纵然心有不满,却也不会反对杨少峰的决定。

而即墨县和杨家庄子能一样么?杨家庄子才多少户人家,即墨县又有多少户人家?人家就是不愿意让女娃子去读书,杨少峰又能怎么样?

“头疼,”恨恨的将《左传》扔到一边,杨少峰忍不住抱怨起来:“都是惯出来的臭毛病,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杨某人是多好的脾气,居然被这些百姓欺负成这般模样!”

“难道不是么?”

朱瞻基手里拿着一本《儒林外史》,淡定无比的翻了一页之后又接着说道:“早就跟你说过,你让所有男娃子都读书的事儿本来就不太好办,现在你还想让女娃子去读书,那还能容易得了?”

杨少峰呸了一声道:“明明就是为了他们好!让女娃子读书是好事儿,这个道理我在杨家庄子说过,你也是知道的?”

“我知道,但是老百姓不知道,而且他们也不太在乎这事儿。”

朱瞻基道:“最重要的是,杨家庄子你说了算,即墨虽然也是你说了算,但是毕竟不像杨家庄子,这事儿且有的烦了。”

杨少峰恨恨的道:“要不然我就给他们加税?以后谁家有一个娃子不读书,不管是男娃女娃,我就收他们的教育资源税,罚死他们!”

“你傻了吧?”朱瞻基忍不住嘲讽道:“皇爷爷免了民赋民税,你再加收?是不是傻?那些御史言官能放过你?”

第三百二十八章 黑社……大明帝国舰队,临检!第六十六章 老夫这个心啊,疼!第四十七章 我真是太难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绝望的黎利第三百零四章 养不熟的野狗!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人当面骂朱老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能失了民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卖队友的阿鲁台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没钱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放开手去折腾第二百零一章 调教藩属如养狗第一百一十一章 倒霉第三百三十一章 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啊第二百九十章 杨氏三大定律第三百七十六章 思任法临阵脱逃,朱瞻基人体描边第八十六章 借刀杀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掉头发第一百五十七章 国库到底空不空?大明优秀青年之狗皇帝名场面第二百五十章 只要累不死,就往死里累!第三百七十一章 用营销套路来解决缅甸和云贵土司第二百四十七章 好兄弟,互相坑第三百二十三章 走哪儿哪儿出事儿第四十四章 都想占便宜第二百九十四章 还是心疼!第十九章 你想好什么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麻烦,好消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挖坑,泼水第二百六十二章 做官是最简单的事情?第三百零八章 人情要做足第七十四章 都得死的很有节奏感第二百九十九章 夷你九族又何妨第三百七十六章 思任法临阵脱逃,朱瞻基人体描边第七十六章 他们算个球?第二百零六章 朱老四:闲的难受第六十七章 他出海有个鸟用?第三百七十九章 回京第三百二十三章 走哪儿哪儿出事儿第十三章 榜下捉婿第二百二十五章 后龟山:我脑补是神级的!第三百三十章 安排安排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买拐,就直接上轮椅!第一百一十三章 继续坑(还债9/394)第八十八章 呸!奸商!第一百二十一章 预约限额第四十三章 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没钱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当爹,先种菜!第一百三十四章 放开手去折腾第三百二十九章 四轮定位也拯救不了的跑偏第一百四十六章 是朕的错,朕就认第三十三章 臣,请斩杨癫疯!第三百零六章 必须得好好安排第二十一章 你待如何?(为爱爱加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朱老四训话第六十七章 他出海有个鸟用?第二百四十章 到底哪里出错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四十章 这也太黑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坑人之前第七十五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老四的歪招第一百三十章 我就当你是在夸我第一百八十八章 抽疯的朱老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没一个好鸟第三百七十一章 用营销套路来解决缅甸和云贵土司第十五章 你真是我姐夫!第一百八十七章 朱老四的圣旨第一百八十章 彻底的绝望第六十八章 鸡!跑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杯杯先劝有钱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为了开疆拓土,卖儿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疯得很彻底第八十三章 艰难的选择第九十二章 不打算过这个年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坑人之前第九十九章 攻城深切悼念在抗击****痛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以及逝世的同胞第三百二十八章 黑社……大明帝国舰队,临检!第二百三十章 当喷子遇上喷子第九十三章 能动手就别废话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忍他个锤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达则给老子炸第一百零八章 下臣倒是有些想法(还债8/34)第一百一十章 我去宰了他!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洪:彼其娘之!第二百零九章 坑人才是最有意思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诚实小郎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民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洪:彼其娘之!第二百九十一章 像极了作者抄剧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鸡犬不留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忍他个锤子!第三百八十章 对卫所制度下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杀人,赶人,区别对待第四十五章 老子容易么!第二百一十三章 谁的心黑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阴酆都大帝请你喝茶!第一百一十章 我去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