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犹豫难决(上)

高胡子想做什么?张居正心里当然也在怀疑这个问题,但他并不想对冯保表露出来。

张居正对高拱的态度,说实话连他自己都很难三言两语就界定得了。

他们两人曾经都算是“搞教育”出身,从翰林院到国子监,从国子监到裕王讲师,两人一直都是同僚,而同时高拱又一直是张居正的前辈和领导,直到先后入阁辅政。他们两人在学术上的观点十分接近,或者说高拱对张居正学术观点的确立有很大的影响。

高、张二人虽然都以儒臣自命,但实际推崇的其实反倒是法家学说。当然这也不算奇怪,毕竟中国历代经常都是“儒皮法骨”,披着儒家的皮囊,干法家爱干的事。从高拱在《本语》中提出的帝王教育、翰林教育,到张居正所作《辛未会试程策》、《答楚学道金省吾论学政》等文就能看出两人思想的极其相似。

高拱崇尚实际和“贵今主义”,和那班腐儒动辄高谈唐虞三代者迥然有别,而张居正讲所推崇的“法后王”也是同一个道理。可见他们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取向。

再有就是,两人都反对讲学。历史上,嘉、隆、万三朝是阳明心学极盛时代。徐阶当初就曾和著名王学家聂豹、欧阳德等在北京灵济宫讲学,听讲者有时多达五千人,讲风之盛可见一斑。

高拱和张居正生长和工作在这样气氛中,自然也不能不受其影响,而由于张居正是徐阶的弟子,所以和一帮王学家也有不少来往(无风注:这个有张居正许多书信作证)。但是他却经常指斥那班讲学家只是虚谈,是“以虚见为默证”,是“虾蟆禅”。他经常劝这些人“足踏实地”,“崇尚本质”,反对“舍其本事,别开一门以为学”。

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所以历史上张居正后来毁书院,杀何心隐,和那班讲学家完全站在对立的地位。

而高拱因为自身就是实学大家,倒是和那帮讲学家却没有多少来往,但很奇怪的是,从他的著述和书信之中,也没有发现他多么激烈反对这些人。他的实学属于自己搞自己的一套,立于程、朱、陆、王之外,既没有跟着当时流行的王学跑,却也并非回到程、朱,而是坚持以当前的现实出发,现实需要什么样的学问才能治理好国家,他就搞什么。

正是因为观点几乎完全一致,所以眼下内阁之中,李春芳和赵贞吉两个更像是徐阶的亲传弟子,而高拱和张居正则是另一派,他们一方面禁止各地督学宪臣聚徒讲学,另一方面还通过考察贬谪京官,遏制京师讲会,以经世实学来端正学风,改变谈玄论虚、不务实际的官场风气。所以,尽管他们二人可能或多或少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但反讲学却是他们共同坚守的学术立场。

这个立场,使得张居正站到了老师徐阶的对立面,同时也是赵贞吉入阁之后,张居正未能如愿以偿接受徐阶留下的庞大政治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这也是此前高拱致仕之后张居正想方设法为高拱起复造势的原因——张居正毕竟也是想做实事的,他知道高拱若不能回来,自己一个资历最浅的末学后进,实在对付不了李春芳和赵贞吉这个实际意义上的同盟。这是张居正犹豫他和高拱关系的第一点:没有高拱吸引火力,自己会不会成为炮灰?

所以高拱回来了,而且仍然是那个说干就干的高拱,绝不同于当年的徐阶,得过且过,以保住自己名声地位为第一要务。

张居正自己身处内阁,虽然主要分管兵部,但他仍然非常清楚高拱自从兼任吏部尚书之后采取的改革措施:破除“拘挛之说”,进士举人并用;凡滥举官员,则举主连坐;建立人事档案制度,组建候补官员梯队;州、县正官年轻化,“五十以上者不得为州县之长”;荫叙官员,视政绩而酌用;调整用人政策,完善地区回避制度;裁减冗员,精简机构,整治士风;等等等等。

这些措施,无一不是他张居正自己也极盼望看见,甚至是极想亲自去做的。

这也是张居正犹豫着自己跟高拱之间关系的第二点:如果没有高拱,以自己的资历和威望,能不能把这些事情干好?会不会受到各种掣肘最后推行不下去?

因为有这两点疑惑打底,所以张居正觉得至少在李春芳和赵贞吉还在内阁之时,自己仍然需要跟高拱维持良好的关系。

更何况,他张居正何许人也,他会不知道冯保为什么眼巴巴找上门来跟自己套近乎?无非是因为高拱连续推荐两任司礼监掌印陈洪、孟冲,却始终不肯推荐他罢了!

可是张居正难道就不知道高拱心里是如何思考的?无非是不想看到大明再出一个王振或者刘瑾罢了!

可是,他高拱是这么想,我张居正就不是这么想?我张居正就不是文官?我张居正就希望看到宦官乱政?笑话!

但心中冷笑归心中冷笑,张居正的个性毕竟不像高拱那般,喜怒直接摆在脸上,因此他愿意配合冯保演出:“恕居正愚钝,不知中玄公有何谋算。”

冯保哈哈一笑,又压低声音道:“听说徐老相爷今日曾派人前来拜访太岳相公,不知可有此事?”

说是这么说,但作为东厂提督,显然冯保有足够的把握认定这一点。

所以张居正也懒得辩解,直接承认:“方才游七正要和我谈及此事……不过,我今日在内阁当值,才回来没多久,所以老师派来的人没能和我一晤,我也不清楚老师派他来所为何事。”

“还能是何事,不就是退田案引起的麻烦?”冯保哼哼一声,道:“海瑞那边已经不满足于让徐老相爷退田,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处置徐家几位公子了……徐老相爷毕竟已经不在中枢,只能派人来京师想办法,太岳相公你是徐老相爷最看重的门生,他不来找你,还能找谁去?”

第095章 时不我待了啊第125章 可战方和(八)第230章 士别三日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33章 瘫倒当场第069章 何为实力(上)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胜(二合一)第084章 土司威风第055章 碧湘楼阁(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59章 会元之争(下)第052章 各有算计第042章 满堂影帝第105章 慈宁宫的哭声第055章 雾里观花(上)第034章 刘显述冤(下)第001章 高拱起复第139章 两位侍郎第146章 阁老相商(下)第096章 兴趣培养(下)第023章 连中三元(下)第032章 京师潜流(下)第151章 弦歌雅意[第4更]第112章 我愿意借第069章 追踪(4更破万)第027章 倒潘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70章 西北望第137章 以直报怨疏第018章 香皂厂址(上)第117章 销售火爆(上)第271章 步步紧扣第206章 弑岳(上)第017章 张四维被劾(4更破万)第093章 口蜜腹剑(上)第088章 协助办案[第四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84章 新任厂督[第4更!]第108章 隐情(中)第024章 政绩量化(下)第174章 南掌国又咋了?第124章 奉旨观政(八)第010章 新郑高氏(上)第068章 隆庆托孤(六)第065章 多管齐下高务实第030章 河南民变第070章 逐保倒张(四)第046章 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第142章 代号:捕蛇第010章 新郑高氏(下)第129章 关系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172章 汉计蒙用第078章 太子伴读(下)第039章 郭朴之意第086章 麻杆打狼第195章 努尔哈赤拜会第250章 谁是虎,谁是食第118章 真是世事难料第004章 捉拿讼棍(下)第005章 无关道理(下)第098章 贵州总兵(上)第003章 新内阁,新七卿第015章 新郑铁厂(上)第062章 潭里风光媚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056章 土司之会第118章 太子出阁(下)第139章 怕什么来什么第084章 西暖阁中第110章 创造需求第009章 安阳之行(四)第067章 倒高风波(四)第087章 金殿发小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50章 宫墙内外第130章 有个叫努尔哈赤的小子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070章 万事俱备(下)第031章 官民两便第008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150章 张四维小出一手第020章 畅论盐铁(下)第003章 隆庆天子(上)第056章 漠南之战(七)犹豫就会败北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气派(4更1W1)第095章 流言与三件事第124章 道统之争(下)第030章 河南民变第047章 未雨绸缪(上)第113章 世镇的好处第210章 自废武功还是自残啊?第097章 夺城杀兄第190章 去辽阳第081章 内廷行走(上)第061章 山中狼兵矫第077章 龙文鞭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