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

新官上任三把火,历代均有此说,高务实虽然在改革上偶尔显得特立独行,但在这些传统上还是比较“顺应潮流”的,是以他这大司农履新当然也有三把火要烧。

原本高务实对大明的财政体系这一块有很多的槽点想要一吐为快,不过他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强行一次塞太多进嘴,不但贪多嚼不烂,而且还容易噎死。

改革这种事,高屋建瓴当然有必要,但真正实操的时候还得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才算妥当。所以,三把火要烧,但不能指望举火撩天,搞个星星之火迟早也是能燎原的,真正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星星之火要确定可以保存住。

关心他这三把火的人很多,除了宫外的百官,宫里的人也同样关心,比如说那位年轻的九五之尊,当今圣上万历天子朱翊钧。

不过,朱翊钧今日并不留宿在乾清宫,而是翊坤宫。

翊坤宫,位于永寿宫之北,储秀宫之南,长春宫之东。大明东西十二宫以东为尊,以靠近中轴线为尊,以靠近乾清宫为尊,是以翊坤宫是后宫中除皇后所居坤宁宫之外颇为尊贵的一处宫殿。

“翊”的解释为辅佐,由于皇后的寝宫为坤宁宫,翊坤即辅佐皇后管理六宫之意。

大概也正因如此,翊坤宫的主人是皇贵妃郑氏,皇三子朱常洵之母。

另外,翊坤宫紧邻永宁公主所居的长春宫,这其中也别有用意,两座宫殿的主人都明白,但似乎双方并没有因此有太多交集。

朱翊钧今夜仍如绝大多数时候一样留在翊坤宫中,而郑皇贵妃也如往常一样侍候在侧。

此时的皇帝正在看一本画册,画册是郑皇贵妃的家人从外面买来送给她的,她觉得新奇,便又呈给皇帝看。

这画册是舶来品,据说是西洋人之物,不过并非人物画,而全是静物。朱翊钧看了一会儿,只觉得画技与大明不同,但却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不免有些兴趣缺缺。

郑皇贵妃见了,脸上露出一抹娇艳地偷笑,悄悄附耳在皇帝耳边说了几句什么话,引得朱翊钧一脸诧异:“求真还有……呃,那种图?”

郑皇贵妃抿嘴偷笑,仿佛有些娇羞地偏过头,但却仍然答道:“怎会没有?大明所有的西洋画都是他的船队弄来的,市面上也有流传,我也是前年省亲才听妯娌私下提起才知道的。皇上您想,既然所有的画都是他弄来的,他自己怎么可能没有?”

朱翊钧先是一脸恍然,但马上又摇头道:“不对,他的船队贩卖这些东西,不代表他自己也有,我看他对这些东西应该兴趣不大。”

郑皇贵妃诧异道:“皇上这么肯定?”

“他家里我去过——哦,我是说白玉楼。”朱翊钧摇头道:“外头有些人把白玉楼说得和鹿台一般,但其实只是个石头房子,里头的装潢虽然精致,不过却也没有什么舞姬成群之类的情况。至于有人说里头有不少LUO像,朕也看过,全是背生双翼的小男孩雕像,怪是有些奇怪,却绝无Y秽。”

郑皇贵妃微微噘嘴:“皇上可信任他,您怎么知道他不是因为皇上去了,才把某些人藏起来。”

朱翊钧顿时皱眉,之前地轻松神态开始变得严厉起来,转头看着郑皇贵妃,微愠道:“阁部重臣,岂是后宫可以非议?”

他把画册朝郑妃面前一扔,“啪”地摔在她面前的桌子上,看也不再看上一眼,却转而从旁边一张用钿螺、玛瑙、翡翠和汉玉镶嵌成一幅鱼戏彩莲图的紫檀木茶几上端起一只碧玉杯,喝了一口热茶,轻轻地嘘口闷气。

气氛变化得太快,以至于整个翊坤宫从郑妃到宫女和太监们都开始提心吊胆,连大气儿也不敢出。

郑皇贵妃心里也有些慌乱,但她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受宠,靠的就是不与其他嫔妃一般事事顺着皇帝,因此平时她偶有小过,也不会立刻道歉,或者如其他嫔妃一般说什么“臣妾罪该万死”之类的话。

通常来讲,皇帝也并不介意,即便当时有些生气,过不了片刻也就作罢了。不过今天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对,皇帝偏过头去不理她已经好一会儿,整个翊坤宫静悄悄的,这种气氛甚至让她想起小时候偷偷溜到自家祠堂的时候,那祠堂里面的阴森可怖。

大明朝后宫规矩极严,不要说她是妃子,就是皇后,也严禁对国事插嘴半句。不过这条规矩此前在郑皇贵妃这里并不是特别管用,皇帝总能很快网开一面,惟独这一次,皇帝似乎动了真怒。

郑皇贵妃此时才想起家里人曾经对她的警告,高务实这个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寻常,甚至有可能比潞王还要重要。

郑皇贵妃本来还想由着性子继续与皇帝冷战,但陡然间,朱翊钧冷冷地“哼”了一声,站起身来欲走。

“皇上!”郑皇贵妃这时才知道坏了,连忙如往常一般快步上前拉住他的衣袖,委委屈屈地道:“臣妾知错了。”

皇帝到底也是真心钟爱面前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的,闻言深吸一口气,强作严厉地道:“国法无儿戏。祖宗规矩两百年,即便朕也要遵行,何况后宫?高务实乃朕幼时伴读,人品端正,才冠天下,朕深知之!”

他这话本来是故作严厉,但说着说着,尤其是说到高务实之后,居然又动了真怒,语调之中宛如夹着万钧雷霆,似乎已是暴雨欲来时黑云压城城欲摧之状。

满殿宫女太监被皇帝如吼一般的声音吓得浑身发抖,其中不少甚至下意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连郑皇贵妃身边的亲信宫女也一个个噤若寒蝉,瑟瑟发抖。

郑皇贵妃泫然欲泣,眼眶也红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皇帝这次可能是提到高务实“乃朕幼时伴读,人品端正,才冠天下,朕深知之”之后想到了这些年的情谊,似乎真的动了真火,依然冷冷地盯着郑皇贵妃的眼睛。

这一刻,郑皇贵妃忽然真的怕了,她从皇帝眼中看出了某种难以名状的东西。那是一种不可形容的感觉,但她却很清晰的发现,在皇帝的心目中地位,即便是她也比不上高务实来得重要。

她在皇帝眼中看到的不止是情谊,还有一种独特的信任,那是一种可以将一切放心托付的信任,不掺杂任何其他缘由。

郑皇贵妃忽然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不该听信某些人的话,来试探皇上对高务实的看法。

这真是个愚蠢之极的试探!高务实在皇上心目中简直就是孔子在世,完美无缺了!

该死,罪该万死!

郑皇贵妃自己也不知道心里这句罪该万死到底是说谁,是高务实,还是怂恿她来试探的那人。

“皇上,臣妾再不敢了,您消消气吧。”郑皇贵妃的眼泪掉了下来,扑簌扑簌的,如断线的珍珠,一张宜喜宜嗔地脸蛋如梨花带雨,惹人垂怜。

皇帝眼中的冷厉消散了大半,但不知出于什么缘由,他只是木然点了点头,道:“朕会等着看。”

然后稍稍转头,朝陈矩道:“去乾清……坤宁宫。”

郑皇贵妃拉着他袖子的手恍如突然失去力气一般的松开,任由皇帝离去,她再没有往日的活力和信心,能上前巧笑倩兮地将他拉回来。

没有人敢劝一句,连陈矩都是小心翼翼地弓着身子在前头引路,恨不得每一步都得悄无声息,不会引起皇上注意一般。

但皇帝才刚刚走出正殿几步,便忍不住开口问话了:“陈矩,求真今晚是在昭回靖恭坊还是在白玉楼?”

陈矩连忙站住回头,躬身答道:“回皇爷,是在昭回靖恭坊。”

朱翊钧点了点头,自言自语地道:“也是,他明日正式履新,得比寻常时候更早些到户部点卯,若是今晚去白玉楼的话就有些远了。”

陈矩陪话道:“是,皇爷见事极准。”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摆了摆手,有些烦恼地道:“你说,求真会不会恼我?”

陈矩小心翼翼地道:“今晚的事,一会儿奴婢去叮嘱一下,定然不会有只字片语外泄,大司农那里也一定不会知晓。”

“我不是说这个!”朱翊钧忽然有些生气,甚至跺了跺脚,语带愠怒地道:“朕好像中计了,石星这厮居然不是求真他们的人,要是他搞出什么妖蛾子,你说求真会不会以为是朕故意这么做的?他会不会……”

陈矩忙道:“皇爷!”

朱翊钧没把话接着说下去,只是用力吐出一口粗气。

陈矩咽了口吐沫,似乎觉得嗓子都有些不舒服了,悄悄清了清嗓,这才压低声音道:“皇爷您也说了,大司农人品端正,才冠天下。以他老人家的才智,就算某些事真的发生了,他也一定能看穿其背后的伎俩,魑魅魍魉无所遁形,怎么会迁怒到皇爷身上?

再者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以大司农之忠心,又岂会因此心怀怨望?皇爷可还记得那年大司农外任广西之事?天下间多少人以为大司农要变成第二个杨升庵,心怀怨望,以文嘲上,却不思政务,把一身本事全给荒废掉?

可是大司农是怎么做的?他在广西不仅代张任抚治地方,解决了土司之患,还帮朝廷收复了安南,甚至连财赋之事也办得极好。奴婢听说广西去年的赋税已达广东六成,尤其是商税一块,甚至还反超了广东!

不瞒皇爷说,奴婢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真是连下巴都要惊掉了!广东那般富裕,这商税居然能被广西反超?”

朱翊钧听了这番话,心情好了很多,点头道:“是有这事,据说主要是糖税和木税之功……哦,对了,求真自己也缴纳了不少,好像说光是什么车船税他就缴了五万多两?”

“对,对,皇爷记性是真的好,就是车船税。”陈矩叹息一声:“说来也是有意思,这税以前根本不存在,还是大司农当时自己提出来说要有的。

其实就广西那地方,除了京华之外,其他人能有多少可以达到缴纳车船税标准的?他这税几乎就是为他自己设置的。奴婢昔年在上书房也是读过几本史书的,当真是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有人这么干。”

“是啊,是啊。”朱翊钧慨然一叹:“天予求真来辅佐于朕,昔日皇考慧眼识珠,简拔而遗朕,朕若不珍惜,天岂不惩?”

没等陈矩答话,他又继续道:“不过朕方才生气得很,未及细思,如今回头想想,郑妃今日之举动甚不寻常……”

陈矩也觉得郑皇贵妃今天的举动不对头,但却仍然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啊”了一声。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身为皇帝身边的人,这种话既不能听了毫无反应,又不能胡乱接茬,而陈矩显然是个中高手,只用了一个带着惊讶的“啊”字,便把这话稳稳的接住了。

果然,皇帝顺着这话就分析了下去,微微眯着眼道:“郑妃是知道朕和求真的关系的,过去即便提到求真,也只恭喜朕有这样的臣子辅佐,实在是社稷之福。怎的今日忽然转了性子,居然暗示求真会对朕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这话若不是有人教她,便是有人怂恿……

哼,好得很呐!朝堂上有人设计求真,宫里头居然也有人伸出黑手。朕看,只怕是有人担心求真管了户部,这地官大人的三把火要烧到他们头上,这才按捺不住,纷纷跳了出来。”

陈矩心中松了口气,面上却无比严肃,连连点头:“皇爷圣明烛照,奴婢怎么就没想到呢!”

朱翊钧听了这话,却又忍不住批评他,道:“你也是,东厂是干什么吃的,这么要紧的事你们就只打探到那么点水花?勋贵们递拜贴去求真府上,这能有什么大不了,无非京营那点事,你们倒派了二十几个人去监视,监视什么啊?这么大一群人公然拜访,那还能是图谋不轨不成?

反倒是该早些查明的事拖拖拉拉,半个多月了还查不出个底细!朕问你,石星到底什么时候和……形成默契的?他们有没有私下会面?还是说有什么中人?”

陈矩连忙一下子跪倒地上,飞快地答道:“奴婢死罪,奴婢死罪。不过东厂和锦衣卫已经查到了一点,请皇爷再给奴婢一点时间继续追查,一定能查明真相。”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道:“现在查明了什么,说。”

陈矩道:“由于东厂和锦衣卫平素并不敢监视辅臣,是以只能迂回一下,通过某些门子等小人物来查证……”

“朕问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是,是。”陈矩道:“回皇爷,应该没有私下会面,这其中一定有个中人,目前虽然没有查清楚,但各条线索均指向宫里。”

朱翊钧的瞳孔微微一缩,冷冷地道:“哼,果然不出朕所料。”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第098章 贵州总兵(上)第048章 病起蛊毒第015章 刘项各有策(第4更)第117章 暹罗反了第017章 体察民情第271章 步步紧扣第003章 徽州异相(上)第161章 殿试金榜(中)第033章 国士以待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上)第123章 准备回京(上)第139章 应王莫敦让第106章 臣以为当杀第139章 两位侍郎第113章 李如松式的胜利第073章 无奈应对(上)第009章 原料来源(下)第263章 密议第180章 “宽宏大量”第007章 编制与第一任司令第225章 三策(中)第218章 再临东昌堡第136章 三员大将第054章 明修栈道(中)第063章 海瑞调职(下)第146章 阁老相商(上)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86章 凯旋而归第262章 锦衣都督的焦虑第003章 徽州异相(下)第085章 官场百态(上)第011章 奉驾祭陵(第4更)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时了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七)第124章 道统之争(上)第064章 图们的决断第236章 收服陈党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24章 政绩量化(上)第161章 殿试金榜(下)第142章 从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69章 战略与降温第173章 将计就计(上)第038章 园内收支(下)第036章 同往别院(下)第054章 头疼的图们第102章 一掷千金(上)第090章 宣府马芳(下)第096章 黄芷汀的信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二)第128章 青黄接否第253章 贼首可曾备好?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22章 日讲官上任啦(3更破万)第118章 镇暹罗第043章 绕开祖制第052章 边市秘闻(上)第088章 协助办案[第四更!]第029章 郭阁老的担心(4更破万字)第053章 布日哈图之策(2更破万)第173章 将计就计(下)第113章 高戚之会(二)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第108章 宁夏告定第095章 国色天香(上)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二)第218章 圣心独重啊(4更破万)第096章 突发事件(4更破万)第149章 兵临城下(4更破万)第067章 倒高风波(七)第046章 商政相连(上)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00章 胡闹!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0章 降服第023章 真“万历时代”来临第154章 皆大欢喜第038章 你还是有点用的第257章 后续第100章 别有所图第030章 立威(中)第078章 太子伴读(下)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206章 弑岳(下)第045章 务实御下(下)第038章 园内收支(上)第134章 朝局变化(上)第031章 官民两便第109章 要么请降,要么等死!第075章 追击第016章 还是勋贵最弱(第5更!)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49章 努尔哈赤的命脉第196章 高陌汇报第108章 所为何事(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113章 世镇的好处第122章 相府夜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