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初会戚帅(上)

幸好,他的错愕毕竟只是一瞬间,马上他就反应过来,也恭恭敬敬地回了一礼,口中道:“小子侥幸之人,何敢当戚都督一礼?戚都督纵横南北数十年,水陆百战,无一败绩,实乃我大明擎天玉柱,架海金梁,请都督万勿如此,小子实在愧不敢当。”

戚继光此时还不是“戚少保”,不过隆庆二年时,戚继光率八千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大破朵颜三万铁骑,因此加官右都督,高务实这句“都督”的出处便在这里。

此时戚继光正好直起身子,闻言也是微微一怔,但马上展颜笑道:“高侍读过谦了,戚某虽只是一介武夫,多少也读过几本圣贤之书,高侍读名动京师的大作《龙文鞭影》,戚某近来也托人送来拜读过了,斑斑大才,何称侥幸?”

高务实还没答话,戚继光却又继续道:“不过戚某方才这一礼,原因却还不只是如此。”

“哦?”高务实隐约猜到戚继光要说什么了,但却不敢肯定。

“高侍读前次送来的文稿画册,于我大明而言,可谓万金不易!戚某不才,虽第卑位鄙,愿代大明全体武臣、军户,拜谢高侍读。”说罢,这昂昂山东大汉,再次躬身一礼。

“戚都督言重了,言重了。那不过是小子偶有所思,又不知道是不是真能如此,所以才请戚都督站在大行家的高度来审视一番,都督如此这般,小子就真是羞煞愧煞了。”

高务实连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他,戚继光自然不好让他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真的发力扶他——肯定扶不起呀,于是顺势站直,正色道:“戚某有句话,说来不怕高侍读见怪。原本此前戚某得知高侍读制出‘香皂’之物时,还觉得高侍读才华固然惊艳世人,但未免有些让人觉得用错了地方。然则,当戚某看到高侍读送来的文稿画册,才知道圣人诚不欺我,‘生而知之者上也’——高侍读想来便是这般天纵英才。”

高务实满脸苦笑,这下子是真的要愧煞了,可他又没法解释自己其实只是仗着穿越者的眼光超前才搞出那些玩意,反倒是戚继光,以一个“古人”身份,居然一眼就看出那些东西的价值,而不是把自己当做神经病,这才是真正的斑斑大才——不对,是天纵英才啊!

高务实这般神情,到了戚继光眼中却是另一幅景象,他还以为高务实一脸苦笑不说话是被夸得害羞腼腆了。虽然文武殊途,且以高务实的出身和学问,将来名登金榜基本没跑,假以时日,便是入阁辅政也不是多么奇怪的事,可戚继光心里偏偏就起生起一种一定要呵护好眼前之人的心思来,于是露出笑容,道:“高侍读那些文稿画册中很多思考和勾画,戚某都觉得极有道理……原本若只是那些文稿中的构想,戚某还只能说高侍读之思如天马行空,虽是很有道理,却终究无从捉摸,恐怕难以看到成功之日。但待戚某看过那些画稿及说明之后,却着实又惊又喜,除了天纵英才,戚某实在找不出第二个词来形容高侍读了。”

高务实依旧一脸苦笑,尴尬道:“戚都督,要不,咱们坐下谈点具体的吧,你再这样夸下去,小子只好在地上找个缝儿钻进去了。”

戚继光哈哈一笑,放眼一看,原来那城楼的楼台之上已经摆好了一方书案和两张太师椅,书案上甚至都摆好了香茗,知道那必是高务实所准备,于是伸手虚摆,道:“高侍读,请。”

“戚都督乃是长辈,您请。”

戚继光略微有些诧异的看了高务实一眼,眼波之中流露出一丝感激,也不多话,点了点头当先过去,高务实知道他虽然经常读书写诗,但必然也很少被文官们尊敬到这样,所以才会露出那一抹感激的神色。

这里要说一下自嘉靖年间倭寇肆掠以来大明的一种神奇风气。眼下有一种名士风潮甚盛,即自以为真名士者,无不追求“有致”。那么,什么是有致?明末时期的陈继儒曾经作了个解释,说“名妓翻经,老僧酿酒,将军翔文章之府,书生践戎马之场,虽乏本色,故自有致。”

也就是说,所谓的有致,就是不再追求本色,而是一种矫情,甚至是故作标致。而其中所列“书生践戎马之场”与“将军翔文章之府”,算是道出了文武关系和社会风尚在嘉靖后期已经发生两大转变:一是文人尚武,二是武将好文。

文人尚武这里先不去说,就说戚继光喜欢读书写诗,甚至后来还有《止止堂集》问世,就极有可能跟武将好文有关。

大概是从弘治、正德年间开始,大明的武臣发生一大转变,即变为“人思务文矣”。通俗点说,就是由于升平日久,再加之文武畸重,致使主将“类能操觚,而不娴弓马干戈”。

武将为何好文呢?究其根源,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了扭转武将没文化的整体形象。武之不文,属于整体现象,历代都是如此,大明的武将们自也不能例外。二是好文可以提高武将的声誉。在大明朝,若要成为一代名将,而不仅仅是“悍将”,那并非仅仅凭借自己的卓越战功就行的,必须要借助“好文”,才能成为现实。通过“好文”之举,就可以“有所附丽而益彰”。譬如戚继光就因为好文,并且与汪道昆、王世贞、王世懋、沈希仪、唐顺之等当时著名文人交往,所以“其战功始著”。三是受重文轻武时风的影响,武将不得不好文。原本,明初之时以将对敌,武将的举动还算自由。而其后,武将就开始受制于出镇的太监,又受制于用以制约镇守太监的巡抚、总督。文官重臣握有兵权,又借助巡按纠参武将,这样武将又渐渐受制于巡按。这么一来,武将们面对“随在掣肘”的尴尬窘境,无奈之下,就“不得不文,以为自御之计”了。

可是,武将就是武将,即便像戚继光这样“好文”,也经常得到文官们的赞誉,可是归根结底,他又不会去参加文官科举,拿不到儒生们的功名,所以在和文官的交往当中,仍然免不了在一些不经意的场合下受到文官们的轻视。

而高务实对戚继光,无论是他在这个时代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还是在为官、为人上,为了做事不顾面子的务实态度,都是十分佩服的,所以他对戚继光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戚继光久历宦海,这点东西岂能看不出来?于是对高务实的观感就更好了。

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顾问第093章 命案发酵第246章 前锋之战(下)第095章 国色天香(下)第068章 幕后第202章 西班牙并不无敌第141章 谁的雷霆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53章 善后安排(下)第113章 高戚之会(三)第002章 翰林清贵(上)第4更第065章 无耻之极(4更1W1)第029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41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上)第037章 别院隐富(下)第137章 我即高党第022章 轻取案首(上)第082章 宁夏之变(中)第062章 暴怒的图们汗第001章 旷世恩典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上)4更破万第108章 关键在粮?第084章 新任厂督[第4更!]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78章 太子伴读(下)第065章 多管齐下高务实第173章 将计就计(中)第083章 宫外反应(下)第138章 深宫私语第146章 朕来救你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17章 利益捆绑第139章 这是咋了?第143章 新郑新政(上)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11章 大阅很难啊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线第252章 兄妹第111章 开平之行(下)第117章 振兴北瓷第005章 无关道理(下)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048章 病起蛊毒第076章 豪华配置(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八)第123章 俺答封贡(九)第053章 布日哈图之策(2更破万)第058章 老师法眼第057章 帷幕拉开第107章 科学巨匠(上)第123章 俺答封贡(六)第096章 地雷阵第120章 私人秘书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010章 内阁局势将变(4更破万)第006章 留宿安肃(上)第090章 请按台主持公道第005章 禁卫军!第019章 高党的底蕴!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51章 夜会第057章 支持(4更)第121章 死有余辜第144章 内因第034章 高党大隐忧第204章 京华集团的定位第083章 三边震动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31章 务实被掳(下)第057章 隆庆教子(上)第005章 禁卫军!第160章 以发财为宗旨的联军第056章 漠南之战(五)哲别神射!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36章 麻锦慌得一批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谋主第017章 张四维被劾(4更破万)第039章 李文进的指点第045章 天下文胆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13章 高戚之会(一)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42章 以退为进第089章 吾家宝驹(下)第081章 内廷行走(下)第255章 公主召见第065章 承意详处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险第277章 逆转第106章 春游踏青(下)第077章 说方阵第027章 朱翊钧的“足疾”第151章 枕边风(下)第143章 圣眷无双[第4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67章 倒高风波(六)